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看是否对知识富有好奇心、三看是否有良好的动机、四看是否有社会责任感。这些标准,涵盖了学生的学业、品德和未来的发展潜力,不光有利于选到合格的学生,它们还对未来的考生起着潜在的导向作用。单纯的分数,不大被看重。全面发展的孩子,或是有突出天赋的孩子最受欢迎。
还有就是要来学生提交原校老师的推荐信,全面介绍该生的优、缺点和发展潜力,作为录取与否的重要依据。之所以这样看重老师的推荐信,是因为美国的老师一般都对推荐信很认真,可信度比较高。根据美国专业调查机构的调查结果,牧师、教师、警察等在广大美国人心目中的可信度都排在最靠前的名次,而政客、经纪人,推销员等等,却要靠后得多。
圣安德鲁学校的招生与兰登学校大同小异。不同之处在于:报考的学生还要交一篇自己觉得写得比较好的作文。还要参加一场名为“中学录取考试”的笔试(缩写为SSAT)。考得不好,就不能入学。
凭心而论,这样的招生方式,确实好处很多。最大的好处,就是对学生的考察深入、全面。
不光是学校挑学生,学生和家长照样也可以挑学校。兰登和圣安德鲁都允许新生在入学前到校“试读”。有的家长在几所水平不相上下的学校面前难以做决定,就干脆让孩子来上几天课,看看孩子是否喜欢这里的课程设置和老师同学。这些孩子可以像其他正式的学生一样坐进课堂,去听讲、去提问、去讨论、去操作各种设备,学习各种感兴趣的课程。双方都彼此满意了,再办入学手续。
每年招生的时间跨度都很长,也是这两所学校招生与中国不同之处。中国最受重视的高考,也只是在6月份填志愿,7月份进考场,8月底就可以入学了。但圣安德鲁和兰登的招生,都是在入学之前一年就开始了。那些打算今年的9月入学的人家,从去年的9月份就可以开始报名并安排面谈了。申请的截止日期是2月1日,到3月中旬正式通知录取与否。然后还要等上整整半年,孩子才能坐进课堂。这是因为,“双向选择”的招生方式使家长和学校都享有较大的自由度,需要更长的时间来协调双方的变动。这方面,美国的好多中小学都是以大学为蓝本来定制度的。
手续虽然比中国麻烦,但学校的服务却很周到。其中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对困难学生的经济资助。
兰登学校虽然不是教会学校,但是像其他有钱的私立学校一样,有一笔特别的经费,用于帮助家庭财力不足,而又品学兼优的学生读书。这笔经费在兰登学校,近几年大约是每年100万美元。如果对困难学生进行全额学费补助,可以让全校大约10%的学生受益。实际上,有些困难家庭还能支付一部分学费,这样,能受到资助的学生就更多了。这也是兰登学校能够吸引一批好学生的“秘密武器”之一。
丰富多彩的艺术课程
美国中学有一门中国中学没有开设的艺术课,这门课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创新能力,是值得借鉴的。
圣安德鲁学校的艺术课分为必修和选修两种。艺术史是必修课,历时一个学年。学生不仅在书本上、在课堂上学,而且经常欣赏博物馆丰富的藏品,实实在在看到艺术家留给后世的种种珍品,来开拓自己的眼界。
这个阶段,以了解、欣赏为主。很多学生就是在这个阶段激发起了对艺术的浓厚兴趣。他们将来并不一定会做艺术家,但他们参与艺术活动和欣赏(购买)艺术作品的兴趣,却往往会持续终身。
在美国人眼里,艺术发展史主要指的是西方艺术发展史。东方艺术只能算是一个不重要的陪衬。这样的眼光当然过于偏狭。但兰登学校讲艺术史的方式却比较可取。课程从原始人的岩洞画讲起,详细追溯西方艺术发展的每一步脚印。重要的艺术家及其代表作。不光讲作品,还要讲时代的变迁怎样推动社会审美潮流的变化。
老师生动的讲解,从史前时期起,到灿烂的古希腊文明和艺术,又到中世纪凝滞的长河中偶尔闪亮的浪花、接着又是文艺复兴时期耀眼的群星。。。跨越几千年的时间和空间,直到多姿多彩的当代艺术。几乎每一堂课,都配有不少制作精美的幻灯片。随着老师有趣的讲解,当介绍到某个艺术流派、或某位著名艺术家的时候,一拉上窗帘,“啪”地一声打开幻灯机,这位艺术家代表作的大幅彩色照片就出现在幕布上。这样的课,听起来让人一点儿也不觉得空洞单调。
