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俱舍论疏-第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所依平等。此文欲攝二種所依。故不別言同一所依。諸論中說心·心所法同一依者且據別依。故說六識及相應法名同一依。又解所依平等此顯六識及相應法。各同一依。故解相應因中云。此中同言顯所依一。雖復五識亦依意根。此文且據同時依說。二所緣平等。謂必同所緣。於所緣中或時緣一。或復緣多。隨應皆是所緣平等。諸論中說心·心所法同一緣者。且據別緣一法說也。若不爾者。如無我觀除自相應俱有通緣一切。此豈同一所緣。又解所緣平等此顯六識及相應法各同一緣。故諸論中說心·心所法同一所緣。雖復亦有緣多境者。此文且據緣一境說。三行相平等。心·心所法其體明淨。隨緣何境各起行相或緣一法各一行相。或緣多法各多行相。若一若多。行相皆別。隨應皆是行相平等。以多現時各有多相故不言同一行相。諸論中說心·心所法同一行相者。且據緣一境相似義同。理實皆別。又解行相平等。此顯心·心所法同緣一境名同一行相。故諸論說心·心所法同一行相。雖復行相各別不同。據相似同故言同一行相。雖復亦有緣多境時多行相現。各互相望而不相似。此中且約緣一境說。詳其此釋同一所依。同一所緣。同一行相。不得論意。論言同一所依者。非謂所依唯一根故名同一所依。是心·心所法雖多不同。共一所依名同一所依。若一若二。皆名同一。如何得說所依雖二且據一說。同一所緣者。謂心·心所雖復不同。若想緣青。受等亦緣青等。由此故說同一所緣。即心·心所法共緣無量百千多法。雖復不同。所緣共故。皆名同一所緣。如何將無我觀難一所緣。即自解云且據一說。同一行相者心王起一青行相時。諸心所等亦同起此相。如心王緣多境時起多行相。心所亦爾。名同一行相。如何得言且據一說。
    論。已說心·心所至何者是耶。自下大文第二有十四頌。明非色非心不相應行。初一頌列不相應總別名。後十三頌一一牒釋。此文初也。論曰至不相應行。如是諸法者。總舉不相應法。心不相應者。簡心·心所。非色等性行蘊所攝者。簡色及無為法。是故名心不相應行。略結名也。廣應言非色非心不相應行。今但言不相應行亦得簡諸法盡。言不相應簡一切心·心所。言行。行是行蘊。簡色無為。由此諸論多存略名。有人自釋頌云。等謂等取句身文身。類謂流類即是得等。今案此論。心不相應但有十四。若依正理加和合性。故正理云。等者等取句身·文身·及和合性。詳光師以二說不同廣為問答。此論雖不別說和合亦不述無。正理釋此論頌言等和合。故知不是兩論相摺H糁^不說即是無者。此論頌中不說怖等應無其怖。怖等既不定無。和合寧知非有。今詳此論只是略而不論。非是所明之外更無心所。心所既爾和合應同。不依論文信自胸襟問答往還徒煩紙墨。自云品類足論不說非得。說有十三同俱舍論。又云。彼論云復有所餘如是類法與心不相應。法蘊足論第十同品類足。彼論既言所餘如是類法。焉知唯有非得。此論不說更無。正理不彈俱舍。六足言有所餘。正理說有和合。餘文皆通兩解。正理更無異端。教既分明。理須依釋。故知十四之外更有不相應行。婆沙說言類者。顯是餘師所計度法。正理云類者。顯餘所計度法即前種類。謂有計度離得等有蘊得等性。與婆沙少同也。
    論於中且辨得非得相。自下有十三頌。別釋不相應也。前五頌明得·非得。就中。前一頌明得·非得自性。後四頌明得非得差別。此文初也。論曰至與此相摺嗣鞯梅堑孟唷H淮说妹锌偂S袆e。總名得者。得及成就皆名為得。非得亦爾。捨及不成皆名非得。別名得者。曾來未得及得已失。將成就法得至生相。初獲名得。二者得已不失。得至現在名為成就。即是先不屬已。初獲屬已名之為得。此謂生時決定屬己故名之為得。未在身故不名成就。成就謂得現在於身。捨·及不成亦准於得。若望同類。即唯初剎那生相名得。最後剎那滅相名捨。