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产物,歌颂的多是部落的贵族英雄,而自由贫民和奴隶都不占重要地位。
它们的内容多以神话或历史事件为依据神在故事中干预人的命运,但人对神
已开始失去敬仰。这些故事在民间口头流传,定稿作者往往不可考。另一类
英雄史诗也以历史人物、民间传说为基础,如法国的《罗兰之歌》、西班牙
的《熙德》、德国的《尼伯龙根之歌》和俄罗斯的《伊戈尔远征记》,但这
类史诗是欧洲各民族高度封建化后的产物。史诗中的英雄反映了当时一种进
步的、符合人民意志的、国家统一的愿望。他们的荣誉观念已不限于狭小范
围的部落英雄的复仇义务,而开始具有国家观念的内容。他们是要求团结、
抵御外侮的英雄。
《贝尔武甫》是第一类英雄史诗最早、最完整的作品;《罗兰之歌》则
是其第二类英雄史诗中最重要的作品之一。我们将在本篇第二节中专门讨论
英国文学的开山巨著——《贝奥武甫》。
2、宗教诗包括赞美诗、讲述宗教故事或圣徒行传的叙事诗、宗教寓言诗
和哲理诗等。单纯的宗教诗一般价值不大,但宗教诗中也往往含有世俗性的
有价值的成分。较突出的有兰格伦 (1330?—1400?)用中古英语西中部方
言写成的押头韵的宗教寓言长诗《农夫皮尔斯》。这首长诗写成于1381年,
是英国农民运动的直接产物,当时流传颇广,现存手抄不下五十部。这些手
抄本分为A、B、C三类,以B类最完整。长诗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
序诗和十二节,第二部分包括其余十三节。序诗用中古文学惯用的梦境和寓
意形象的手法,写诗人在一个5月的清晨在莫尔文山上听着潺潺清泉,不觉
入睡。他梦见在一片美好的田野里有各式各样的人:农民、各种僧侣,手工
业者,商人,骑士,各种艺人,乞丐,无异是十四世纪英国社会的一个缩影。
田野的一端矗立丰真理之塔,另一端是死亡之谷。接着他梦见从塔里走出一
个可爱的女子,名叫“神圣教会”,她教导诗人要迫求真理,拯救灵魂,又
指点给他看“奖赏夫人”要和“虚伪”结婚,许多人附和,惟有“神学”反
对。大家争执不下,决定到伦敦去找国王解决。国王主张她和“良心”结婚,
“良心”不肯,并揭发她的缺点。国王请来“理智”,“理智”也坚决要国
王惩罚她。“奖赏夫人”得到惩罚。国王把“理智”和“良心”留下,供他
顾问。作者通过这一寓言批判了僧俗各界的寄生性和社会上贿赂公行、迫逐
财利的现象,肯定了国王的作用,希望他能凭理性和良心治国。
诗人醒来之后又作了第二个梦,梦见“良心”在布道,许多听众都开始
… Page 18…
忏悔,包括“七大罪恶”(骄傲、淫欲、嫉妒、愤怒、贪婪、饕餮和懒惰)
在内。“希望”吹起号角,成千上万的人聚集起来要求寻找“真理”,但大
家都不知道“真理”在什么地方。这时农夫皮尔斯出现,他说他做了五十年
“真理”的仆人,可以担任向导,但必须先耕完他的半亩地,并分配大家工
作。许多人纷纷推托,不肯劳动,他就叫“饥饿”来威胁他们。只有一个妇
女代表大部分善良的人愿意跟皮尔斯去寻找“真理”。“真理”这时给他送
来一张赎罪券,上面写着“作好事的得永生,作坏事的遭永劫”。一个僧侣
否认这张赎罪券有效,引起了争执,皮尔斯一气之下把它撕毁,宣称他从此
不为人间幸福苦干,而要把时间全用在祈祷和忏悔上。这时诗人醒来,结束
了第二个梦。诗人在此仍用寓言的形式说明要获得真理必须首先通过诚实的
劳动。他对贫苦的劳动者表示极大的同情,反对怠惰和寄生生活,但他要求
劳动者恪守本分,不同意他们要求增加工资。他又认为现世勤劳仍不能导致
灵魂的得救。这种思想引出了全诗的第二部分,但这一部分充满抽象的神学
说教和经院式的辩论,形象性不强。
长诗提供了一幅封建制度后期英国社会的广阔画面,揭发了僧俗两界的
