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与玄奘同行-第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嗣挥兴孜竦念堪恚陨何遥梢砸簧胖诜瘛U饩投陨颂岢隽烁叩囊蟆7鹜右笮磐矫遣唤鲆翊咏桃澹挂爸丁L乇鹗窃谕獾澜吡俜鸾痰那榭鱿拢挥形幕毒湍岩耘刀苑健!〈诱飧鲆庖迳峡矗鸾趟略翰唤鍪亲诮讨行模彩俏幕ブ行摹O氲蹦辏饫锘氐醋派乃芯捅缏郏缃裰挥星宸绶鞴衩滓蹲臃⒊龈O窣声,倒是各种昆虫的鸣叫十分响亮。


第五章 西天取经之地清静的憍赏弥(2)

  根据佛经记载,释迦牟尼在悟道后的第6年和和第9年曾经来这里讲经说法,从而使这里成了仅次于王舍城和舍卫城的佛学中心。从孔雀王朝到笈多王朝后期,憍赏弥成了当时最大的佛教艺术中心之一,与马土腊(Mathura)和萨尔纳特(Sarnath,即鹿野苑)并称印度三大佛教艺术雕刻中心。如果说马土腊以雕刻犍陀罗风格的佛像而著称的话,那么憍赏弥的佛雕更多地具有了民族精神和气质。考古学家在憍赏弥和周边地区了发掘出土了钱币、带孔铸币,陶土泥塑,最重要的是近300多件佛教石雕,这些雕塑作品从佛陀形象、到雕刻材料使用,以及到最后的打磨技术都显示了自己的美学特征。印度佛教艺术史没有给予憍赏弥佛教艺术足够的重视,主要是由于其影响力不及前两者,但是憍赏弥的佛雕艺术却是空谷幽芳,单纯而清新。那些石雕文物都摆放在阿拉哈巴德博物馆内。 这个博物馆不允许参观者拍照,但是自己也不出售展品图集,只出售20多张印刷质量极其低劣的明信片。印度大部分博物馆都是如此。印度人从来没有想到要弘样自己的民族文化,也没有打算自己的文化推向世界。与其说这是一种保守心态,倒不如说这体现了民族自信力,甚至一种文化上的傲慢。古代印度没有土葬和陪葬习俗,出土文物大都是建筑遗址、印章和石雕。但是印度有丰富的历史传说,这弥补了出土文物单调的缺陷,也让印度历史有了虚无缥缈的辉煌灿烂。这也助长了印度人的妄自尊大意识。  佛陀在憍赏弥讲经说法时也留下了许多故事。有一天,他把几片叶子放在手上,向弟子们明知故问:“比丘们啊,我手中的叶子多呢?还是树林的叶子多?”佛陀以此来解释自己的讲经说法,我告诉你们的只是几片叶子,而未告诉你们的却如树林里的叶子一样多。我为何不说那么多呢?因为它们与佛教的最高境界——涅槃无关。一位叫做鬘童子的信徒没有领会佛陀的比喻,仍要求佛陀答复10个问题:(1)宇宙是永恒的,还是(2)不永恒的?(3)是有限的,还是(4)无限的?(5)身与心是同一物,还是(6)身是一物,心又是一物?(7)如来死后尚继续存在,还是(8)不再继续存在,还是(9)既存在亦(同时)不存在?还是(10)既不存在亦(同时)存在?鬘童子表示,只有佛陀解释了这些问题,他才肯继续在他座下修习梵行。


第五章 西天取经之地清静的憍赏弥(3)

  佛陀没有正面回答鬘童子的提问,而是打了一个比喻:假如有一个人被毒箭所伤,亲友带他去看医生。假如那人坚持说:先别拔出这支箭来,我要搞清楚是谁射的。他是刹帝利,还是婆罗门?是吠舍还是首陀罗?他叫什么?来自哪个家族?他的身材如何?是高、是矮,还是中等?他的肤色是黑、是棕,还是金黄色?。我不愿取出这支箭,除非我能知道对方使用的是什么弓弦和箭,箭羽使用的是哪一种羽毛,箭簇是何种材料。鬘童子,如果这个人执意刨根问底的话,这个人早就死了。  佛陀在憍赏弥告戒弟子说,我所解释的,已经都解释过了。我所未解释的,也不再解释了。佛陀说自己解释了苦的生起、苦的止息和灭苦之道。它们与修练身心的梵行有着本质联系。佛陀认为自己说法如同木筏一样,是用来济渡的,不是为了负荷的。佛陀的说法不是为了满足求知的好奇,而是使人得到和平、快乐和宁静的心境。玄奘对此感受颇深,他来到憍赏弥后写道,“释迦法尽,此国最后”。这就是说,佛教认为天下没有不灭之物,佛法最后也要灭尽。想到这些,再看一看佛教遗址和安静的田野,心里似乎轻松了许多。


