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楚汉逐鹿人物正解-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帮助,这颗昏庸的头脑就顾之不及了。
  胡亥最大的昏庸处在于对赵高的信用。赵高诱逼李斯,推胡亥为帝,其后诱使胡亥诛戮朝臣,又在治国政策上投胡亥所好,暴虐百姓,他积怨甚多,怕大臣入朝奏事时毁谤自己,借口皇帝在朝中当面决事会有失误,诱使胡亥深居宫禁,使自己取得了代替胡亥听事和回复的特权,胡亥被其蒙蔽欺骗反而暗自幸庆。他曾评价说: “赵高本是个宦官,但他不因为安逸而放肆,也不因危难而变心,他廉洁向善,因忠心而得到提拔,在职位上讲求信义,我确实认为他很贤良。我年轻时就死了父亲,没有多少知识,不熟悉治国之法,赵高为人精明强干,下知人情,上识我的心意,我不依靠赵高,该用谁呢?”出于这样的认识,胡亥放手地把自己的许多权力交给这位满腹险机的阴谋家,让他代自己决断朝议,处置大臣,以至发生了枉杀李斯、逼反章邯的严重事件,而胡亥尚不知实情,反而提赵高为中丞相。
  赵高为巩固自己的权位,故意在朝中演了一场指鹿为马的鬼把戏,事后对不随声附和的大臣,捏造罪名加以迫害。这本是威慑人心,暗夺皇权的阴计,但胡亥浑然不知。胡亥认定是鹿,但左右大臣都随赵高说是马,胡亥于是以为自己认物不清,是被鬼神所惑,召来太卜占卦,最后按照太卜的指使,去上林苑(今陕西西安市西南)进行虔诚的斋戒。斋戒期间,他却每天游玩打猎,有次竟亲手射杀了过路的行人。后来又听人说: “天子无故杀害无罪的人,这是上帝所禁止的,鬼神不会享受其祭祀,上天会降下灾祸,应当远离皇宫去消灾。”加上其他原因,他又去望夷宫居住避灾。胡亥就是这样一位受人愚弄而不清醒,没有识见,难于长进的弱智人物。
  前207年,在刘邦已入武关,天下局面不可收拾时,赵高终于决定要把胡亥作为他的政治牺牲品抛出去。他让郎中令为内应,谎称望夷宫有大盗, 又让自己的女婿阎乐调兵遣将,率千余人至望夷宫殿门,缚绑了卫令仆射(卫兵首领),故意诘问: “盗贼入宫,为何不阻止?”卫令回答: “房子周围设兵严防,盗贼怎敢进宫?”阎乐斩掉卫令,带兵射箭冲入,郎官侍宦们大惊,有的逃跑,有的格斗,反抗的被杀死了几十人。郎中令和阎乐一同进入,用箭射中胡亥的篷帐和坐帷,胡亥大怒,召唤左右侍卫,他们都惶恐不敢格斗。有一个侍服的宦者在旁,胡亥进内室问他: “你为什么不早告诉我实情?竟到了这个地步?”宦者回答说: “我不敢说实情,因而才保全活命。假如我早说了, 会同样被杀,怎能活到现在?”阎乐上前历数胡亥罪责,然后说: “你骄横放纵,暴虐诛杀,天下都反叛了,你自己拿主意吧!”胡亥相继提了四个选择: 想见到丞相赵高;愿为一郡之王;愿为万户侯;愿与妻子儿女当老百姓, 均被一一拒绝。阎乐告诉他: “我受丞相之命,为天下人诛杀你,你说得再多,我也不敢报告。”他指挥士兵上前,胡亥不得已而自杀。后被赵高以百姓礼仪葬于宜春苑(今西安市长安区南)。
  望夷宫之变是赵高长期弄权,迫害朝臣,蒙蔽君主等罪行恶性发展的结果。赵高的权威已经到了使皇宫侍卫闻之惶悚的地步,守卫宫殿门户的郎中令也已成为赵高的私人势力,但胡亥竟毫无觉察,其政治嗅觉的迟钝和辨别是非能力的低弱已到了难保自身安全的程度。明明是他自己平时剥夺了下属提供真实情报的人身安全保障,事后却责备侍卫宦者知情不报,临死犹不能自悔。他以为自己与赵高的关系非同寻常,事发后仍然幻想见到赵高,面请王侯,真是痴人说梦。一个没有正常智力的人窃取神器,在至尊的位置上胡作非为,只能自取灭亡!       楚汉逐鹿人物正解说 作者:李明华第一部分:失道 秦失其鹿 昏庸为君 徒遗臭名
