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简明西夏史-第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而使西夏中央官制比元昊时期更加完备。
在调整官职的同时,谅祚还十分重视使用汉族知识分子,尤其重用
宋朝投奔过来的失意的知识分子。公元1065 年(夏拱化三年),谅祚在
攻掠宋秦凤路时,俘掳汉人苏立,授以汉官。陕西延安文人景询犯罪叛
逃夏国,谅祚爱其才,以他为学士,参与国事。谅祚对他们非常亲近和
优厚,史载:
“(谅祚)收纳中国人(指宋人),与之出入,起居亲厚,多
致中国物以娱其意,此非庸人所及。”①
谅祚重用汉人知识分子的举动,是他倾慕汉文化思想在行动上的反映,
与他改蕃礼为汉礼的行动是相一致的。
三、调整监军司
公元1062 年(夏奲都六年)五月,谅祚对元昊时期设立的监军司进
行部分调整,主要更换一些监军司的名称,同时设一个总的管理各监军
司的机构。其所调整更换名称的监军司有:
“谅祚以威州监军司为静塞军,绥州监军司为祥祐军,左厢监
军司为神猛军,更于西平府设监军司为翔庆军总领之”。②
谅祚依照宋朝制度改监军司为军,也是一种倾慕汉化的表现,在一定程
度上体现了他的革新精神。为此,受到了因循守旧的宋朝统治者的诘问。
“谅祚举措,近岁多不循旧规,恐更僭拟朝廷名号,渐不可长。乞择一
才臣下诏诘问,以杜奸萌。从之”。③
谅祚对监军司的部分调整,可以使地方军政分开,文武官员互相牵
制,对于加强西夏中央集权、巩固西夏边防起了一定的作用。
四、划地界,复榷场
西夏与宋麟州交界地带,有七十里之地没有设置堡垒屏障。其地位
于屈野河西。由于土地肥沃,“田腴利厚”①。没藏讹庞为西夏国相时,
曾令民侵耕这一带土地,“以所收入其家”、“宴然以为己田”。②公元
1055 年(夏福圣承道三年,宋仁宗至和二年),所侵耕地距屈野河只有
③ 《西夏书事》卷20。
① 《长编》卷235,熙宁五年七月壬午。
② 《西夏书事》卷20。
③ 《长编》卷196,嘉祐七年6 月癸未。
① 《宋史》卷485,《夏国传上》。
② 《西夏书事》卷19。
20 里。公元1059 年(夏奲都三年,宋嘉祐四年),讹庞进占屈野河。次
年,讹庞迫于宋朝停止陕西、河东和市的经济压力,表示愿意把屈野河
西田20 里退还给宋朝,但宋朝不许。总之,由于讹庞侵耕屈野河宋地,
使西夏与宋麟州交界一带老百姓很不安宁。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谅祚亲
政后,于公元1061 年(夏奲都六年,宋嘉祐六年)派吕宁(蕃号官称)
拽浪撩礼与宋朝议定,恢复旧界,在边界设立寨堡,双方人民不得再在
边地耕作。地界划定后,公元1069 年(夏乾道二年,宋熙宁二年),又
进一步恢复榷场,通互市。
第三节 南侵吐蕃诸部,东掠宋朝边境
一、南侵吐蕃诸部
所谓吐蕃诸部,系指唃厮罗统治下的河湟及甘南一带的吐蕃各部
落。西夏对吐蕃的攻略,早在景宗元昊之时,即已开始。为什么西夏要
攻略吐蕃呢?这得从河湟地区在战略上的重要性说起。由于河湟一带,
地形险要,水草丰美,宜农宜牧,自汉武帝以来即为一些少数民族诸如
先零羌、北凉、西秦、吐谷浑、吐蕃等首领“互相争逐”①之地,因此,
自李德明攻占厮铎督统治的凉州后,唃厮罗统治的河湟地区也就成为宋
夏必争之战略要地。宋朝为了推行“联蕃制夏”之策,曾多次派出使者,
如刘涣等人,不惜用丰厚的爵禄与赏赐(如宝元元年十二月,宋任命唃
厮罗为保顺军节度使,每年支出大彩1000 匹,角茶1000 斤,散茶1500
斤),去笼络唃厮罗,使之与宋结盟,“出兵助讨西贼”。②景宗元昊为
了解除这一后顾之忧,千方百计地企图用武力消灭唃厮罗。公元1034 年
(宋景祐元年),元昊命苏奴儿率兵25000 去攻打唃厮罗,结果,夏军
“败死略尽,苏奴儿被执。”③同年,元昊亲自率领大军深入河湟地区,
唃厮罗鉴于众寡悬殊,难以抵敌,一面坚守鄯州不出,一面派人打听元
昊虚实。唃厮罗打听到元昊渡河时,在水浅之处插上标帜,于是偷偷派
