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冷艳文士川端康成传_2-第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化,特别是其精神呢?难道不是值得认真怀疑吗?难道这还不应该从一开始就采取日本
式的吸收法, 按照日本式的爱好来学吗?我想特别强调的,实际上有些地方吸收和学习
都没有做到。如果认为“明治百年”已经将西方的精神文化消化了,那就太肤浅了。
大约一千年前的往昔,日本民族就以自己的方式吸收并消化了中国唐代文化,产生
了平安王朝的美。“明治百年”来, 吸收了西方文化的日本人,究竟创造出足以同王朝
文化相比的美来了吗?? 。我但愿已经建立起超过过去任何时代的日本独特的文化。今
天,民族的力量绝没有衰颓,可以将日本新的创造,贡献于世界的文化。①
在这里引用了作家本人这么一大段文章,在于说明在对待继承与借鉴的
关系上,作家充分认识到借鉴外来文化的思想和艺术,绝对不能脱离民族传
统、民族审美意识,去做毫无创造性的简单模仿,而必须发挥作家的主动精
神和创造力量,探索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精神和气质,使之臻于日本化。
在这方面,川端在创作实践上的成功,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融合上,现代意
识与传统文化精神的融合,心理刻画与传统的自然描写的融合,意识流飞跃
与传统工整性的融合。
(一)现代意识与传统文化精神的融合川端康成的一些小说,表现了人
道主义和民主主义精神,表现了现代人的理智和感觉,同时运用导入深层心
理的表现手法,融汇贯通日本传统的写实和东方的精神主义,注意展露民族
文化心理的素质。他的某些作品怀着人道精神,表达对小人物的同情;抱着
民主思想,表示了对战后残存的封建家族制度的愤懑,以此揭示现实社会的
不公平、不合理;同时加上日本传统文化中的“种姓平等”和“平民意识”,
对它的内涵有了更明确的阐述,使之拓展为更积极的意义。可是他又无法解
决现实生活存在的问题,为了摆脱这种矛盾的苦闷境界,有时只好把佛教的
消极思想也引进人物的心灵世界,将因果寄托在轮回,企图以此忘却现实生
活中的烦恼。这种现代意识和传统文化精神的融合,展示人物的东方性格特
征,加强了作品的民族文化氛围,加强了对现代日本人的表现。日本学者冈
崎义惠在谈到明治维新以来日本文学与西方文学关系时,讲过一段话:“西
方式的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的底流,深深地潜藏着日本式的现实主义和东方
的精神主义。因此可以认为这种潜藏力量正是保持历史的最根本的东西吧”
①。用这段话来概括川端康成将西方现代意识和东方的传统文化精神融合的一
个特征,也未尝不可吧。
(二)心理刻画与传统的自然描写的融合在西方文学中,人是作为主体,
自然是作为客体,它们是把人和自然分割开来,人和自然之间的区别是很明
显的。而在东方文学中,人和自然却是“相生”的,往往把人作为自然的一
部分人和自然一体化,主客体的区别并不明显。特别是禅宗教义中对自然的
态度,是要求自身与自然合为一体,希望从自然中吮吸灵感成了悟,来摆脱
① 《川端康成全集》,第28 卷,第426—29 页。
① 冈崎义惠:《美的传统》,第454 页,弘文堂书房1940 年版。
人间的羁绊,从而获得一种心灵的解救。西方文学只着重孤立地描写人物的
内在心理,很少将人物的思想感情溶进自然之中。川端虽然也重视内在心理
的描写,还充分运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和乔伊斯的意识流,深入挖掘人
物的内心世界,但他又常常把自然的描写掺入人物的意识流中,起到了“融
合物我”的作用,达到了“忘我之境”,从而表现了假托在自然之上的人物
感情世界。他的许多小说表现对季节、自然的敏锐感觉,不仅是为写自然风