  嬴政的妻妾嫔妃很多,一共为他生有二十多个儿子,胡亥的生母是秦国灭赵时自赵王宫中选来的后妃胡姬,她才思敏捷,能歌善舞。据说在荆轲刺秦王而被击杀的当晚,嬴政在内宫设宴压惊,后宫嫔妃纷纷前来问安,这位胡姬在嬴政面前奏琴而歌曰: “罗縠单衣兮可裂而绝,八尺屏风兮可超而越,鹿卢之剑兮可伏而拔,嗤彼凶狡兮身亡国灭!”胡姬在歌中描述了嬴政当日在堂上从荆轲手中撕裂衣袖,以屏风隐身,瞅机会伏背拔剑,最终斩杀刺客的英勇搏斗场面。嬴政听罢非常喜爱,当即赐给一小箱缯绮,晚上就宿于胡姬之宫。后来胡姬生下一子,即胡亥,母子一直受到嬴政的宠爱。嬴政曾下诏让赵高向胡亥教习法律审判和书法,看来对此子确有器重之心,但赵高在沙丘之变中向李斯荐举胡亥为君时,介绍说他“仁慈笃厚,轻财重士,辩于心而诎于口, 尽礼敬士”。赵高的介绍肯定要拔高和夸大, 但也多在难以验证的德行方面。涉及能力方面,赵高也承认他语言迟钝(“诎于口”),只说了一条无法证实的优点,即内心有认识能力(“辩于心”)。此外再也没有可拔高的地方了。可见胡亥虽然子因母荣,但并没有继承他母亲的才情。当政前他就是一位说话结巴、无所优长的顽子。
  嬴政最后一次出巡时,因胡亥的请求而带上了这位少子, 但嬴政临死前明确地要把皇权移交给前曾贬斥的长公子扶苏, 以嬴政的性格,选嗣不会过多顾及嫡长子的名分束缚,他一定明白,胡亥可以作为爱子,但不可以作为皇位的继承人,因为治理一个赫赫大国,最需要的是治理者的能力及其衍生而来的威望。
  赵高出于个人的目的,在嬴政死后扣压了其向扶苏的传位诏书,准备推举随行的胡亥为帝,胡亥开始是不敢接受的,他认为: “废兄而立弟,是不义也;不奉父诏,是不孝也;才能浅薄而抢夺他人功业,是不智也。在这三方面违反道德,天下不服,自身难保,国家也会灭亡。”作为受宠的少子,他根本没有为君的思想准备。但在赵高的引诱和说服下他默许了其策划,后来和赵高、李斯一起实施了逼杀扶苏的篡位阴谋,终于成为了秦王朝的二世皇帝。
  胡亥本质上不是一个政治型人物,这恐怕是他即位前没有篡位意识,并曾拒绝赵高推举的根本原因。他因外在原因成为天下至尊,处在了政治核心地位,立刻在重大问题上显露了其政治上的昏庸低能。
  首先,他一上台就大肆诛戮皇亲重臣,虽然是为了维护个人的皇权和地位,但把诛杀范围一再扩大,乃至于愿意缴械的反对派和宁愿顺从支持他的朝臣也不放过,实际上是严重削弱了自己的统治基础,彻底动摇了秦王朝的统治根基。后来他又实施所谓的督责之术,甚至把打击的矛头对准了愿意为自己统治效力的忠信之臣,更是对自己统治力量的损害,以至于后期失去了对赵高邪恶势力的任何牵制力量,受人玩弄和控制,终于走上了亡国的道路。
  其次,政治眼光狭隘,使他根本无法看清嬴政统治时期的方向性失误,他上台后继续执行嬴政时期横征暴敛,严苛用法的统治政策,为一人的享受无休止地役使天下,加深了嬴政时期就已显露的社会危机。本来,嬴政暴虐民众的统治方式给继位者提供了拨乱反正的良好机遇,胡亥上台之时, 劳苦已极的天下民众引领期盼新君主的到来,“劳民之易为仁”,如果胡亥能一反前政,改弦更张,天下百姓自会感恩拥戴,前朝暴政反而可能成为他获得皇位合法性和巩固统治的依凭。如扶苏当年评价嬴政的政策时就认为: “天下初定,远方百姓尚未归附,人们喜欢儒家仁政,若严法治之,恐怕会天下不安。”但胡亥不具有扶苏的政治识见,他继续前朝暴政,有过之而无不及,竟认为即使嬴政搞错了的工程也要继续。他的荒唐的为君观、享乐观,真正是视治国为儿戏的幼稚心态。关东反叛的怒潮,实在是胡亥对民众雪上加霜,逼迫出来的。
  西汉贾谊在《过秦论》中认为,胡亥继位时,天下嗷嗷待哺的民众都期盼有一个好政策。假使胡亥有一般平庸君主的德行,任用忠臣贤人,纠正嬴政时的失误,裂地分封,省刑减赋,天下人自会安居乐业。但胡亥变本加厉地暴虐民众,繁刑严诛,赋敛无度,从君卿到百姓,人人都怀自危之心,处于痛苦不安之状。致使陈胜振臂一呼,天下响应。秦王朝的灭亡,直接是胡亥的昏庸统治导致的。