种种腐败现象;作者肯定了劳动人民的正直的品质,展现了他们受欺骗、受
压迫的处境,反映了当时人民的情绪。但另一方面,诗人也表现出他对现存
的政教制度,即对国王和教会,仍抱有幻想。
长诗的艺术造诣很高,特别是诗人运用了在中古骑文学或宗教文学中都
广泛使用的梦幻形式和寓意形象,使作品极为通俗。更可贵的是诗中有些地
方描写的鲜明生动,有现实主义的描写和讽刺的社会批判。由于这部作品的
人民性,后世以农夫皮尔斯为主人公的诗歌、故事直至十六世纪仍有出现。
十七世纪英国清教徒作家班杨写的《天路历程》仍采用梦幻寓言形式,显然
也是受这种传统的影响。
3、骑士传奇诗和骑士抒情诗指十二、十三世纪骑士文学繁荣时期的两种
诗歌形式,以法国为最盛。
骑士传奇诗的中心是法国北方。骑士传奇诗的主题大都是骑士为了爱
情、荣誉或宗教,表现出一种冒险游侠的精神。骑士传奇不同于英雄史诗,
它没有历史事实根据,而是出自诗人的虚构,有的取材民间传说,有的模仿
古希腊、罗马的作品。按题材不同可分为古代系、不列颠系和拜占廷系。最
著名的有《特利斯坦和绮瑟》(十二世纪),属不列颠系,是在德、法两国
民间流行很广的一部亚瑟王传奇。这个传奇写特利斯坦和绮瑟无意中喝了一
种药酒,其功效是使人永世相爱。他们受到绮瑟的丈夫马尔克国王的残酷迫
害,但他们的爱情永远消灭不了。诗中表现出来的这种由魔力引发的爱情比
死更强,主人公殉情而死后,坟中长出两棵树,枝叶紧紧缠绕在一起。
骑士抒情诗的中心是法国南部的普罗旺斯。骑士抒情诗也以爱情为主
题,对欧洲各国影响很大,特别是对意大利的西西里诗派和“温柔的新体”
诗派。骑士抒情诗表现骑士与理想美人的爱情,包括骑士追求牧女的“牧歌”、
骑士与贵妇人惜别的“破晓歌”等。所描写的虽然只是骑土的“典雅爱情”,
但它既违反了宗教教义的禁欲主义,也违反了封建婚姻和男性完全主宰女性
的传统,成为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的个性之爱,表现了个性的初步觉醒,是抒
情诗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环节。
4、市民诗歌和重要诗人的出现
市民诗歌在民间谣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成为一支世俗诗歌的新生力
… Page 19…
量,有强烈的现实性和乐观精神,描写市民生活可提出市民最关心的社会问
题。它的主要艺术手法是讽刺,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封建文学和教会文
学的隐谕、寓言、梦境等手法。它的风格简单朴素,语言生动鲜明。法国是
西欧城市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城市文学也最发达。“韵文故事”是在法国
最流行的一种城市文学类型,当时数量很多,保留下来的却很少。城市文学
的突出成就是大量以列那狐为共同主人公的故事诗,俗称《列那狐故事》。
这些故事诗与寓言不同,其中的动物不但高度个性化、人格化,而且被赋予
人的社会属性,犹如人在现实社会中分属于一定的阶级。这些诗假托写动物
世界的故事,实际上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在《列那狐的故事》里,昏庸的
狮王诺勃勒影射国王,雄狼伊桑格兰等强大的动物是豪门权贵,雄鸡尚特克
雷等小动物是平民百姓。中心角色列那孤是新兴市民的代表。它一方面欺凌
和残害平民百姓,另一方面为了保存和发展自己的势力而和大动物勾心斗
角,甚至向狮王挑战,并且总能以其狡黠战胜对方。以列那狐和伊桑格兰狼
的斗争为主要线索,作品生动地展示了中世纪法国封建社会各种力量矛盾斗
