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百年风云 作者:单田芳-第10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在这时,一匹战马如飞似箭,来到辕门。一个旅帅打扮的人,从马上跳下来,让守把辕门的哨岗验过凭证,然后,疾步如飞来到中军大帐:〃报!卑职有急事,求见五千岁。〃石达开止住话声,示意左右让他进来。这个旅帅进入大帐,跪倒施礼:〃启禀五千岁,大事不好!〃在座的人不由一愣。石达开忙问道:〃何事?〃〃卑职奉五千岁训谕,与军帅张德功领兵三千,驻扎在东梁山。今日凌晨,秦日纲率领大兵一万多人,突然把东梁山包围。不容分说,见人就杀。卑职等被迫无奈,奋力抵抗,终因众寡悬殊,东梁山失守,军帅阵亡,大部分弟兄都已'升天'。卑职舍死忘生闯出重围,特来向五千岁告急。〃翼王闻听,只气得七窍生烟。他命令一声:〃带马抬刀!〃说罢,转身来到帐外,曾锦谦忙说道:〃五千岁,稍等片刻,容卑职点兵。〃〃五百骑兵就够了,不必兴师动众!〃〃这〃曾锦谦道:〃秦日纲率领大军一万多人,您带五百骑兵恐怕……〃〃住口!我说带多少就带多少。〃曾锦谦不敢再劝,立刻点齐了人马。石达开换了一匹闪电白龙驹,肋佩短剑,手提大刀,飞身上马。曾锦谦也绰刀上马,一声炮响,辕门大开,直奔东梁山驰去。 
  话分两头,回过头来,再说说韦昌辉和秦日纲。几天前的晚上,他们夜袭翼王府,把翼府男女老少七百多人,全部斩尽杀绝。在这场屠杀中,翼王的妻子黄氏以及一双儿女,都惨遭毒手。天亮后,韦昌辉查遍尸体,唯独不见石达开和曾锦谦。他吃惊非小,马上命人搜查,把天京几乎翻了个底朝上。结果,也没见到石达开的踪影。韦昌辉仍不甘心,暗暗合计道:从现有的情况判断,石达开和曾锦谦,一是越城逃走,一是藏到天王府内。于是,他又决定搜查天王府。韦昌辉点兵一千,带着秦日纲、刘大鹏,径直来到天朝门外。但见宫门紧闭,架在御沟上的石桥也拆除了,太阳城上岗哨密布,守把得异常严密。韦昌辉站到御沟沿上,手指城头,高声喊喝道:〃请天王搭话。〃 
  时间不大,西王妃洪宣娇和国舅赖汉英,出现在城头上。西王妃全身戎装,身背硬弓,手持利剑,探身往城下看了半天,问道:〃哪一个要见天王?〃韦昌辉拱手道:〃我韦某求见。〃西王妃道:〃六千岁有话,对我说好了,我可以代为转奏。〃韦昌辉道:〃请天王降旨,容我进府搜查!〃西王妃道:〃你要搜查什么?〃韦昌辉道:〃捉拿变草为妖的石达开!〃〃五千岁身犯何罪?〃〃他是东孽余党,有意制造混乱。〃〃有何为证?〃〃他夤夜进京,行踪诡秘,就是铁证!〃〃他是奉天王诏旨回京的,怎称行踪诡秘?〃〃可我不知道。〃〃呸!〃西王妃大怒道,〃韦昌辉,你也太专横了。一个多月来,你一手遮天,把持天京,胡作非为,犯下了滔天罪行。今日竟敢大言不惭,要搜查天王府。我问你,你把天王置于何处,你眼里还有没有天朝的法度?你今天说这个是妖,明日又说那个是妖。一会儿说这个是东党,一会儿又指控那个是东孽。我看呀,你才是真正的反骨妖人!〃国舅赖汉英,手指韦昌辉,怒喝道:〃尔目无法纪,滥杀无辜,真是罪大恶极!〃韦昌辉也跳着脚骂道:〃韦昌辉早把忠心献给天国,到头来却落到这步田地,事到如今,与你们有直接关系。等着瞧吧,我一定要报仇雪恨。〃他骂了半天,气呼呼地领兵回府。 
  第二天,他接到报告,说石达开已逃到芜湖大营。这个消息,真好像一颗炸雷,把韦昌辉吓得魂不附体。他立刻决定,让秦日纲率领大军一万五千名,追赶石达开。秦日纲说:〃石达开乃世上的虎将。如今逃回芜湖,如虎添翼。卑职岂是他的对手?〃韦昌辉道:〃要冲你这么一说,咱们就不用打天下了,据我所知,目前他手下兵微将寡,乘此机会正好下手。倘若容他缓过手来,把三省大军调齐,你我可就都完了。〃秦日纲无奈,硬着头皮离开天京。他听说东梁山上驻扎着石达开的部下三千余人,石达开本人还不在这里,所以,他仗着胆子开兵见仗,取得了初步胜利。他一面派人向北王告捷,一面调整大军,准备杀往芜湖。 
