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74-普济方-第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半夏、栝蒌相反。与附子相同。瞿麦辛阳中微阴。利小便为君。黍粘子辛纯阳。润肺散气、 
主风毒肿利咽膈。白豆蔻辛纯阳。散肺中滞气。主积冷。止吐逆反胃。消谷进饮食。麦门冬 
甘阳中微阴。治肺中伏火。生脉保神。强阴益精。与苦参相反。茯苓甘淡纯阳。渗泄止渴。 
伐肾邪。小便多则能止之。涩则能利之。白入辛壬癸。赤入丙。与白蔹地榆相反。熟地黄甘 
苦阴中微阳。大补血虚不足。通血脉益气力。忌萝卜。阿胶甘纯阴。补虚安胎止痛。苏木甘 
咸阳中之阴。破死血及血胀欲死者。猪苓甘苦阳中之阴。渗泄止渴。又治淋肿。肉桂甘苦纯 
阳。太阳本药。去胃中风药。秋冬下部腹冷。非此不能除之。汤液发汗。用桂枝。补肾内 
用肉桂。忌生葱。草龙胆苦纯阳。泻肝热止眼睛疼。酒浸上行。木香辛纯阳。和胃气。疗中 
下焦气结滞刺痛。须用槟榔为使。石膏辛甘阴中之阳。止阳明头痛。止消渴中暑潮热。甘遂 
甘纯阳。水结胸中非此不能除。与甘草相反。天南星苦与半夏同。金铃子酸苦阴中之阳。心 
暴痛非此不能除。神曲辛纯阳。益胃气。红蓝花苦阴中微阳。入心养血。又治血运恶血不尽 
绞痛。地骨皮苦纯阴。凉骨热。酒浸解骨蒸。非此不能除。栝蒌根苦纯阴。心中苦渴。非此 
不能除。与干姜牛膝相反。秦艽苦阴中微阳。治阳明经风湿痹。仍治口疮毒。通草甘纯阳。 
泻肺利小便、通阴窍涩。牡丹皮苦辛阴中微阳。凉骨蒸。又治肠胃积血衄血吐血。手厥阴足 
少阴药。治无汗骨蒸也。地骨皮苦手少阳足少阴药治有汗骨蒸也。琥珀甘纯阳。利小便。清 
肺火。消瘀血。安魂魄。姜黄辛。牡蛎酸 痞积。又治带下。温疟。疮肿。为软坚收涩之剂。 
梧桐泪咸瘰 非此不能除。草豆蔻辛纯阳。益脾胃去寒。又治寒心胃痛。巴豆辛纯阳。去胃 
中湿。破症瘕结聚。斩关夺门之将。不可轻用。茯神甘纯阳。风眩心虚、非此不能除。蜀葵 
花咸阴中微阳。治带下。赤治赤。白治白。槟榔辛纯阳。破气滞。泄胸中至高之气。苦参辛 
纯阳。气沉去湿。与菟丝子相反。藿香甘苦纯阳微阴。补卫气。益胃气。进饮食。又治吐逆 
霍乱。青皮苦辛酸阴中之阳。主气滞破积结。少阳经下药也。陈皮治高。青皮治低。甘菊花 
苦纯阴。养目血。茵陈蒿苦甘阴中微阳。治伤寒散黄。丁香辛纯阳。去胃中之实。治肾气奔 
豚痛。大枣甘纯阳。温胃。天门冬甘苦阳中之阴。保肺气。治血热侵肺。上喘气促。生姜辛 
纯阳。益脾胃散风寒。郁金辛苦阴中微阳。凉心。京三棱苦甘阴中之阳。破气泻真气。主老 
痹。瘕气结块。血脉不通。气虚不用。高良姜辛纯阳。温通脾胃。款冬花辛纯阳。温脾止嗽 
。香附子甘苦阳中之阴。快气。黑附子辛纯阳。治脾中大实。肾中寒甚。通行诸经。与防风 
相反。白芨苦甘阳中之阴。止肺涩。白蔹同。蜀漆辛纯阳。破血。射干苦甘阳中之阴。去胃 
