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宇宙和生命-第99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论的内容限于后者,也就是说本文所讨论的人体功能不是常见生理功能,而是一些不常见的、特殊的生理功能,即常说的特异功能。其次,正是由于它所研究的内容的特殊性,目前还没有得到普遍的承认。 

  一部分人认为特异功能是魔术,魔术当然不是自然科学。这里我将用亲身体验来说明特异功能并非魔术: 

  (1)魔术师的“特异功能”是通过技巧训练获得的,而一部分特异功能者不经训练便具有某些天生的特异功能,这些特异功能甚至是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 

  (2)许多特异功能者的特异功能是通过训练得到的,不过这种训练完全不同于魔术师的技巧训练,所以往往称为诱发。例如在复旦大学电子工程系所进行的实验中,特异功能者都是一些普通的年轻女子,她们经过短期训练后能在不接触胶卷匣的情况下把装在匣中的火柴棒折断。难道她们被训练得能在众目睽睽之下偷偷地打开匣子,把火柴折断,又把匣子盖上吗?可是要知道在训练过程中她们不一定接触胶卷匣,更不必接触火柴棒,训练主要是限于意念; 

  (3)魔术师的道具都是他自己准备的,而在上述实验中道具由我提供,火柴棒由我做上标记后放匣中。而且在实验过程中我和特异功能者始终静坐着,没有一人离开过现场; 

  (4)魔术师的表演从不失败,而特异功能者的实验却不一定成功。折断火柴棒的实验有时成功有时不成功,有时一部分人成功另一部分人不成功。又如在我家中进行的几次思维传感实验是这样的:由我临时写三个不同的三位数分别交给三位特异功能者(在场没有第五人而且我们始终没有离开过现场),由她们通过思维把信息告知始终在旁的一位老师,由他当即通过电话告诉我这三个数是什么。一次实验三个数全对了,一次实验部分对了,两次实验全部错了。在这样的实验中弄虚作假是完全不可能的。即使退一步讲,说这是魔术,那么为什么并不每一次都成功呢?难道这是由于魔术手法低劣,或者故意使它并不每次都成功以区别于魔术而取信于我?更有甚者,在折断火柴棒的实验中,当宣布实验成功者有奖时实验并不一定成功,相反,有时并未宣布成功者有奖而实验却成功了。这难道又是有意的安排吗?或者说这些都称不上实验验证?不过常识的作用不容低估。试问许多普通年轻女子经过短期训练以后能做到恐怕高明的魔术师都难以做到的事,而训练她们的是一位普通的物理学教师,他自己没有学过魔术,对她们的训练又限于意念而不是技巧,这样训练出来的将是魔术师还是特异功能者呢?通过常识判断不难作出合理答案。  

  或问,科学实验贵在可重复性。如上所述,特异功能实验这样缺乏重复性,能认为是科学实验吗?有时把实验不成功解释为特异功能者情绪不佳的缘故,这不是谎言掩饰吗?有时又把实验不成功说成是因为参观者抱有不信任态度,这不是“信则灵”吗?可是要知道在特异功能实验中他既是实验者又是被实验者。在条件反射实验中一个人的出现可以使狗的条件反射失灵。狗尤如此,何况是人。条件如此,更何况微妙的特异功能。不过更为重要的是在总体上已知的特异功能都是可重复的,而且在不同地区、不同实验室中、不同特异功能者身上得到重复。就以思维传感来讲,去年暑假中的一次实验,在上海和常州或泰兴间的传感5次中有4次完全成功。关于折断火柴棒这一类实验,我在昆明一所小学里也看到了由大约10个经过训练的小学生所进行的一次成功的实验,所不同的是所折断的是粉笔而不是火柴棒。 