对那些希望发展艺术爱好的学生,学校还为他们准备了更高一级的艺术选修课,每个星期上五次课。在半个学期时间里,学生们能够挣到15个学分。使他们能够参加难度更高的AP(AdvandedPlacement)课程,并且通过考试取得相应的学分。这一点对他们日后升入大学非常有利,不仅更容易被名牌大学录取,而且有些课程还可以在大学免修取得学分。
选修阶段,以亲自动手为主、喜欢雕塑就去搞雕塑,喜欢摄影的就去拍照片。。。各取所需,自得其乐。学油画的,一堂课下来,忙得浑身油彩斑驳,也满不在乎。学陶艺的,一身泥点,在窑炉前烤得满头大汗,照样乐此不疲。如果搞一段时间搞腻了,还可以对老师提出调换课程。老师们总是欣然答应,绝不勉强。在这里,绝不会有什么“一次选择定终生”的事发生。
而且,尽管每门艺术实践课都是那样专业化,可是没有一门课对学生提出了必须达到的“硬指标”。这是一种毫无压力的学习方式,进取心和激发起来的潜能才是最大的推动力。
兰登学校的戏剧课程也值得一提。他们不是像我们印象中的学校演出活动那样,临时拼凑几个学生,排练一个小品或者一个片断,作为一种业余的娱乐,活跃一下校园的气氛。然后就解甲归田,重新淹没到课本和习题的汪洋大海中去。
兰登学校是把戏剧课设为正式的课程。学生一个星期只上三次课,一个学年下来就能挣到15个学分。学生们在戏剧课上能够学到许多非常专业的表演技巧。校方认为,学生们从戏剧课中更大的收获,是学到表现自己的方法。这些对他们将来展示自己,抓住机遇,走上成功的人生之路,将会有莫大的帮助。据说,罗纳德·里根之所以能当选美国总统,就跟他多年电影演员生涯积累的自我表现经验大有关系。这使他在全国选民面前,举手投足,都能分寸得当,赢得了众多选民的好感,最终赢得了足够的选票。
听了这样的解释,只怕人人都想去上戏剧课了。素质培养与兴趣紧密结合
兰登的董事会为艺术课规定了五个教学目的:
第一,使学生通过艺术的熏陶,成为一个完整的人。第二,鼓励学生通过所掌握的专业,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和思考。第三,发掘学生的创新精神。第四,教会学生通过所掌握的艺术手段,来表现他们眼中的视觉世界。第五,通过艺术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可以看出,所有这些目的,都集中在一个最终的目标上:使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充分的发展,而不是让他们变成各种各样的“手艺人’、或“艺术工匠”。
没有“硬指标”,是不是学生们在艺术课上就学不到什么实实在在的专业技能呢?实际上,每一种艺术选修课都有较高的要来。比如说绘画,老师除了教学生绘画的基本功之外,还诱导学生去探索那些复杂的绘画基本功和绘画技巧。在雕塑课上,学生们不光要学石膏雕塑,还要学石雕、木雕、粘土成型。
再比如说陶艺,学生们不光要在陶艺课上掌握粘土成型技术,用陶轮制作各种各样的坛坛罐罐,还要学习其他陶瓷制品的制作方法,包括上釉、窑炉生产工艺等。为了上好这门课,学校专门购置了一整套专门的制陶设备,不仅有简单的陶轮,而且有相当先进的窑炉设备,可以任意调节温度,只要你有这个手艺,这成套设备可以让你生产出非常精美的陶瓷制品。前面提到过,我也用这套设备创作了几样虽然不够精美却非常有纪念意义的陶艺作品。
摄影课也安排得全面而深入。摄影老师决不单单是教你怎样拿起35毫米的照相机来接快门。除了构图、用光、人物、广告摄影等拍摄技术之外,还要学习一整套暗房技术:冲洗、显影、定影、放大。摄影课老师也不是业余爱好者,而是正规大学艺术系毕业的科班出身的毕业生。他们最低的学历是大学本科。不仅非常专业,而且非常敬业。
一个发自内心喜爱摄影的学生,在这样一批具有专业水平的老师指导下,到中学毕业就能掌握相当棒的摄影技术、可以想象,在经过大学的专业训练,他们能够很轻松的成为一名出色的专业摄影师,或者报社摄影记者什么的。
