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千只鹤》、《山音》等作品的业绩,即“以独自的样式和浓重的感
情,描写了日本美的象征,完成了前人没有过的创造”,授予他最高的奖赏
——第21 届文化勋章,成为日本文化功臣, 1957 年,获联邦德国政府颁
发的“歌德金牌”。1960 年获法国政府授予的艺术文化勋章。 1968 年,以
《雪国》、《古都》、《千只鹤》三部代表作,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968 年10 月17 日,在川端康成来说,是值得纪念的日子。这天傍晚,
川端吃罢晚餐,刚站起来,就接到一家外国通讯社的记者挂来的电话,传达
了瑞典文学院决定授予他诺贝尔文学奖的信息。不久,上百名的日本记者和
外国记者闻讯蜂拥而至镰仓长谷的川端宅邸。川端身穿墨蓝色和服,在二三
十个麦克风前轻声地回答记者提问,他谦逊地表示:“被提名为候选人的事,
我虽有所闻,但我深知自己的作品分量不够,所以这一决定,我是万万没有
想到的”①。以文化厅长官今日出海为首的文艺界人士也源源而至,送来了一
束束鲜花和热烈的祝贺。直至夜半,空阔的川端宅邸大院仍然沉浸在欢快的
气氛之中。
这一喜讯,震动了整个日本文坛和舆论界。
翌日,东京各大报刊都破例以头版头条报道了川端康成获奖的消息,连
日来发表了许多知名作家、评论家的座谈记录和文章,连伊豆汤本馆的老板
娘、《雪国》驹子的原型松荣、在京都写《古都》时所租房子的房东太太、
茨木中学时代恩师也都在报刊上发表感想文,热闹了好一阵子。以此为转机,
世界各地读者对日本文学刮目相待。日本人对日本文学也更加关心。他们似
乎觉得这不仅是川端康成个人的骄傲,也是日本的骄傲。因为诺贝尔文学奖
金自1901 年创立以来,除了印度诗圣泰戈尔以外,亚洲人就只有川端康成获
得这种殊荣,使日本成为第一次跻身于诺贝尔文学奖的国家;因为“川端康
成文学,作为世界文学确定了其权威性。诺贝尔文学奖的天窗被川端康成打
开了。诺贝尔文学奖的天窗,经川端康成的手被日本文学打开了”②。也因为
“将诺贝尔文学奖授予川端康成氏,对于日本的小说传统、世界最古老的传
统列入世界作品群中具有重要的意义”③。
据日本文艺界人士透露,川端康成作为诺贝尔文学奖的有力候选人而引
起人们的注目,是在1962 年的事。是年3 月,诺贝尔文学奖评选委员哈利?马
① 转引自进藤纯孝的《川端康成传记》,第485 页。
② 长谷川泉:《(川端文学——海外的评价)序》,第3 页,早稻田大学出版部1969 年版。
③ 唐纳德?金:《川端和诺贝尔文学奖》(武田胜彦译),《川端文学——海外的评价》,第50 页。
其逊访问日本期间透露:“有三名日本作家被提名为候选人”,但他没有明
确说明三人的名字。后来有关人士才了解到三人就是川端康成、谷崎润一郎、
西胁顺三郎。此后每年度川端和谷崎都被并列提名为获奖候选人。 1965 年,
日本的候选人名单上又添了三岛由纪夫的名字。 1968 年度获奖呼声最高的
是川端康成和三岛由纪夫两人。新闻广播电视部门都预先作好了充分的采访
准备工作,所以消息通过现代化的传播工具,瞬时传遍了日本列岛。
10 月19 日上午,瑞典驻日本大使亲自造访川端家,正式传达授奖的决
定,并当面递交了邀请川端康成参加斯德哥尔摩授奖仪式的请柬。来采访的
新闻记者、来祝贺的客人,来看热闹的普通群众越来越多,据说已逾千人之
众。人流把川端宅邸包围得水泄不通,通往川端宅邸的狭窄小路挤满了汽车,
平时幽静的小巷沸腾起来了!警察局不得不派出数名警察来整理交通,维持
秩序。
这天,川端不时反复唠叨:“可不得了啦”,“太麻烦了!”有时又喃
喃自语地说:“今天没办法啦。今天不能不见啊!恐怕也不能拒绝拍照了吧。”
于是,他一批又一批地接见来客,一次又一次地站在麦克风前回答记者的采
访和接受记者的拍照。站在一旁的北条诚看见川端康成异常劳顿,眼睑也红
肿了,他觉得平日“讨厌人”的先生有这样的耐性,都替川端难过,担心川
端的健康,便把川端康成领到书斋里去,然后对记者说:“请明天再来吧,
先生已经睡觉了。”可是一眨眼工夫,川端又“嗯”、“嗯”地站在记者面
前了。①
连日来,不仅来访者多,杂事多,连一上街,川端康成也常常被日本的
行人、不同肤色的外国客所包围,要求握手、签名,表示祝贺。有的外国人
还用蹩脚的日语说“川端、川端,祝贺”。
11 月29 日,由日本笔会主持,举办了盛大的祝贺会,热烈庆祝川端康
成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日本首相佐藤荣作夫妇、瑞典驻日本大使夫妇也亲临
道贺。川端康成平素以个性孤僻,沉默寡言著称,弄得他心力交瘁,在众多
的贵宾面前,他站在讲坛上只说了一句:“我妻子在场,我可讲不出话来哟!”