人将标帜移植水深之中,等到双方决战结束,元昊大败而归,士兵仓皇
从有标帜之处渡河撤退,“溺死十八九,所掳获甚众”。④此后,唃厮罗
还多次用奇计打败了元昊,元昊再也不敢深入其境,同他交锋了。
谅祚统治期间,由于西夏收纳了唃厮罗的叛降之人,加上夏辽关系
恶化,辽与吐蕃结为姻亲(唃厮罗之子董毡娶契丹公主为妻),因此,
西夏同吐蕃的战争比较频繁,但主要战争只有三次。
公元1058 年(夏奲都二年)四月,唃厮罗属下吐蕃部落首领揆罗部
阿作率众来投,没藏讹庞给他授官,使居边境要地。六月,讹庞以揆罗
部阿作为向导,率兵围青唐城,被唃厮罗战败,酋豪6 人被俘,丧失马
匹和骆驼很多,“因降陇逋、公立、马颇三大族”。
公元1062 年(夏奲都六年)八月,唃厮罗第三子董毡杀契丹使者,
与辽绝交。谅祚见有机可乘,派兵攻青唐城,又被唃厮罗战败。
①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64,《西宁镇》。
② 《长编》卷128,康定元年八月癸卯。
③ 《宋史》卷485,《夏国传上》。
④ 《宋史》卷492,《吐蕃传》。
公元1063 年(夏拱化二年)五月,夏州党项贵族邈奔见吐蕃势盛,
夏国屡败,以陇、珠、阿诺等三城叛降唃厮罗,因得不到唃厮罗的礼遇
和重用,九月又逃回夏国,请谅祚出兵收复三城。谅祚发兵万人出战,
不胜,收降丁500 余帐而还。
二、东掠宋朝边境
谅祚同唃厮罗较量,损兵折将,于是转而联结吐蕃以抗宋,企图通
过入寇宋朝边境,掳掠财物获得好处。
公元1064 年(夏拱化元年,宋嘉祐八年)二月,宋河州刺史王韶攻
占熙河,降服洮河以西吐蕃各部落,西使城(今甘肃定西县西南)首领
禹藏花麻不愿归服,但又无力抵抗秦州钤辖向宝的武力攻掠,于是以西
使城及兰州(今皋兰县)一带的土地献给西夏。谅祚大喜,立即派兵支
援禹藏花麻,协力抗宋,同时将宗室女嫁给他,封为驸马。
公元1064 年(夏拱化二年,宋治平元年)七月,谅祚借口宋朝官僚
有意侮辱夏国使节,打算点集军队攻入宋境。宋泾原副总管刘几探知该
情况后,报告暂代秦凤经略使陈道古,请派兵加强防守,不听。于是谅
祚乘机派兵10 万,分别攻入秦凤路、泾源路,驱胁归宋的党项熟户80
余族归夏,杀宋弓箭手数千,掠人畜以万计。
公元1065 年(夏拱化三年,宋治平二年)正月,谅祚派兵万余人深
入庆州(今甘肃庆阳市),进攻王宫城,被宋鄜延路经略使孙长卿击退。
三月,命右枢密党项尝粮出兵攻宋保安军顺宁砦(今陕西志丹县北),
围攻半月,无功而还。十一月,谅祚派兵攻宋德顺军(今甘肃静宁县)
同家堡(原为党项生户居地)“杀属户数千,掠牛、羊数万”。①
公元1066 年(夏拱化四年,宋治平三年)九月,谅祚亲自率兵数万,
攻入庆州之大顺城(今甘肃庆阳县北),大顺城被围3 日,未能攻下,
谅祚亲自督战,宋用强弩射夏军,谅祚中箭受伤,夏军无心恋战,纷纷
败退。
公元1067 年(夏拱化五年,宋治平四年)三月,谅祚派遣使者向宋
神宗“献方物谢罪”②,保证今后谨守封疆,不再侵扰宋境。神宗答应同
夏讲和,赐西夏绢500 匹,银500 两。五月,夏绥州监军司嵬名山,被
部下李文喜(汉族)等胁迫,以绥州(今陕西绥德县)降宋。谅祚派兵
争绥州,战于大理河,失败。绥州失守后,谅祚加强银州驻兵以备宋。
十二月,谅祚卒,年二十一,在位二十年。谥曰昭英皇帝,庙号毅宗,
墓号安陵。
三、对毅宗谅祚的评价
谅祚在西夏国家面临没藏氏专权,和辽兴宗入侵的严峻考验的情况
下,诛讹庞,败辽兵。同时为了适应夏国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废蕃
礼,用汉礼,增官职,用汉人,调整监军司,划地界,复榷场等一系列
的巩固封建统治的措施,从而使夏转危为安,步入正常发展的轨道。这
些措施表明谅祚保持了乃父元昊革新进取的精神,对于西夏社会的发展
① 《西夏书事》卷21。
② 《宋史》卷485,《夏国传上》。
和西夏国家的巩固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是值得肯定的。至于谅祚代表
