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锦衣当国-第47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几百骑分成几队前往,不过这场面还是让天津卫各处的商户震动了下,到底是大买卖,连护卫的骑兵居然都是一人双马,兵甲齐全,这样的护卫,就算是给军将们做亲兵家丁都不差什么的,居然去给商队做护卫。

第一队护卫经过京师地界的时候,马三标带着十几个人和他们汇合,一同赶往山西大同。

山西那边,挂了其他名头的三江客栈正在备货,一直很关注他们的其他商人却不理解,眼下年景正好,草原上也不缺粮食,你准备这么多粮食作甚,跑一趟草原还不如在山西几府做买卖呢?

七百一十

万历十一年八月间,京师早晚已经有些凉意,锦衣卫的各项事宜越来越上轨道,王通要忙碌的事情也越来越少,自七月下半起,王通这边派往天津卫的使者,和天津卫过来禀报的大小官吏在路上往来不断。

天津卫虎威军步队、炮队的训练强度也是加大,保安军的常备力量也是加强训练,三江商行中专门为虎威军服务的一干人员,开始清点府库中的军备积存,而虎威军中的军需也开始清点装备,淘换次品。

三江匠坊又开始加班加点的忙碌,生产各色物品,几个农庄的粮屯中开始屯粮,一切都在紧锣密鼓的准备中。

来到京师后,尽管公务繁忙,不过王通每日里训练的时间还是不打折扣,七月下半开始,王通和亲卫们的训练也都是加量,好在是少年人健壮也熬得住。

杨思尘现在也有个差事,每天都是坐着马车去京师西门外的一个庄子,在那庄子停留一会,问问庄子上的农活收成之类的事情,然后坐马车回返。

王通如今也是京师一股势力,自然这样那样的人在盯着,杨思尘尽管是个举人身份,但大家都知道这举人可是王通的幕僚师爷,算是谋主一样的人物,这样的人,以王通的身家,千顷地也能置办给他,怎么却去这个庄子关心这样的琐事,事情奇怪,却看不出什么别的毛病,也就不再关注了。

他们不知道的是,三江商行以及王通其他方面派到山西的人,来京师禀报,都是先夜里投宿这个庄子,然后第二日见杨思尘。

和天津卫往来的信使每日进出,和山西那边往来的,现在同样也是如此了

每日间例行禀报之后,杨思尘还有个别的任务,就是将大明官场上的规矩典故说给王通来听,在锦衣卫衙门办差这么久,王通发现自己要学的东西实在是太多,毕竟是这等事关天下的大衙门,千头万绪事情繁杂,必须要多多了解才行。

“徐阶从内阁离开之后,就是在家经营家业,说来也是有趣,当年严嵩当政,天下间都说严嵩贪鄙,徐阶则被士人称颂,不过严嵩罢相之后的家业,甚至不如徐阶告老后家业的四分之一当年,世宗皇帝修宫殿庙观,严嵩上疏反对,因此失宠,而徐阶则是让其子徐УH喂げ渴汤芍鞒执耸拢尥曛螅飙'就回到了松江,有人说,徐家就是在此工程中暴富。”

杨思尘端坐在那里,一边将文卷分门别类,或者添加标注,一边开口对王通说道,徐阶逝去,宫中朝中给的评价非常的高,王通自然也要有所了解。杨思尘自从被申时行划清界限之后,人洒脱了很多很多,说这等典故也不会拘泥于官方的言论,颇有些典故桥段在。

“张居正清丈天下田亩,为的就是清查小民托庇投献给大户人家的田地,徐阶在松江府,就算在整个南直隶都是一言九鼎的人物,谁能得罪的起,四方投献的土地甚多,而且这松江府本就是天下最富之地,这里一亩田地,足以抵得上北地几亩,可是了不得的财源,投靠的人多,就算是豪强高门又怎么能豪强过徐家,被他家吞没了不少,据说在隆庆年的时候,已经有四十多万亩了”

即便是王通见惯了金山银海的角色,听到这个数目也是乍舌,松江府四十多万亩良田,或许松江府一地还没有这么多的田地,但江南之地,何处不是良田,这些田地可都是生钱的宝库,再加上徐家的功名,这些都是免税,更是了不得。

