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冷艳文士川端康成传_2-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时候,他又一次觉得自己因为难忍寂寞而出去玩耍,却扔下祖父一人在家忍
受寂寞,实在后悔不已,于是面对祖父深深地低头合掌膜拜。他时而把自己
的脸贴近祖父的脸,时而把耳朵凑近祖父跟前听听呼吸,确认祖父已经入睡,
他才钻进被窝里,以发誓明天决不再出去的温情进入了梦乡。但是到了第二
天,却把誓言忘得一干二净,依然如故了。
每逢不外出的时候,坐在祖父的病榻旁,挑灯夜读岛崎藤村的诗集,他
深感诗集里的富士川畔的弃儿的哭声是一种生命的呼喊,任凭这种声音在他
心中旋荡。有时也诵读《源氏物语》那些感时伤事的、带上哀调的词句,以
此驱遣自己,溺于感伤。这时候,康成已预感到祖父将不久于人世,就决心
把祖父在病榻的情景纪录下来。于是他在病榻旁的脚搭子的一头,点上一支
蜡烛,在昏暗的烛光下,伏在上面写起《十六岁的日记》来。当时使用的稿
纸,是大阪府立茨木中学的作文纸。祖父病重,日记就中断了。这篇日记,
当时没有发表,他自己甚至把写过这篇日记的事都忘却了。
病重后的祖父,常常一动不动地呻吟着,有时呼唤在身边伺候的康成:
“让我撒尿,让我撒尿吧,好吗?”开始康成不知所措,有点慌张地问:“怎
么办呢?”祖父有气无力地说:“把尿壶拿过来,放进去。”康成满不高兴
地把祖父的前衣襟撩起,按祖父的吩咐把尿壶放了进去。可是祖父还不停地
问道:“放好了吗?放好了吗?我要撤了,不要紧吧?”大概已经毫无感觉
了吧。祖父喊出:“啊,啊,痛,真疼啊,真疼啊!啊,啊。”终于随着这
痛苦欲绝的声音,在尿壶底里响起了“犹如山谷清泉般的流淌声”,最后还
呼喊了一句“啊,真疼啊!”。祖父的这种痛苦难耐的声音,使感情脆弱的
康成的眼泪夺眶而出。祖父每晚不止一次地这样把困倦的康成从睡梦中叫
醒,有时还说些不讲道理的话。本来还是向父亲撤娇的年龄的康成,半夜里
几次被叫起来,已经有点不耐烦,而且对于病人的撤尿更是讨厌极了,何况
有时又挨痛骂,所以他控制不住自己的不耐烦,回骂了祖父几句。冷静下来,
又觉得不能这样粗暴对待这样病重的亲人,又忍不住抱头痛哭起来。尤其是
次日清早帮工美代来后,祖父对他昨晚的不孝絮絮叨叨地诉说个不停的时
候,少年康成的心就像被撕裂似的。他对给祖父接尿的不耐烦的心情和对祖
父病痛的怜恤感情交织在一起了。
长期缠绵病榻的祖父,也许自觉到不会久留于人世,带着一种无可奈何
的痛苦心情,叮嘱康成:“我们家从北条泰时开始至今已有七百多年,一直
延续到今天,要好好干,好好干,咱们要恢复过去的昌隆啊!”
康成的生活已经够悲苦的了,可是生活中的变故还是接踵而至。 1915
年5 月24 日晚上举行皇太后入殓大礼,他必须到学校参加遥拜典礼。但他又
担心垂危的祖父能不能等到他回来,犹疑不决的时候,帮工美代对他说:“问
问爷爷吧。我想不会那么快,能挺到后半夜的。”祖父爽快地说:“啊,去
吧,这是国民理所当然的事嘛。去吧!”他脚登木屐飞也似地跑了出去,跑
不了几步,木屐的带子断了,他有点泄气地回到家里,对美代轻声地说:“木
屐带子断了,不是好兆头。”美代鼓励他:“真傻,换一双走吧。”遥拜典
礼一结束,康成三步并两步地往家里跑,心里念叨着:“爷爷,可别死,等
我回去!爷爷,可别死,等我回去!”半路上,他心急
如焚,干脆提着木屐,光着脚丫跑了回家。祖父的舌头已经不大灵便,
痰堵气管,大颗眼泪滴了下来,痛苦万状。美代也说:“向来跟佛爷一样慈
善的人,为什么临终时那么痛苦。极乐世界的佛爷怎么不来迎接呢。”康成
不忍卒睹祖父这般苦楚的情状,独自躲到另一间房间去了。不久,祖父弃下
了孤苦伶仃的十四周岁的康成,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康成感到这是一种
非常识的举动,但已经追悔莫及。尤其是表姐还就此怪责康成:“你怎么啦?