  正在这时,石达开领着五百骑兵来了。秦日纲听说石达开找上门来,不由得心慌意乱,手足无措,强打精神,到山下列队。他刚把方阵摆好,就见一支骑兵滚地而来。谁?正是翼王石达开。但见石达开:头裹红巾,身披杏黄色战袍,胯下白龙马,掌中平端一口大刀,二目如电,威风凛凛,杀气腾腾。看罢,不由得倒吸一口冷气,他把丈八长矛横担在马上,拱手施礼道:〃对面来的可是五千岁吗?卑职秦日纲有礼了!〃翼王怒视着他,朗声喝问道:〃秦日纲,谁让你杀戮我的人马?〃〃这个……〃秦日纲本来就嘴笨,再加上理亏,更没话可说了。他吭哧了半天,才说道:〃卑职天胆也不敢胡来。这是奉旨而行,不得不如此啊!〃石达开怒吼道:〃奉旨?你奉了谁的旨意?是天王的,还是韦昌辉的?〃秦日纲被翼王问得张口结舌,头上渗出汗珠。翼王又威严地问道:〃你随同韦昌辉,夜袭我的王府,又是奉了谁的旨意?〃秦日纲支支吾吾地说:〃请五千岁不要问了,我也是被迫无奈,不得不听人家的呀!〃〃胡说!〃翼王大吼一声,把秦日纲吓了一哆嗦,战马不由倒退了五六步。石达开又说:〃你是天国的燕王,谁迫使你干出这些丧尽天良的坏事?脑袋长到你自己的腔子上,为什么要听别人的话?为什么好人的话你听不进,而坏人的话你却能百依百随?〃〃这个……〃秦日纲汗流如雨,咧着大嘴说道:〃事到如今,我也说不清楚了。〃翼王冷笑道:〃你领兵列队,还想跟我较量较量吗?〃〃不敢,不敢。〃〃那你究竟想干什么?〃〃我什么也不敢干,都是韦昌辉主使我这么干的,请五千岁原谅。〃说罢,调转马头,就想溜之大吉。 
  石达开的马快,抢先把他挡住。秦日纲脸上的肌肉跳了几下,双手托起长矛,哭哭咧咧地说:〃五千岁,你可不要逼人太急呵!〃〃什么?我逼人太急,还是你们欺人太甚?〃秦日纲一时恼羞成怒,把牙关一咬,双手抖矛,奔石达开前心刺来。石达开将虎躯一闪,长矛就刺空了。还未等秦日纲变换招数,石达开伸出左手,以闪电般的速度,把他的长矛抓住。秦日纲用力往回就夺,可是,任凭他使多大的气力,也没把长矛夺回。石达开左臂用力,喊了一声:〃你给我撒手吧!〃霎时间,连人带长矛,从马上掉了下来。秦日纲见势不好,把长矛甩掉,一骨碌爬起身来,刚想要走,翼王的大刀早已按住了他的脖项:〃别动!小心我宰了你!〃〃哎,不动,不动。〃秦日纲一条腿跪在地上,张开双手,不住地打战。翼王怒问道:〃我且问你,我的家眷怎么样了?〃秦日纲面如上色:〃都……都被杀了。〃〃尸体放在何处?〃〃北王下令,都抛入大江之中了!〃〃死的都是何人,你可清楚?〃〃北王仔细核对过,有王妃黄氏,还有您的儿子和女儿。〃〃他们都是怎样死的?〃〃这个,我不敢说。〃〃少啰嗦,我让你讲真话!〃〃是!王妃黄氏被韦昌辉亲手用剑刺死,小姐被刘大鹏掐死,小少爷被、被、被我杀死了!〃〃唉呀!〃石达开闻听,真好像油烹肝胆,大叫一声,昏了过去。幸亏曾锦谦忙把翼王扶住,经过一番料理,这才缓过气来。 
  翼王没有落泪,只见他浑身颤抖,面色铁青,望着秦日纲,问道:〃你可知罪?〃秦日纲以头触地:〃卑职罪该万死。〃曾锦谦忍无可忍,从马上跳下来,〃锵锒锒〃拽剑在手,一个箭步蹿到秦日纲面前,伸手把他的头发揪住,〃我剥了你的皮!〃翼王喝斥道:〃住手!〃曾锦谦不敢不听,望着翼王,听候训谕。石达开手指秦日纲说道:〃按你的所做所为,本该车裂、点天灯。不过,本王念你是个糊涂之人,以天国大局为重,今日饶你不死。〃秦日纲惊呼道:〃多谢五千岁,多谢五千岁。〃〃不过〃石达开接着说,〃你必须立功赎罪,率领你手下的人马,跟我杀回天京,捉拿韦昌辉。〃〃这个〃秦日纲咧着大嘴,不住地摇头。〃怎么?你不愿意?〃秦日纲说:〃五千岁息怒,卑职有下情回禀。卑职离开天京的时候,韦昌辉把我的家眷四十多人,已软禁在北府。倘若我随五千岁进京,韦昌辉对我的家眷必然要下毒手。请翼王看在我一家老小的分上,另派别人吧!〃〃啪!〃曾锦谦给了他一个嘴巴子,咬牙切齿地问道:〃你还有点儿良心没有?你只知道心疼家眷,为什么不替五千岁想想呢?〃秦日纲紧闭二目,无言可对。众将齐说:〃宰了他得了,留着也没用!〃石达开沉思半晌,问道:〃秦日纲,你打算怎样立功赎罪?〃〃回五千岁,我也不想回天京了。我打算率本部人马,与清妖决战。立几次大功,占几处城池,以求天王和五千岁免罪。〃〃不行!杀了他吧!〃曾锦谦又催促翼王。 
