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西藏生死书-第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最伟大的一位当代大师。全世界的人也都知道,他是一位和蔼可亲、脚踏实地的人。Guru
喇嘛对于当代物理学、神经生物学和政治学都深感兴趣;他对于世界责任所发表的观点和讯
息,不仅为佛教徒所奉行,也为全世界宗教徒所认同。他的典范,已经对全球各地争取自由
的人们产生启示作用。Guru喇嘛也是世界环保运动的主要发言人,不辞辛劳地唤醒人们认
清自私的。危险性。他也受世界各地知识分子和领袖所尊敬;不过,我认识几百位非常平凡
的人,他们来自各种背景和不同国家,在会晤Guru喇嘛时,都深受他的优美、幽默和喜悦
所感动,因而改变了他们的生命。我相信,Guru喇嘛正是大悲观世音菩萨,面对危机重重
的人类,他不仅是西藏人和佛教徒的观世音化身,也是全世界的观世音化身,在人类历史
上,贡献出当代最需要具有治疗作用的慈悲心,以及他全力奉献和平的典型。
    西方人也许会惊奇地发现西藏有这么多的转世者,而他们大多数是伟大的上师、学者、
作家、神秘家和圣贤,对于佛法和社会都有杰出的贡献。他们在西藏历史上,扮演着中心的
角色。我相信这种转世的过程不只限于西藏,也发生在一些国家一些时代中,历史上,出现
过许多艺术天才、精神领袖和人道主义者,他们帮助人类前进。例如甘地、爱因斯坦、林
肯、德蕾沙修女、莎士比亚、圣法兰西斯、贝多芬、米开兰基罗。当西藏人一听到这些名字
时,会立刻称他们是菩萨。每当我听到他们的名字、工作和远见时,我就深受诸佛和历代大
师宏大的演化过程的庄严所感动,他们示现于世,为着解脱众生的苦难来改善这个世界。

 
西藏生死书 
第七章 中阴与其他实相



    中阴在藏文中称为Bardo,是指「一个情境的完成」和「另一个情境的开始」两者的
「过渡」或「间隔」。Bar的意思是「在……之间」,do的意思是「悬空」或「被丢」。
Bardo一词因《中阴闻教得度》一书的风行而闻名。这本书自从一九二七年首度译成英文之
后,就引起西方心理学家、作家和哲学家的广大兴趣,已经销售几百万本。
    《中阴闻教得度》的英文书名是《Tibetan Book of the Dead》,是由此书的译者,美
国学者伊文思·温慈(W。Y。Evans…Wentz )博士模仿著名的《埃及度亡经》(Egyptian Book
of the Dead )一书而成。它的藏文原名是《Bardo Todrol Chenmo》,意思是在中阴阶段透
过听闻教法而得大解脱。中阴教法非常古老,见于《大圆满密续》(Dzogchen Tantras)。
这些教法的传承,可以直溯到人类上师之前的本初佛(普贤佛),他代表着绝对的、赤裸
的、如天空般本初清净的心性。《中阴闻教得度》只是莲花生大士所传广大教法的一部分,
由十四世纪的西藏行者卡玛林巴(Karma Lingpa)公诸人间。
    《中阴闻教得度》是一本内容丰富的好书。它是死后境界的旅行指南,要由上师或善知
识对一个人在临终时或死后宣读。西藏人认为有「五种不必修禅定而仍然可以证悟的方
法」:一、见到一位伟大的上师或圣物;二、佩带经过特别加持而上面有神圣咒语的曼达
拉;三、尝到由上师在特别修法后所加持过的甘露;四、死时记得意识的转换(颇瓦法);
五、听闻某些甚深教法,如《中阴闻教得度》。
    《中阴闻教得度》是为修行人或熟习其教法的人而撰写。对现代人来说,很难深入其堂
奥,同时有很多如果不了解其背景就无法回答的问题。有些教法是修持《中阴闻教得度》的
关键所在,并未写成文字,只由师徒口耳相传,如果不了解这些,便无法充分认识和使用这
本书。
    西方人透过《中阴闻教得度》已经对这些教法有些认识。因此,在这本书中,我将从广
泛而深入的角度来讨论这个教法。

