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诗选-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治抱负,争取出仕,建功立业。他也确实有此才能,但是却连遭打击,甚至被陷害,以“逆党”罪名 

下狱,当时武承嗣、武三思等诛锄异己,杀害善良,非常残酷。从子昂所经历和目的这些情况,可 

知他产生全身远祸的思想不是偶然的。 

      '二'“翡翠”,鸟名。羽毛赤、青相杂。 

      '三'“珠树”,传说中的奇树。 《山海经·海外南经》:“三株(一作珠)树在厌火北,生赤 

水上,其为树如柏,叶皆为珠。” 

      '四'“美人”,指富家贵族。“骄爱”,矜夸爱重。 

      '五'“炎州”,即“炎洲”。《十洲记》:“炎洲在南海中。”“玉堂、,指富贵人家。 

      '六'这两句说翡翠的羽毛可以做各种装饰。“旖旎(音椅尼)”,本是族旗柔顺随风之貌,这 

里形容首饰的柔美。“葳(音威)蕤(音瑞,阳平)”,立是草木叶下垂之貌,这里都是形容羽毛的 

纷披美盛。 

      '七'“虞罗”,虞人的网罗。虞人是古代掌管山泽苑囿的官。这两句不紧接“骄爱比黄金”而 

放在篇未提挈,便觉动荡不平板。 

      '八'“材”,才能。这句点明本篇的寓意和感慨。作者有《麈尾赋》云:“此仙都之微兽,因 

何负而罹殃?……岂不以斯尾之有用,而杀身于此堂。”发挥同样的意思。 

                                          四'一' 

                              '二'                                 '三' 
丁亥岁云暮,西山事甲兵  。赢粮匝邓道,荷戟争羌城 。严冬阴风劲, 
              '四'                '五'                '六' 
穷岫泄云生  。昏噎无昼夜 ,羽檄复相惊  。拳蹋竞万仞,崩危走九冥 
'七'                '八'                                                '九' 
    。籍籍峰壑里 ,哀哀冰雪行。圣人御宇宙,闻道泰阶平  。肉食谋何 
                   '十' 
失,藜霍缅纵横  。 