  正在这个时候,突然从芜湖方向跑来几匹快马。马上的人来到翼王面前,禀报道:〃启奏五千岁,大事不好了!〃

第六十回 胡以晃慷慨就义 韦昌辉穷凶极恶
  家贫出孝子, 
  国乱显忠臣。 
  善恶终有报, 
  历史最无情。 
  翼王石达开正在审问秦日纲,突然接到警报:清军曾国华部下一万多人,从巢州、含山一带,奔芜湖杀来。翼王暗吃一惊,不敢在此逗留。他用大刀一指秦日纲,说道:〃按你的所做所为,死有余辜。念你尚有悔改之心,姑且饶你不死。路是人走出来的,你自己看着办吧!〃说罢,调转马头,带着五百轻骑,以风驰电掣般的速度,回归芜湖大营。 
  秦日纲见翼王已走,这才爬起身来,回到东梁山驻地。他左思右想,不该帮着韦昌辉胡作非为。最后,打定主意,多杀清妖,多打胜仗,立功赎罪,求得天王和翼王的宽恕。 
  再说石达开。他回到芜湖大营,详尽了解了清军的情况。原来,曾国华从蚌埠、滁州一带抽调了一万精兵,分两路从巢州、含山杀来,由于他们掌握了天国内讧的详情,打算乘机打一个措手不及。因此,来势凶猛,士气旺盛。 
  现在,翼王手中仅有人马两三千人,敌众我寡,形势极为不利。石达开清醒地看到:前有坚城,后有重兵,如不采取紧急措施,将有被毁灭的危险。于是,他马上做出决定,迎头痛击清军,解除后顾之忧。 
  丙辰六年九月中旬,石达开命曾锦谦坚守芜湖大营,他亲自率领精兵一千五百人,暗中绕过白渡桥,偷袭裕溪口,突然出现在清军背后。清将曾国华闻讯,大惊失色。不过,他不相信这是真的。可是,当他在两军阵前看到石达开时,吓得魂不附体,几乎坠于马下。清军本是太平军手下的败将,不堪一击。再加上翼王的威慑力量,再不敢应战了。他们抛刀扔枪,四散奔逃。曾国华比谁都跑得诀,一口气逃回蚌埠去了。石达开人少力单,不敢深入,只可引得胜之兵,返回芜湖。曾国华不甘失败,又请来悍将马福成,兵合一处,再犯芜湖。结果,又被翼王杀退。如此反复多次,虽然太平军并未受到损失,却把翼王牢牢地拴在这里,耽误了他回京剿灭韦昌辉的时间。 
  一八五六年十一月上旬,驻防在湖北、江西、湖南的太平军,奉翼王的调遣,陆续开到芜湖。约有人马十五六万。石达开立即在芜湖大营召见了众将,共议军情。他慷慨陈词,详细地说明了天京内讧的情况。并且,当众宣布了几条军纪: 
  一、不准骚扰百姓。 
  二、不准滥杀无辜。 
  三、不准乘机报复。 
  四、不准欺男霸女。 
  五、不准假公济私。 
  翼王在芜湖留下五万人马:一,防清兵进犯;二,留下退身余地。三日后,祭旗出发。十万大军水陆并进,直奔天京杀去。 
  谁也没有料到,就在这一段时间里,天京又发生了很大变化。自从石达开虎口逃生,韦昌辉如坐针毡,夜不能寐。他急令秦日纲率大兵一万五千名,追赶翼王。并且,务必将石达开置于死地。后来,他得到密报,说秦日纲中间妥协,不肯为他卖命。韦昌辉又气又怕,更不能安寝了。为此,他连续召集亲信,商量对策。他的谋士刘乃新献计说:〃石达开,猛虎也!放虎归山,必要伤人。燕王秦日纲在节骨眼儿上妥协,如断去殿下一臂。卑职以为,当派一能言善讲之人,持书见他,晓以大义,说明利弊,劝他幡然悔悟,回到这一边来。时下正在用人的时候,切不可操之过急,以防把他逼到对方。〃韦昌辉不住地点头。刘乃新又说:〃目前的形势,对殿下十分不利。天王震怒存于内,强敌压境陈于外。满朝文武居心叵测,天京百姓人心惶惶。殿下如不采取断然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