略去了致辞,便走下讲坛,混入人丛之中。 12 月3 日,离开镰仓家准备前
往羽田机场飞赴斯德哥尔摩出席授奖仪式的时候,他突然露出不悦的神色,
孤零零地冒出一句“随你们的便吧,我可不去了!”弄得大家莫名其妙。抵
达羽田机场之后,川端仍然是一副不悦的、疲惫的脸色,在两间特地为他准
备的候机室里来回转悠,突然间兴致地说:“啊,我渐渐变得快乐起来了。
从明天起,就可以摆脱这些恼人的事啦!”
这次旅行,随行人员有秀子夫人、女婿香男里、作家北条诚的女儿元子、
石滨恒夫及其女儿春上,还有新闻记者。离开日本之前,川端还没有把授奖
仪式上的讲演稿全部写出来,一到达斯德哥尔摩便忙于酬酢,有点空闲就“见
缝插针”,伏案续写。
1968 年12 月10 日,川端康成接受诺贝尔文学奖的仪式隆重而庄严地举
行了。这天,瘦躯白发的川端康成穿着灰色和服裤裙,上身披着和服外衣,
颈项套上带缓带的文化勋章,一身地地道道的日本式打扮。他在作为政府代
表的文化厅长官今日出海和瑞典外交部礼宾官的陪同下,稳步走进音乐厅会
场。满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和镁光灯的闪烁声,“人们对文学家似乎比对
物理、化学的获奖者更亲切,欢迎”①。川端走到获奖者席未座,端端正正地
坐了下来,“简直就像是一尊川端先生喜爱的明惠上人的座像”。瑞典皇家
文学院常务理事、诺贝尔文学奖金评选委员会主席安德斯?奥斯特林致授奖
辞,首先介绍了川端康成的优秀代表作品。他说:“川端初次发表了一举成
名的、讴歌青春的短篇小说《伊豆的舞女》,它描述一个青年学生的故事。
主人公于秋季里,只身去伊豆半岛旅行,与一个贫困的、受人蔑视的舞女邂
逅,萌生了爱怜之心而坠入恋海。舞女敞开纯情的心扉,对青年表示出一种
纯真而深切的爱。这个主题,犹如一首凄怆的民谣,反复吟咏,在川端先生
后来的作品中也一再改头换面地出现。这些作品揭示了作家本人的价值观。
并且,历经多年,川端先生逐渐超越日本的国境,也在遥远的海外博得了名
声。”
他评价川端的三部获奖作品时说:“川端先生作为擅长于细腻地观察女
性心理的作家,特别受到赞赏。他的这一优秀的才能,表现在《雪国》和《千
只鹤》这两部中篇小说里。在这些作品中,我们可以发现作者的卓越才能;
他赋予浓艳的插话以辉煌,还可以发现作者纤细而敏锐的观察力,他编织的
故事是具有一定的神秘价值的、网眼精巧细致的工艺品。他的描写技巧在某
些方面往往超过欧洲。川端先生的有些文章,令人联想起日本画。就是说,
由于川端先生热爱纤细的美,并且赞赏那种洋溢着悲哀情调的象征性语言,
用它来表现自然的生命和人的宿命的存在。如果能把表面行为的无常,比作
漂浮于水面的水藻,那么川端先生的散文,可以说反映出徘句这种纯粹日本
式的细微的艺术。有关日本人的传统观念及其本质,我们几乎一无所知,因
此我们无法最终逼近川端作品的核心,但是一经读了他的作品,就会发现他
在气质上与西欧的近代作家有某些相似性。关于这一点,我们心中首先浮现
出的作家就是屠格涅夫。因为屠格涅夫也是一位感受性极其丰富的作家,在
新旧世界交替的节骨眼上,他发挥其伟大的才能,带着厌世主义的倾向,详
尽地描写了社会。
“《古都》是川端先生的近作,也是一部最引人注目的作品,于六年前
成书,已翻译成瑞典文。让我们简单地介绍一下故事的梗概吧。被贫苦的双
亲抛弃的幼婴千重子,由商人太吉郎夫妇捡来,并按照日本古老的规矩抚养
