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容中,受传中的每个成员特别注意选择那些同他的兴趣有关,同他的立场一
致,同他的信仰吻合,并且支持他的价值观念的信息。他对这些信息的反应
受到他的心理构成的制约。。现在可以看到,传播媒介的效果在广大受传者
中远不是一样的,而是千差万别的。”(《传播学》,人民日报出版社
1983
年
9月版第
19页。)
比如说,当你在一个声音嘈杂的场所,听许多人高谈阔论,或者在贸易
市场听各种人讨价还价,你的耳朵既不可能同时都听得到听得清,又没有必
要遇话必听、必录,这时选择性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市场听各种人讨价还价,你的耳朵既不可能同时都听得到听得清,又没有必
要遇话必听、必录,这时选择性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选择性表现在两方面:
一方面是听对方的一大段或一长篇话,只对其中最重要的信息加以特别
的注意。如听一堂课,你对教师讲的,有的听进去了,有的没有听进去。听
进去了的可能是你觉得陌生而重要的,或者是很有趣、你乐意听的。有时听
别人一长段话,他要强调和重点告诉你的,你倒没好好听,而对与你有密切
关系的,你会一直保持高度注意或警觉,在对方虽然是轻描淡写,无意提到,
你却十分注意,听得一清二楚。例如:
赵明晚上十点才回家,妻子还在卧室等他。“你怎么这么晚
才回来?”妻子问。
“不是告诉过你了吗?大学的几个老同学聚了聚。”赵明回
答。
“都有谁?”妻子又问。
“李晓、张红、吴长春、旭阳两口子,还有王丽萍、婷婷,
大概八九个人吧。”
“你买什么礼物了?”妻子再问。
“买了一盒酒心巧克力。”
“你为什么不买别的呢?”妻子追问。
“这不是花钱少,又合适吗?”
“好哇,难怪下午就起劲地梳妆打扮,原来就是为了去会你
的旧情人婷婷,送给她最爱吃的酒心巧克力呀!”妻子激怒了。
“唉呀,你这人真是。。”
这位妻子的听话选择性就极强,这是受她的防范、妒忌心理支配的。她在听
之前就有了一种心理定势,因此,听话保持了极强的选择意识。
另一方面是在许多口语信息传递的场合,“听解”者往往只选取对自己
有用的或感兴趣的信息。这正如《红楼梦》中引古人的话说的:“任凭弱水
三千,我只取一瓢饮。”这种选择性的“听解”,对一个主持会议的人尤其
重要。比如,当讨论到某一个问题时,会场人声嘈杂,各执己见,各说各理,
要全部听清,既无必要,又不可能。主持者就要捕捉自己所需要的声音:或
者是独立的新见解,或者是值得讨论的另一种主张,或者是支持自己和对自
己有利的看法,或者是需要引出来加以批驳的错误论点,等等。这时如果不
具备很强的选择性,主持会议的人就会被动,就会使会议不能获得预期的成
功。
2.选择的要点:
①选择信息的来源。如告诉你那边同时举行三场报告会,你一定会选择
你需要听的那一场,力争获得更多有用的信息。
②选择信息内容。如演讲的人一连讲了十个问题,你可能着重听其中的
一个或少数几个问题,只对这些问题感兴趣。
③选择对信息的处理方法。口语交际中,听者所选取的内容也不“一视
同仁”,会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加以对待。或者是听完后只做大致的了解,或
者是着重对某个信息加强思索理解,或者对其中几个信息进行选择性记忆。
即有的要记,有的听完就完,并不记取。
(三)被动性
听解在某些方面虽有很强的主动性,即“爱听不听”,“姑妄言之,姑
忌听之”等,但总的说,它是被动的,是受制的:受制于说话人的口语表达
水平。讲话者有的口齿伶俐,语言顺畅,明白好懂;有的发音结巴,语病很
多,吐字不清,方言明显,你都不能选择,都得听下去。受制于说话人的文
化教养,有的人语言讲究,措词精美;有的人说话粗俗,口出狂言,你都得
听。受制于说话人的身份地位。有些领导者讲话,爱教训人,自以为是居高