  也许有人说,他亲自发现某些自称有特异功能的人弄虚作假。弄虚作假不外乎下列几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自称有特异功能的人实际上知道并没有特异功能,他无非是故弄玄虚来骗取钱财。第二种情况是自以为确有特异功能而其实不然的人,他们主观上并不弄虚作假而客观上则在弄虚作假。例如有自称能改变气候的人,气象台预报明后天将是雨天,他可以改变为晴天。经过严格的统计分析,发现他的这种特异功能是虚假的。第三种情况是确有特异功能的人在某些场合下弄虚作假。上面已经指出,特异功能实验不一定每次都成功,由于受到心理压力而在实验没有成功时弄虚作假可能属于这种情况。可是在上面所讲的我家中所进行的思维传感实验,试想如果这里面有弄虚作假的,那除非是我自己事先把三个三位数分别告诉了接收信息的人。假如排除了弄虚作假而又不认为这是特异功能所致,那么只能是碰巧猜中。可是猜中的成功机率是10-9,即十亿分之一。这样的事件出现一次已经值得注意,何况思维传感实验现在已经可以象一般的生理学实验那样每次取得有意义的结果了。 

  最后,或许有人会问,即使这些现象不是魔术师所创造的“奇迹”,可是它们是如此的不可思议,如此的与现代科学对于客观世界的认识格格不入,难道能称为科学吗?其实自然科学中的重要突破往往经历一个难以被接受的过程。达尔文的进化论的提出曾遭受非维,摩尔根学派遗传学曾被斥为反动的、唯心主义的。而且“历史上许多科学上的重大突破,恰恰是以‘反常‘的经验事实的发现为先导的。黑体辐射能量分布在理论解释上的困难和迈克耳逊-莫雷‘以太漂移实验‘的否定结果对于19世纪末以前的经典物理学来说都是这样的‘反常‘事件”(摘自《中国人体科学》创刊号第9页)。对于新事物的争论是不足为奇的。是非曲直历史将会作出结论。关于遗传学的争论国内外已有一些科学史学者正在进行研究。今天对于特异功能的争论又将为若干年后科学史家们提供宝贵的资料。  

  或许有人还会说,即使特异功能并非魔术,即使承认目前对这些现象无法解释并不足以否定这些事实,然而许多现象堆砌在一起能说是一门学科吗?确实,许多现象用理论贯穿起来才能称得上一门学科。在这意义上不妨认为人体科学虽已诞生,可是还没有成熟。不过应该看到经过不下十年的锲而不舍的工作,已经在眼花缭乱的现象中发现了一些规律。例如在特异功能认字实验中发现了认字过程中前额出现一个“屏幕”,所要认的字出现在“屏幕”上面。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屏幕”效应不限于认字,在思维传感、特异致动、特异书写等等特异功能实现过程中都有这种“屏幕”效应(本期第7页)。现在对于思维传感中的“屏幕”效应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例如通过“屏幕”传送的信息除了文字以外还包括物体的形状和颜色;“屏幕”上的形象是静态的,不过由于不同时间中“屏幕”上出现的同一物体的方位不同,由此可以令接受信息的人得知物体是在慢慢地转动(王伯扬等)。目前对于不太长的字句来说,信息传送的距离达到一千公里以上(以上海到北京),在近距离的实验中可以传送长达41个字的信息。目前还不能说什么是信息传送的距离和信息量的极限。实验结果还说明思维传感通过“屏幕”效应,所以视觉信息可以传送而听觉信息和味觉信息 

  等则不能传送(王伯扬等)。以上这些研究结果说明当前对于某些特异功能的认识已经在肯定现象的基础上有所前进。这前进是缓慢的,原因是1、所研究的是特异的生理功能而不是一般的生理功能,因而也缺乏规范化的研究手段;2、这是一门没有被公认的学科,在研究和教学单位中一般是排不上队,挂不了号,它既没有被正式列为一个学科,也没有正式列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对象;3、研究成果难以得到肯定,虽然现在已经有一本《中国人体科学》杂志可以发表研究成果,但是在目前这一学科还没有取得公认以前这些研究队伍后继乏人,研究队伍往往是业余的或者以退休人员为主体。  

  困难是大的。但是一方面对于特异功能的规律的认识在逐步加深,另一方面也有一些人在从事理论的探讨并提出了假设。没有理由怀疑总有一天会在特异功能的原理方面有所阐明,甚至建立起它自己的理论体系。到这一天人们对一个婴儿能要求什么呢?如果希望它早日长大成人,只有今天好生扶养。 