      '一'本篇原列第二十九首。唐朝强盛时期山正是吐蕃统一强大,统治者野心勃勃,向外扩张的 

时期。唐高宗时吐蕃灭了受唐朝保护的吐谷浑。唐西域四镇(龟兹、于阗、焉吝、疏勒)大部分土地 

被吐蕃夺去。武则天如意元年 (六九二)才取回四镇。垂拱三年(六八七)武后计划袭击吐蕃,先由 

雅州进攻羌人。陈子昂上书谏阻,历陈七条理由,大意说:这部分羌人没有过错,打它徒然结怨:吐 

…  4…

蕃兵强,未必能侥幸袭取;开辟险道反而给吐蕃进犯四川提供方便;劳民伤财,后患无穷,只有奸臣 

才出这种主意,以便在战争中谋取私利。这首诗只强调军民的困苦,斥责出谋的大臣。如与谏书合观, 

更可见作者的胆识。 

      '二'开端两句记用兵的时间地点。“丁亥”,垂拱二年(《通鉴》叙在垂拱四年)。“岁暮”, 

指十二月。“云”,语气词。“西山”,这里即指邛崃山,在今四川省西南。“事甲兵”,从事于战 

争。 

      '三'“赢”,负担。“邛(音穷)”,指邛崃山。上句写运粮者,下句写出征者。 

      '四'“穷岫”,荒僻的山穴。“泄云生”,云气从山岫泄出。 

      '五'“昏曀”,天阴沉。 

      '六'“羽檄”,用于紧急征调的军事文书,上插羽毛,表示飞速。 

      '七'上句说战士“拳跼”(卷曲)着身体争占万仞(八尺为仞)的高地。下句说冒山石崩塌的 

危险走在深深的谷底。“九冥”,指极深的幽暗之处。 

      '八'“籍籍”,纷纷,形容拥挤杂乱。 

      '九'“御宇宙”,统治天下。“泰阶”,星名,又有三台、三阶等别称。古人以“泰阶平”为 

天下太平的征象,同时也是天下太平的代称。这两句说向来只听说天下在圣人统治的时候止有太平而 

无刀兵。 

      '十'“肉食”,指享有厚禄的贪官。“藜藿”,指只吃野菜的穷苦百姓。末两句说朝内掌权的 

那些人(也就是作者在谏书里所说的想借用兵谋私利的奸臣)出的主意何等错误,使得百姓流离失所。 

 “缅纵横”,把尸骨纵横抛散在远方。这两句暗用《说苑·善说篇》东郭祖朝答晋献公语:“设使食 

肉者一旦失计于庙堂之上,若臣等之霍食者宁得无肝胆涂地于中原之野与?” 

                                         五'一' 

                                                              '二'                '三' 
朔风吹海树,萧条边已秋。亭上谁家子,哀哀明月楼  。自言幽燕客 , 
              '四'                                '五' 
结发事远游  。赤丸杀公吏,白刃报私仇 。避仇至海上,被役此边州。 
                              '六' 
故乡三千里,辽水复悠悠  。每愤胡兵入,常为汉国羞。何知七十战,白首 
        '七' 
未封侯  。 

      '一'本篇原列第三十四首,写一个生长在幽燕的游侠子弟,从军边州,慷慨卫国,久戍不归, 

结果是有功无赏。《新唐书·陈子昂传》载子昂在永昌元年的上书,其中有一条道:“臣闻劳臣不赏, 

不可劝功;死士不赏,不可劝勇。今或勤劳死难,名爵不及:偷荣尸禄。宠秩妄加,非所以表庸励行 

者也,愿表显询节,励勉百僚。”陈沆《诗比兴笺》推论道:“盖其时功赏,多为诸武劈幸所冒,不 

尽上闻也。”这首诗也是讽当时的政治,并非为个别人鸣不平。 

      '二'“亭”、“楼”,同指防边军士的住所,即戍楼。 

      '三'“幽燕”,幽州和燕州。唐幽州治所在今北京市大兴县,燕州治所在今北京市顺义县。 

      '四'“结发”,犹“束发”,古时男子成年就把披散的头发束起,结在顶上,上面加冠。这句 

是说刚成年就从事远游。 

      '五'“赤丸”,见卢照邻《长安古意》注'十三'。这两句是这位戍卒自述他过去的游侠行为。 

      '六'“辽水”,即辽河,有东西二源,东源出吉林省东辽县吉林哈达岭,西源出内蒙古自治区 

白岔山,在辽宁省昌囵县汇合,始称辽河,由盘山湾入海。 

      '七'《史记·李将军列传》:“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全余战。”李广是汉武帝时的名将,为 

匈奴所畏惧。他打了一辈子的仗,到六十几岁还得不到封侯的酬赏。最后还因出兵迷路,须受审判, 

悲愤自杀。这里用李广故事和上文用“汉国”字样都是借古写今。 

…  5…

                                        燕昭王   '一' 

                                '二'                                                   '三' 
南登碣石馆,遥望黄金台  。丘陵尽乔木,昭王安在哉?霸图令已矣 , 
驱马复归来。 

      '一'这是《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的第二首。北京德胜门外有土城关,相传为古蓟门遗 

址,亦名蓟丘 (见明人蒋一葵著《长安客话》)。作者千万岁通天二年(六九七)随建安部王武攸宜 

北征契丹,过蓟丘,访问古燕都遗迹。作者在武攸宜部下颇不得志,有感于燕昭王招贤的故事,写了 

这首诗。燕昭王,姓姬名平,是战国时代燕国的中兴之主。他于公元前三一二年被国人立为王。当时 

燕国在齐国的侵凌下,国势穷蹙,他“卑身厚市,以招贤者,……士争趋燕”(《史记·燕召公世家》), 

终于打败齐国。 

      '二'这两句写与燕昭王重贤士故事有关的两处古迹。“碣石馆”。即“碣石宫”。《史记·孟 

子苟卿列传》载邹衍到燕国时,昭王为他筑碣石宫,奉他为师,亲往受业。“黄金台”,相传也是燕 

昭王所筑,昭王置金于台上,在此延请天下之士。 

      '三'这句吊古伤今。作者以国王自命,对征契丹有他自己的用兵主张,但受武攸宜的压抑,志 

不得伸,所以有“已矣”的慨叹。 

                                     登幽州台歌'一' 