长大。千重子是个多愁善感、人品诚实的姑娘,她常常暗自怀疑自己的身世。
按日本民间习俗的迷信说法,弃儿会受到终生不幸的折磨,千重子又是个孪
生女,所以多背负了一层耻辱的标识。一天,千重子与出身于京都郊外北山
杉的年轻貌美的姑娘邂逅,她发现这个姑娘正是她的孪生姐妹。身强力壮的
劳动者苗子,同娇生惯养的千重子,逐渐超越社会身份悬殊所带来的隔阂,
变得和睦相处了。但是,由于两人的相貌惊人地相似,惹出了错综复杂的误
会。整个故事的背景,选择在京都,描写了四季应时的节庆情景。而且从樱
花争艳斗丽的春天到白雪闪烁的冬季,时间的跨度为一年。因此,京都城本
身就成了主要的登场人物。昔日,京都是日本的首都,天皇及其臣下都住在
那里。事隔千年之后的现在,京都依然作为神圣不可侵犯的、浪漫的圣域被
保存了下来,它还是艺术与炉火纯青的工艺家和能工巧匠的发源地。另外,
今天它作为一个旅游城市,也受到人们的喜爱。川端先生以毫无夸张的感伤,
令人感动的手法,敏锐而精心的笔触,表现出神社佛阁、工匠云集的古老市
① 今日出海:《活生生的人》,《川端康成其人与艺术》,第148 页。
街、庭园、植物园等处的风景,作品中渗透着浓郁的诗情。”
其次,他总结川端康成的文学成就,突出地强调:“川端先生明显地受
到欧洲近代现实主义的影响,但是,川端先生也明确地显示出这种倾向:他
忠实地立足于日本的古典文学,维护并继承了纯粹的日本传统的文学模式。
在川端先生的叙事技巧里,可以发现一种具有纤细韵味的诗意。它的起源,
可以上溯到11 世纪日本的紫式部所描绘的生活与风俗的庞大画面。
“川端先生经历过日本决定性的败北,可能认识到日本要复兴,需要有
进取精神、需要发展生产力、开发劳动力等。但是,尽管处在战后强烈的全
盘美国化浪潮中,川端先生通过他的作品,以恬静的笔调呼吁:为了新的日
本,必须捍卫古老日本的美与个性中的某些成分。这无论从他描绘京都的宗
教仪式,还是挑选传统的和服腰带图案,我们都可以感受到他付出细心的观
察。作品所表现的各式各样的情景,即使作为记录,也是珍贵的。不过,或
许也有的读者愿意注意到这样一个特殊的细节:美国驻军在植物园内兴建简
易营房,长期关闭植物园。植物园一经开放,中产阶级的市民就前来观看,
看看极美的楠木林荫道是不是一如既往没有受到任何危害而被保存了下来?
直到现在还能不能使熟悉楠木夹道的人惊目而视?
“通过川端康成先生的获奖,日本第一次加入诺贝尔文学奖获奖国家的
行列。这一决定从本质上说,有两点重要意义。其一,川端先生以卓越的艺
术手法,表现了道德性与伦理性的文化意识;其二,在架设东方与西方的精
神桥梁上做出了贡献。”
安德斯?奥斯特林最后宣读了奖状题词:
川端先生:
这份奖状,旨在表彰您以卓越的感受性,并用您的小说技巧,表现了日本人心灵的
精髓。
安德斯?奥斯特林代表瑞典皇家文学院致辞以后,瑞典国王陛下亲自向
川端康成颁发了本年度诺贝尔文学奖的奖章、奖状和奖金证书。
当大晚上,在瑞典当局举行的盛大的诺贝尔奖纪念宴会上,川端康成致
答辞,全文如下:
国王陛下
皇家宫殿下
诺贝尔财团理事长
各位理事
瑞典科学院各位先生
女士们
先生们
这次我承蒙瑞典科学院的推荐,由国王陛下亲授1968 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这是我一
生的光荣,由于诺贝尔奖具有最光辉灿烂的历史,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