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曹冲-第25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椎保诮裰疲环潦垢鐾献志鳎萸蚁确乓环拧!�
        “拖字诀?”天子没听明白荀的意思,皱着细长的眉毛探询的看着荀。
        “陛下,丞相自建安元年封武平侯以来,爵位一直未增,且我朝非刘氏者,县侯已经是最高爵位,不能再升。但丞相大功,又不得不加以封赏,否则难以服众,也让人有丞相已经功高难赏,不得已才要求封王。陛下何不借此机会增其户邑,以酬其功,这样丞相虽然得不到王爵,却也能有所得,必然也不会坚持要封王。陛下还可以同时封赏曹丕、曹冲,这样也可以给丞相一个台阶下,免得丞相面上无光。”
        天子偏着头想了想,觉得这倒也是个办法,这样曹操得了实利,但又没有破坏规矩,双方都有面子,应该还是可以妥协的。问题是曹操会答应吗?天子对这个方案还是有点疑惑。
        “丞相所惧者,无非是功高震主,生怕交出大权之后性命不保,可是不交权则又于理不合,进则为逆臣,退则为冤魂,此在丞相也是两难之事。何况天下虽然粗定,但离四海晏平,重现我大汉盛世还为时尚早,当初许子将评之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陛下何不让他安心做个治世之能臣呢?”荀抬起头,看了一眼沉思的天子,住口不言。
        “治世之能臣?”天子喃喃自语,无奈的叹了口气。要说许子将这个评语倒是贴切,就象当初许子将给自己的评语一样。这曹操确实是个能臣,如果真能忠心耿耿,倒真是个堪比霍光地忠臣,可是他能忠心耿耿吗?当初因为做司空不方便独揽大权,逼着朕恢复了丞相古制,却又拿着军权不怕,迟迟不立太尉,现在又觉得小命不保,要封王以安心了。封王就能安心?恐怕他还是试探朕的心思。为下一步做准备吧。
        “爱卿以为,如何能才让他安心的做个能臣?”天子思前想后,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只得再向荀请教。
        荀没有立刻回答他,而是考虑了好久,才一字一句的说道:“陛下何不给丞相一个名正言顺、有先例可循的独掌大权的职位,让丞相安心地为陛下效犬马之劳。”
        “什么样的职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天子禁不住好奇地问道。
        “我朝历来以外戚大将军掌权……”荀话说了一半,不再往下说了。天子一下子明白了,他恍然大悟,点了点头。对,本朝外戚大将军不是一个两个。他们以外戚之尊独掌朝纲,虽然也让皇帝做得不舒服,可比起让人篡了位来,还是要容易接受一点。更何况这些大将军都没有一个善终地,只要他们一松懈,就可以将他们连根拔起,从现在的情况来看,似乎也只有这条路可以解决朕和丞相之间地冲突。
        可是,皇后怎么办?曹家的女儿会安心做个妃子或者贵人吗?
        天子脸色变幻。有些犹豫不决。皇后伏寿自从进宫之后,一直和他相依为伴,相互扶持,现在又要为保住皇位,讨好曹家,要让她退位,实在有些不忍。可是不忍又能如何,难道就这么眼睁睁的看着江山一步步的被人压了去?唉,也只有牺牲她了。想必她也能体谅朕的苦心。曹贼已经是风烛残年,最多十年八载的。朕就可以重掌大权了。等到朕夺回了大权,再追封她也不迟。
        “爱卿以为,丞相能接受这个办法吗?”天子许久才说道,声音里充满了悲哀。
        “不能。”荀坚定的摇了摇头。
        天子一下子恼了,不能?不能你说了干嘛。他一下了拧起了眉头,坐直了身子,有些恼怒的瞪着荀。荀微微一笑,向前进了一步,轻声说道:“陛下,丞相让曹冲来请封,如果陛下就这么退让了,他又如何知道陛下的苦心?这只是最后地折衷办法,能否可行,还要先让丞相知道封王的难处才行。”
        “如何让他知道封王的难处?”天子恨声道。
