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昏出现。夕阳中登上山顶,已经可以看到太白星,因想象与太白星接语。“天关”,犹天门,指想
象中天界的门户。汉《郊祀歌·天门》:“天门开,詄荡荡。”
'四'“汵(音铃)风”,和风,小风。以下写凌空遨游。
'五'“若无山”,乘风凌云,逢山飞越,眼前的群峰都不成障碍,虽有若无。
'六'末句幻想随风仙去。
望庐山瀑布
一
'一'
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 。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欻如飞电来,隐若
'二' '三'
白虹起 。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仰观势转雄,壮哉造化功 !海风
'四'
吹不断,江月照还空。空中乱潱洌笥蚁辞啾凇 7芍樯⑶嵯迹髂黢贰
'五' '六' '七'
石 。而我乐名山,对之心益闲 。无论漱琼液,且得洗尘颜 。且谐宿
所好,永远辞人间。
'一'“香炉峰”,庐山西北部的高峰。慧远《庐山记》:“香炉山孤峰独秀,气笼其上,则氤
氲若香烟。”峰有瀑布,著称于世。
'二'“欻(音虚)”,迅速。“隐”,隐约。
… 页面 81…
'三'“造化”,大自然。
'四'“潱ㄒ糁遥┥洹保髋缟洹!扒啾凇保嗌土⒌难沂!
'五'这两句写瀑布喷流的状态。上句写喷空,下句写坠落,分别承前“空中”和“左右”两句。
'六'这两句说我在飞泻的瀑布之前,因为心爱名山反而变得安闲适意。
'七'这两句说即使不是仙家琼液,至少可以洗涤尘颜。
二
'一' '二'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长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
'三'
天 。
'一'“紫烟”,张九龄《湖口望庐山瀑布泉》:“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紫氛、紫烟,
都是写日光照射水气反映出紫色的烟雾。
'二'“长川”,一作“前川”。
'三'“九天”,指天的最高处。
秋登宣城谢脁北楼'一'
'二' '三'
江城如画里 ,山晚望晴空。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
'四' '五'
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
'一'“谢朓北楼”,见《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注'一'。
'二'“江城”,指宣城。
'三'“两水”,指宛溪、句溪。宛溪上下有两桥,上名凤凰,下名济川,都是隋开皇 (五八—
—六○○)中所建。“明镜”,指桥洞和它的倒影合成的圆形。上句说两水各带有一镜。下句言双桥
都把影子投落在水里。“虹”,指水中桥影。
'四'这两句意思说人家炊烟升起,衬托桔柚,使桔柚显得有寒色:秋天枯黄的颜色染上梧桐,
使梧桐显得老了。李自《将游衡岳别族弟皓》一诗有“秋色黄梧桐”,语意相同。
'五'“谢公”,指谢朓。这两句谓有谁想到在此北楼上有人独自怀念着诗人谢朓呢。
望天门山'一'
'二'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三'
。
'一'“天门山”,指今安徽省当涂县、和县的东西两梁山,两山夹江对峙。
'二'“楚江”,安徽古属楚国,因而也称流经这个地方的长江为楚江。这句的意思是说两山隔
江对峙,有如连山中断,长江得从缺处通过。“开”,通。
'三'末句意思说早晨日出东方,孤舟从水天相接处驶来,宛如来自太阳出处。
早发白帝城'一'
'二'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尽,轻舟已过万重山 。
'一'题一作 《白帝下江陵》。“白帝城”,在今四川省奉节县东白帝山上。东汉末公孙述据此,
据称殿前井内曾有白龙跃出,因自称白帝,称山为白帝山,城为白帝城,山峻城高,如入云霄。
'二'《水经注·江水》:“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 页面 82…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 ‘巴东三
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可与李诗参读。“江陵”,今湖北省江陵县。“尽”,一作“住”。
秋下荆门'一'
'二' '三'
霜落荆门江树空,布帆无恙挂秋风 。此行不为鲈鱼鲙 ,自爱名山入剡
'四'
中 。
'一'“秋”,一作“初”。本篇是李白出川行程中所作。“荆门”,见陈子昂《度荆门望楚》
注'一'。
'二'“布帆无恙”,晋朝大画家顾恺之在荆州刺史殷仲堪幕作参军,请假东归,殷仲堪把布帆
借他使用。路遇大风。写信告殷“行人安稳,布帆无恙”(见《晋书·顾恺之传》)。李白此行是向
吴越,因此借用了这个典故。荆门江面开阔,船多挂帆行驶,也是写实。
'三'“鲈鱼鲙”,晋朝张翰在洛阳为齐王翰东曹掾。见秋风起,想念家乡的蔬菜、莼羹和鲈鱼
鲙,便辞官还乡。李白此行虽然也向吴越,却不是象张翰那样为了想吃家乡的鲈鱼鲙,而是离乡远去。