祖父的亲人不就只有你一个人吗?你这样做,别人看起来不太好吧。”说得
他悲从中来,心如刀绞,什么话也说不出来,不由地流下了一串串的眼泪。
川端康成失去了所有至亲骨肉。也自此失去了爱的象征,在他幼小的心
灵上刻下了难以磨灭的伤痕。如果说,一两岁的康成对父母亲的早逝没有实
际的感受,没有激起太大的感情波澜,那么祖父的逝世,对这位已经懂事的
少年,对他那颗已经悲伤脆弱的心来说,却是创疼深切的。他在祖父弥留之
际,如实地记录了祖父的病态和自己天真无邪的哀伤情绪。在那篇《十六岁①
的日记》里,他不禁悲叹:“我自己太不幸,天地将剩下我孤零零一个人了!”
②他在《致父母的信》中还说:“祖父病逝,我当然感到悲伤,我在世上越发
孤单和寂寞了”③。这两篇作品既是康成痛苦的现实的写生,又是洋溢在冷酷
的现实内里的诗情,在这里也显露了康成的创作才华的端倪。
① 周岁实为十四岁。
② 《川端康成全集》、第2 卷,第40 页。
③ 《川端康成全集》,第5 卷,第214 页。
康成的孤儿体验,由于失去祖父而达到了极点。他放学回到家中,就将
大门关上,回避客人来访,独自一人留在宁静的屋子里,默默地涌起一阵阵
寂寞与哀愁。夜里常常在梦中与祖父相会,祖父的形象极其清晰,感情极其
确实,大大地丰富了梦的内容。他觉得梦中祖父的形象就是过去现实中的形
象,祖父的感情就是过去的现实中的感情,并且在梦中得到了净化。然而,
梦中的祖父的形象和感情又总是哀伤的,似乎是他的现实生活中的哀伤的再
现。他醒来之后仍然希望抓住残梦中的祖父的形象和感情。
在康成来说,他的童年没有幸福,没有欢乐,没有感受到人间的温暖。
父母爱、亲人爱对他来说是非常空泛,非常抽象的。或者说,仅仅是他稚幼
的朦胧的愿望。相反地,他的童年少年生活,渗入了深刻的无法克服的忧郁、
悲哀因素,对人生的虚幻感和对死亡的恐惧感不时挟着寒意袭来。可以说,
畸形的家境、寂寞的生活,是形成川端康成比较孤僻、内向的性格和气质的
重要原因。
四 “参加葬礼的名人”
祖父故去,这位十四岁的少年从此没有自己的家,也失去了家庭的温暖,
漂泊无着,住进了学校的宿舍,每当长假期一临近,同室的同学忙着准备回
家的时候,他就油然生起几许淡淡的无家儿的悲哀。祖父辞世后三个月,康
成的表兄将家乡仅余的房屋全部卖掉,把康成带到他母亲娘家的丰里村,转
辗寄住在几位亲戚的家中。住在亲戚家里的时候,他常常在黎明时分起床,
独自一人打着赤脚,踏着被晨露打湿了的田埂,走到淀川河畔,有时把脚尖
泡在水里,有时用草帽盖住脸庞,赤身露体躺在沙滩上,仰望着无垠的苍穹,
排解心中的惆怅。这时候他的脑海里,家和家庭的观念也渐渐淡薄了。一种
无依无靠的寂寞感,直渗入他的内心深处,经常做着一些流浪的梦。
从幼年到少年,川端康成参加的葬礼不计其数。他接连为亲人奔丧披孝,
在亲戚家寄住期间也不时遇上亲戚的丧葬礼,有一年暑假不到三十天,连续
出席了三个追悼会。头一个是住在河内的远亲的母亲,死者的儿孙们那一副
副沮丧和悲哀的神情,直接传染给他了。约莫过了一个星期,住在摄津的表
兄给他挂来了电话,让他去参加姐姐婆家的远亲的葬礼。此后不久,还是摄
津的表哥来电话,请他代表参加姐姐远房亲戚的葬礼,半开玩笑地说他是“参
加葬礼的名人”。他顿时默然不语,他也不知道自己是怎样的一副表情。当
他告诉所寄住的河内的家的家人说,他要去参加第三次葬礼时,这家的表嫂
苦笑着说:“你简直像殡仪馆的人啦。”表妹接口说:“连衣服也净是坟墓
味儿!”①。
关于父母的葬礼,对于一两岁的康成来说,不可能留下什么印象。至于
祖母的葬礼他是记得清清楚楚的。举行祖母葬礼那天,下起倾盆大雨,他和
姐姐分别由大人背着踏着红土的山路,艰难地走去墓地。
祖父的葬礼情景,深深地刻印在他的心中。葬礼那天,许多亲朋好友前
来吊唁。康成也许由于祖父亡故,心灵受到严重创伤,过度悲伤和心情焦的,
突然鼻孔直流鲜血,他连忙用腰带的一端堵住鼻孔,就这么赤着脚丫飞跑到
院子里等待血止。这是他生来头一回流鼻血,有点失态,他觉得鼻血挫伤了
他的锐气。送殡行列从村子走过时,沿途挤满了村民。他护送着灵枢从他们
前面走过时,听见人群中的妇女哭出声来,说:“真可怜啊,真可怜啊!”
