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史记 译注 4-第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救』鸱āR蛩募静煌挠貌煌哪静模莆幕稹4喝∮芰穑娜≡嫘又穑鞠娜∩h现穑锶∽鯓A之火,冬取槐檀之火。燧,取火之具。分阳燧、木燧,木燧用以钻木取火。④期(jī,及):一整年。已:止。⑤旨:味美食物。⑥免:脱离,离开。按宰予问三年之丧见于《论语·阳货》。文字略异。⑦这一句的意思是说,腐秽的土做成的墙壁没法而进行粉刷。这是比喻宰予难以造就。粪土,腐土,秽土。圬,泥瓦工人用的抹子。引申为抹灰等泥瓦工作。按宰予昼寝见于《论语·公冶长》。⑧五帝:相传古代的五位帝王,其说不一。一般认为黄帝、颛顼、帝喾(kù,酷)、唐尧、虞舜。⑨夷:诛杀。按《索隐》:“《左氏传》无宰我与田常作乱之文,然有阚止字子我,而因争宠,遂为陈恒所杀。恐字与宰予相涉,因误云然。”《索隐》之疑,是。 
  端木赐,卫人,字子贡。少孔子三十一岁。 
  子贡利口巧辞,孔子常黜其辩①。问曰:“汝与回也孰愈②?”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 
  子贡既已受业,问曰:“赐何人也?”孔子曰:“汝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③。” 
  陈子禽问子贡曰④:“仲尼焉学?”文武之道未坠于地⑤,在人,贤者识其大者⑥,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又问曰:“孔子适是国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⑦?”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⑧。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也⑨。” 
  子贡问曰:“富而无骄,贫而无谄,何如?”孔子曰:“可也;不如贫而乐道,富而好礼。”⑩ 
  ①黜:废止,反驳。②愈:更加,胜过。按孔子此问与下文子贡所答见于《论语·公冶长》。③瑚琏:瑚、琏都是古代祭祀时盛粮食的器皿,因其贵重,常用来比喻堪当大任的、有才能的人。按此问答见于《论语·公冶长》。④陈子禽在《论语》中出现两次,向子贡提出两个关于孔子的问题,但并未问及“仲尼焉学”。问及这个问题的是卫国人公孙朝,见于《子张》篇。太史公误。⑤文武道:周文王、周武王的治国的思想。⑥识:记住。大:根本、重要。⑦抑:还是。⑧温:温和。良:善良。恭:恭敬。俭:俭朴,不放纵。让:谦让。⑨其者:或许。按此问此答见于《论语·学而》。⑩此问此答亦见于《论语·学而》。 
  田常欲作乱于齐,惮高、国、鲍、晏①,故移其兵欲以伐鲁。孔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夫鲁,坟墓所处,父母之国,国危如此,二三子何为莫出②?”子路请出,孔子止之。子张、子石请行,孔子弗许。子贡请行,孔子许之③。 
  遂行,至齐,说田常曰:“君之伐鲁过矣。夫鲁,难伐之国,其城薄以卑④,其地狭以泄⑤,其君愚而不仁,大臣伪而无用,其士民又恶甲兵之事⑥,此不可与哉。君不如伐吴。夫是,城高以厚,地广以深⑦,甲坚以新,士选以饱,重器精兵尽在其中⑧,又使明大夫守之,此易伐也。”田常忿然作色曰:“子之所难,人之所易;子之所易,人之所难。而以教常,何也?”子贡曰:“臣闻之,忧在内者攻强,忧在外者攻弱。今君忧在内。吾闻君三封而三不成者⑨,大臣有不听者也。今君破鲁以广齐,战胜以骄主,破国以尊臣,而君之功不与焉⑩,则交日疏于主。是君上骄主心,下恣群臣(11),求以成大事,难矣。夫上骄则恣,臣骄则争,是君上与主有郤(12),下与大臣交争也。如此,则君之立于齐危矣。故曰不如伐吴。伐吴不胜,民人外死,大臣内空,是君上无强臣之敌,下无民人之过,孤主制齐者唯君也。”田常曰:“善。虽然,吾兵业已加便矣(13),去而之吴,大臣疑我,奈何?”子贡曰:“君按兵无伐,臣请往使吴王,令之救鲁而伐齐,君因以兵迎之。”田常许之,使子贡南见吴王。 
