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208七剑十三侠 作者:唐芸洲-第10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在这里受这痛苦。你可知道‘率士之滨,莫非王巨’?你今日虽做了刺客,其实在先也是个极安分的良民。在你此时,以为受人之托,必须忠人之事;今事既未办就,你又为人擒获,本府料你本意以为作事不成,未能忠人之事,觉得已负人的重托,再将托你的人招了出来,更觉对他不起,所以咬定牙关,不肯将指使的人招出,免得他与罪同科。这是你的血气,有肝胆的人,所谓‘一人作事一人当’,不肯带累别人,你的心定然如此,本府倒也甚为钦佩。但不过本府还代你可惜……”下言尚未说出,只见赵虎说道:“你代咱家可惜甚么?”荆州府道:“本府代你可惜的既非本领不如人,又非肝胆不如人,只可惜你愚而不明,但知充作好汉,徒以一身枉死。本府试问你,这指使你行刺之人,平时你受过他什么恩惠?还是不以死相报不能报他的大德?若果有这番思义,竟要以死相酬,一将他招出来便万分对不他起,而又于自己以死相报之意大相背谬,你就不必实招,好让你杀身成仁,完一个‘一死报知己’的名节。设若指使你这人,尔并未受他的恩惠,他也不曾有什么恩惠施之于你,或以银钱贿属,或以官爵允你,你便因他这累累多金、空言官爵就代他奋身行刺,犯这罪大恶极的科条,在先固未尝深思,现在还不知懊悔,这就未免可惜。你外似英雄,其实心也糊涂,愚而且憨了。”荆州府用了这一番说词,打算使他自己反悔,可以招出实情。不知赵虎可能从实招来否,且听下回分解。

    


第六部分
第168回 用骗供刺客承招 上表章知府覆命
             
                  话说荆州府用了这一番说词,隐隐的打动赵虎,使他从实招出究竟指使的是何人。果然,赵虎披荆州府说了这番话,暗暗想道:“这官儿说的这些话,倒也不错。我也不曾受过他什么十分恩惠,不过得了他一个虚名的官职,每人摊了二百银子,我便前来代他行刺。果真把正德君刺死,他将来做了皇帝,我还可以做个官儿;今又不曾将正德君刺死,又被他拿住,我不免又要凌迟。在先我在监牢里,虽然也不能活命,那还是自作自受,到了临时不过一刀将头砍下,不致受那凌迟之罪;今日为他前来行刺,反而轻罪又变重了。而况他已败得那样,现在御驾又去亲征,加上王守仁那里又放着许多英雄、武士、侠客、剑仙,他如何抵敌得住?眼见得也要身首异处。我纵不将他招出,他也是要死的,倒反代他瞒藏了一款,我却更加罪大。若将他招出,我虽不能活命,倒底扳出一个人来,也好代我分分罪名,或者我的罪倒反改轻些,也未可料。若一味的咬紧牙关不肯招承,难道这官儿还肯放松么?不但随后要受那凌迟之苦,就是当下这严刑拷问,也就够受的了。不如还是招出他来,也免得此时受这严刑的苦楚。”一个人低着头,沉吟不语。

      荆州府在上面看见赵虎低头不语,若有所思,已猜到他八九分意思了,因又问道:“本府对你说了这许多话,你为何只是沉吟,难道本府所说的非是么?或是你有什么委曲,也不妨与本府说明,本府也可给你剖析。”赵虎便说道:“咱家有句话不明白:你说咱家愚而无智,你怎么看出咱家没智呢?”荆州府道:“本府说你无智,却也无不可,你可听本府一一告诉于你,尔就知本府说的话不错,尔也就可知不智的道理了。你未受人家的大恩惠,甘为人家指使,来作此大逆无道之事,以致罪犯天条,一不智也。既来行刺,而又不能成事,反至被捉,徒欲以一死报相托之人,反致自家皮肉吃苦,二不智也。既被严刑拷问,痛楚交加,就该供出指使之人,不但可免拷打,还可为自家分罪,以重减轻。尔乃计不及此,以为我是个英雄好汉,一人作事一人当,何必将指使之人拖出。不知尔之罪系为他指使而得,尔不将他招出,是你因他得罪,那指使的人反得逍遥法外,无罪可名耳,是尔代他甘受凌迟之苦,三不智也。有此三不智,尔尚得谓之英雄好汉么?夫所谓英雄好汉,第一要恩怨分明,其次要见识广大,方算得是个英雄好汉。如尔这般行径,不但不是英雄,不是好汉,真如一个无知的木偶,上了人家当,自己有杀身之祸,还自命是英雄好汉,不肯将指使的这人供招,情愿代他一死,怎教本府不可惜你是愚而无智么?你到仔细想想本府的话,可错也不错?”

