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风流三侠-第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更叫杨素相信了,忍不住道:“老臣一再劝陛下少近女色,注重修身,那是有道理的。帝阙宫中,本有诸神保护,但男女好合之举最易冲撞神明,诸神迥避,自然就邪祟横生了!老臣多年不近女色,自老妻故后,守身全分,府中虽有美女千百,老臣绝不沾染。”
  皇帝皱眉道:“朕现在知道了,但目前却是要解开这困境才行。”
  “这个……陛下可以召请方士入宫驱邪。”
  “试过了,没有用。据方士说,此等邪祟非同一般游魂野鬼,乃东岳颁下殊符,准其索寃,只有东岳下牒,才能把他们召回去。”
  “这倒有点困难了,陛下何不着人先去祭扫东岳以示修好,然后再行文相求。”
  “国公,这是私事,人君对地神行文却是公务,公不及私,这措辞已极点困难,且往来行文。均须抄达天帝,东岳又怎敢循私卖放人情?”
  皇帝是个极顶聪明人物,这套鬼话是他临时讲的,但是因为杨素深信此道,竟是活灵活现,杨素连连点头。皇帝道:“为今之计,最好私下与东岳打个交道,因为老鬼与杨勇都在东岳辖下,他肯下牒召回就没事了,国公既是与东岳有旧,就请去说项一下如何?”
  “这个……陛下要老臣跑一趟泰山?”
  “这倒不必,国公这么大的岁数,朕也不好意思要国公跑这么远;而且鬼魂是神气相通,无远弗届的,据那鬼卒所云,他们现在日间就栖息在城外的东岳庙。”
  杨素道:“这长安城还有东岳庙?”
  皇帝道:“东岳乃司鬼之神,每个城中都有庙宇的,长安的这一所朕但知其名,却没有去过,故而特地来邀国公同去一次,向东岳疏通一下。”
  杨素道:“什么?今天就要去?”
  “最好是快点解决,否则朕实在不堪其扰。”
  杨素皱起眉头,未作立即表示。
  皇帝又道:“此事不宜令很多人知道,朕才单身前来,希留国公也能隐秘些,若是风声传出去,说朕领头祭拜东岳,实非教民之道。”
  杨素道:“老臣耽虑也在此。”
  皇帝道:“能不能动用国公府中的家将先往东岳庙去部署警戒,禁绝闲人。然后我们再悄悄地去。”
  杨素担心的是皇帝在外捣蛋,欲对他不利。现在听说禁卫由自己的家将负责,就不像有埋伏的样子,而且,最重要的是皇帝自己也伴随着一起去,杨素是最放心不过了,一有风吹草动,先执下皇帝为质就行了。对这位皇帝,杨素可吃定了,别看年纪大他三四倍,但杨素一把,可以把皇帝提起来。
  个子既小,身材又矮,无拳无勇,一付病容,此起杨素来,什么都不如,因此杨素已然动心,但仍沉吟道:“老臣去一趟当然是可以的,但不知有没有用。”
  皇帝叹了口气:“不管有没有用,总得试一下,这件事只有国公为朕分忧了,即或东岳不肯因循,也叫他作个交代,究竟要如何。常此以往,睡不交睫,朕实不堪其扰。若是没办法,朕只有行碟天庭,请求作一公平判决了。”
  杨素一听可急了,因为弑杀先帝是他下手的,由於事态紧急,他并没有跟杨广商量过,虽是完全为了杨广,但这件弑君案,杨广可没有参预密谋,严究起来,杨广只是事后未加揭发追究而已,行凶的人可是他。
  人可欺,鬼神不可欺,此事若是上达天庭,他杨素的罪孽可重了。杨素戎马一生,孑然一身,无牵无挂,年逾九十,实在已没什么可怕的了,唯一可惧者就是冥谴。因此他连忙制止了皇帝道:“老臣今天就伴陛下去一趟,好歹要弄个结果出来。东岳若是不讲情面,老臣拼担个不是拆了他的庙宇,叫他无处安身去!”心里一急,本性就流露出来了:威胁、利诱,甚至於耍赖撒泼等流氓手段,也都不惜使用了。
  皇帝被杨素留下小聚,因为两个人都没有享乐的心情,所以并没有大张筵席,只是准备了几样菜,对酌而已,而且把侍候侑酒的美女都免了,成了一次真正的清谈。