中痈疮。威灵仙甘纯阳。去风去大肠之风。通十二经络。马兜铃苦阴中微阳。利小便。主肺 
热。安肺气。补肺。灯草甘纯阳。利小便。葫芦巴苦纯阳。治元气虚冷、及肾虚冷。白附子 
辛苦纯阳。温中。血痹行药力。主中风失音、乃行而不止者也。槐花苦纯阴。凉大肠之热。 
槐实苦同上。沉香甘纯阳。补肾。又能去恶气调中。东垣曰。能养诸气。上而治天。下而及 
泉。与药为使。檀香甘苦阳中微阴。主心腹霍乱中恶。引胃气上升进食。乳香甘纯阳。定惊 
止痛。川楝子甘纯阳。入心。主上下部腹痛。竹叶苦甘阴中微阳。凉心经。山茱萸酸阴中之 
阳。温肝。又能强阴益精。经云。滑则气脱。涩则可以收之。山茱萸之涩以收其滑。蜀椒辛 
纯阳。明目。又温中止精泄。朱砂苦纯阴。凉心热非此不能除。龙骨、甘纯阳。固大肠脱。 
赤石脂甘咸阳中之阴。固脱。白石脂同。芎 辛纯阳。散诸经之风。茜根苦阴中微阳。去诸 
死血。艾叶苦阴中之阳。温胃。王不留行苦甘阳中之阴。导引利、主治疮疡。 
苦寒以为君。 黄芩(去心) 黄连(去须) 黄柏(去皮) 知母(去须) 生地黄 但 
用酒 
洗过 
甘寒以为佐。黄 人参 甘草 
大辛以解结为臣。(结者散也) 连翘 当归(去芦) 本 
通经以为使。(手足三阳、手走头而头走足、手足三阴、足走腹而腹走手、) 
足太阳膀胱经。 羌活 本 
足少阳胆经。 柴胡 
足阳明胃经。 升麻 葛根 白芷 
足太阴脾经。 芍药(白者补赤破血) 
足少阴肾经。 独活 桂 
足厥阴肝经。 柴胡 
手太阳小肠经。 羌活 本 
手少阳三焦经。 柴胡 
手阳明大肠经。 白芷 
手太阴肺经。 白芷 升麻(葱白亦能走经) 
手少阴心经。 独活。 
手厥阴心包经。 柴胡 
辛温和血去恶血。 当归梢 苏木 红花 牡丹皮(专治胃流血凝血) 
必先岁气无伐天和。 春。防风 升麻 夏。黄芩 知母 白芍药 秋。泽泻 茯苓 冬。 
桂 桂枝 
补胃实胃进饮食。 橘皮 人参 甘草 
内实内热者。黄芩 黄柏 知母 
表虚表寒者。 黄 人参 桂枝(内发在外) 
气虚气弱者。 陈皮 黄 人参(入脾) 
气实气结者。 青皮 浓朴 木香 沉香 
血虚者。 生地黄 当归身 
血实恶血积聚者。 当归梢 苏木 红花 
散阴疮之结聚排脓者。 肉桂。入心引血化汗化脓。 
出疮毒消疮肿。 黍粘子(用半生半熟解表里。一名大力子。牛蒡子。恶实子。) 
疮出膈以上须用。 防风上节 羌活 桔梗(此一味为舟楫。使诸药不能下沉。) 
疮出身中以下。 须用酒水各半盏煎。 
疮出坚而不溃者。 昆布 王瓜根 广术 京三棱 
疮痛甚者加用。 黄芩 黄连 黄柏 知母 
上二经中。但有疮皆血结气聚。必用连翘 
疮发而渴者。 加葛根 
疮出而呕吐者。 半夏 姜屑 
疮出而渴闷者。 黄连 
疮出而饮水者。 泽泻 茯苓 
疮出而大便不通者。 煨大黄 
大便结燥而难得者。 桃仁 麻子仁 郁李仁 
中焦有疮。须用 黄连(酒洗) 
下焦有疮。须用 黄柏 知母 防风(俱酒洗) 
先有燥热而病疮者。盖肾水受邪。当补肾水之不足。用 黄柏 知母 