“海瑞做应天巡抚,一到江南,四处控告徐家侵占田地的状子就是涌来,海瑞这等事上从不含糊,开始让徐家吐出侵占的田地,徐家吐了几万亩之后,海瑞还是不罢手,非要追查到底,结果徐家给了吏科给事中戴凤翔黄金三万两,然后戴凤翔弹劾海瑞,说他有谋杀妻妾的嫌疑,大人也知道,张居正能有那等地位,和徐阶一直以来的安排提携分不开,何况海瑞这人素无朋党之念,让海瑞在官场上,恐怕张居正自己也不安心,就接着这个机会让海瑞在家为民,士林还有句话就是说徐阶逐海瑞的‘家居之罢相,能逐朝廷之风宪’,颇为贴切,不过如今张居正病去,徐阶也病去,在南京闲居的海瑞应该也到了起复的时候。”

“四十多万亩,四十多万亩,啧啧,好大的家业,好大的家业!”

王通在那里摇头惊叹道,杨思尘拿起一份文卷展开,放在书案上,笑着回答道:

“江南各府尽是这般豪门,都说鱼米之乡去那里做官是人间乐事,可这些年不是高门子弟,谁敢去江南做地方官,街上随便走着一个人,没准就和内阁中什么人物扯得上关系,根本得罪不起,衙门中的吏目师爷,都是当地豪门大族的家奴家仆,什么管不了,处处受制,这样的官位,自然就是苦差事。”

这些典故,听着颇为有趣,王通也不觉得枯燥,里里外外都说徐阶是贤相,深切悼念,却没想到还有这般的隐密事,海瑞这个名字,那一世听到的也不少,听了几句他又是问道:

“这三万两应该是隐密之极,这个怎么传出来的?”

“南直隶一地,不知道多少人恨徐阶入骨,肯定打听的出来,加上学生又是申大人门下的清客,有些隐密事也是知道。”

“这桩事倒是可以编写个戏文什么的,肯定有人愿意听。”

王通说了这么一句,杨思尘笑着答应说道:

“这等事要编成戏文,恐怕宫里就不会让演,说起这个,那几个人写的本子学生也看过,开始的时候还不错,现在却越发的村俗了,学生现在看的这个就是新拿来的本子,这个‘你这不孝子,非得气死为娘才甘心’,这话和平日里有什么区别。”

听到这个,王通却是大笑,笑声停歇后对杨思尘说道:

“咱们这个就是演给村俗之人看的,若是文绉绉的看不懂,那还有什么用处,杨先生你着相了,这些本子每次给本官送上来之后,我都让人拿着给听差的人读,只找那些不识字没见识的,听不懂就发还回去重写,如今听杨先生你说村俗,本官看倒是差不多能用了。”

听王通这么一打趣,杨思尘有点尴尬的笑了笑,开口说道:

“当年白居易每做一诗,都要给老妪读,对方懂了,才算能发。”

“若是本官说,就直接说老婆子,说老妪,还真是一时听不明白。”

说完之后,二人对视一眼,都是笑出声来,杨思尘在边上的案卷上抽出一本来,递给王通说道:

“昨日里去得到的山西呈报,学生都已经整理出来,那边已经查清了八成去往北地贩运的货物,有的不过是贩卖盐货和布帛,但有几家却是贩卖铁器,甚至还有诓骗匠户出去的,据说一个铁匠能换十匹马,潞安那边铁匠多,这个据说是大生意。”

王通脸上的笑容散去,渐渐阴沉了起来,听杨思尘说完,他冷笑了一声说道:

“既然如此,也就不用担心什么无辜的事情了,直管动手就是。”

杨思尘点点头,拿着一张便笺,在上面写上日期,然后递给王通,王通掏出枚印章来盖上,杨思尘又说道:

“下午消息就能传出京师,快马往来,五日后山西那边就可以知道。”

盖印、写着日期的便笺,在杨思尘出京传递口信之后,还要将便笺拿回销毁,主要是做个凭证,这也是王通这边私下的规矩。

正说话间,听到外面脚步声响,有人站在门口通报道:

“老爷,山西那边有事,呈报已经拿过来了。”

王通有过吩咐,山西那边报到锦衣卫的文报,都要第一时间知会过来,经历司负责处理文档,侯真正是主持此事,有了文报马上抄录一份过来,有时候直接就是原件送来,消息的确是方便的很。

里面应了,外面的人方敢开门,杨思尘过去接了文报,王通拿过文报直接打开看了起来,开始神色轻松,看着看着,神色凝重起来,看到最后合上文卷,王通却是满脸喜色,从座位上站起来,来回走了几步,兴奋的很。

“正愁没有缘由去山西,那边就送上事来,真是老天保佑”

边说边把文卷递给了杨思尘,杨思尘有些纳闷的翻开,王通在那里笑着说道:

“那日张学颜在朝会上说九边军费,说宗室禄米,还真是巧,说到宗室禄米,太原府和大同府就闹起来了,这等事,无非是宫中太监或者亲信臣子前往查办,除了本官去还能有谁”

说到这里顿了顿,又说道:

“旁人都觉得天家血脉如何的尊荣富贵,却不知道这等人都到了抢粮才能活命的地步,可笑,可怜!!”

