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设备开始了采访录音,紧接着他又表示希望能拍张照片,可是希弗并没有看到他带的照相机——他根本不需要专门的照相机,一部手机就帮他解决了问题。
“第二天早上我登陆了他们的网站,不仅看到了一篇报道、我的照片,还发现已经有了300 篇相关评论。”尽管希弗对这种网络媒体的迅速发展并不少见多怪,但他仍旧对这位年轻人如此高效率、低成本的独行侠式的报道方式感到吃惊。
我对这个故事产生了很大兴趣,于是我联系上了这位年轻人,他名叫比尔·
阿尔多利诺,是一个很善于思考的年轻人。我在网上对他进行了采访,首先从他用的设备问起。
“我用一个很小的MP3 播放器兼数字录音笔(长3。5 英寸,宽2 英寸,1 英寸=2。54 厘米)进行录音,用一个单独的小数码相机拍照,这些当然比不上融数码相机和录音笔于一体的手机方便。我一直随身携带这些设备,因为你随时都会遇到新闻。”
阿尔多利诺说,这个MP3 播放器花了他125 美元,主要功能是播放音乐,也可以当作录音设备,将声音存成WAV 格式,然后可以在电脑上播放。 。基本上,采访必备的录音设备只需要大约100 美元,如果你工作中还需要图片,那就再花200~300 美元买个照相机,400~500美元就能买一个很好的录音笔兼数码相机。
但是要想做采访工作,花200 美元添置设备已经足够了。
是什么让他创立了自己的新闻网呢?
阿尔多利诺说:“我已经厌烦了主流媒体那种片面、独断的信息采集方式。”
阿尔多利诺自称是“中间偏右的自由主义者”。他说:“独立采编和博客都是市场力量的反映,因为现在的信息来源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我最早的独立采访对象是华盛顿特区的反战团体,事实上很多媒体都没有正确地反映这些社会团体的性质。我采编的新闻由于观点新颖、视角独特而得到迅速传播。对希弗的采访在24 小时内点击次数达5。5 万次,那是我对‘拉瑟门事件’的披露。 。我当时采访了第一位对丹。拉瑟的报道质疑的专家,没想到48小时内《华盛顿邮报》、《芝加哥太阳时报》、《纽约时报》等都要求对他进行采访。”他继续说:“发现哥伦比亚广播公司造假的过程是非常快的。很多人都在不屈不挠地寻找事实。媒介的传播速度和开放性让哥伦比亚广播公司难以应付无数无形中存在的新闻监督员……我总是想以写作为生,但很讨厌美联社的那种写作风格。博客的存在让人们不必对着电视大叫大嚷,让他们有了畅所欲言的机会。
我觉得博客实际在充当新闻采编和评论的供给系统,他们一方面在密切关心主流媒体的动态,另一方面也在给后者提供基本信息。就像你在本书中谈到的很多情况一样,事情都有好坏两面。
多家媒体的存在可能会导致新闻报道不一致的情况,但它也打破了垄断,更好地确保了公众获得信息的真实性。“就像我很偶然地听到希弗和阿尔多利诺的故事一样,也许你也会在某一天遇到一些事情,他们会告诉你,旧的等级制度正被碾平,世界也在变平。我翻阅着2005年6 月25 日的《金融时报》,忽然看到这则新闻《Google 寻找更多的天才》。
这则报道写的是Google打算把传奇的技术天才路易斯。蒙尼尔(Louis Monier)从eBay挖过来。
蒙尼尔在eBay 负责新技术开发。真正吸引我的是报道中的一段话:“蒙尼尔先生最初是在一封电子邮件中把打算离开eBay的想法告诉了博客约翰·贝特尔,贝特尔很快就在他的网站Battellemedia 上公布了这一新闻。”也就是说,一个顶尖的博客公布了这一消息,而传统的媒体巨人《金融时报》不得不引用贝特尔一个人的网站作为最权威的信息来源。