临下;有的下级说话绕弯子,恭维词多,这些你也都得听。还受制于年龄、
性别、性格、秉赋,这些就不一一列举被动性还表现在受制于传递方式。如
大声说还是小声说,有扩音器和没有扩音器,让不让你提问等。也还受制于
说话人的文化程度,如果对方是一名专家、学者,或爱好夹带外语词,或爱
好引经据典,你即使感到听不大懂,很吃力,也得听下去。
听解在某些方面虽有很强的主动性,即“爱听不听”,“姑妄言之,姑
忌听之”等,但总的说,它是被动的,是受制的:受制于说话人的口语表达
水平。讲话者有的口齿伶俐,语言顺畅,明白好懂;有的发音结巴,语病很
多,吐字不清,方言明显,你都不能选择,都得听下去。受制于说话人的文
化教养,有的人语言讲究,措词精美;有的人说话粗俗,口出狂言,你都得
听。受制于说话人的身份地位。有些领导者讲话,爱教训人,自以为是居高
临下;有的下级说话绕弯子,恭维词多,这些你也都得听。还受制于年龄、
性别、性格、秉赋,这些就不一一列举被动性还表现在受制于传递方式。如
大声说还是小声说,有扩音器和没有扩音器,让不让你提问等。也还受制于
说话人的文化程度,如果对方是一名专家、学者,或爱好夹带外语词,或爱
好引经据典,你即使感到听不大懂,很吃力,也得听下去。
为了克服听解的困难,减少听解的被动性,听解口语也可以采用一些辅
助手段。这就是它有明显的借助性。
借助口语来帮助听。比如听不清时就问:“您刚才说的什么,请再说一
遍。”“请您讲慢些”。“请您把这个词儿解释一下”等等。
借助手势语来帮助听。当说话人按着准备好的稿子讲话时,你可以用手
指计要点,让耳朵集中注意听下面的内容,当听到某一段落时,手指的计数
会告诉你听了几点意思。
借助笔记来帮助听。因为耳听手记,不仅能集中听的注意力,使自己不
分神,还能通过记来解决听的困难。比方说话人最后说“我今天就讲以上几
个问题”。这到底是几个问题呢?即使当时听清了,过一阵子也不能再记住,
这时,查查笔记就知道了,这个“几个”原来是“八个”。这不是有利于听
解吗?
借助现代化的交际工具帮助听。现在有的学员听课,有的记者采访,就
常常采用录音机,为什么当场在听还要录下来呢?就是为了以后有机会“重
听”,弥补听觉“一次过”的缺陷。
总之,为了强化听解能力,借助其他手段和方法是常有的。
三、听解口语的要求
具体地说,听解,有时是为了获取信息,有时是为了应答对方,有时是
为了表示友好。听的动机不同,听的重视程度和听的要求也就不同。比如领
导派你去听会,可能要求是客观全面地听,回来如实地汇报;也可能是让你
有选择地听,将与本单位有关系的事项记下来;也可能是领导认为听不听都
行,只不过是派你去敷衍一下,因此也就没有什么具体明确的要求。所以,
谈口语听解的要求,要根据情况而定,不可能有一律的要求。
虽然如此,但就总体而言,听解还是有这些共同的要求:
(一)全神贯注,捕捉信息
口语交际,接受的一方全凭耳朵,而说话者的语流又是连续不断相当快
速的,这时听解者稍一走神,就会间断听觉神经的活力,严重影响听的效率。
所以听解的头一个要求就是要精力集中,全神贯注,准确无误地捕捉对方用
口语发出的信息。听力的强弱直接表现在获取信息的量和质的两方面:量的
方面,单位时间内接收信息量多的为听力强;质的方面,指接收的信息准确
无误,不走样,不变形。这就要求听力高度集中。
(二)忠于原话,准确听解
不管你对对方的话如何理解,也不管说话者本人事后如何辩解,但“一
言既出,驷马难追”。说者、听者交流的信息,唯一载体就是语言。他说同
意,就是同意的意思;说不同意,就是不同意的意思。当然,根据索绪尔的
理论,语言分音响形象和概念两部分。音响形象是语言的“能指”部分,概
念是语言的“所指”部分,前者是指示层次,后者是内涵层次。这就是说,
语言有表面意义和深层意义,这两部分有时是不等同的。但不管怎样“仁者
见仁,智者见智,”根据的都是一样的原话。因此,先要准确听清对方的原
话,是达到有效交流的起码条件。如果问“耳背”的老太太,你说“去买油”,
