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爱北京假大空-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间里打电话的声音,出于好奇,哥几个停下脚步。尽管打电话的声音不太,但能听到哥仨很熟悉的“编委会”几个字,而且“编委会”这几个字重复了好几遍,顿时把哥几个吸引住了。“编委会”这几个字对张丙他们来说简至太亲切太有吸引力了。接下来打电话声音完了房间归于安静,张丙他们回到自己的房间,刚关上门王甲忍不住大笑起来。

  王甲说:好嘛!“编委会”跑到咱们这里来了,咱们这工作还没谱呢,人家的“编委会”先动手了。

  张丙显得很不自然,他们的“编委会”是编什么的,这不奇怪,北京的编委会多了去了!

  王甲说:噢!肯定是什么名人辞典之类的,北京编这种辞典的单位特别多。

  张丙说:不是北京多,而是只有北京有,其它地方还真少见,这帮人全扎在北京呢。

  对这种“编委会”之类的机构,张丙和王甲都很熟悉,在老家的时候,他们经常收到某某“诗歌精粹编委会”、“世界华人名诗荟萃编委会”、“中国诗歌名人大辞典”诸如此类的。名气都很大,书名都很响亮。前几年的时候最多,这两年少了,但还是能经常收到。编委会的地址全在北京,而且主办方大多是“中国”打头的,像中国文艺研究会,中国文化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中国艺术家诗人基金会等等。一开始张丙和王甲收到这样的信函,首先一看信封就让人挺激动,大红的印字且全是中国某某某研究之类的,感到自己也成名人了。再仔细看信函的内容,是辞典编委会获悉了他们这些年诗歌创作上取得的成就,准备把其大名收入其中,入选后每个入选者交一笔入选费。一开始按捺不住好奇和兴奋,张丙和王甲都参加了。收到新出版的大辞典,更是激动,“大辞典”名符其实,厚重都能超过辞海,双手托起来死沉死沉的。捧着手中的“大辞典”,心中有些满足感,这也算是多年来爱好诗歌的总结和成就。可是激动了没几天,心情又复于平静,因为这种信几乎天天收到,这一点也不夸张,几乎天天收到,再好的事情也架不住天天临门,不久这种标有“中国”字头的信函对张丙和王甲失去了吸引力,再接下来就开始厌恶了。但相比之下,还是来函的人有办法,再来的信函内容和要求有所发,免收入选费,还有对组织多人,比如组织几十人入选“大辞典”的,组织者被聘为“大辞典”的编委或副主编。这两条有了吸引力。既然能免费参加入选那就入选呗,能当上“大辞典”的编委甚至副主编也是一项不小的荣誉。张丙和王甲都又动了心。这至少不是一件坏事啊!

  王甲说:组织人容易,诗人协会有的是人。张丙此时多了一个心眼或者说有了一点私心,他考虑当地诗人协会的人是不少,但弄一大帮人都入选“大辞典”,这事就不太合适,都能入选“大辞典”,他张丙王甲不就与他们混为一般了吗?不行!得保持权威,多少得有那么一些神秘感。

  于是张丙说:这事没多大意思。这么多人组织起来太麻烦,不少出力,效果未必好。

  王甲正是怕麻烦的人,一听这话也想开了,咱别组织他们了,还是咱俩入选吧。

  张丙和王甲又都入选了一次,反正不收入选费。等到把简介和作品寄给“编委会”后,“编委会”马上回函了。入选费是免了,但每个入选者要购几本书,至少一本“大辞典”。张丙和王甲这才醒悟过来,感慨这些编者也真是动了脑筋。要说不买吧,简历和作品都寄过去了,浪费了精力。只好一人买一本,书价不低,每本都几百多元。从此道张丙和王甲也悟出,形式是可以变化的,当工作遇到阻力时就需要变换形式。

  经历了几次“入选”后,张丙和王甲再也对此不感兴趣了,每当接到“中国某某名人大辞典”的信时,连封也不拆,直接就扔进废纸篓里。

  眼下又遇到了“编委会”,而且就在身边。这令张丙和王甲感到十分亲切,是一种久违了的亲切,难怪王甲笑出声来。哥几个此番来京与中央机关杂志社谈合作事宜,多少受到当年“入选”的启发,没想到身边猛就冒出一个“编委会”,这真是稀奇又可乐的事情。笑过之后,又增加了好奇和陌生,身边的“编委会”该不会又是什么名人大辞典编委会之类的吧?小小的地下室真有意思!