争的错综复杂的情况。《列那狐的故事》以其独特的风格,历来被看作法国
古代文学遗产中的珍品。
中古末期的欧洲出现了三大诗人,他们是欧洲文艺复兴的先驱者,但又
未完全超越中古诗歌的范畴,故而带有过渡性质。三大诗中最早的是十三、
四世纪之交的但丁;接着是十四世纪后半期出现的英国诗歌之父乔叟;最后
是十五世纪的维庸。后二人的创作虽已在意大利文艺复兴开始之后,但就英、
法两国的形势而论仍然属于中世纪,故归之本篇,作者将在第四节中专门讨
论乔叟和他的《坎特伯雷故事集》。
英国文学的开山巨著—— 《贝奥武甫》
《贝奥武甫》是古代日耳曼人文化的结晶,中世纪欧洲第一篇民族史诗,
英国文学的开山巨著。它是用古英语写成,全诗3182行,是现存古英语诗歌
中最长,最完整的一首英雄史诗。
史诗故事发生在相当于现在的丹麦和瑞典南部—当时盎格鲁—撒克逊人
居住的地方。大约在八世纪前半叶,关于贝奥武甫的传说才在他们后来定居
下来的不列颠写成文字,现存唯一手抄本属于十世纪末。全诗共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又由两个故事组成。第一个故事写丹麦王朝的始祖希尔德的葬礼,
接着写希尔德的后裔丹麦王赫罗斯加建造了一座殿堂,取名鹿厅,但经常受
到附近沼泽地带一个半人半兽的怪物格伦德尔的袭击。一天夜里,格伦德尔
从鹿厅抓走了三十名武士。从此,鹿厅成了屠场,格伦德尔霸占了鹿厅整整
十二年,消息传到耶阿特族(今瑞典南部)国王许耶拉克的外甥的耳中。这
位年轻人魁伟无比,一双铁掌不下三十个人的力气,人称贝奥武甫,意即“蜂
狼”(熊)。他率领十四名武士前往援助。赫罗斯加在鹿厅设宴招待得他们。
宴会之后,贝奥武甫和武士们留在厅内守候。夜间格伦德尔破门而入,摸着
一个武士,把他吃了,再要摸时,被贝奥武甫扭住,经过一场搏斗,格伦德
尔断了一只胳臂,负伤逃回沼译。第二个故事写夜间格伦德尔的母亲前来替
子报仇,抢走了一个大臣。次日贝奥武甫追踪到沼泽,独自潜入湖底把女妖
杀死,把格伦德尔头颅割下,到鹿厅。赫罗斯加设宴庆祝。贝奥武甫携带大
批礼物回到许耶拉克宫廷。全诗的第二部分写许耶拉克死后,他的儿子赫阿
… Page 20…
德勒德继位。赫阿德勒德死后,贝奥武甫继位,统治了五十年,直到一条看
守宝藏的火龙因失窃了金杯而报复,烧毁了国王的大厅。年老的贝奥甫决定
为民除害,带领威耶拉夫等十一名武士出发,向火龙挑战。他独自扑向赤焰
熊熊的宝库洞口;毒龙喷出烈火包围了老王。随从武士都丢下扈从的义务,
躲进了树林,只剩威耶拉夫一人。第二回合,坚硬的龙头居然折断了英雄的
名剑;第三回合,大蛇咬住了他的头颈。幸亏威耶拉夫及时冲上,刺穿了大
龙的咽喉。老王拔出短刀,将大蛇拦腰斩断。这时,贝奥武甫自知运数已尽,
命威耶拉夫打开宝库,让他看一眼用生命换来的黄金。最后,耶阿特人在海
滨把贝奥武甫火化,把他的骨灰连同火龙的宝物埋葬了。史诗开头和结尾一
对动人的葬礼,标志着史诗前后呼应,无限循环的叙事框架。
这部史诗的内容一部分是史实,一部分是传说,其中提到的人物如赫罗
斯加、许耶拉克都是历史人物等。而主要人物贝奥武甫和他的事迹则基本上
来自传说。贝奥武甫无论从哪个方面说,都是个理想人物。作为国王,他是
民族的保卫者,直至献出生命。对于邻族,一反互相敌视的态度,而是助其
除害,对邻族国王,也克尽臣属效忠的精神。
《贝奥武甫》象其他古英语诗歌一样,押头韵,即每个字开头的辅音或
元音相同或相似算对韵。每行诗分为两个半行,各有两个重读字,重读字一
般押头韵,因此每行诗最多可有四个头韵,一般前半行两,后半行一个头韵
的诗句较多。
《贝奥武甫》的另一特别是使用词汇变体,即以同义词或近义词为基础
的变体。盎格鲁·萨克逊人的同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