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汉唐算经,加以校勘,并考证出《周髀算经》的部分内容非周六艺之遗文,
《孙子算经》非孙武子之作品,《数术记遗》非汉徐岳所作,拨乱反正,
纠正了千百年的错误看法。戴震对中国传统天文学有深刻造诣,并通晓已
经传进的西法。1755 年刑部尚书秦蕙田纂修《五礼通考》,请戴震撰《观
象授时》14 卷,为古今天文历法分类集成之书,引用了十三经及各家注疏
及子部诸书涉天文历法者、诸史书之天文志、律历志,以及《西洋新法算
书》、《大清会典》和李光地、梅文鼎、江永诸说。戴震根据西洋新法甄
别古代诸说,立说较以前清楚。戴震又著《释天》4 卷,借六经以释天文。
卷一论黄赤道极;卷二论岁差;卷三论里差;卷四论历法应随时测验,亦
为治经而作,后来与《勾股刻圜记》合为《原象》。他的天文著作尚有《迎
日推策记》、《九道八行说》、《续天文略》等。戴震堪称地学大师。他
用10 年时间三次校勘地学名著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传本《水经注》
经注混淆,错讹颇多,不可卒读。戴震总结出区别经、注的三条准则,得
此三例,经、注千年之互讹,遂迎刃而解,如庖丁解牛。又补脱漏字2128
个,删衍字1448 个,改正舛误字3715 个,对恢复这一珍贵文献做出了重
大贡献。他还著《直隶河渠书》(未完)、《汾州府志》等若干地理学著
作。他的著作改变了过去地理学著作以郡县为主,以山川附于郡县描述地
理沿革及地理地貌的传统,而是以山川走向为主,以郡县依附山川。他还
善于绘制地图,纠正了若干错误。戴震于机械、建筑、铸造都有深刻见解,
著有《自转车记》、《考工记图注》、《明堂考》等著作。戴震知识淹博,
学贯中西,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文献
原始文献
'1'(清)戴震:原善,见《戴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2'(清)戴震:孟子字义疏证。见《戴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3'(清)《戴震文集》,中华书局,1980。
'4'(清)戴震:周髀算经提要,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湾商务印
书馆影印,1986。
'5'(清)戴震:九章算术提要,版本同上。
'6'(清)戴震:海岛算经提要,版本同上。
'7'(清)戴震:孙子算经提要,版本同上。
'8'(清)戴震:夏侯阳算经提要,版本同上。
'9'(清)戴震:数术记遗提要,版本同上。
研究文献
'10'(清)段玉裁:戴东原先生年谱,'3'之附录。
'11'(清)洪榜:戴先生行状,'3'之附录。
'12'(清)钱大昕:戴先生震传,'3'之附录。
'13'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北京市中国书店,1985。
'14'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第五卷,人民出版社,1956。
'15'钱宝琮:戴震算学天文著作考,见《钱宝琮科学史论文选集》,
科学出版社,1983。
'16'钱宝琮校点:算经十书,中华书局,1963。
'17'祁龙威等:戴震,江苏古籍出版社,1984。
'18'戴震研究会:戴震学术思想论稿,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
郭大昌
程鹏举
郭大昌字禹修。江苏山阳(今江苏淮安)南乡高良涧(今洪泽)人。
清乾隆七年(1742 年)生;嘉庆二十年(1815 年)卒于清江浦(今淮阴)。
水利。
郭大昌祖父、父亲皆不仕,他本人在16 岁时,入河库道当贴书,历时
3 年,学习工程核算、料物管理方面的知识。由于他聪明好学,很快超过