  谈话的内容倒大部份是国事,杨素问,皇帝答,杨素说,皇帝听,两人之间的关系虽很密切,但却是以杨素为主。每次的国事商询,都是这种情形,不过,这倒是皇帝可以忍受的,因为皇帝不懂军事,而杨素却是权威,他的意见与决定都极为正确,而且是别人无法更易修正的。
  自从杨素在家中遇上了刺客之后,即已托病不朝,皇帝遇上了非相询不可的大事,只有移樽来求教,不过皇帝的态度从没有像今天这样的和顺而巳。
  这又使杨素有点疑心,他知道李靖夫妇还在长安,所以立即着人去通知,要他们帮忙负责一下东岳庙的警卫工作,而且也就这件事徵询一下他们的意见。
  李靖接到消息后,倒是无法拒绝,杨素的存在,对自己是有利的,因为神龙门的一切活动,都可以藉杨素的名义而得到公开的庇护,再者,杨素对他们夫妇二人也实在不错,这个忙无论如何是要帮的。
  李靖把得力的人手都密布在沿途以及东岳庙的周围,以各种身份掩护,却看不到一丝异状。
  李靖夫妇则带了薛飞霞与董轻云进入到庙里,那儿也很平静,有几千名道士火工等,看来也是安份的出家人。
  主持道长叫李淳风,生得仙风道骨,颇有点道行似的,李靖跟他谈了一下,知道他与自己的挚友狄去邪同出一师,李靖说了自己与狄去邪的交情与关系,大家显得很融洽。李靖见时间差不多了,才告诉他说:今晚越国公杨素可能会伴随王驾前来进香。
  李淳风似乎不怎么惊讶,笑笑道:“贫道在数日前早有预感,知道今日会有贵人降临,所以一大早,即已命庙中弟子将各处打扫乾净,焚香以待了。”
  李靖倒是有点意外地道:“道长既有善知未来祸福的神通,弟子想请教一下:今日之吉凶如何?”
  李淳风笑道:“施主若询本身之体咎,贫道可以奉告的,是大吉大利。”
  “弟子问的不是自己,而是问越公。”
  李淳风道:“无兵刀血光之险,否则贫道可担不起干系,一定早就设法禳解了。”
  “其他方面的惊险呢?”李靖继续追问。
  李淳风反问道:“施主是指那方面?”
  “弟子无法取决是那一方面,凡是能使人生命发生危险的遭遇或惊吓都可以算在内。”
  “这个贫道就无法预测了。贫道的卜象只能测知今天不会有兵刃刺客之厄,却无法看到一个人的内心去。”
  李靖道:“为什么要看到人的内心去?”
  李淳风道:“祸福无门,唯人自招,凡是到东岳庙来烧夜香的人,多半是做了亏心事的,前来祈求谅解免祸的,鬼神有莫测之杌,他们会遭到什糜贫道实难预料。”
  李靖不禁暗中佩服,这道士的确有些神通,他竟能大致料到杨素等人会来求祈什么,因此诚敬地问道:“东岳所掌乃人生之善恶休咎,人未盖棺,难作定论,冥报岂能及於生前?”
  李淳风笑道:“这是一般人的情况,至若巨奸大恶之徒,作恶多端,罪大恶极,偏又阳寿未终,便等不及至其死后,生前施报亦属有之。如有人遍体生恶疮,呻吟床榻,竟日不得安,痛澈心骨,脓臭溢室,即所谓刀剑地狱,至若妇人染血崩之疾,终日沉沦於血污之中,是即受难於血污地狱之中。”
  李靖被他说得有点毛骨悚然,因为他边说边指:手指所及,即为两厢各处地狱,光线阴暗,鬼卒凶睛陂然,渐有深意,此刻尚是白天,若是黑夜来此,定又恐怖多倍。因而问道:“生前之冥报,都是假疾病而行之吗?”
  李淳风道:“天心沓沓,玄妙难测,会以各种方法以彰其徵,却是无法预料,但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也是信而有徵的。”
  “这是无法预防的了?”张出尘问出了地最迫切的问题。
  李淳风笑了一笑回答道:“未知其来,欲防无由,最好的办法,莫过於端正行止,问心无愧,自然百邪不侵。”
  张出尘默然,夫妇二人退到庙外,准备前来迎迹扬素。
  杨素与汤帝在薄暮中乘马来到的,李淳风出来相迎,也仅是薄施一礼,揖而不跪,杨素因为对出家人一向礼敬,并不在意,皇帝心中则不高兴了。
  因为皇帝已经得到宇文化及的先容,知道这老道就是要捣鬼的人,而宇文化及必然也告诉过他,自己是皇帝,这牛鼻子居然敢如此傲慢,等孤整掉了杨素老贼之后,再来慢慢的给你一点好看!