研究政治和技术的相互关系的专家迈卡。希福莱(Micah L。 Sifry)在2004年11 月22日的《国家》“自上而下的政治一去不复返了。过去,(The Nation)杂志中提到:竞选、机构和新闻界都是依靠大资本支撑的与世隔绝的权力中心,但是现在和旧制度不同,出现了很多能够让个体更疯狂、更能亲身参与、更能直接满意的东西。”
阿尔多利诺和《金融时报》上的报道只不过是两个例子。世界正在以更快的速度变平,并且在改变各种规则、角色以及相互的关系,而社会科学还没有对此作出足够的研究。就像我要在下一章中谈到的那样,我们将进入一个阶段,让我们可以看到几乎一切事物都能数字化、虚拟化和自动化,那些采用新科技手段的国家、公司和个人将获得惊人的收益。我们将进入一个阶段,让更多的人可以接触到这些科技手段,他们可以是创造者、合作者甚至是恐怖分子。真正的信息变革即将开始,我称其为全球化3。0 版本,但我相信这个全球化的新时代与前两个全球化的版本存在着质的差异,所以我强调世界已经从圆的变成了平的。不管你在地球的什么地方,你都会发现,等级制度正遭到来自社会底层的挑战,或者正从自上而下的关系变成更为平等和合作的关系。
批注 'dl9': 停在
曾担任克林顿政府商务部高级官员、现为私人战略咨询室的大卫·罗特科普夫表示:“全球化曾是我们用来描述政府和大企业关系变化的词汇,但现在我们看到的是意义更广阔也更为深远的现象。”全球化并不仅仅是政府、企业和个人相互交流的方式,也不仅仅是机构间相互影响的方式,它意味着新的社会、政治和商业模式的出现。
罗特科普夫补充道:“全球化涉及社会的最根深蒂固的方面,甚至会影响到社会契约。
你所在的政治实体中存在着那些在虚拟空间的新工作,存在着能参与全球分工合作的工人,存在着在世界多个地方同时生产的产品,谁来监管工作?谁来征税?谁从税收中获益?
如果我对平坦世界的说法是正确的,那么这将像古滕堡(Gutenberg )印刷术、民族国家的兴起和工业革命的发生那样被当作全球最基本的变革之一。就像罗特科普夫提到的那样,每次变革都会影响个人角色、政府角色和形式、创新方式、妇女地位、战争方式、受教育方式、宗教和艺术的表达方式、科学研究地开展方式等。“历史上总有一些分水岭式的事件,他们带来的变革是彻底的、多层面的,他们的意义在当时也是很难预测的”。
如果平坦世界的前景让你对未来感到不适,你的感觉没有错,很多人和你的感受是一样的。历史上的每次技术变革都给这个世界带来了深刻的变化,但是世界变平的过程和以往的变革有着质的不同。印刷术的引进用了数十年的时间,而且在更长的一段时间内,这种新技术之影响到地球上很少一部分人。工业革命也是这样。世界变平的过程比前两次全球化发生的速度更快,影响的人也更多。转变的过程速度越快、范围越广、带来的破坏就可能越大,因为权力从旧主人转移到新主人手中的过程是无序的。
过去数年一些无法利用这些变化而在市场上遭受失败的高科技公司给所有的企业、机构和国家敲响了警钟:它们现在面对着无法回避甚至无法预测的挑战,但是却缺乏适应这些挑战所必需的领导、灵活性和想象力。不是因为它们没有意识到这些问题,也不是因为它们不够精明,而是因为变化的速度超过了它们。
我们这个时代面临的巨大挑战是如何让人们不要受制于这些变化,如何让人们不落后于这些变化。这些都不容易实现,但这却是我们的任务。这是不可避免的。本书就是要提供这样一个思考问题的框架,并且让我们最大限度地从中受益。
在本章中,我介绍了我是怎么发现世界在变平的。下一章中我将讨论世界是怎样变平的。
第二章 碾平世界的10大动力
《圣经》告诉我们说,上帝用6 天时间创造世界,第7 天时他休息了。世界变平的过程要更长一些,它是在10 个主要的政治事件、创新活动和公司的合力下完成的,没有人能在这个过程中停下来休息。本章主要讲的是碾平世界的10大动力,以及这一过程带来的各种新型合作方式。
第1大动力——1989年11月9日,创新时代的来临
柏林墙的倒塌和Windows 操作系统的建立我第一次看到柏林墙时,它上面已经有一个洞了。那是1990 年12月,美国前国务卿詹姆斯。贝克到柏林访问,我参与对其形成的报道。
