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余生足下'1'。前日浮屠犁支自言永历中宦者'2',为足下道滇黔间事。余闻之,载笔往问焉。余至而犁支已去,因教足下为我书其语来,去年冬乃得读之,稍稍识其大略。而吾乡方学士有《滇黔纪闻》一编'3',余六七年前尝见之。及是而余购得是书,取犁支所言考之,以证其同异。盖两人之言各有详有略,而亦不无大相悬殊者,传闻之间,必有讹焉'4'。然而学土考据颇为确核'5',而犁支又得于耳目之所睹记,二者将何取信哉?
昔者宋之亡也,区区海岛一隅'6',仅如弹丸黑子,不逾时而又已灭亡,而史犹得以备书其事。今以弘光之帝南京,隆武之帝闽越,永历之帝西粤、帝滇黔,地方数千里,首尾十七八年,揆以《春秋》之义'7',岂遽不如昭烈之在蜀'8',帝昺之在崖州'9'?而其事惭以灭没。近日方宽文字之禁,而天下所以避忌讳者万端,其或菰芦泽之间'10',有廑廑志其梗概'11',所谓存什一于千百,而其书未出,又无好事者为之掇拾流传'12',不久而已荡为清风'13',化为冷灰。至于老将退卒'14'、故家旧臣、遗民父老,相继澌尽'15',而文献无征,凋残零落,使一时成败得失与夫孤忠效死'16'、乱贼误国、流离播迁之情状'17',无以示于后世,岂不可叹也哉!
终明之末三百年无史'18',金匮石室之藏'19',恐终沦散放失'20',而世所流布诸书,缺略不祥,毁誉失实。嗟乎!世无子长、孟坚'21',不可聊且命笔'22'。鄙人无状'23',窃有志焉,而书籍无从广购,又困于饥寒,衣食日不暇给,惧此事终已废弃。是则有明全盛之书且不得见其成'24',而又何况于夜郎、筇笮、昆明、洱海奔走流亡区区之轶事乎'25'?前日翰林院购遗书于各州郡'26',书稍稍集'27',但自神宗晚节事涉边疆者'28',民间汰去不以上;而史官所指名以购者,其外颇更有潜德幽光'29',稗官碑志纪载出于史馆之所不及知者,皆不得以上,则亦无以成一代之全史。甚矣其难也!余员昔之志于明史,有深痛焉、辄好问当世事。而身所与士大夫接甚少,士大夫亦无有以此为念者,又足迹未尝至四方,以故见闻颇寡,然而此志未尝不时时存也。足下知犁支所在,能召之来与余面论其事,则不胜幸甚。
注释:
'1'余生:余湛,字石民,安徽舒城人,戴名世的学生。《南山集》案起,余湛牵连下狱,不久病死狱中。'2'浮图:亦作浮屠,皆佛教创始音“佛陀”的异译名,古人常以此称和尚,有时亦称佛塔为浮屠。“浮图犁支”即名叫犁支的和尚。永历:南明唐王隆武政权覆亡后,桂王朱由榔于顺治三年在广东肇庆即位,改元永历,后迁往广西桂林、南宁、贵州安隆(今安龙)、云南昆明等地。永历政权先后坚持十三年之久,最后永历帝于康熙元年(1662)被吴三桂杀害。宦者:宦官。'3'方学士:方孝标,桐城人,以科举得官至学士。后因科场案受株连,发配云南。吴三挂叛清,方投吴得官,吴三挫败后,因先期投降,得免死,著《滇黔纪闻》,多记明末清初特别是永历时期史事。《南山集》案发,方已死,仍被掘墓挫尸。'4'讹(é俄):错误。'5'确核:翔实正确。'6'海岛:即崖山,在广东省新会县南海口。1277年宋亡,次年陆秀夫等拥立帝昺(bǐng丙)在崖山坚持抗元。1279年,元军陷崖山,陆秀夫负帝昺投海死。'7'揆(kuí葵):揆度,衡量。《春秋》之义:戴名世理解的《春秋》之义,是在于“复仇”。据此,他认为南明的恢复事业是完全正义的,历史应该加以记载。'8'遽(jù巨):副词,有“遂”、“还”等意,多用于疑问句中。昭烈:指刘备。三国时刘备据巴蜀、汉中等地,建立蜀国,死后谥为昭烈皇帝。'9'崖州:崖州在海南岛,此处当为崖山。以上数句意谓:刘备意在恢复汉室,帝昺意在恢复宋室,历史都有详备记载,而南明政权意在恢复明室,坚持抗清十七八年,难道还不如刘备、帝昺,不能在历史上有所记载吗?'10'菰芦山泽:犹言草莽山泽,泛指民间。菰(gū孤):一种水生植物,即茭白。'11'廑(jīn仅):与“仅”通。'12'掇始:搜集。'13'荡:毁坏。'14'退卒:退伍兵卒。'15'澌(sī私):尽。'16'孤忠:坚持忠直的节操,不求别人的理解。'17'播迁:流亡。'18'终明之末:自明初到明末。明朝建于l368年,灭于l644年,近三百年。《明史》刊行于乾隆四年,戴名世时还没有明史。'19'金匮石室,指藏书之室。汉代以金柜石室收藏国家史料、文献档案等,后来即用以泛指国家收藏图书档案的地方。'20'沦:丧失。放:丢弃。'21'子长:《史记》作者司马迁,字子长。孟坚:《汉书》作者班固,字孟坚。该句意谓世上没有司马迁、班固那样的大史学家。'22'聊且:姑且,勉强。'23'鄙人:戴名世自称。无状:没有成就。'24'有明全盛之书:指关于明亡之前的文书。“有明”即明代,“有”字无意。'25'夜郞:古国名,包括贵州西部北部、云南南部、四川南部地区。筇笮(qióng zuó穷昨):即旧邛州(今四川邛崃、大邑、蒲江等地区)和笮州(今四川茂汶羌族自治县)地区。按以上俱为永历政权坚持过抗清斗争的地区。'26'翰林院:旧官署名。明清翰林院主管秘书、编修等事。'27'稍稍:逐渐。'28'神宗:明神宗朱翊钧,年号万历。万历四十四年(1616)清太祖努尔哈赤即帝位于关外,国号金,明清之间的战争此后愈演愈烈。'29'潜德幽光:指山林隐逸之士等所记述的明代史事。韩愈认为作史应该“诛奸谀于既死,发潜德之幽光。”(《答孟尚书书》)潜德,不为人所知的美德;幽光:世人所不能见的光辉。
此文大约写于康熙二十一年至二十四年戴名世授徒舒城期间。“《南山集》案”发,戴氏被杀害,此文最有关系。“《南山集》案”中的九卿奏议,称戴氏所谓“悖乱之语”乃是袭取于桐械方孝标的《滇黔记闻》,按《南山集》提到方氏《滇黔记闻》的,只有《与余生书》一文。此文乃是为搜求南明史料而写,文中明显地表现了痛悼明亡的感情,历数弘光、隆武、永历年号,亦有干清廷厉禁,表示了不承认新朝的绝决态度。对了解戴名世的民族思想,平生志向,此文是一重要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