因酒过多疮者。当除膀胱留热。用 泽泻 防风尾 
泻肾火补下焦元气。 生甘草梢子 
补三焦元气。调和诸药。共力成功者。 炙甘草 
马刀挟瘿。须用 昆布 王瓜根 草龙胆 
马刀未破而坚者。须用 广术 京三棱 
地之湿气。湿寒伤之。外郁壅络不行。外有大寒湿之邪。而内必生大热。当以辛温之药、 
及 
病在上为天。制度宜酒炒酒洗。煎药宜武宜清。服之宜缓饮。 
病在下为地。煎药宜文宜浓。服之宜急饮。 
去咽嗌近者奇之。远者偶之。汗不可奇。下不可偶。 
补上治上缓。缓者气味薄。能达其表。剂小服而频。食后。使气味能达表。达表。上。 
故曰 
肺。气 石膏(辛) 血 黄芩(苦) 
肾。气 知母 血 黄柏 
地骨皮。泻肾火。总治热在外。地为阴。骨为里。皮为表。 
牡丹皮。治包络火。无汗而骨蒸。四物内。加上二味。治妇人骨蒸。 
知母。泻肾火。治热在内有汗而骨蒸。 

卷五方脉药性总论
论用药
属性:上药一百二十种为君。主养命以应天。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欲轻身益气。不老延年 
者本 
中经 
愈 
合七百三十名也。凡药君臣佐使。以相宣摄合和者。宜合用一君二臣三佐四使。又可一君三 
臣 
使 
须 
辛 
新 
制 
烦 
气 
诈 
之 
处 
此 
凡紫石英白石英朱砂雄黄硫黄等。皆须光明映彻肌理鲜净者为佳。不然令人身体干燥。发热 
口干而死。凡草石药。皆须土地坚、实。气味浓烈。不尔治病不愈。凡野狼毒枳实橘皮半夏 
麻黄吴茱萸。皆欲得陈久者良。其余惟须精新也。 

卷五方脉药性总论
论合和
属性:问曰。凡合和汤药。治诸草石虫兽。用水升数。消杀之法则。云何。答曰。凡草有根茎 
枝叶 
者福 
然后 
诸经 
病。 
脏。 
之。 
碎如 
以水 
破心 
乃服 
干枣 
尔完 
不 
汤成 
不 
更 
其 
不尔 
茯苓 
葱白 
去毛 
药补 
之。不尽者更以酒渍。经三五日乃出更晒微干捣之。须臾悉尽极易碎 
南茵芋藜芦皂荚之类皆炙之。而枳实去穣。藜芦去头。皂荚去皮子。 
则有势力。凡汤丸、用天雄附子乌头乌喙侧子。皆 灰炮令微坼。削 
附汤、及膏酒中生用。生亦须削去皮、乃秤之。直破作七八片。凡半 
云、十洗四破。乃称之以入汤。若膏酒丸散。皆 灰炮之。凡巴豆去 
仁杏仁葶苈胡麻诸有脂膏药。皆熬黄黑。别捣令如膏脂。 视泯泯 
中。合研捣令消散。乃复都以轻绢筛之须尽。又内臼中。根据法捣数百 
者。并捣破。凡用麦 曲米大豆黄卷泽兰芜荑皆后炒。干漆炒令烟断 
用熟。艾者先炒细擘。合诸药捣令细散。不可筛者。内散中和之。 
鳖鲛鲤等甲皮肉骨角筋鹿茸等。皆炙之。蛇蜕乃微炙。凡用斑蝥等诸 
桑螵蛸中破炙之。牡蛎熬令黄色。僵蚕蜂房微炒之。凡汤中用麝香犀 
须末如粉、临服内汤中、搅令调和服之。凡丸散用胶。先炙使通体沸 
处。更炙之断。下汤直尔用之勿炙。诸汤中用阿胶。皆绞汤毕内汁中 