'四'“剡(音善)”,今浙江嵊县,县南有剡溪,山水佳丽。
宿五松山荀媪家'一'
'二'
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跪进雕胡饭 ,月光
'三'
明素盘。令人惭漂母 ,三谢不能餐。
'一'李白长期生活在统治阶层的上层人物中间,但是当他偶然接近了劳动人民时,却能以真挚
的情感歌唱他们,赞美他们。这首诗和《哭宣城善酿纪叟》便是例证。“五松山”,在今安徽省铜陵
市。
'二'“雕胡”,菰米,即茭白的果实。
'三'“漂母”,汉将韩信在失意时,曾垂钓于淮阴城下。有一个漂洗的老妇看见韩信饥饿,以
饭食救济他。后得韩信厚重的报答 (见《史记·淮阴侯列传》)。这里以漂母比荀媪。
经下邳圯桥怀张子房'一'
'二' '三'
子房朱虎啸 ,破产不为家。沧海得壮士 ,椎秦博浪沙。报韩虽不成,
'四'
天地皆振动。潜匿游下邳,岂曰非智勇。我来圯桥上 ,怀古钦英风。唯见
'五' '六'
碧流水,曾无黄石公 。叹息此人去,萧条徐泗空 。
'一'全诗赞叹汉代张良的事迹。张良,字子房。祖父、父亲都是韩国的宰相。韩被秦灭后,张
良倾家财以谋为韩报仇。后得刺客,椎击秦始皇于博浪沙。不中,改名藏于下邳,在下邳的圯桥遇到
黄石公,授以兵书。张良因而娴熟兵法,辅佐汉高祖统一了中国。
'二'“虎啸”,喻英雄得志。陆机《汉高祖功臣颂》:“龙兴泗滨,虎啸丰谷。”
'三'“沧海”,隐士贤者的称号。《史记·留侯世家》:“良尝学礼淮阳,东见仓海君。得力
士,为铁椎重百二十斤。”
'四'“圯(音怡)桥”,在今江苏邳县南,即沂水桥。
'五'“黄石公”,即圯上老人,曾授张良太公兵法。《史记·留侯世家》:“(圯上老人谓张
良)‘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后十年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谷城山下黄石即我矣。’……(张良)
后十三年过济北,果见谷城山下黄石,取而葆祠之。”
'六'这两句说张良一去,此地更无英雄。“徐泗”,指令徐州、邳县等地。
… 页面 83…
夜泊牛渚怀古 '一'
'二' '三'
牛渚西江夜 ,青天无片云。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余亦能高咏,
'四' '五'
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帆席 ,枫叶落纷纷。
'一'题下原注:“此地即谢尚闻袁宏咏史处。”“牛渚”,山名,在今安徽省当涂县西北。山北
突入江中,名采石矶。
'二'“西江”,古时称江西到南京一段长江为西江。
'三'“谢将军”,指晋镇西将军谢尚。
'四'“斯人”,指谢尚。《世说新语·文学》记镇西将军谢尚舟行经牛渚,月夜闻客船上有人
咏诗,叹赏不置,遣人讯问,乃是袁宏自吟他的《咏史》诗,因此定交。李白存感于这个故事,自叹
世无知音。在 《劳劳亭歌》中也说“昔闻牛渚吟五章,今来何谢袁家郎”。
'五'“挂帆席”,一作“洞庭去”。“帆席”,即船帆。
月下独酌'一'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
'二'
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乱。醒时同交欢,
'三'
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
'一'原诗共四首,这是第一首,全诗写世无知音的寂寞之感。
'二'“将”,与。“行乐须及春”是李白诗中经常出现的一种消极思想。
'三'“无情游”,忘却世情之游,照应上文“月”与“影”都不解人事。“邈(音渺)”,遥
远。“云汉”,本指银河,此处借指仙镜。
独坐敬亭山'一'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一'“敬亭山”,在今安徽宣城县北,原名昭享山,风景幽秀。山上旧有敬享,为南齐谢朓吟
咏处。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一'
'二'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
挂碧峰。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一'本篇写于开元六、七年 (七一八、七一九)李白十八九岁时。“戴天山”,又名大康山或
大匡山,即杜甫《不见》诗中“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的匡山,”在今四川省江油县。李白幼年
时曾在山中的大明寺读书。
'二'“溪午”句言日已中午,不闻钟声,暗指道士未归。
听蜀僧濬弹琴'一'
'二' '三' '四'
蜀僧抱绿绮 ,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 ,
'五' '六'
遗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
… 页面 84…
'一'“蜀僧濬”,即李白《赠宣州灵源寺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