第五章 西天取经之地我所见到的佛舍利(1)

佛祖真身舍利    

  许多佛教国家都宣称拥有佛骨或者佛舍利,却讲不出其具体来历,也拿不出令人信服的文献史料。印度史学界认为,印度比哈尔邦博物馆收藏的佛舍利不仅历史脉络清晰,而且《大唐西域记》中有明确记载。我在比哈尔邦考察佛教文化遗址时,特意到比哈尔邦博物馆瞻仰了佛祖真身舍利。  我在门口购买了参观券后,顺着一条水泥路就来到了颇有气势的土红色博物馆。上了二楼,就能看到一个加有防护网的铁门。这里就是佛舍利瞻仰处,旁边有两位携带武器的保安人员。我按规矩脱鞋进门,迎面就是一个微缩印度古代佛塔横剖面,里面摆放着盛有佛舍利的滑石罐。在灯光下,那只滑石罐像一颗脱水的橘子,没有任何装饰,很难想象里面盛有佛舍利。整个展厅只有20多平方米,四周墙上挂着比哈尔邦佛教遗址图片,佛陀当年就曾经在那些地方传教说法。整个展厅布置得很像一个英雄人物事迹展览。我向保安人员出示了印度政府颁发的记者证,在征得对方同意后,我拍摄了几张佛舍利图片。这时候一个重要人物前来考察,几位陪同人员显然是博物馆负责人。其中一位掀开玻璃罩,轻轻托起滑石罐,打开盖子,小心翼翼地向这位大人物展示了里面的佛舍利,我也乘机凑过去看了一眼。里面是灰质状的东西,还有一片残缺的金叶、一粒小螺壳和两粒绿色舍利。在场人员大都充满好奇,没有佛教国家迎奉佛舍利的隆重和庄严。  释迦牟尼传教45年,于80岁时在俱尸那迦入灭。在大迦叶的主持下,佛弟子们按照当时的风俗火化了遗体,然后把舍利存放在了当地议会堂。当年佛陀宣扬佛法的恒河八大国家听到这一消息后,都派人前来索要佛舍利。经过协商,将佛舍利分为八份,各国各持一份。跋耆联邦(Vajji)中的离车族(Licchavi)为了供养佛舍利,便在首府吠舍离(Vaishali)建了一座覆钵式佛塔,将佛舍利安奉其中。随着时代变迁和烽火战乱,这座佛塔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里。佛教在印度湮灭后,再无人关心佛舍利的去向。据说在佛教四大圣地之一的鹿野苑里,曾经从一座佛塔基座里发掘出一个石函,里面有骨灰和金耳环。当时人们把骨灰仍掉了,只留下了金耳环。根据印度考古学家的推测,那一部分骨灰极有可能也是释迦牟尼的骨灰。


第五章 西天取经之地我所见到的佛舍利(2)

佛舍利罐(印度国家博物馆藏)    

  吠舍离在巴特那以北60公里处。在佛陀时代的16个国家中,跋耆联邦是最大的国家之一,由离车、毗提诃、跋耆等八个部族共同组成。八个部族推选代表来共同管理这个联邦国家。吠舍离不仅是跋耆联邦的首府,也是离车族的首府。 释迦牟尼在菩提伽耶悟道后的第5个年头,就来到了这里游化讲学。这里还发生了佛教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佛陀在这里同意接纳女性信徒,从此佛教教团有了第一批比丘尼。佛陀在过逝前几个月,率领弟子从王舍城出发,渡过恒河后来到了吠舍离,向僧众们进行了最后一次公开演说。孔雀王朝的阿育王在佛陀当年最后一次说法的地方,竖立着一根粗大的石柱,这个阿育王石柱浑圆光洁,雄浑有力,顶端倒扣着一朵线条流畅的莲花,莲花座上蹲着一头威风凛凛的石狮子。   玄奘来到吠舍离后,曾经详细考察了那里的佛教遗址,并把佛舍利传说写进了《大唐西域记》里。当地僧人曾经对玄奘说,这里有一个佛舍利塔,装有佛舍利的滑石罐上有一道裂纹,里面的骨灰只占滑石罐的四分之一。1958年,印度考古学家A?S?阿尔特卡尔博士(Altekar)根据玄奘的记录,在吠舍离的野地中发现了一个佛塔残基,他和同伴们在残塔最深处发现了一只滑石罐,打开这只滑石罐后,发现里面的骨灰只占很小一部分。玄奘记载的阿育王重新分布佛舍利的说法得到了印证。孔雀王朝的阿育王皇帝在残酷战争后归依了佛门。他下令广建佛塔,并打开了七座佛舍利塔,从中取出十分之九的骨灰,分到了其它佛塔中。考古研究还发现,这个佛塔的石块和土质证明此塔被修缮过至少三次。最早的塔基为公元前600年左右所建。第一次修缮是在阿育王从舍利罐中取去出十分之九的骨灰时,第二次修缮比较简单,最后一次是在公元2世纪左右。  佛陀遗骨被称为舍利。在世界各地寺庙佛塔里供奉的舍利,大部分是菩萨、罗汉、高僧火化后的舍利。大部分为灰质状,也有彩色舍利子。据说白色为骨舍利,赤色为血肉舍利,黑色为发舍利,也有舍利呈琉璃状。佛陀去世后,教徒无法再向佛祖顶礼膜拜,便把佛骨灰供奉在佛塔中,作为礼敬供养的对象,以满足佛弟子对佛陀的怀念之情,所以印度历史上曾经出现了大量佛塔,僧人们也就肩负起了佛塔的管理责任。