凡用蜜先火煎。掠去沫。令色微黄则丸。经久不坏。掠之多少。随蜜 
弥佳。凡丸中用蜡。烊投少蜜中搅调。以和药丸。汤中用饴糖。皆汤 
临熟下之。凡药有宜丸者。宜散者。宜汤者。宜酒渍者。宜膏煎者。 
不入汤酒者。并随药性。不得违之。古秤惟有铢两。而无分名。今则以十黍为一铢。六铢为 
一分。四分为一两。十六两为一斤。 
两。今根据四分为一两秤为定。方家凡 
三种五种。皆悉分两同等耳。凡看古方类例。最是朝代沿革。升合分两差殊。数味皆用分两。 
不足较也。第中间有用升合 
难明。今以钱谱推测。粗定 
寸为尺。十尺为丈。十丈为 
观今之尺数等不同。如周尺八尺。京尺长一尺六寸。淮尺长一尺二寸。约尺长一尺二寸 
五分。并一小尺为率。小尺既自三微起。却自可准。唐武德年铸开元钱八分。当十二钱半得 
一尺。排钱比之。十二个已及一尺。又不知唐用尺。顾汉唐龠量。并用尺寸分布。尺寸如是 
不齐。将何凭据。博古君子、必有说矣。凡量者。龠合升斗斛。本以黄钟龠容十二铢。合龠 
为合。重二十四铢。今以钱准。则六铢钱四个。比开元钱三个重。升斗斛皆叠而成数。汉唐 
同用。至宋绍兴。升容千二百铢。则古文六铢钱二百个。开元二百二十个。以绍兴一升得汉 
五 
十 
至 
古 
合 
铸 
钱 
汉唐例以二十四铢为一两。唐末如修史人改作唐例、亦不可知。观钱谱汉无六铢钱。至唐方 
有 
开 
德四年铸开元通宝径八分。重二铢四累。积十钱为两。似难考据。 
明食货者必有说焉。按药书。汉方汤液。大剂三十余两。小剂十有余两。用水六升或七升多 
。煎取二升三升。并分三服。若以古龠量水七升煎。今之三十两。未淹得过。况散末药只服 
方寸匕。作丸子如梧桐子大。极至三十粒。汤液岂得如此悬绝。又如风引汤一剂。计五十五 
两。每两只用三指撮。水三升煮三沸。去滓温服一升。看其煮制。每只三指撮末。应料剂如 
此之多。此又可疑也。今以意说。汉方当用半两钱二枚为一两。且以术附汤方较。若用汉两 
。计一百八十铢。得开元钱二十二个半重。分三服。已是今之七钱半重一服。若以唐方准计 
三百三十铢。得开元通宝钱四十二个重。每服计今之十四钱重。大略可知。若以开元钱准得 
一百单五个重。分三服。每服计三百五钱重。此犹是小剂。况有大剂名半两数之多者。未易 
概举。留心此道。幸少详焉。 
凡丸散云若干分两。是品诸药宜少宜多之分两。非必止于若干之分两也。假令日服三方 
寸 
寸匕 
是一 
撮者 
则以 
耳。 
如 
今 
豆 
定 
秤 
毕 
正 
五两为正。菟丝子一升。九两为正。蛇床子一升。三两半为正。地肤子一升。四两为正。此 
其不同也。云某子一升。其子各有虚实轻重。不可通以秤准。皆取平升为正。凡方云桂一尺 
者 
云某草一束 
者。一升二合。 
事殊不允当。药 
乃得无末片而利 
者。有合捣者。 
出细擘曝干。若 
两。 
若筛散草药。用轻疏绢。于酒中服即 
皆更合于臼中。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