了老师。尤其对水情、溜势的变化有突出的观察能力;被提拔参与管理工
作。河库道嘉谟极器重郭大昌,遇事多听取他的建议。后嘉谟升任漕运总
督,打算让郭大昌随同前往。淮扬道提出黄淮两河正值多事之时,向嘉谟
请求留郭大昌助理河工。郭大昌从此客居河道署,后因事与南河总督吴嗣
爵不和,于乾隆三十九年(1774)七月迁居清江浦的五圣庙。郭大昌文化
不高,性情刚直,不愿与当时贪污成风的河道官员们同流合污。虽然主管
河道官员往往在事情紧急时找他求教,但因郭大昌不恂私情,工费预算往
往接近实际需要量,治河官吏难以中饱私囊,因而郭大昌始终不得重用。
岁月磋砣,老年时的郭大昌“赤颧披颐,髯长七八寸,连鬓皆苍白”。《中
衢一勺》的作者包世臣与郭大昌认识后,被他在河工方面的渊博学识所吸
引,多次随郭大昌考察河道情形,并屡次上陈郭的治理意见。在考察过程
中郭大昌将自己的河工知识及治理经验等向包世臣悉心传授,并由包世臣
记载于《中衢一勺》一书中。74 岁那年,郭大昌因风痹症去世。
郭大昌一生未脱离黄、淮、运河道的冶理活动,尤其在主持重大堵口
工程中屡有重要建树。乾隆三十九年八月十九日(1774 年9 月24 日),
黄河在老坝口(在今淮阴市东北2。5 公里)决口,口门一夜冲阔至125 丈,
洪水冲入运河。淮安、宝应、高邮、扬州四城,官民皆乘屋避灾,总督吴
嗣爵手足无措,而且钦差大臣即将来决口处所视察。吴无奈之下,虽然与
郭大昌反目不久,还是亲至五圣庙再三致歉,请郭大昌出来主持堵口。郭
问吴有何要求,吴提出最好工费不超过50 万两,50 天内完工。郭大昌则
提出只需20 天,工费不超过10 万两,条件是要派文武汛官各一人在工所
维持秩序,此外不许任何官员到场,工料也应由他随时调取。吴嗣爵索性
将图章交给郭大昌,又命令库房只要见郭大昌片纸只字即给发工费料物。
郭大昌如期完工,工费料物总共只合银10.2 万两。后来包世臣闻说此事,
曾去河督公署查阅原档,工期银数均实,不由更为钦佩。
嘉庆元年(1796)黄河在丰县(今江苏丰县)决口,负责堵口的官员
申报工费120 万两。南河总督觉得过多,打算减掉一半,找郭大昌商量。
郭大昌认为再减一半也足够了,总督面有难色,郭大昌毫不客气地说:15
万两用来堵口,另外15 万两你和其他官员分掉,还嫌少吗?河督大怒。从
此,郭大昌决意不再与南河官员共事。
嘉庆十三年(1808)二月,因治河官拟改黄河下游从射阳湖或灌河口
入海,将使淮河下游受极大的威胁。郭大昌邀包世臣一同勘察黄淮下游河
湖状况,请包世臣在朝廷使臣到来时陈明利害,包世臣欣然同意。他们携
带潘季驯、靳辅的有关著作和抄录的雍正初至嘉庆二年间历年治河奏案,
历时两个月,勘察了上起徐州、下至射阳湖一带的黄、淮、运、湖形势。
其间每至一地,郭大昌便为包世臣指点水性地势,现场总结前人的经验教
训。回清江浦后,包世臣撰文二篇阐述心得。使臣长麟见到包世臣文稿,
深为钦佩,在到达清江浦的次日即会见包世臣。包世臣于是把勘察所得一
一陈明,指出不需改道,只要在清口筑盖坝助淮水入黄,并修缮以下黄河
两岸堤防即可。长麟采纳此建议上奏,奉旨允行。不料此时马港口决口,
不少官员提出即以决河为黄河入海河道。此后近3 年任水泛滥,百姓不堪
其苦,赴京呈控,马慧裕奉命视察。起初马慧裕听了河道官员言论,倾向
于不堵马港口。郭大昌让灾民们乘小船千余艘,引导马慧裕座船前往口门。
行不数里,马的座船即搁浅。马慧裕见马港口决河如此浅涩,自然不可能
作为黄河的下泄河道,于是奏请按长麟等二人原方案修堤筑坝,并于嘉庆
十五年(1810)冬完工。但因主管官员偷工减料,堤防高宽不到原奏的一
半,结果在第二年三月即被冲溃一口,河官又不许堵筑,到五月运河又决
口。百龄于此时受命任两江总督,上任伊始,便请已享有善于治水之名的
包世臣议事。包世臣先见了郭大昌,郭告诉包世臣:黄河上游李家楼已决
口,溃水半个月内将到洪泽湖,再过10 天洪泽湖必然蓄满。然而洪泽湖出
口不畅,形势危急。请务必向百龄阐明情况,坚持加长盖坝助洪泽湖水入
黄并坚筑下游长堤使黄河畅泄入海的方案,以保证运河两岸百万生命的安