她听成“去打牛”;你说“你没听清”,她听成“掉了一根针”,这就是严
重的“错位”,无法交流了。
不管你对对方的话如何理解,也不管说话者本人事后如何辩解,但“一
言既出,驷马难追”。说者、听者交流的信息,唯一载体就是语言。他说同
意,就是同意的意思;说不同意,就是不同意的意思。当然,根据索绪尔的
理论,语言分音响形象和概念两部分。音响形象是语言的“能指”部分,概
念是语言的“所指”部分,前者是指示层次,后者是内涵层次。这就是说,
语言有表面意义和深层意义,这两部分有时是不等同的。但不管怎样“仁者
见仁,智者见智,”根据的都是一样的原话。因此,先要准确听清对方的原
话,是达到有效交流的起码条件。如果问“耳背”的老太太,你说“去买油”,
她听成“去打牛”;你说“你没听清”,她听成“掉了一根针”,这就是严
重的“错位”,无法交流了。
(三)认真思考,领悟深意
俗语说:“听话听音,锣鼓听声”。说话者经常使用一些技巧,使“话
中有话”,“弦外有音”,这就给听解增加了难度,也增添了乐趣。言语有
显性和隐性两种。隐性语言就是这种内涵很深的语言,这就要求听话人聪明
机敏,从前后话、从语境、从对方心理等方面,运用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去揣
摩。
请看下面的一个例子:
两位即将完婚的青年男女在荫房往架上挂葡萄,男青年因急
于成婚,就借着晾葡萄对女青年说:“既然熟了,为什么又要晾
起来呢?”女青年听懂了对方的话:表面说葡萄,实际说两人的
婚事。于是女青年也用双关回答:“你没有看见吗,还有不少水
份!
(参见郭维东《葡萄园情歌》)
这里的口语交际是得体而艺术的。说得很巧,听得也妙,语言通俗易懂,但
表层语义中却还有深层含义。
第五章口语交际艺术(二)
第五章口语交际艺术(二)
分类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研究和指导口语的交际实践,所以应该考虑
它的实用性。从这一点来衡量,我们认为比较恰当而又实用的分类,是按口
语样式区分。因此,我们将在下面着重讲交谈、论辩、谈判、问答、演讲五
种形式。
第一节交谈的语言艺术
一、交谈的含义和作用
交谈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共同参与的双向口语交际活动。它是语言
交际中的一种最基本、最常见的现象。交谈是家人之间、同学之间、师生之
间、同行之间、亲友之间以及其他人与人之间交流思想、融洽感情、增进友
谊必不可少的社会生活现象,是人们增长见识、改善关系和排忧解闷的重要
途径。
交谈看似随便而谈,“侃大山”,但它也有自己的特点与规律,也有自
己的要求与技巧。交谈艺术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交际目的的卖现。例如:
美国乒乓球队。。 1970年来中国访问,受到了类似外交持使的
待遇,周恩来总理非常关心他们,问道:“你们住得怎么样?习
惯中国菜的口味么?还有没有什么要求?”大学二年级学生科恩
长发披肩,不打领结,欠欠身子,大声说:“总理先生,我想知
道您对美国嬉皮士的看法。”领队斯廷霍文焦急地打手势,不准
科恩提问,但是,仍然阻止不住他。
周总理客气地微笑着打量了科恩一下,看了看他那蓬松飘垂
的长发,说:“看样子,你也是个嬉皮士啰。”接着把眼光转向
大家:“世界的青年们对现状不满,正在寻求真理。在思想发生
变化的过程中,在这种变化成型以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事物。
这些变化也会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是可以容许的。我们年
轻的时候,也曾经为寻求真理尝试过各种各样的途径。”
周总理又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