                                '二'                                        '三'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未者  。念大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 

      '一'“幽州”,郡名,唐属河北道。参见《感遇》(“朔风吹海树”)注'三'。“幽州台”, 

即蓟北楼。作者登台远眺,独立苍茫,因为这个台是古大的建筑物,不免引起古今变易的感触;又因 

为眼前是空旷的天宇和原野,又不免引起天地悠久,人生短暂,宇宙无垠。个人渺小的既叹。作者是 

有远大抱负的诗人,怀才不遇,所以又有一些不逢知音的孤独感。《楚辞·远游》:“惟天地之无穷 

兮,哀人生之长勤。往者余弗及兮,来者吾不闻。”思想感情彼此相类。 

      '二'“古人”,指前贤。“来者”,指后贤。 

      '三'“怆(音创,去声)然”,悽恻貌。 

                                     度荆门望楚'一' 

                                '二'                                  '三' 
遥遥去巫峡,望望下章台  。巴国山川尽,荆门烟雾开 。城分苍野外, 
                                                 '四' 
树断白云限。今日狂歌客,谁知入楚来  。 

      '一'此诗写从巫峡沿江东下,过荆门时的情景。“荆门”,《水经注·江水》(卷三十四): 

 “江水又东历荆门虎牙之间。荆门在南,上合下开,暗彻山南;有门象虎牙在北,石壁色红,间有白 

文,类牙形。并以物象受名。此二山,楚之西塞也。”今湖北省荆门县城即在江南岸边,县南有荆门 

山,与北岸虎牙山相对。 

      '二'“巫峡”,三峡之一,在四川省巫山县东。“望望”,瞻望之貌。“章台”,章华台的省 

称,是春秋时楚国所建。在今湖北省监利县西北,首二句是说出了巫峡,瞻望着向下游的楚地前进。 

      '三'“巴国”,秦以古时巴国地置巴郡,有今四川省东部地区。这两句是说已经出了巴蜀,来 

到荆门,这里连用四个地名而下堆垛呆板,由于写一路行来有进程,不是平铺。 

      '四'“狂歌客”,作者自谓。这两句是说想不到我这个狂表现在竞狂歌着到楚狂的家乡来了。 

从前孔丘到楚国去,楚狂接舆唱着“凤兮”之歌讽刺孔丘,走过孔丘车前(见《论语·微子》)。这 

两句的位置也见作意,如放在篇首,本来很顺,但那样未兔平直,不能以错综见奇了。 

…  6…

                                   晚次乐乡县     '一' 

              '二'                '三'                '四'                 '五' 
故乡杏无际  ,日暮且孤征  。川原迷旧国 ,道路入边城  。野戍荒 
                      '六'                                '七' 
烟断,深山古木平  。如何此时恨?噭噭夜猿鸣 。 

      '一'“乐乡县”,故址在今湖北省荆门县北九十里。作者由蜀入洛,途中经过此地。 

      '二'“杳(音窈)”,旷远。首句言故乡渺远,看不见它的边际。 

      '三'“孤征”,独自远行。 

      '四'“旧国”,故乡。 

      '五'“边”,在这里是相近、相接的意思。“边城”,指与蜀地邻近的城,即乐乡县。乐乡在 

春秋战国时属楚,三国时属吴。 

      '六'这两句写暮景。“戍”,指守望者的碉堡。“断”,是说视线被遮断。“平”,是说不辨 

高低。 

      '七'这两句是说人夜猿声凄厉,人的愁绪难言。“如何此时恨”,即“此时恨如何”。 

                                     送魏大从军 

              '一'                '二'                '三'                 '四' 
匈奴犹未灭  ,魏绦复从戎  。怅别三河道 ,言追六郡雄  。雁山横 
                      '五'                                '六' 
代北,狐塞接云中  。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 。 

      '一'“匈奴”,汉代长期与汉族为敌的一个北方民族。汉骠骑将军霍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