物而写自然风物,也不仅是为写古风旧俗而写古风旧俗,就是对文化氛围乃
至传统文化的茶道、花道的描写,也很少游离于人物的性格和命运之外。它
们包含着季节时令、自然以及作者身心和情绪等等。可以说,自然风物的灵
光,已透到人物的内心世界,描写主观感情与客观景物、心理与自然的契合,
达到了水乳交融的境界。
(三)意识流飞跃与传统工整性的融合川端康成在其作品中,常常以意
识流作为其根本手法,通过自由联想与回忆来描写人物的意识流动,使联想
与回忆的范围扩大到深层心理世界中去。但他又不是完全照搬乔伊斯的意识
流手法,而是保持着日本古典文学传统中的坚实、严谨和工整的格调,抓住
了根本性的意识,用理智加以制约,使自己联想与回忆不是任意驰骋,而是
有层次有秩序地展开;使意识跳跃不是杂乱无章,而是有条不紊地行进;联
想与意识相互结合,彼此协调。西方意识流的时空变幻、交叉、迭合的快节
奏,有时又受到日本文学传统的慢节奏限制,结构飞跃而又工整,并且使两
者保持和谐,将意识流日本化。似乎可以说,“川端文学从日本古典文学中
吸取营养,增加其深度,但他并非原封不动地继承日本古典的世界,而是根
据近代深层心理学知识,加强了联想作用的根源和范围,使之更加多样化。
从这种意义上说,川端好像使日本文学的传统更加深化了”①。
川端康成在整个创作生涯中探索着多种的艺术道路,进行了许多尝试,
走过曲曲折折的艰难道路——从运用西方色彩开始,逐渐到运用东方色彩,
最后在东西方文化结合的坐标轴上找到自己的位置,找到了运用民族的审美
习惯,挖掘日本文化最深层的东西和西方文化最广泛的东西,并使之汇合,
即东方文学与西方文学相结合的办法,这本身就是一个新的创造,是具有民
族个性的。也就是说,川端在东西方文化的大撞击中找到接合点,找到了自
己的历史方位,创造了“川端康成之美”,从而开拓了自己的文学新路。川
端康成的这种创造性的影响超出了日本的范围,也不仅限于艺术性方面,这
一点对促进人们重新审视东方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启示性。
二 对传统的执着
国内有的论者把川端康成看作是一个一成不变的新感觉派作家,甚至把
川端的战后文学活动也都归纳在新感觉派之内,或者简单地将川端的文学思
想作为一种单纯接受西方文化影响的思想来分析,并以此作为依据来评价川
端及其文学,这恐怕是不了解川端康成的文学是建立在东方文化的基础的缘
故吧。尽管川端早期曾参加过新感觉派文学运动,他本人却早已声明自己“没
有新感觉派的才华和气质”,一些日本文学家也认为川端是“新感觉派的异
端分子”;尽管他中后期某些作品也还存在着新心理主义、超现实主义等种
种现代主义的文学倾向。特别是随着他的创作经验不断丰富,对日本古典传
统逐渐重视起来,并不断从古典传统中吸取养分,从自己的民族传统中获得
① 太田三郎:《现代作家作品论》,河出书房新社1974 年版。
了生命力。川端从1936 年开始,就反复强调:“我们的文学虽然是随着西方
文学的潮流而动,但日本文学的传统却是潜藏着的看不见的河床”①。“我
接受西方近代文学的洗礼,自己也进行模仿的尝试,但我的根基是东方人。
从十五年前开始,我就没有迷失自己的方向”②。从少年时代起,他开
始测览——用作家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开始“硬读”日本古典文学。青年时代,
他读了印度“诗圣”泰戈尔于1916 年第一次访问日本时在庆应大学所作的题
为《日本精神》的讲演稿,觉得泰戈尔谈到的“所有民族都有义务将自己民
族的东西展示在世界面前。
假如什么都不展示,可以说这是民族的罪恶,比死亡还要坏,人类历史
对此也是不会宽恕的”③这番话,是警告日本不要因急于汲取西方文化而忘
却了日本文化的传统,从而引起了强烈的共鸣,尔后他更加陶醉于日本古典
文学世界。川端说过:他年轻时读过的大量古典作品,到了中老年“还是朦
胧地留在自己的脑海里。色调虽然淡薄,却还感染我的心。就是阅读当代文
学作品,有时我也感受到千年、千二百年以来的日本古典传统在我心中旋