爾時非得至生相故。於其中間雖後後念至其生相。然此類法恒名成就。非今獲故。此類之得現在身故。若別望剎那三相前後者。生相定獲此時名得。至住異相時總名成就。至滅相位方名為捨。落謝過去名不成就。於諸論中依總類說。不約剎那。故婆沙正理四通行等。皆約初剎那生相名得非於後念。若就諸法具得成就。及捨不成。四種差別即有不同。如非想見惑。唯有成就及捨不成。無有得也。以無始來恒成就故。後雖容斷必無退故。若利根無學諸無漏法。有得成就及不成就。在凡位時名不成就。金剛心時名之為得。盡智已去名為成就。無其捨也。至無學位更無退故。涅槃捨時無非得故。若有得捨定有成就不成就。所以最初得至生時不名成就。以彼身中成就非得故。最初非得生時不名不成。以彼身中成彼法故。於生位中正得捨故名為得捨。正理論云。得獲成就。義雖是一而依門異說差別名。得有二種。謂先未得。及先已得。先未得得說名為獲。先已得得說名成就。應知非得與此相摺V^先未得·及得已失。未得非得說名不獲。已失非得名不成就。故說異生性名不獲拢ā=裨斦怼N碾m少異其義亦同。先未得說名為獲者有二種。一曾來未得如無漏道等。二得已失如生上地生下地等。先未得得說名為獲者。即是於二位初得至生相時。先已得得說名成就者有二。一無始已來恒成就者。二初得已後第二念去皆名先已得得。應知非得與此相摺摺7堑糜卸N。一無始已來曾未得者名為不獲通其前後名為不獲。二謂已得後捨。於初念生相名為不獲。第二念去名不成就。論。於何法中有得非得。自此已下明得所依。於中有二。先問後答。此即問也。論。於自相續至決定如是。此即答也。總明得等所依有二。一有為法謂自相續。二無為法謂即二滅。此即初也。若成他身即趣雜亂。若成非情即共成有為過。及無情不定過。壞法性故。論。無為法中至有得非得。此釋無為得所依也。論。一切有情至謂一切有情。此以一切有情無始已來必有無邊闕緣不生法故。故引對法中云。誰成無漏法。謂一切有情者即是非擇滅也。論。除初剎那至皆成攝滅。釋定成攝滅。除初剎那者。謂苦法忍。具俊}者。簡先離離染。及餘一切具俊惿摺:喚呖‘異生未成擇滅。未斷惑故。諸餘有情者。舉成擇滅人也。已斷惑故。論。決定無有至相翻而立故。此釋虛空無得非得。非是礙法不生故。非是道力引故。
    論。諸有得者至故不別釋准釋非得可知。
    論。何緣知有別物名得。自下經部破薩婆多得實有也。此文即是經部師問也。
  論。契經說故至乃至廣說。有部引經答也。十無學法。謂八道支·及正解脫正智。五支五順上分結。成就十無學法。明有得也。已斷五支。明捨得也。論。若爾非情至乃至廣說經部難也。於輪寶等無情之物。於馬寶等他相續中。應亦有得。經說成就七寶故。故知成就是假非實。論。此中自在至隨樂轉故。有部答也。論。此既自在至知有別物。經部徵。論。許有別物有何非理。有部反問。論。如是非理至是為非理。經部責無如色·聲等為其眼·耳現量可知。如貪·瞋等他心智知。如眼耳等比量可知。以有見聞用故。故知別有體性。其得既無現量可知。復無用故比量可知。故無體也。既無二量可知是為非理。
    論。若謂此得至理不成立。經部縱計為生因破。若得是法生因名為有用。無為無生應無有得。又所得法未得。及已捨。及界地轉易。及離染。彼皆無有法前之得。如何後法得生。又縱計云。若以俱得為生因者。大生小生復何所作。得能生故。又無情法無俱生得。應定不生。又具俊呦隆ぶ小ど匣鬅⿶垃F起差別應無。得用無別故。若謂由餘境界同類因等有差別者。即應由彼餘因諸法得生。得復何用。故彼言得作法生因。理不成立。論。誰言此得作法生因。有部反拒。誰言此得作法生因。汝輒為斯難也。論。若爾此得有何作用。經部徵也。論。謂於諸法至建立差別。有部反難答也。論。豈不煩惱至應有差別。經部釋也。論。若執無得至離未離故。有部反難。論。此由所依至未斷義成。此經部總釋也所依。謂身。所依身中種子。斷未斷別分其凡拢2挥善涞谩U摗V^諸拢咧恋俜菍崱O聞e釋也。謂諸拢咭娦薜懒ΑA钏郎矸N子能生之力。轉變無力異本現起。乃至如是二種但假非實。如文可解。