但是所有这些都不是教学的重点。无论绘画、雕塑、陶艺、戏剧还是器乐演奏,几乎所有的艺术老师都要求学生把发展个人独特的风格放在首位。换句话说,就是把“独创”看得比“模仿”更重要,以这样的价值取向来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仔细想想,强调个人风格确实很有道理。因为对大多数学生来说,画油画充其量只是他们的业余爱好,而不是日后的专业。也许他们走出校门之后,绝不会以画笔谋生。但是富有创造性的个人素质,却在绘画的过程中一步步渗入内心深处,成为伴随他们一生的宝贵财富。有了这样的素质,将会有助于他们到更多的专业领域去创造,直至取得成功。
为什么很多美国的中小学在培养学生创造力之类素质时,都喜欢把艺术课当成重要的载体?我反复思考着这个问题,渐渐悟出了答案:
这是因为,艺术课在所有的课程中最为有趣。在中小学生的年龄段,“有趣”是重要的因素。而艺术课恰好具有这样的吸引力。吹、拉、弹、唱、摄影、绘画,无论如何也比枯燥的数学题和繁琐的英语语法更好玩。
在知识经济时代,学校最需要培养的是那些在科学技术方面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艺术是否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最佳途径?这是一个值得商讨的问题。不过,从兰登学校的艺术课来看,它肯定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培养创造性人才作用。
“解剖麻雀”一一兰登学校的音乐课
(这一小节为专业教研人员而写,对此无兴趣的读者,可跳过看后面更有趣的内容。)
兰登学校音乐课的概念,跟我们熟悉的的音乐课模式,有很大的不同。
在中国的学校,我们早已习惯于音乐课只是限于教点识简谱,唱几首歌,听几盘磁带而已。条件比较好的学校,也许有一架手风琴、几把二胡、洋琴,或者几个洋鼓洋号搭配成一个相当不正规的小乐队。一般的学校,从老师、校长到学生自己,没有几个人把音乐课当成一回事,虽然口头上承认它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教学实践上,总是惟恐它份量太重了,影响了升学率。
可是在兰登学校,音乐课是一门理论和实践并重的大课,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团队精神方面,起到了文化课无法替代的作用。在这里,我想把兰登学校的音乐课作为学校素质教育的个案,来一次“解剖麻雀”。
聘请高水平的老师,带动高水平的教学
兰登学校的乐队特棒,这一点在首都华盛顿和相邻的几个州都很有名。如果没有它的音乐老师杰克逊,这是不可能做到的。
杰克逊老师不是一般的音乐老师,即使从严格的意义上说,他也是一名音乐家!由他担任指挥的华盛顿特区大乐队,是华盛顿最棒的乐队之一。他还是一位有成就的作曲家和音乐评论家。11年前他是一位来去自由的Panttimeteacher(钟点老师);上完自己的课后,就可以离开学校。但杰克逊老师非常热爱他的教师工作,兰登学校的乐队在他的指导下,名气越来越大,于是正式加盟兰登学校,成为该校的一名Fulltimeteacher(全职老师)。
高水平的老师,带动高水平的教学,这是兰登学校音乐课的运行方式。
乐队是音乐课最出色的部分
兰登学校的乐队,由三个档次所组成:低年级的音乐俱乐部乐队、中年级的音乐会乐队,和高年级的交响乐队。
一到六年级的学生,可以参加音乐俱乐部乐队。任何一个学生,只要能够演奏一种乐器,而且能够通过老师的听力测试,就有资格参加到乐队来。由于条件放得很宽,基本上每一个想参加乐队的孩子都有机会如愿以偿。
七到九年级的器乐演奏爱好者,经过挑选,组成中年级的音乐会乐队。九年级以上的器乐演奏爱好者,组成那一支非常正规的交响乐队,已经演奏水平相当不错。
学生们的演奏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