  像胡亥那样没有德行和能力的平庸、昏庸君主,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 第一,没有起码的政治识见,提不出自己的施政方针,一味模仿前任,把前任的错误及政治模式也都继承下来,拉虎皮作大旗,吓唬世人,也借以证明自己的正统地位。第二,治世的自信不足,喜欢虚张声势,想以此证明自己为政的功绩,也借以掩饰自己的心虚。凡事务求奢华,讲究声势, 对由此给社会造成的负担是不大顾及的。第三,追求超乎客观条件的个人享受,对游玩娱乐有极浓厚的兴趣,而对许多棘手的紧迫政事则采取鸵鸟政策,埋头不理,或能拖就拖。第四,对许多有声望的属下心存戒备,尤其是在个人地位得之非正时更是嫉恨贤能,将他们的存在视为对自我地位的威胁,必欲除之而后快。因而其施政的主要注意力总是在内不在外,在人不在事。第五,以严苛的手法消除可能有异动的力量,专制体制是其实施打击的个人工具,塞责诿过是其常用的手法。第六,把治政看成轻而易举的事情,尚未作为就喜欢听到奉承谗谀之言,其身边必有能投其所好、满腹险机的大奸。
  胡亥作为典型的昏庸君主,执政三年,激化了嬴政时就已显露的社会矛盾,把秦王朝引向了无可挽回的崩溃之地。他身死国灭,遗臭万年!       楚汉逐鹿人物正解说 作者:李明华第一部分:失道 秦失其鹿 观鼠为悟 设计人生
  李斯: 知识分子的败类,为虎作伥落虎口
  李斯是秦代著名政治人物, 原为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人,年轻时为郡(周代郡统属于县)中小办事员,后来师从大学问家荀况,学习政治理论和治国方法。战国末年西入秦国,开始为吕不韦舍人,又先后被嬴政任为长史、客卿,就兼并战争和国家建制问题向嬴政提出过不少建议,均被采纳,也曾受命进行过文字整理。后来升任丞相。嬴政死后,他追随赵高,拥立胡亥为帝,后为赵高所忌,前208年受诬陷被杀。
  李斯出身贫民,他以学问家的身份跻身秦国政治集团,极大地优化了集团决策层的素质结构,推动了秦国兼并战争的进程。但李斯为提高和巩固自己的政治地位, 不顾集团的整体利益而大搞个人投机,放纵和推动秦王朝走上了腐败和自毁的险路, 最终为王朝的灭亡而祭血。
  一、 观鼠为悟,设计人生
  李斯在为楚郡小吏时,观察到了一种现象,对他很有启发。他看到办公处厕所中的老鼠吃着脏东西,因接近人和狗,经常受到惊吓;他又看到粮仓里的老鼠住在大屋子中,不受人和狗的惊扰,吃得也很好。李斯由此感悟到,一个人是否有出息,就像老鼠一样,完全在于能否给自己找到优越的环境。这一认识极大地改变了李斯的人生态度,他开始着手设计自己的人生。
  李斯像赵国人荀况是当时很有影响的思想家,他曾先后到齐、楚、赵、秦等国讲学, 有一套成熟的思想理论体系。李斯认为,诸侯争夺之时,游说者可以参与政权,于是决定向荀况学习治国的本领,与他同时学习的还有韩国的公子韩非。李斯完成学业后,料到楚王成不了大事,而六国都很衰弱,没有建功立业的希望,不值得为他们效力,最后决定西入秦国。
  可见,李斯对自己人生的设计过程是: 首先,看清天下大势,选定一个炙手可热的领域作为自我提升的入口处;然后瞄准着这个入口处,着力培育自己在此处得以竞争的本领;最后还要找到一个能使自己乘风顺势、大显身手的切入点。他要利用秦国在列国争雄末期已经取得的强大优势地位实施自己的政治抱负,顺势稳取“仓中鼠”的优越环境。
  李斯入秦前,对他的老师荀况说明了所以选择秦国的理由,并且抒发了自己对人生的感慨: “耻莫大于卑贱,悲莫甚于贫困。久处卑贱之位、困苦之地而责难世俗,厌弃名利,还标榜自己与世无争,这不是读书人的真情。”他认为处卑贱之地而不想改变自己的处境,就像只有等到有了现成的才会张嘴吃的禽鹿一样,虚有其表。李斯的感慨,表明了他身处贫贱之位而不甘心,穷则思变,发奋努力,积极进取的人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