    論。善法有二至亦假非實。經部敘自宗也。此明成就不成就也。此當大乘若生得善種子成就亦名不成就。若加行善自在現行名自在成就。並假非實。生得善種被邪見損。善不得生名不成就。不畢竟斷種子成就。此當大乘種子成就。故成就亦名不成就。要由功力修得者。即加行善。彼法已起生彼功能自在無損說名成就。此當大乘自在成就。餘文可解。論。故所依中至無有別物。總結可知。論。此中何法名為種子。有部問。論。謂名與色至轉變差別。經部答也。此即經部有二師執。一色持種。二心持種。此中合說色·心持種。論。何名轉變。有部問也。論。謂相續中前後異性。經部答也。此是將生果時前色·心上力用起也。論。何名相續。有部徵也。論。謂因果性三世諸行。經部答也。論。何名差別。有部徵也。論。謂有無間生果功能。經部答也。論。然有處說至必不能修。此經部通經也。經部上文云。若有種子即有鄰近生果功能。又云。一切異生。二道未起皆成就惑。經說若成就貪即不能修四念住故。此即拢o由得起。故通經云。彼說耽著貪煩惱者。不能厭捨故名成就。由隨耽著貪愛。時分於四念住必不能修。此說增盛貪位名為成就。非謂但是有種子者不能修也。論。如是成就至亦假非實。經部結宗義也。如文可解。正理論破經部種子云。且執何法名為種子。有部徵也。謂名與色於生自果。所有展轉鄰近功能。此由相續轉變差別(經部答也)名色者何(徵也)謂即五蘊(答也)如何執此為種子性。問也。能為善等諸法生因。答也。為總。為別。為自種類(問也。為總一身五蘊為異熟等別。為自類為種)若言是總。種體應假。假為實因不應正理(若合諸色。心總為種子。即是假法。假法如無。非種子也)若言是別。如何可執無記色種為善不善諸法生因(若身中別取色法為種子者。色是無記。如何與善不善為因)。若自種類善法無間不善法生。或復相摺院螢榉N。已上三義徵破。已下經部異師釋種子也。天愛非汝解種子性。前心俱生思差別故。後心功能差別而起。即後心上功能差別說為種子。由此相續轉變差別當來果生。此中意說。不善心中。有善所引展轉鄰近功能差別。以為種子。從此無間善法得生。或善心中。不善所引展轉鄰近功能差別。以為種子。從此無間不善法生。已上經部異師立種子也。自下正理破也。今汝所執功能差別種子。與彼善·不善心。為有別體。為無別體。此無別體。豈不許善為不善種。及許不善為善種耶。誰有心者。執煖與火無有別體。而復執言唯煖能燒。火不能燒。云何能感那落迦等諸異熟果不善心中。安置能感可愛異熟。善思差別所引功能差別種子。復云何感末奴沙(人也)等諸異熟果。淨善心中。安置能感非愛異熟。惡思差別所引功能差別種子。乃至廣說。具如彼也。論。毘婆沙師至實而非假。結有部示宗義也。論。如是二途至我所宗故。評薄兩宗說也。
    論。已辨自性差別云何。自下明得非得差別。論。且應辨得者。辨差別中先明得。後明非得。故言且也。自此已下有兩頌半明得差別。此一頌半五門分別。論曰至各有三得。此明三世門也。言三得者。有其二義。一三世得不據在法前後。雖是法前仍名未來。雖是法後仍名過去。二法前·法後·法俱三得不據世別。雖是過去仍名法後。雖是未來仍名法前。今此中言三世各三者。是據三世分得為三。不據法前後也。過去法有三世得者。如過去世有一善心。橫望今日。已前所有得起。若在法前·法俱·法後皆名過去。即如今日現起剎那名現在得。此現在剎那後所有得名未來得。其過去世法於未來無前得。得無決定隨起說前後故。若現世法得。即法前名過去。法俱名現在。法後名未來。若未來世法得法前通三得。法後法俱唯未來。婆沙一百五十八明法前·法俱·法後得不同。此文明三世得。然就法辨得即有四種。謂法前·法俱·法後。非法前·法俱·法後。若能得辨法即有六種。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