第五章我所见到的佛舍利(3)

  有了佛塔后,就有了烧香膜拜,进而有了佛教伎乐歌舞。佛教从此有了类似世俗宗教的祭祀天神活动。佛陀在世时,除了饮食之外,并没有这些供养规定。佛教后来兴起的一系列规矩,首先是为了弘扬佛法,其次是满足信众的心理需求,故佛塔越建越多。寺塔的庄严宏伟造就了一番新气象,却失去了佛陀时代的淳朴精神。  印度古代佛塔为半圆形,在方形基坛上用砖瓦或石头砌起一个拱顶,与中国乡村的土坟极其相似,称为覆钵,盛有舍利的容器就安放在里面。中央顶部竖着一个伞盖,从很远的地方就能看见,可以给四处游化的信徒以 心灵上的安慰。后来在佛塔周围出现了石栏和石牌坊,上面刻有佛教故事,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印度中部的山奇佛塔。佛塔传到中国以后,覆钵部份渐渐退化,覆钵上方的伞盖演绎成了中国风格的楼阁式塔。许多佛塔内建有梯阶,可供人层层攀登,然后环顾四野。这象征着佛法修行的渐进,同时也可以遍观十方大地一切苍生。  佛教徒的最高信仰是三宝。佛像代表佛宝,经典代表法宝,教徒代表僧宝。古代印度佛教徒礼拜佛像、佛塔、或者佛舍利,并不是祈求佛祖保佑自己,也不是要宽恕自己的罪过,更不是让佛祖帮助自己实现梦想,而是为了表示对佛祖的敬仰。佛陀是一位德行圆满的圣者。当佛教徒看到佛塔或佛像时,他就会拋弃心中烦恼,保持宁静心情,然后刻苦勤修。如今中国人到庙里烧香拜佛都有很强的功利目的,要么是来许愿,要么是忏悔,要么祈求佛祖满足自己的个人欲望,这一切都远离了佛教最初的意思。  现在看来,去实地考察远比翻阅历史典籍更容易看到历史的真实。仅仅通过典籍来探讨文化现象很容易上当。例如,一部宪法上写着民众享有言论自由的权利,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民众却享受不到这种权利,只要研究一下媒体就能做出正确判断,所以我们研究民间传说和文化遗址才更容易接近历史的真实。佛舍利本身就是人的骨灰,佛教也是佛陀和历代高僧共同创造的。越深入研究佛教,就越能看清楚里面的人为成分。其它宗教也是如此。对于一个学者来讲,宗教只能被当作一种社会习俗来研究,这样 才不会失望。


第五章 西天取经之地叩拜阿旃陀(1)

阿旃陀石窟内的佛涅槃像    

  有些人物,无论在历史中陷得多么深,后来人都只能是他的陪衬,这些人在历史和现实中都是主角,因为他开启了一种思考或者行为方式。后人的努力,都只能是这种方式的追随和延续。在宗教文化旅游和考察上,玄奘就是这样一位开拓者。我沿着玄奘的脚步考察了北方印度的佛教遗址后,又追随着他的脚步来到了阿旃陀石窟。阿旃陀石窟位于马哈拉施特拉邦奥郎加巴德以北166公里处,山峦起伏,树木茂盛,瓦古尔纳河(Waghore)在一道马蹄形的峭壁下静静流过。站在马蹄形内侧的山丘顶上,可以把绵延550米的29座石窟收进眼底。粗略一看,阿旃陀石窟群很像中国延安的窑洞。   大部分印度佛教遗址都有这样一个规律:印度人建造,中国人记录,英国人发掘。阿旃陀石窟群长期隐藏于大山深处。1819年,英国狩猎人发现了这个石洞,使它得以重见天日。考古学家在查阅了《大唐西域记》后,才明白了它的来历。玄奘在公元638年来到南印度的河刺国,并考察了阿旃陀石窟。玄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