荡”,这“对于我们创造和鉴赏今天的文学是很有神益的,或者将成为一种
内蕴的力量”。①
泰戈尔的讲演和川端康成学生时代执着求知的日本古典,确是对他后来
的创作思想影响极大。他从事文学创作不久,就已开始对日本古典具有相当
的自信,并努力使之成为自己的一种“内蕴的力量”,成为川端文学的基础
和底流。在日本战败、外来文化的冲击下,面对民族传统频临危机的客观事
实,他有过苦恼和彷徨,但也深信日本传统文化不会被外来文化所取代,《源
氏物语》
①《日本文学之传统》(《东京朝日新闻》
1936 年7 月),转引自《川端康成》第244 页,有精堂版。
②《文学自传》,《川端康成全集》,第
33 卷。第88 页。
③转引自川端康成的《美的存在与发
现》,《川端康成全集》,第28 卷,第396 页。
的精神光辉也不会泯灭,更坚定自己的信念,对日本传统就更加热烈、
更加自觉地追求了。他说过:“我强烈地自觉做一个日本式作家,希望继承
日本美的传统,除了这种自觉和希望以外,别无什么东西了”。“我把战后
我的生命作为余生,余生不是属于我自己,而是日本的美的传统的表现,我
这样认为是不会感到不自然的”①。这时候,如果用“执着”二字来形容他对
日本民族传统的追求,恐怕已经不够了,它已经化作作家的生命的一部分了。
因此可以说,作家在战后更加将自己的文学创作植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
里,不遗余力地表现日本美的传统。从这个意义上说,他对继承传统是有其
一定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也是有其积极意义的。
川端康成对日本古典文学的追求,首先表现在对《源氏物语》的执着、
推崇和偏爱,他认为《源氏物语》是“冠绝古今的”②,它“创造了日本美的
① 《日本文学之美》,《川端康成十集》,第28 卷,第421 页。
① 《独影自命》,《川端康成全集》,第33 卷,第268—69 页。
② 《日本美关之展现》,《川端康成十集》,第28 卷,第433 页。
传统,影响乃至支配后来八百年间的日本文学”③,“出色地尽了泰戈尔所说
的‘民族义务’”④。他还说:
“《源氏物语》和我都在同一的心潮中荡漾”,这部“上千年前的文学
和自己却是如此融合无间”⑤,甚至连晚年旅游国外,仍手不释卷,“不断从
它那里吸取美的精神食粮”⑥。他经过长期的酝酿, 着手将《源氏物语》译
成现代语。可以说,川端已将《源氏物语》熟读消化,溶化在自己的血液之
中,成为创造川端文学的源泉。
《源氏物语》的精神深深地渗透他的心。他没有简单地将《源氏物语》
看作是“言情小说”或“恋情画卷”,而是对它的内涵和外延有更深刻的解
说。他在《日本文学之美》一文中指出:“倘使宫廷生活像《源氏物语》那
样烂熟,那么衰亡是不可避免的。‘烂熟’这个词,就包含着走向衰亡的征
兆”①。这清楚地表明川端康成透过《源氏物语》所描写的宫廷贵族的腐败政
治和淫逸生活,明白平安王朝贵族社会表面上一派太平盛世,但“像贵族生
活那样烂熟”将意味着什么,将预示着什么。这将是意味着“衰亡是不可避
免的”,预示着“走向衰亡的征兆”。应该说,川端对《源氏物语》的深邃
的含意,还是有着比较明晰的理解的。的确,作者紫式部是通过《源氏物语》
中贵族的乱伦关系和堕落生活,折光地反映政治的腐败,她所表露的“苦恼、
哀愁是带有对平安贵族社会罪恶的批判和抗议的”。因此,川端康成也或多
或少地受到《源氏物语》这种批判精神的渗润,他的一些作品就是采用《源
氏物语》那种隐蔽性的方式,以“苦恼”、“哀愁”来折射社会的世相,表
达自己对时代、对社会的见解和对女性苦难生活的同情。
在审美意识上,《源氏物语》集中体现的平安王朝的审美意识“风雅”、
“物哀”精神,对川端的影响就更加深远,它成为构成川端康成的美学思想
的重要因素。这点将在下一节论述。
日本川端康成研究家长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