  李淳风一点都不知道皇帝心中对他不满,款待他们入云房奉茶,听取他们的来意,知道他们要在神前祈梦进香便立刻去准备了。
  祈梦的屋子在大殿两侧,窗口有个小方孔,刚好可以隐约的望见大殿上的神像以及麾下的神兵鬼卒,香烟缭绕,如驾云雾,益增其神秘之感。
  祈梦的静室是一人一间独处的,室中没有床榻,只有一架短几,人在室中虔心叩礼膜拜,对着一炷清香,遥望神殿,入夜之后,必有所梦。
  李靖与张出尘到静室来私见杨素,他忙问道:“药师、出尘,辛苦你们了,这庙中的一切都看过了?”
  “看过了,沿途四周也派了可靠的人,稍有响劲,他们立刻就会示警,在安全的防卫上,国公可以放心,今夜纵有千军万马,也难以伤到国公。”
  “这庙里是否有什么呢?”
  李靖笑道:“国公若是问机关暗室之类,我可以保证没有,至於说交通鬼神,我就不敢乱作猜测了。”
  “药师,你信不信这一套。”
  李靖感到很难回答,顿了一顿才道:“我并不否定鬼神之存在,却不让鬼神左右我的行动。”
  杨素叹了口气:“你们到底还年轻。老夫在年轻时,也是这般想法,认为鬼神乃依凭人而生,何得左右人之祸福?等到年事渐高,渐渐地就改变这种想法了。”
  他没说是如何改变的,也没说改变到什么样子,大概这是他内心的一个秘密,所以不愿宣之人前。
  李靖也没有追问,只是道:“再晚就在室外不远处,国公如有什么发现,招呼一声便是。”
  杨素谢了两句,关上了门,李靖与张出尘在不远处的一闻静室中,秉烛读书。也不知等了多久,估计着夜已很深了。忽听得杨素在房中大声地叫了起来,李靖连忙过去,仗剑推开了房门,但见杨素面如土色地缩在屋子的一隅,抖着声音大叫道:“圣上饶命!殿下饶命!这不关臣事,这不关臣事!”
  他的手指着窗口的小孔,那儿有一阵烟雾缭绕,烟雾中似有人影在晃动。李靖胆大,上前大暍一声,举剑劈去,人影发出一声惨呼,飘落地下,却是黄裱纸剪成的一具纸人,长约三寸,身上密书朱符,并有先太子杨勇等字样,心知是术士所施的邪术。
  但看到杨素浑身发抖,十分恐惧之状,而且张出尘弯腰要拾起纸人时,他便大声地叫道:“不要动他!”
  张出尘倒是吓住了,只见被斩成两截的纸人各化成一蓬烟雾,并有绿色的磷火一闪,踪影俱无。
  李靖也知道这多半是李淳风施为的。但是念及狄去邪的关系,也不去深究,只是问杨素道:“国公,发生了什么事?遇见什么了?”
  杨素这时惊魂始定,一面喘息一面道:“没什么,回府!回府!”
  他匆匆地出门回府而去,只留了十几个家将,护送皇帝回宫,也没向皇帝告别就走了。
  回到府中之后,立刻命府中的家人准备香烛果肴,在庭中摆好,祭奠先帝与先皇子杨勇,别人问起他在东岳庙中的见闻,则绝口不言。面露悸色,好像受到了绝大的惊吓,没有几天,他就病例了。
  在病中,他已形同疯狂,终日手握宝剑,不时的冲出去要杀人,口中不时胡言乱语,侍女等人无不躲得远远的,只有一些孔武有力的家将们守着他。
  李靖早巳把华无双姐妹撤了回来,他看出杨素已去死不远,用不着去保护他,也没人会来杀他了。
  乐昌公主已经与徐德言团圆,要追随夫婿到山西去投奔唐公李渊了。
  他们与李靖在长安城郊乐原上分手时,徐德言曾经劝李靖:“药师,杨素死后,炀帝再无顾忌,必将大事建筑与大举兴兵以遂其志,这些虽不一定是坏事,但国库不盈,势将劳民,民怨生则天下乱,你们作何打算?”
  李靖叹道:“天下将乱,我是早在预料中,只不过何去何从,实在没有个成算。”
  徐德言道:“各处的豪杰之士,有心之士都在屯聚实力,自谋打算,李兄手中这点实力,该可以有一番作为。”
  “这个兄弟自己从未打算过,将来远是因人成事的多。”
  “贵义兄虬髯客倒不失为豪杰之士。”
  李靖笑道:“豪杰之士非理国之材,张大哥表示过他的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