① 《参加葬礼的名人》,《1;I 端康成全集》。第2 卷,第80—1 页。
他得到周围的人的同情,产生了复杂的感情,一方面老老实实接受了人们的
好意,一方面想到这是人们强要怜悯自己,也就产生了几许抵触的情绪。
火葬次日,他同亲戚前去山上的露天火葬场拾遗骨。一到火葬场,他觉
得怪味儿太大,连阳光都是黄色的。他不禁想起昨晚守灵的时候有这样一个
传闻:他祖父变成一缕蓝焰的鬼火,从神社的屋顶飞起,又从传染病医院的
病房飞过,村庄的上空飘荡着一股令人讨厌的臭味。他拾了一会遗骨,鼻血
又从鼻孔涌流出来,用腰带去堵住鼻孔,一溜烟似地跑到小山上,鲜血仍然
滴滴喀嘈地滴落下来。身体本来就虚弱的他,感到一阵头昏目眩。约莫过了
半个小时,他又回到火葬场,人们对他说:骨灰出来了,去捡吧。他带着凄
楚的心情,象征性地捡了一丁点骨灰。
继祖父葬礼之后,康成还参加过姑奶奶的葬礼、伯父的葬礼、恩师仓崎
仁一郎的葬礼,还有好友越亨生的葬礼等等,都使他悲伤不已。在举行数不
清的葬礼的日子里,他终于成了参加葬礼的名人。有一回,他到表姐家,家
里人带笑地对他说:“说不定还要叫你再来一趟呢。有位患肺病的姑娘恐怕
过不了今年夏天了。”
“名人不来,葬礼就举行不了哩。”
五 从小志向文学
川端康成是在1906 年4 月人丰川普通小学就读的。那时候祖父已经双目
失明,祖母也体弱多病,开学典礼那夭,他是由邻居领去上学的。他看见别
的孩子都是由父母相送,喜气洋洋,自己也就感到不是滋味,激起了一阵阵
心酸。长期幽闭家中,一旦走出家门,来到学校,来到广阔的天地,夹杂在
挤得满满几百名同学当中,第一次碰到这样一派喧腾的热闹场面,方知世界
上还有这么多的人。在他眼里映现的人群简直就像巨大的兽群严重地威胁着
他似的,他便感到害怕和惶恐,不由地吓得眼里噙着泪水,咧着嘴几乎哭出
声来。所以他入学之初,在学校总是诚惶诚恐、战战兢兢,非常害怕上学。
他自己说不愿意上学的原因,与其说是见人认生,不如说是怯于见人。很长
一个时期都是由亲戚相送,井烯且让亲戚在教室门口守候他下课。再加上他
弱不禁风,常常生病,有时缺席旷课达两个月之久。当时乡村小学开展上学
率竞赛,一人缺席,全班有责。所以小同学们都习惯每天在乡村神社前集合
点名,相互监督,人到齐才一起上学。在点名时,若是发现康成未到,小同
学们就成群结队找上门去。每逢遇到这般情况,祖父总是把挡雨板关上,康
成则像蜗牛似地畏缩在屋子的黑暗角落里,听任孩子们站在窗外呼喊、喧闹,
甚至投掷石块。直至快到上课时间,小同学走后,祖父如释重负地对康成说:
“不要紧了,他们都走了!”康成才胆怯怯地从角落里走了出来。
上小学之前,康成在家中除同祖父母嬉戏之外,就是跟着祖母认字,那
时他已经认识不少字,读了不少小书了,当时日本流行绘画和汉文,成为士
大夫的一种修养的表现,画家的社会地位是很高的。再加上祖父、父亲爱好
字画,曾遗下许多名作,引起了康成对绘画的极大兴趣。小学时代,他很会
作画。祖父鼓励他长大后当画家,他也曾暗自立下这个志向。可是,他聪颖
过人,学校的功课他都熟习了,由于对课堂的学习并不太感兴趣,便早早闯
入说林书海。放学回家,他常常走到庭院里,爬上厚皮香树躺在枝桠上全神
贯注地阅读小说,开始对文学产生了憧憬。上小学高年级的时候,学校图书
馆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