贝克第一次看到这个苏维埃时期的纪念物,当时我和其他记者一起站在他的身旁。贝克在回忆录《外交政治学》中写道:“那是一个雾蒙蒙的天气,身着雨衣的我感觉自己像是约翰·勒。卡雷侦探小说里的人物。但是当我透过柏林墙的小洞看到东柏林那单调的建筑时,我意识到民主德国人已经将一切牢牢抓在了自己的手中。这是他们的意志力决定的。”贝克看完离去后,我们几个记者轮流看那个小洞,我还给我女儿带了几块墙砖回家。当时觉得这真是件很古怪的事情:在一座现代化的城市中建造这样一堵墙,目的仅仅是为了防止住在墙一侧的人欣赏、甚至窥视另一侧。
对于老一代人来说,柏林墙的倒塌确实让他们感到不安。在消除贫富差距方面,没有什么社会制度可以和共产主义相媲美。对那些已经习惯于社会主义生活方式的民主德国人来说,过去的生活尽管辛苦而贫困,但是工作、住房、教育和养老金都有保障,因此他们可能觉得很难适应柏林墙的倒塌,但是对于很多其他人来说,这却是通往自由的契机。因此柏林墙倒下的意义并不局限在柏林一个地方,这是一个令世界变平的事件。
要感受柏林墙倒塌带来的深远意义,我们最好听听德国或苏联地区以外的声音。
当柏林墙倒塌时,塔让。达斯是印度工业联盟的领袖,他感受到了这一事件给印度带来的连锁反应:“印度当时有很多规章制度和官僚作风。在摆脱了英国长期的殖民统治后,尼赫鲁上台,他在治理国家上没有什么经验。美国当时忙于欧洲、日本和马歇尔计划。所以尼赫鲁就将他的经济智囊团派到了莫斯科。这些人回国后汇报说,苏联的成就令人吃惊,他们的计划委员会配置资源、发放经营许可,可以决定一
于是我们也开始仿效,但我们忘记了印度是有私营部门的……从此以后,印度的私营部门也受到规章制度的限制。到1991年的时候,印度仍然有私人部门,但是他们受到严格的管制,并且不受政府的信任。因为他们只想着赚钱!1947~1991 年建印度的基础设施建设都是国有。国有部门带来的沉重负担几乎让印度破产。
我们还不起债。
虽然在跟巴基斯坦交战中,我们多次获胜,但这并没有给我们这个民族太多自信。“1991年,印度的隐痛或基本已经用尽,时任印度财政部长的辛格指出,印度必须让本国经济更多地融入全球贸易,解除经济管制,实现私有化。达斯说:”我们‘柏林墙’倒了,这就像释放了笼子里的老虎,贸易管制也被解除了。过去我们的经济增长速度只有3%,被称作‘印度人的增长率’——因为印度人一向以性格温和著称,‘印度人的增长率’也就代表着缓慢、谨慎和保守。1994 年印度实施经济改革3 年后,我们的经济增长率达到了70%。过去你想获得更多的收益只有到美国去,现在,你在印度也可以成为福布寺全球富人榜上的人物……过去我们只有1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现在我们的外汇储备已达到了1180 亿美元。文化和思维也发生了改变……10年内,我们从内敛的自信发展到毫不掩饰自己的勃勃雄心。”
这一事件还让我们以不同的视角看待这个世界——将它视为一个整体。因为柏林墙不仅阻隔了道路,还挡住了我们的视线。当柏林墙存在的时候,我们很难将这个世界当作单一市场、单一生态系统和单一社会。1989年前很难想象会有什么全球政策。
在哈佛大学任职的印度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玛蒂亚。森喜欢引用梵语里“井底之蛙”的故事,他说:“在柏林墙倒塌之前,很多人就像井底之蛙一样看这个世界。柏林墙的倒塌给人们创造了相互交流的机会,就好像一个井里的青蛙忽然可以见到其他井里的青蛙一样……我之所以庆祝柏林墙的倒塌是因为我确切地知道,我们可以相互学习到很多东西。”森提到:“妇女的自由可以提高她们受教育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