  那么人体科学是一门什么性质的学科呢?目前国内从事于特异功能研究的人多数原来是学物理学的。这或许是因为许多特异功能现象都无法纳入现在的物理学框架,并令他们迷惑不解;空间障碍似乎不再存在;物体已经不在了,而它的信息却似乎可以残留,等等等等。几乎没有一个发现不冲击着物理学中的传统观念。因此某些物理学家认为,物理学中的新的突破可能将出现在特异功能研究中。然而这些现象都是在人的参与下出现的。不少科学家早已指出生命科学中最后被攻克的堡垒将是人脑的奥秘。既然特异功能是在人脑参与下出现的现象,那么对于这些现象进行深入研究必将有利于对人脑的了解。如此说来,生命科学中的新的突破可能也将出现在人体科学研究中。人们历来重视边缘科学,特异功能研究理应将会导致边缘科学的出现。试想许多无法从现有的物理学理论去理解的现象如特异致动等都在特异功能人的“思维”干预下产生。这难道不是以引导人们从边缘学科角度去思考吗?  

  人体科学是一门难以取得承认的学科,又是一门十分艰难的学科,而且更是一门容易受到干扰的学科。特异功能的训练在形式上十分简单,主要是默念。以非眼认字来说,通过默念,前额会出现“屏幕”,要求认识的字就出现在“屏幕”上。佛教的修行离不开静坐默念,或许在这过程中也出现“屏幕”,而“屏幕”上出现的景像被误解为成仙得道。于是特异功能便被蒙上迷信色彩,甚至可能有人借此招摇撞骗。此外,特异功能和内气功也有一定的关系,因为两者都是内省的结果。气功是祖国医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和针灸一样有可贵的实践经验。可是在悠久的岁月中气功发展成为无数流派,难免良莠不齐,这些情况可能也会对于人体科学研究带来霜些副作用。即使并非出于不良的动机,一些带有神秘化、宗教化倾向的刊物也可能对人体科学的健康发展带来一些消极因素。凡此种种都会使一些严肃的科学家产生怀疑,产生反感,产生戒心,或者望而却步。但是如果它确是一门值得为此献身的学科,那么就不应该因噎废食。  

  特异功能研究除了它的学科意义以外还有重要的应用前景。思维传感用作一种秘密通讯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不过更为重要的是目前还无法预见它的应用前景。基础研究以探索自然规律为目的,一般的、现有知识框架中的基础研究尚且对于工程技术的发展往往有意想不到的效用。不能相信如此深入到人和宇宙的本质的研究会对于人类生活不产生任何深刻的影响。 

  谁将赢得科学之桂冠

  这是一场人体科学研究历史的竞赛,下一世纪,谁将赢得科学之桂冠?

  一九九七年十一月十八及十九日两天,大陆中国人体科学学会举办了第四届国际学术研讨会,邀请了日本、韩国、台湾及大陆各省市,从事人体科学的学者提出论文,探讨人体特异功能的新发现及新进展。会中并由大陆国宝张宝胜演示抖药片穿瓶、将三根铁汤匙扭成麻花、名片转移等特异功能。为保证样本的唯一性,药瓶、信封、名片等物品全由外宾、包括台湾大学医学院的孙医师,及日本科技厅放射线医学总合研究所的研究员小久保秀准备。部分样本由日本带来,药瓶是在北京当地购买尚未拆封。在全场近两百位中外学者及十多部摄影机的监视下,张宝胜在近两个小时内,把孙医生所准备的药品瓶一百粒药片抖出了九十九粒,如照片所示,的有封装仍然完好无缺。并将孙医生亲自签名的名片搬运送进了小久保秀准备之双层密封的信封内。另外并将铁汤匙以一支、两支或三支的方式扭成了麻花。显示了张宝胜在巨大的压力下做实验,仍有成功机会,这也是成就他成为国宝的最主要原因。

  大会的开幕演讲,是由中国地质大学人体科学研究所的沈今川教授主讲,他报告了近十年来研究功能人孙储琳之成果,内容简直匪夷所思,包含了以意念让物体穿壁、在硬币上打孔、在底片上念写、指挥种子发芽、恢复受伤种子之生机(如照片所示)等等,显示功能人一旦掌握住脑中屏幕与外界物体或信息之联系管道,则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