全。包世臣见百龄后,力陈利害,说服百龄按郭大昌建议行事。加长盖坝,
果然收到了黄、淮水流畅泄,运河水位有所下降的明显效果。
嘉庆十八年(1813),郭大昌与包世臣最后一次行视清口以下大堤。
嘱托包世臣说:现在黄、淮、运工程,虽然没有完全按照我的建议办,但
10 多年内不会有大事。可是目前又有人建议多开减坝,分泄黄河、淮河,
如果实行,10 年之内高家堰拦淮大堤将不可守。我是看不到了,今后你在
有关官员面前,一定要多多进言,杜绝这一隐患。
郭大昌的岳父王全一,也是一位精于水土工程的老河工。在河工技术
上,对郭大昌有一定的影响。
郭大昌虽然一生不得志,且由于文化程度不高,也无著作传世。但在
当地老百姓心目中有很高的威望。包世臣在和他勘察黄、淮、运、湖的过
程中,亲眼见到的百姓为郭大昌立的牌位即不下二三十处。他不愿趋炎附
势,以至不能尽施其才能。包世臣感叹说:大禹之后数千年才有潘季驯,
潘之后百年有陈潢,陈之后百年才有郭大昌。陈潢被重用,然而还未充分
发挥。郭大昌则只能偶试锋芒,竟不见用,太可惜了。
文献
'1'(清)包世臣:中衢一勺,商务印书馆,1939。
陈修园
傅芳
陈修园名念祖,字修园,号良有、慎修,以字行。福建长乐人。清
乾隆十八年(1753 年)生;道光三年(1823 年)卒于榕城(今福建福州)。
中医学。
陈修园幼年丧父,家境贫寒,由博学通医的祖父陈居廊抚养。陈修园
7 岁能背诵经文,14 岁读完《四书》、《五经》,并兼习医学。19 岁举秀
才,20 岁开始在乡里悬壶济世,兼课生徒。后为求深造,又负笈赴榕城鳌
峰书院,受业于孟超然,攻经史,研岐黄,并开始撰写《伤寒论浅注》。
以后行医于福州南台,并传授医学于族侄定中等。乾隆五十七年(1792)
中举,后北上会试,不第而留寓京师。适值光禄寺卿伊朝栋患中风,昏迷
不醒,手足不举,群医束手,陈氏投以大剂而治愈,于是名闻燕京,求医
者盈门。岭南名士二戴(戴均元、戴衢亨)赞誉陈氏为当时第一儒医。军
机大臣和坤病足痿,亦经陈氏施治而愈。和氏欲强留其于馆中,并允荐陈
为太医院院使引诱之,陈氏固辞弗就。是年秋,托病南归故乡,出任长乐
吴航书院山长,既教学生以《四书》、《五经》之儒学,亦授以《灵枢》、
《素问》等医学。两年后又赴泉州任清源书院讲习,师事名医蔡宗玉先生。
1800 年又上京会试,蒙恩赐赴保阳,次年任威县知县,后曾赴保阳、高阳
等地救灾,继升同知知州,一度曾代理正定府知府。在任时能善体民情,
不事鞭挞,遇事善断,颇有贤声。如1801 年在威县时,得知直隶妇女多患
“阴挺”(子宫下垂),为之研制内服外敷方,救治甚多。恒山夏雨成灾,
陈氏奉旨勘探灾情,发现当地温疟流行,误于医而死者甚多,乃按辨证分
型,制成丸药三种,遍施城乡百姓,并告以对证选服法,治人甚众。尚于
公余采方108 首,编为歌括,付梓刊印,使医家能按法治疗,救人无数。
其时,陈氏个人却因积劳成疾,得寒厥证而诸医束手,当他夜半神志略清
时,自拟一方,服药两剂得愈。次年,直隶省制台熊谦病中风,陈氏处以
黄芪五物汤常服,并以补肾养肝之丸调理得痊,深为熊氏所嘉许。是年,
陈氏之《新方八阵砭》(原名《景岳新方砭》)付梓;入秋,陈母病逝,
遂回籍守庐。他所著《时方妙用》和《时方歌括》各四卷亦于此时刊行问
世。继而并在榕城刻印《医学三字经》、《神农本草经读》等书。
1808 年陈氏又晋京补阙,仍赴保阳供职。公余取《伤寒论》原文重予
注释,又以韵文体编撰《长沙方歌括》。为了纠正当时庸医误药杀人之弊,
陈氏又著《医学实在易》,以引导学医者入门。
1810 年秋,陈氏在高阳救灾时,遇天津尹丁攀龙来访。陈氏见丁氏面
色黧黑,睑肿鼻青,遂告称:你患有水饮病挟肝气,如马上治疗可愈,若
拖延至20 日后,则病危殆,即使庐医扁鹊也难挽回。丁氏怪其言而不信,
后果发病,虽延陈氏诊治仍无效。
1819 年,陈氏已67 岁,倦于宦海浮沉,遂以年老乞归乡里。返闽后,
住在榕城嵩山井上草堂,各地趋前求教者日众。他亲自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