        “陛下,臣有一计在此。”荀压低了声音,轻轻说道:“保证能让丞相知难而退,届时陛下再增其邑,封其子,皆大欢喜。”





    第七卷 东南倾 第四节 风波
    黑龙小说网 更新时间:2009…7…29 1:20:41 本章字数:6865

        天子有些不太相信的看着荀,不以为然。÷×  上次谣言传到许县,天子急了眼,要召荀来议事,没想到荀却托病不来,让天子好生恼火。他觉得荀自从把女儿嫁给了曹冲之后,态度就变了,变得有些暧昧,变得有些不可捉摸,不再象以前一样忠心耿耿的对他了。
        荀见天子没有应他,反而用一种狐疑的眼光看着他,不免愣了一下,很快就明白过来。他暗自摇了摇头,悲叹天子的不明智。当时只是谣言,什么证据也没有,天子就急匆匆的召人议事,一副要兴师问罪的样子,岂不是太急燥了一点?更何况自己当时确实是病重,到现在还没有复原,天子一点也不怜惜,反而耿耿于怀,一点度量也没有。
        这样的天子,真的掌了权,会放过曹家吗?一个疑问忽然冒上心头,荀觉得一阵寒意直冲后脑,紧张得有些喘不过气来。
        天子见荀眼神一闪,也惊了一下,连忙收敛了心中的怨气,堆出一脸的微笑:“爱卿之计甚妙,一切都依爱卿所言就是。”他说完了,感觉还有些不够份量,又说道:“朕有爱卿,这心也就安啦,爱卿身体欠差,还为国事如此奔波,朕心甚慰。还望爱卿努力加餐,朕,还有许多事要依仗爱卿啊。”
        荀连忙谢恩,又说了两句才告辞出宫。临出殿门的时候,他掩着嘴咳嗽了两声,瘦弱的肩膀抖动着,修长的背影看起来什么单薄。阳光下,几茎白发显然特别显眼。
        天子暗自叹了口气。荀令君老了,还没到五十岁,就衰弱成这个样子。荀悦已经去了襄阳,如果他再离开许县,自己还能依靠谁?天子忽然感到一丝悲凉,大汉的火真要灭了吗?不是说襄阳书院那边的讨论说大汉的火德没有灭。还有再次中兴的希望吗,怎么忽然之间这火又象是狂风中的残灯,摇晃得让人如此揪心呢。
        荀出了宫门,看到带着十几个卫士正在巡逻的周瑜迎面走来,刚想上前打个招呼,嗓子里却一阵奇痒,禁不住猛烈地咳嗽起来。周瑜连忙一挥手,让卫士继续巡逻,自己大步走过来。弯了腰,用一种怜惜的眼神看着荀轻声说道:“令君,不妨事吧?”
        荀咳得喘不过气来。只得摇了摇左手,表示无妨。他咳了好一阵,这才喘过一口气来,惨笑着对周瑜说道:“不妨事,多谢周大人关心。”说完匆匆的拱了拱手,歉意的打了个招呼,匆匆的出了宫,上车回府。
        周瑜看着荀的背影,有些不解地皱了皱眉。正思索着,金快步从殿中走了出来,一见周瑜站在那里出神,连忙笑道:“周大人,何事出神啊。”
        “啊”周瑜笑了笑,拱手问道:“德伟这么匆忙,又要出宫?”
        金笑道:“不出宫。陛下让我来宣大人进殿。”
        周瑜一怔。看着金地笑脸。连忙笑道:“那就有劳德伟领路。”
        天子见了周瑜。直愣愣地看了他半天。直看得周瑜有些不安。才开口叹道:“周爱卿。看到爱卿。就想起故太尉。一晃他已经走了十几年了。爱卿上次回乡。可将他安置好了?”
        周瑜连忙点头道:“有劳陛下挂念。臣已经将从伯葬回祖坟。安置在从祖之侧。一切无恙。从伯泉下得知陛下恩情。定当感激涕零。”
        “爱卿。这些话就不必说了。”天子有些无力地挥了挥手:“爱卿回舒城。可曾打听些舒城地情况。庐江太守夏侯称年少。可有能力治理好庐江郡?”
        周瑜笑道:“陛下。夏侯太守虽然年轻。却精明干练。做事井井有条。宽严得当。臣在舒城数日。听到了尽是夸赞夏侯太守年轻有为地话。如今舒城百姓安居乐业。百业兴旺。民户殷实。百姓们都说是陛下为他们挑了一个好太守呢。”
        周瑜顿了顿,见天子听得入神,又接着笑道:“如今荆州、扬州的百姓都在说,大汉朝出了几个年少有为的栋梁之才,这夏侯太守就是其中一个,不过更具盛名的却是镇南将军,年方十六,就立下了如此赫赫战功,实在是我大汉地福气,是陛下的福气……”
        天子撇了撇嘴,不以为然的哼了一声,打断了周瑜地话:“爱卿,曹爱卿来许县了,就住在荀令君家里,他这次来是为丞相大人请封王爵的,不知道这是不是也是我大汉的福气?”