  ①惮:害怕,畏惧。高、鲍、晏:齐国握有实权的卿大夫。②二三子:诸位、诸君。多用于年长或位尊者对关系较近的年轻人的称呼。③以上“田常欲作乱于齐”段。《史记会注考证》在“故移其兵欲以伐鲁”句下引苏辙曰:“齐之伐鲁,本于悼公之怒季姬,而非陈恒(按即田常);吴之伐齐,本怒悼公之反复,而非子贡。吴齐之战,陈乞(按即陈恒之父)犹在,而恒未任事。所记皆非,盖战国说客设为子贡之辞,以自托于孔氏,而太史公信之耳。”按苏辙语不为无察。但《史记》全书类似这种采自传闻的材料非止一端。④卑:低。与高相对。⑤其地狭以泄:《史记会注考证》引王念孙曰:《越绝书》、《吴越春秋》并“地”作“池”,“泄”作“浅”,下文“广以深”正与“狭以浅”相对。按王说是。池,护城河。⑥甲兵:铠甲和兵器。借指战争。⑦地广以深:参见注⑤,应为“池广以深”。⑧重器:宝器。比喻可贵的人才。⑨三封:三次受封。⑩不与:不在其中。(11)恣:放纵,无拘束。(12)郤:通“隙”。比喻感情上的裂痕。(13)业已:已经。业,既,已。 
  说曰①:“臣闻之,王者不绝世②。霸者无强敌③,千钧之重加铢两而移④。今以万乘之齐而私千乘之鲁,与吴争强,窃为王危之。且夫救鲁,显名也;伐齐,大利也。以抚泗上诸侯,诛暴齐以服强晋⑤,利莫大焉。名存亡鲁,实困强齐,智者不疑也。”吴王曰:“善。虽然,吾尝与越战,栖之会稽⑥。越王苦身养士,有报我心。子待我伐越而听了。”子贡曰:“越之劲不过鲁,吴之强不过齐,王置齐而伐越,则齐已平鲁矣。且王方以存亡继绝为名⑦,夫伐小越而畏强齐,非勇也。夫勇者不避难,仁者不穷约⑧,智者不失时,王者不绝世,以立其义。今存越示诸侯以仁,救鲁伐齐,威加晋国,诸侯必相率而朝吴,霸业成矣。且王必恶越,臣请东见越王,令出兵以从,此实空越,名从诸侯以伐也。”吴王大说⑨,乃使子贡之越。 
  ①说:游说,劝说。②王者:施行王道的人。儒家称以仁义治天下为王道。③霸者:施行霸道的人。凭借武力治天下为霸道。④这一句的意思是说,在极沉重的物体上,再加上轻微的分量也可能产生移位。以比喻暗示吴王,一旦齐国占领了鲁国,吴国的优势可能变为劣势。千钧,极言沉重。铢两,极言轻微。⑤诛:讨伐。⑥栖之会稽:前494年,吴王夫差大败越军于夫椒,乘胜攻破越都,越王勾践“乃以甲兵五千人栖于会稽”。见卷三十一《吴太伯世家》、卷四十一《越王勾践世家》、卷六十六《伍子胥列传》。⑦存亡继绝:使灭亡之国复存,使断绝之嗣得续。⑧穷约:困窘。暗示吴王援救因窘中的鲁国。⑨说:同“悦”。喜欢、高兴。 
  越王除道郊迎①,身御至舍而问曰②:“此蛮夷之国③,大夫何以俨然辱而临之④?”子贡曰:“今者吾说吴王以救鲁伐齐,其志欲之而畏越,曰‘待我伐越乃可’。如此,破越必矣。且无无报人之志而令人疑之,拙也;有报人之志,使人知之,殆也⑤;事未发而先闻,危也。三者举事之大患。”勾践顿首再拜曰⑥:“孤尝不料力,乃与吴战,困于会稽,痛入于骨髓⑦,日夜焦唇干舌,徒欲与吴王接踵而死⑧,孤之愿也。”遂问子贡。子贡曰:“吴王为人猛暴,群臣不堪⑨;国家敝以数战,士卒弗忍;百姓怨上,大臣内变;子胥以谏死⑩,太宰嚭用事(11),顺君之过安其私:是残国之治也(12)。今王诚发士卒佐之以徼其志(13),重宝以说以心,卑辞以尊其礼,其伐齐必也。彼战不胜,王之福矣。战胜,必以兵临晋,臣请北见晋君,令共攻之,弱吴必矣。其锐兵尽于齐,重甲困于晋,而王制其敝,此灭吴必矣。”越王大说,许诺。送子贡金百镒(14),剑一,良矛二。子贡不受,遂行。 