  赵丁说:我过去瞧瞧去。

  张丙说:哎你等会,别提咱们干什么的。

  王甲说:就说我们是准备出国的。

  赵丁答道:我知道。没人操这份心你是干什么的,我就要说刚从国外回来正找项目投资也成。

  王甲说:对对对,就说哥仨是海归,暂时没找到好的项目,就图个地下室清静。

  张丙笑了,说,海归现在成乌龟了。

  赵丁去了隔壁,等了一会还不回来,张丙和王甲越发纳闷,这孩子跑哪去了。

  张丙说,我敢保证又碰到漂亮小姑娘了。

  王甲说:什么老师带出什么徒弟,赵丁整天受你影响,这方面越来越成熟了。

  正说着赵丁回来了,关紧房门咧嘴先笑了。说:还真是“编委会”,正编着“世界华人精英大辞典”,好几个人在那打电话联系呢!

  张丙说:怎么样?我估计的差不多吧!

  王甲忍不住的笑,真他妈热闹啊!“世界华人精英大辞典”在地下室编,谁知道?赵丁,你跟他们说说,把咱哥仨编进去得了。

  赵丁说:你别说,人家业务还挺忙。

  王甲问:我就纳闷,有人给他们来信怎么办,打电话好说,来信总不能寄到地下室吧?

  张丙说:这太简单了,外地的来信寄到学院传达室就行,再说就算是地下室也没关系,北京的房子紧张,好多编辑部都在地下室办公。

  赵丁说:只要能干成事就行啊!

  王甲问:他们是什么地方人?肯定不是北京的。

  赵丁答:江西的。老板挺老实,我跟他聊了几句,还有个女的好像也是负责人,看情况老板和那女的应该是夫妻,看眼神就能看出来。

  王甲说:你懂个屁,看眼神如果能看出来,肯定是相好的。真夫妻你就看不出来了。你看他们还挺忙活?

  赵丁答:是!三间办公室,信封上的落款是“中国人才发展开发中心”,我问他们这中心属哪个单位,老板说隶属中国科学院,牌子也够硬的。

  王甲问:他们干的怎么样?

  这也是张丙最关心的。关键的方面赵丁忘了问,赵丁吱唔道:看那样,我估计还行。

  估计是不准确的,还须深一步了解。

  张丙说:改天我过去找他们聊一聊。

  实际上此刻张丙就想过去了解一下情况,考虑赵丁刚刚回来,自己现在再去不太稳妥。

  第二天吃过午饭,张丙和王甲到隔壁找他们老板交谈了一会。他们编委会包了三间房,一间当做老板的办公室,另一间设了两部电话,还有一间有几个女孩子搞文字录入。

  老板姓王年龄和张丙相仿。看上去是挺老实厚道的一个人,但不失沉稳,干练,是那种不喜形于色的人,见面后先客套了几句,住领居嘛就算是有缘份。

  张丙说:这几年江西变化挺大发展很快。

  江西的王说:对,这几年孟建柱搞得不错。

  张丙笑了,张丙知道孟建柱是江西省委书记。说:是的,江西我去过。

  张丙心里清楚,在北京混上几年的外来人提起老家总爱把省委书记挂在嘴边,比如河南人一提老家就说徐光春如何如何,山东人就来一句张高丽如何如何。听那口气像是说起自己家亲戚,这就是漂在北京的人养成的习惯,视野毕竟开阔了,提起老家就有种从宏观上分析的意思。北京真是锻炼人啊!身处京城位置不自觉的高了。

  王甲则一下就深入到主题,问,你们现在的“编委会”工作情况怎样,业务还好开展吗?