党项贵族的利益为扩充疆土,掠夺邻国财富而发动的对外掠夺战争,以
及“凶忍好淫,过酋豪大家,辄乱其妇女”,①则应当否定。正如清人吴
广成所指出:
“谅祚生未周龄,突遭大故:三将分治,势比连鸡;母族专权,
形同卧虎;守贵难生肘腋;契丹兵入贺兰;家声贻墙茨之羞,国事
等棼丝之乱。斯时李氏箕裘,岌岌乎殆哉!而数载之后,即能亲揽
大政,坐收兵权。见契丹之强则事之,侦讹庞之叛则诛之,遵大汉
礼仪以更蕃俗,求中朝典册用仰华风,皆元昊数十年草创经营所未
能及者。惜其杀没藏,立梁氏,好色灭伦,不特君道有乖,即贻谋
亦未善也”②。
评价历史人物除了要从总体上全面地、一分为二地进行评价外,还要看
他是否在前人的基础之上有所创新,有所前进。正如列宁所指出:
“判断历史的功绩,不是根据历史活动家没有提供现代所要求
的东西,而是根据他们比他们的前辈提供了新东西”③。
由于吴氏在评价谅祚时,不仅能比较全面地和一分为二地肯定其政
绩,指出其缺点,而且在评判其政绩时,着重指出谅祚继承了元昊的诸
多建树,却在不少地方超过了他。如改蕃礼为汉礼,求赠儒家经典,大
力提倡汉文? 。,等等,“皆元昊数十年草创经营所未能及者”。因此,
他对谅祚的评议,不失为中肯之论。
总之,从谅祚一生的所作所为看,仍然是一位值得肯定的历史人物。
第四节 母党梁氏专政及其倒行逆施
一、梁氏母党集团的形成及其倒行逆施
谅祚病逝后,其子秉常即位,年方7 岁,由其母梁太后垂帘听政,
以其弟梁乙埋为国相。同时,重用党项贵族都罗尾集团和罔萌讹。“萌
讹略知书,私侍梁氏,移逋(乙逋)、萌讹皆以幸倖进”①。这样,便组
成了以梁太后为首的母党集团,他们把持着夏国最高军政大权,排斥异
己,为所欲为。
梁氏集团掌握军政大权后,采取了一系列倒行逆施的措施,使西夏
国家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公元1069 年(夏乾道二年、宋熙宁二年)八月,梁氏向宋上表,请
求废汉仪,改用蕃礼,神宗许之。她的这一做法,引起一些党项贵族和
汉官的不满。元昊弟嵬名浪遇,精通兵法,“最老于军事”,②谅祚时曾
任国相,时为都统军,“以不附诸梁罢其官,并其家属徙之”。③梁氏对
浪遇的排斥、打击,反映了皇族与后族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激烈斗争。
① 《西夏书事》卷21。
② 《西夏书事》卷21。
③ 列宁:《评经济浪漫主义》,《列宁全集》第2 卷页149—151。
① 《梦溪笔谈》卷25,《杂志二》。
② 《梦溪笔谈》卷25,《杂志》。
③ 《西夏书事》卷23。
梁氏在排斥异己的同时,还大力提拔乙埋的子弟为官,使其“并居近要,
于是诸梁权日甚”④,从而使梁氏母党集团的力量进一步得到了加强。
二、发动对宋战争
梁氏母党集团,在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日益激化的情况下,为了转移
国内人民的视线,大举入寇宋朝边境,穷兵黩武。
公元1069 年三月,梁氏向宋朝上表,请以塞门、安远二寨换回绥州,
宋神宗不许。四月,梁氏以此为理由,派兵进攻宋秦州,破刘沟堡,宋
将范愿战死,损失士卒数千人。九月,又借口宋神宗禁止宋边民与夏民
私市,致使夏国货用缺乏,发兵攻打庆州,大掠人户而还。闰十二月,
梁乙埋亲自率兵攻顺安、绥平、黑水等寨(均在今陕西绥德县境),围
绥德城(宋收复绥州,筑城后改名绥德),由于绥州守将郭逵防守得法,
未能攻下,夏兵只好撤退。
公元1070 年(夏天赐礼盛国庆元年,宋熙宁三年)五月,西夏再一
次攻打庆州,大败宋兵。八月,梁氏点集国中全部兵力,倾巢出动,深
入宋环庆路,攻大顺城、柔远砦、准安镇等地,庆州守将郭庆等领兵出
战,大败阵亡①。吐蕃董毡乘夏国空虚,率兵进入夏国西境,梁乙埋被迫
退兵。
公元1071 年(夏天赐礼盛国庆二年,宋熙宁四年)元月,宋以知青
涧城种谔为鄜延钤辖,命诸将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