  ①除道:清扫道路。②身御:亲身驾驭车子。③蛮夷:古代泛华夏中原民族以外的少数民族,用此谦称本国偏远落后。④俨然:矜持庄重的样子。辱:屈辱。⑤殆:危险,不安全。⑥顿首:周礼九拜之一。头叩地而拜。⑦痛:恨。⑧接踵:足踵相接,连续不断。这里有一块儿,一道儿,相继的意思。踵,脚后跟。⑨堪:经得起,忍受。⑩子胥以谏死:伍子胥多次进谏吴王伐越,停止伐齐,吴王听信太宰嚭谗言,赐剑子胥自杀。事详卷六十六《伍子胥列传》。按《索隐》引王邵曰:“《家语》、《越绝》并无此五字,是时子胥未死。”梁玉绳《史记志疑》亦云:“子胥死于艾陵战后,是时尚未赐属镂。”此二说固当。本传后文谓“子贡去而之鲁。吴王果与齐人战于艾陵,大破齐师”,这说明子贡这番游说活动是在艾陵之战以前,而此战以前子胥固在焉。卷三十一《吴太伯世家》云:“七年,吴王夫差闻景公死而大臣争宠,新君弱,乃兴师北伐齐。”子胥谏勿务齐,“吴王不听,遂北伐齐,败齐师于艾陵”。卷四十一《越王勾践世家》云:“吴王将伐齐。子胥谏曰:‘未可。……愿王释齐先越。’吴王弗听,遂伐齐,败之艾陵,虏齐高、国以归。让子胥。子胥曰:‘王毋喜!’王怒,子胥欲自杀,王闻而止之。”由于太宰嚭一再谗毁子胥,“王乃使子胥于齐”,“役反,使人赐子胥属镂剑以自杀”。又卷六十六《伍子胥列传》对此战虽未明确地系在何年,但从有明确系年的吴越夫湫之战往后推,也恰在吴王夫差七年。此传又谓,艾陵之战后四年吴王再次“北伐齐,越王勾践用子贡之谋,乃率其众以助吴”,子胥也再一次谏吴王勿伐齐,“而吴王不听,使子胥于齐”,子胥“还报吴”,吴王听信太宰嚭的谗言,赐死子胥。此吴王夫差十一年(前485)事,卷十四《十二诸侯年表》明确记载,是年吴“与鲁伐齐救陈,诛伍员”。综此,则子贡去吴之越说勾践时,子胥固未死也。《左传》虽把艾陵之战系于鲁哀公十一年(前486),但记吴王赐子胥属镂剑以死事,也是在子胥使齐还吴以后。(11)用事:执政,当权。(12)残国:残害国家。(13)徼:通“邀”,求取。(14)镒:古代重量单位。一镒为二十两或二十四两。 
  报吴王曰:“臣敬以大王之言告越王①,越王大恐,曰:’孤不幸,少失先人,内不自量,抵罪于吴②,军败身辱,栖于会稽,国为虚莽③,赖大王之赐,使得奉俎豆而修祭祀④,死不敢忘,何谋之敢虑!’”后五日,越使大夫种顿首言于吴王曰:“东海役臣孤勾践使者臣种⑤,敢修下吏问于左右⑥,今窃闻大王将兴大义,诛强救弱,困暴齐而抚周室,请悉起境内士三千人,孤请自被坚执锐⑦,以先受矢石。因越贱臣种奉先人藏器⑧,甲十二领⑨,屈卢之矛⑩,步光之剑(11),以贺军吏。”吴王大说,以告子贡曰:“越王欲身从寡人伐齐,可乎?”子贡曰:“不可。夫空人之国,悉人之众,又从其君,不义。君受其币(12),许其师,而辞其君。”吴王许诺,乃谢越王。于是吴王乃遂发九郡兵伐齐。 
  ①敬:不怠慢,敬重。②抵:触犯,冲撞。③虚莽:荒凉的废墟。虚,同“墟”。莽,草丛④俎豆:古代祭祀用的礼器。俎,置肉的几。豆,盛干肉之类的器皿。修祭祀,祭神和祭祖。⑤役臣:供人役使的臣子。⑥修:修好,亲善。⑦被(pī,披)坚执锐:穿着坚固的铠甲,拿着锐利的武器。被,同“披”。穿。⑧藏器:珍藏的宝器、重器。⑨领:衣领。引申为件、套。⑩:斧。按此字疑衍。屈卢:古代造矛良匠名,借以指代良矛。(11)步光:古代剑名。(12)币:古人用作致送礼物的丝织品,泛指用作礼物的玉、马、皮、帛等。 
  子贡因去之晋,谓晋君曰:“臣闻之,虑不先定不可以应卒①,兵不先辨不可以胜敌②。今夫齐与吴将战,彼战而不胜,越乱之必矣;与齐战而胜,必以其兵临晋。”晋君大恐,曰:“为之奈何?”子贡曰:“修兵休卒以待之。”晋君许诺。 
  ①卒:通“猝”。突然,仓猝。②辨:同“办”。治理,整顿。 
  子贡去而之鲁。吴王果与齐人战于艾陵①,大破齐师,获七将军之兵而不归②,果以兵临晋,与晋人相遇黄池之上③。吴晋争强。晋人击之,大败吴师。越王闻之,涉江袭吴,去城七里而军。吴王闻之,去晋而归,与越战于五湖。三战不胜,城门不守,越遂围王宫,杀夫差而戮其相④。破吴三年,东向而霸⑤。 
  故子贡一出,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