      赵虎听了这番话,忽然大声说道:“大老爷,你竟是个好官,咱家被你这番话说得咱佩服倒地。咱虽凌迟处死,也要感激你的。你老说是愚而无智,咱这会儿仔细想来,真个是愚而无智。不但咱家愚而无智,连咱这结义哥哥也是愚而无智,全个儿上了那忘八羔子的当!咱家供了罢。”荆州府听他说这话,又复说道:“尔现在可明白了,这才算是英雄好汉啰。尔可快招上来,好使本府给你录下口供,明早送呈圣上看过,本府奏明,代你把这凌迟的罪脱卸到指使你行刺的那人身上,好使你们不受这凌迟之苦,你快招了罢。”

      赵虎当下便望钱龙说道:“大哥,咱家招了,你也招出那忘八羔子,好让他代咱弟兄们分分罢。不然。咱家弟兄受了这许多的苦,将来还要凌迟,他反得逍遥无事,咱们弟兄不算是给他白死了么?大哥,咱们招罢。”此时钱龙也知追悔,因闻赵虎之言,便说道:“老兄弟,咱与你一样的口供,一样被人指使,你招就是了。”

      赵虎因供道;“大老爷容禀:小人本是德化县监内的盗犯。因宁王宸濠兵屯樵舍,当时因粮饷不足,遣派雷大春攻打九江。将九江府攻打开来,雷大春便搜括仓库,又去劫狱翻监,将小人等放出狱来,与雷大春一齐到了樵舍。又经雷大春保荐,将小人荐在宁王驾下当差。后来宁王见小人武艺高强,就封了小人与钱龙的官,唤作什么游击将军,专为预备与王守仁对敌。不到数日,有个京城太监,唤作什么张锐,差了一个人来,唤作陆空,并带张锐的书信,说是万岁不日亲征,分两技兵,一枝兵趋南京,一枝兵趋江西。南京的兵是威武副将军许泰统领,江西的一枝兵是圣上与太监张忠、左都督刘晖统带。那信上却是使宸濠遣人半途行刺,将圣上刺死,宁王便可登大宝了,因此宁王就生了这行刺的心。当时便叫小人与钱龙二人比武,那时小人以为这习武本军中应有之事,不足为怪。那知到了比武这日,他却不使小人比试枪棒,却使小人演试飞檐走壁之能。小人当时也不知他是何用意,即与钱龙二人比了一回,宁王便与小人说道:‘现在圣上要来亲征,孤家与他有敌国之仇,你今有此本领,能代孤将那昏王刺死,孤随后登了大宝,当封你为平肩王。’小人与钱龙二人听了他这一派言语,不期为他所惑,当时就答应他前来,以为把圣上刺死,小人随后就可得封王位。不料作事不成,反为焦大鹏所捉。这事虽小人作事不慎,然仔细想来,究竟为他所惑,误信宁王之言,作出这弥天的大祸!这都是小人与钱龙的实在口供,并无半字虚言,大老爷也可据情覆命了。”

      荆州府听了这番话涸道:“还有什么别项情节么?”赵虎道:“再无别项情节了。”荆州府道:“既无别项情节,你可画了供来。”赵虎答应。当有差役将供单掷下,赵虎先画了口供;又拿到钱龙面前,使钱龙画过。荆州府便命将他二人分别寄监。忽见焦大鹏走到荆州府面前,向他耳畔说了两句话。荆州府点头,立刻着人将钱龙、赵虎拉翻在地,将腿筋挑出,然后上了大刑,分别寄监而去。焦大鹏也就告别,仍回大营。

      这里荆州府连夜修了本章,并将供词叙入表章之内,等到五更三点,便换了朝服,直奔行宫而来。此时,随扈各大臣已都在朝房预备早朝,一见荆州府进来,大家向前齐说道:“贵府真是干员,居然一夜能将那两个刺客实供问出,又能不辱君命,可敬,可敬。”荆州府道:“此皆托各位大人的洪福罢了,卑府那里有什么才干,这总是各位大人过奖。”