七百一十一

皇亲国戚,这个称呼在百姓们心中代表着荣华富贵,代表着不受大明律法约束,代表着一切一切的特权。

可实际上,这些朱家的皇子皇孙并没有那么风光,皇帝儿子除太子外,其余诸子为藩王,这个的确是荣华富贵享用不尽,不过藩王的子嗣,除却长子继承藩王爵位之外,其余的都只会被封为郡王,而郡王除却长子继承之外,其余儿子会被封为镇国将军,以此类推,依次向下,然后是辅国将军,奉国将军,镇国中尉,辅国中尉,奉国中尉。

除却藩王可以有封地,享受田租赋税供应外,其余的都是和文武官员一样,有定额的禄米支应。

自明太祖朱元璋分封诸王到现在,大明已经是将近二百年的江山,有兄弟的皇帝都要分封藩王,那些藩王还要繁衍子孙,而且当了皇帝反倒是子嗣不多,往往只有一两个儿子,反倒是藩王、郡王、辅国将军之类的,都是大生特生。

这二百余年来,不住的繁衍子嗣,不住的开枝散叶,到现在为止,已经形成了个很庞大的数字。

自建文帝削藩,成祖靖难夺位,对藩王宗室的防备却是越来越严,每封到一地,则是严令不得离开此处,就算是出城都要当地的地方官准许,整日里憋在城中,除却胡作非为,也没有什么正经事可做了。

藩王、郡王还算权重,官府不敢有什么触犯,到辅国将军以及之下的爵位,实在是算不得什么了,那个还去理会。

天下间,文官俸禄,武将军饷,都是经常被拖欠,何况是这宗室的禄米,从正统年开始,各地远支宗室就开始贫困化。

没有禄米,因为被勒束在城中不能外出,加上宗室身份,想要找个糊口的活计也是不能,无奈之下,只能是用种种手段求活。

老实的人就只能是在家挨饿,稍微有些心思的人,则是聚众去官府门前求告,请官府发放积欠的禄米,弄的地方官难堪了,总归是会拨下来点糊口的粮食。

可大明财政宽裕也就是在万历登基之后,张居正当政这十年间,中央和地方财政一向是紧张无比,官员们自己发财倒罢了,公务的银钱一向是紧张的很,余地也是不大,尽管兵部尚书张学颜侃侃而谈宗禄是财政的负担,但朝廷其实不必支出这笔钱,而是由地方上自行筹措发放。

朝廷这般推诿,地方上办事也不会用心,索性是扯皮拖欠了起来,不过是一些破落宗室,谁会理睬。

当这个衙门门前求告哭求都用处不大的时候,宗室们的行为开始极端化了,有的人不顾大明律的禁令,偷跑出城去往京师告状,但拖欠禄米地方上会有各种原因,可违禁出城,却是大罪,一般都是幽禁,那可就生不如死了。

所以更多的宗室所做,则是去抢掠官府,抢掠官粮

本以为宗室攻打官府,是第一等大事,却没想到是这般的缘由,王通平日里对这方面关心不多,听杨思尘娓娓道来,真有些目瞪口呆。

“封地在大同府的代王一系,闹的最是厉害,他们那一支曾有大会,由壮健者为首,聚众劫掠军粮官粮,武宗年派太监查办,可也无可奈何,说是在抢粮之前,居然有活活饿死病死的,大同知府号称是喜忧参半,坐在这个位置上有边贸之利,宦囊不愁,可大同军镇,万事由总兵节制,很难事事顺心,还有一桩难处,就是宗室经常会围攻府衙,甚至会殴打知府,做官是为了尊荣富贵,谁能受得了这个!”

王通摇摇头,顿了下开口问道:

“宗室闹粮围攻官府并不是什么稀罕事情?”

杨思尘笑着点点头,开口说道:

“围攻官府算不得什么,地方官往往在忍无可忍的时候才会上告,在世宗肃皇帝二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