        周瑜一下子愣住了,他忽地抬起头看着满脸无奈的天子,马上又感觉到了自己的无礼,连忙低下了头,看着天子身上的锦席。他有些紧张,一时没有说话,脑子里快速的思考着天子召他来的意思。天子见他不作声,便又叹了口气:“周爱卿,故太尉当年随侍朕在西京,面对李、郭泛的刀剑,也没有皱过眉头,当真是个热血忠臣呢。可惜啊,现在这样地臣子越来越少了。”
        周瑜还是不说话,但脸色已经渐渐的白了起来,他轻轻的咬着嘴唇,不自然的捏紧了握在一起的手。天子也不说话了,君臣二人沉默相对了半晌,气氛有些尴尬。
        一直站在一旁的金忽然轻声笑道:“陛下,忠贞之臣,历朝不缺,只是不到临难之时,不见忠臣之贞罢了。故太尉虽去,可是家风不坠,周大人还是忠心耿耿的,历任卫尉,可没有周大人这样勤勉的。”
        天子瞟了金一眼,又语重心长的看着周瑜:“爱卿勤于职事,朕也是知道地。只是可惜了爱卿一身文韬武略,却只能替朕看看宫门,委屈你了。”
        周瑜心中一动,抬了抬眼皮,微笑着说道:“臣不过是驽钝之才。不堪大用,能任一卫尉,已经是如履薄冰,战战兢兢,生恐出了差错。陛下有镇南将军这样的少年英才,又有何忧。”
        “曹爱卿也是忠臣。可是实力太差了,担不起一方重任啊。”天子叹了口气,话中有话。
        周瑜笑道:“陛下,镇南将军如今坐镇荆益两州,刘皇叔远遁交州,孙会稽惶惶不安,江南指日可定,镇南将军的实力正是强悍之时,又有什么重任不能担起的。再者镇南将军年少。来日方长,正是陛下的一员虎臣呢。”
        天子淡淡的一笑:“爱卿也正是壮年,没想过再去建功立业吗?”
        周瑜也淡淡地一笑:“全凭陛下差遣。周瑜愿粉身碎骨,在所不辞。”
        天子打量了他一会,接着说道:“曹爱卿忠心为国,只是目前受制于江南,朕欲为他解一分难,想请爱卿去招降孙权和刘备,你看可行否?”
        周瑜一听让他去招降孙权,不由得皱了皱眉头。孙权中了曹冲的离间计,在他背后捅刀子。杀了他的长子周循,他还没找他算帐呢,哪里愿意去招降他,带着兵去杀了他还差不多。只是天子这个意思,显然是想招降孙权地人马,作为牵制曹冲地力量,如果曹冲真是忠臣,他就是曹冲的助力,如果曹冲有异动。这就是插在曹冲背后地一根针,随时可以给他一击。计是好计,只是让自己去做,未免有些难为他了。
        怪不得天子前面要拿从伯周忠说事,搞了半天就是要他放下私仇,去招降仇人孙权啊。
        “陛下,臣去江东,恐怕镇南将军会生疑吧。”周瑜想了一个比较合理的借口。
        “不妨事,如果爱卿愿意去。朕去和曹爱卿商议。”
        周瑜只得点头应诺。
        曹冲听荀说了天子的意思。知道封王一事短时间之内不会有什么结果,就把消息传回邺城。告诉老曹难度不小,不过他正在努力,一定不会空手而回。然后就带着人住进了丞相长史在城外的大营,天天没事做就操练人马。
        最开心的当然是孙尚香,她住在荀府闷得慌,到了大营里却如鱼得水,平时只看着曹冲他们排兵布阵,如今终于有机会亲手演练。她和曹冲软磨硬泡,终于获得了曹冲的许可,能够带着二百虎士,轮着番的和王必手下的军官较量。那些军官开始还生怕赢了她会让曹冲面子上不好看,手下留着力不敢使,连输了十几阵之后,他们发现了,别说留着力了,就是全力以赴他们也未必是孙尚香的对手,于是一个个使出了浑身解数,想要挽回一点面子,天天在大营里打得热火朝天,金鼓齐鸣,搞得城里地天子和百官都吃了一惊,以为有人攻到许县来了呢,一打听才知道,是镇南将军的夫人正挨着个的收拾那些平时鼻孔朝着天出气地校尉、中郎将呢,一时成了许县街头巷尾,百官之间谈笑的最热门话题。
        曹冲天天住在营中,但对许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