      正议论间,已听得静鞭三响,武宗升殿,诸臣便一个个趋赴金阶。朝参已毕,分班侍立。当有荆州府知府孙理文出班跪下,手捧表章,口中奏道:“臣荆州府知府孙理文,昨钦奉圣旨,饬令严审刺客钱龙、赵虎二人有无指使各情节。臣回署后,当即将该刺客严加审问,处以重刑。该刺客始则熬刑不招,坚称并无指使;复经臣再三开导,以言相诱,后来才供出系宁王宸濠指使前来。该二犯所供如一,又经臣严加驳诘,毫无狡展。兹将原供并录,恭呈圣览,候旨圣裁。再据焦大鹏声称,该二犯本领高强,虽此时监禁,难保无越狱情事,因与臣一再商议,先将该二犯腿筋挑断,现在分别寄监,候旨定夺。”说着将表章呈上。当有值殿大臣接过来,摆在御案面上。武亲打开表章,从头至尾看了一遍,龙颜大怒,道:“原来太监张锐也与他私通,朕如何能容这两个逆贼幸逃法外!张锐俟朕班师回京后,再行严讯他的口供,从重治罪。现在钱龙、赵虎既已审问明白,着即将该二犯凌迟处死。荆州府孙理文办事迅速,着加一级调用。钱龙、赵虎,即着孙理文监斩。”当下孙理文谢恩毕,武宗也就退朝,各官皆散。毕竟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六部分
第169回 伍定谋遗书约战 一枝梅奉调进兵
             
                  话说荆州府退朝出来,回至衙门,即刻将城内守城营官、兵卒传齐,升坐大堂,立将钱龙、赵虎二名刺客提出监来,当堂捆缚,押往法场凌迟处死。复将首级带回,悬竿示众。当下孙理文又去覆命。武宗知钱龙、赵虎业已如法凌迟处死,也就传出旨来,令各营拔队,星夜驰往南昌,自己亦于即日起跸。这道旨意一下,当时各营那敢怠慢,也就即刻拔队起程。随驾各大臣自然护卫圣驾起跸,风驰电掣,直望南昌进发,暂且慢表。

      再说宸濠兵屯樵舍,既立水师联为方阵,准备与王守仁抵敌。这日王守仁便聚众将议道:“现在逆贼结舟为阵,虽经伍定谋前来献计,但是伍定谋已去了数日,不见回信,本帅心甚盼望。又不知他的渡船何日可到。诸位将军有何妙策可以攻破逆贼的水寨,尽管说出,大家计议。能早一日将逆贼捉住,即使圣驾到来,亦可就近献俘,免得再劳圣驾亲征了。”诸将皆面面相觑,毫无破敌之策。只见徐鸣皋说道:“元帅勿忧,末将料伍知府既来献策,他定有奇谋。渡船未即来到者,或尚有应用各物未备,不便先使渡船过来。恐稍有未备,临时反多掣肘,是以斟酌尽善,必使万无一失。此亦临事而惧、好谋而成之道也。元帅请待三日,若三日后仍无消息,末将愿潜赴南康一行,促其速成,以便早日进攻。”王元帅听罢道:“某亦有此意,且俟三日后再作计议便了。”众将退出,一日无话。

      到了次日,又各去大帐议事。正议论间,忽见卜大武走进来。大家一见,惊问道:“卜将军何以独自回来,有什么要事?”卜大武道:“只因奉了伍大人之命,押渡船过江,现在各渡船已陆续到齐,分布支河汊港,听候调遣。”大家一听,喜不自禁。卜大武又问道:“元帅现在那里?”徐庆道:“元帅就要升帐了。”卜大武道:“我还有要话与元帅说。”徐鸣皋道:“将军有什么要话么?”卜大武道:“伍大人临行时曾屡言淳属:请元帅不必着急,他在那里日夜思虑,想那一战胜齐的妙策,旦暮必有书来,务请元帅见书后再行出队。若其不胜,伍大人说愿以军法从事。”徐鸣皋道:“伍大人谋定后战,深得古人用兵之法。他既有此说,必定有绝好的奇谋。且俟元帅升帐,某等当附和其说,以坚元帅之志便了。”

      少刻,元帅升帐,众将参见毕,卜大武便上前说道:“伍大人再三上覆元帅,现在预备火攻之船业已齐备,其余渡船亦着令末将陆续押渡过来,现在分布支河汊港,一来使逆贼毫不防备,二来等各事齐全,即请元帅拨兵飞渡。旦暮伍大人尚有书来,并属令将情致意元帅:一经书到,务请元帅遣调。若其不胜,伍大人说愿甘军法从事。”王元帅听罢,道:“本帅亦深知伍定谋谋略胜人,他此次谋定后战,谅非食言。本帅当等他的书信照办便了。”

      正说之间,外面小军进来报道:“禀元帅,现在帐外有个渔人,从对岸来的,说是奉伍大人之命,特地呈书到此,并有要话面说。”王守仁道:“将他带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