  江西的王态度很诚恳的说:前几年行,现在只是维持,要不也不能搬到这里来办公。

  张丙和王甲一听就知道江西的王说的是实际情况,交谈一番俩人也对江西的王有了深入的了解。

  江西的王已经来北京快十年了,刚一开始做“编委会”工作的时候,也是在地下室起家的,没过两年,“编委会”工作进展的非常顺利,入选费源源不断地汇到北京来,想入选的人极其涌跃,按江西的王的话说:为了能入选甚至还有人来北京给他们送礼的,看到“编委会”在北京,更重要的都是“中国某某文化院”,“中国什么研究所”,都感到很激动,把能入选确实当成一种崇高的荣誉。“编委会”工作给江西的王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他很快搬出地下室,在宾馆里租了两间大办公室,红红火火地编了起来。几年下来,江西的王已经在五环边上购置了一套价值五十多万元的住宅,老婆也从老家跟着来了北京,孩子也是在北京出生的,现在已经上小学了。但是现在这几年“编委会”又不行了,行情逐渐下滑,从去年至今基本上就是维持,眼下重新把办公室从宾馆里搬进了地下室,工作只是把以前的遗留问题处理干净,再联系一些新的入选者源。

  江西的王说:尽管是维持,但北京毕竟是北京。北京,就是有吸引力,虽说现在人们对“入选”已经没有太大的兴趣,但中国那么大,人口那么多,你只要把这项工作继续做下去,到时候自然就有要求入选的,凡事都有一定的概率,发上一百封信,至少也会碰到几个入选的,按这个比例算下去,全国各地还是有不少的入选者,我这“大辞典”就能编成了,“编委会”就能维持下去。

  张丙和王甲感觉江西的王说的很有道理。是啊!全中国的人多了去了。这一茬一茬的“精英人才”是入选不完的。俗话说:有卖的就有买的。

  这可是至深的道理。况且这种买卖在北京做,那就是最好的市场,尽管这市场存在于每天北京的阳光照不到的地方,在北京的影子里继续做着交易。

  江西的王忽然问:你们是搞什么的?

  张丙抢着回答:我们哥几个正在策划一部大型电视连续剧,主要反映外地人来北京创业生活的内容,你也算是成功的人士了。

  江西的王说:我这算什么,刚解决温饱。不过,你像我这样即便是维持的话,每年下来其它费用全抛出去,起码还能落下几万块钱。这就不错了,我现在也考虑增加一些其它的项目。

  王甲环顾了一下四周说:就是地下室办公条件差一些,等有了好项目还得搬出去。

  那当然!江西的王接着说了一句非常绝对的话:没有一个外地人来北京创业不是从地下室起家的!

  这话让张丙和王甲听了异常感动。是啊!看看人家江西的王,已经,已经在北京有房产了,按他说的即便现在“编委会只能靠维持生存,每年还能净收入几万元,这几万元估计也是保守的说法。况且江西的王老婆孩子都在北京,有了自己的家,在北京这就算立住了。

  回到自己的房间,张丙和王甲免不了感慨一番。北京的地下室里该有多少江西的王这样的创业者,一步一步实现来北京的梦想。

  王甲忽然说:王的老婆长得还不错呢!

  赵丁说:怎么样!是他老婆吧,他老婆替他管好多业务呢!长得是挺漂亮。

  张丙说:你瞧,这就是夫妻店,“编委会”实际上主要就他们两口子,一样能办成。

  王甲说:干!咱们也干,两个“江西小表子”都能在北京买房,咱不比他强一百倍啊!

  赵丁说:就是!他们有房,肯定也得有车了。

  张丙说:肯定有,开着车来上下班,把车停学院里,不知道还以为在学院教书呢!

  “来北京创业的人没有一个不是在地下室起家的”这话非常激励张丙他们哥仨,一定要在北京立住!联想到目前的工作,并没有进展,但哥仨此刻并不缺少激情,等待只是暂时的,那就暂时在地下室北京的影子里积累信心吧。

  初尝收获的喜悦

  张丙考虑应该主动给郑直和周贵路打个电话了,电话里也不用提工作的事,就说有时间晚上吃顿饭。电话让王甲打的,郑直不在办公室,电话是周路接的。周路很明白,主动提到主编从海南还没回来,工作确定下来也就这星期的事了。

  王甲说:不着急,就是想咱们经常见见面。

  周路说:我手头正好有个小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