中阴
    由于《中阴闻教得度》的风行,人们通常都把中阴与死亡联想在一起。不错,西藏人在
日常用语中,都以中阴指死亡和再生之间的中间状态,但它还有更广、更深的涵意。在中阴
教法中,比起任何其他教法,可能更可以让我们看到佛陀的生死知识是多么精深博大;如果
能够从觉悟的角度彻底了解我们所谓的「生」和「死」,就可以了悟两者是多么密不可分。
    我们可以把人的整个存在分成四个实相:此生、临终和死亡、死后、再生。这就是四种
中阴:
    ·此生的「自然」中阴
    ·临终的「痛苦」中阴
    ·法性的「光明」中阴
    ·受生的「业力」中阴
    1。此生的自然中阴,包含生与死之间的整个过程。以我们目前的了解,这个时段似乎不
只是中阴、过渡期而已。如果我们加以思考,并把它与漫长的业力历史比较之后,就可以知
道这一生的时间,事实上是相当短暂的。中阴教法特别告诉我们,此生的自然中阴是准备死
亡唯一而且最好的时间。其方法就是熟悉教法和稳定修行。
    2。临终的痛苦中阴,从死亡过程的开始,一直到所谓「内呼吸」的结束为止;最后是死
亡时的心性显露,我们称为「地光明」(Ground Luminosity )。'
    3。法性的光明中阴,是包含死后心性光芒的体验。「明光」(Clear Light)或光明
(luminosity)将会展现为声音、颜色和光能。
    4。受生的业力中阴,就是我们通称的中阴身,它一直持续到我们投胎有新生命为止。
    界定和分别每一种中阴的是,它们都是间隔或时段,其中特别呈现觉悟的可能性。在生
和死的过程中,解脱的机会持续不断,中阴教法则是让我们能够发现和认出这些机会,并充
分加以利用的重要工具。

不确定和机会
    中阴有一个中心特色是:它们都属于极度不确定的时段。就拿此生为主要例子吧!当四
周的世界变得更为混乱时,我们的生活就会变得更加支离破碎。由于接触不到和远离我们自
己,我们就变得焦虑不安和经常胡思妄想。一个小危机就会刺破我们赖以隐藏的策略气球。
一个痛苦的时刻,就可以告诉我们一切都是那么不确定和变动不居。生活在现代世界,就是
生活在明显的中阴界;你不必等到过世才会经验到中阴。
    目前已经弥漫一切事物的不确定性,在我们死后会变得更加严重,更加强烈;诸上师告
诉我们,死后的清明或混乱要「乘上七倍」。
    任何人只要诚实地看看生命,就可以发现我们是经常生活在一个悬疑和模糊的状态中。
我们的心,总是在混乱和清明之间进进出出。如果我们一直处于混乱之中,那至少也算是某
种清楚。让我们对生命真正感到疑惑的是:虽然混乱,有时候却又十分清明,这就显示出中
阴的意义:处于清明和混乱、困惑和智慧、确定和不确定、明智和疯狂之间的一种持续性、
令人气馁的游摆不安。就像我们此刻一样,智慧和混乱在我们的心中同时生起,或是所谓的
「俱现」(co…emergent)。这表示我们经常面临二选一的状态,而一切都决定于我们如何
选择。
    这种持续性的不确定状态,也许会让一切变得丧气而了无希望;但如果深入一层去看,
你将发现它的本质就是会产生间隔,在这空间有很多转化的机会正在不断出现如果它们能
够被看到和把握的话。
    因为生命只不过是生、死和过渡期的永恒流动而已,因此中阴经验无时无刻不发生在我
们身上,变成我们心理结构的基本部分。不过,我们总是忘记了中阴和它们的间隔,因为我
们的心从一个所谓「具体」的情境进入下一个情境,习惯性会忽略一直在发生的过渡阶段。
事实上,诚如中阴教法所说的,我们每一个时刻的经验都是中阴,因为每一个思想和每一个
情绪都是由心性中产生,而后有回归心性。中阴教法使我们觉察,特别是在强烈改变和过渡
的时刻,我们那宛如天空般的、本初的心性将有机会显现。
    让我告诉你一个例子。请想象有一天你下班后回家,发现府上的门被橇开,悬挂在铰链
上。你遭窃了。走进屋内,发现你的财产全都不见。你整个人僵住,被吓得目瞪可呆,失望
之余,你疯狂地想,到底失去了哪些东西,然后你那颗狂乱激动的心被吓住,思绪消失了。
有一段突然、深沉的寂静,几乎是一种快乐的经验。再也不做挣扎,再也不努力,因为这些
都无济于事。现在你只有放弃,别无选择。
    所以,前一刻你丧失了珍贵的东西,下一刻却发现你的心安住在深度的宁静状态中。当
这种经验发生时,不要立刻急着寻找答案。你应停在那个宁静的状态中一会儿,让它成为一
个间隔。如果你确实安住在那个间隔中,往内心观照,你将瞥见觉悟心的不死性质。如果在
此生中,对这种间隔和过渡所能提供的转化机会能变得更敏感、更警觉的话,那么我们内在
里就能对死亡时将发生的更强大、更不易控制的状况做更好的准备。
    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中阴教法告诉我们,心在某些时刻比平常来得自由,在某些时刻
来得更有力,在某些时刻会有很强大的业力可以转化和改变,而最高潮的就在死亡的时刻。
因为当时肉体被抛弃了,我们有最大的解脱机会。
    不管我们的修行功夫有多好,我们还是受限于肉体和它的业。但在死亡时,我们从肉体
中获得解脱,就有非常好的机会去实现我们的修行和生活目标。即使是一位已得最高证悟的
上师,也是在圆寂时才有终究解脱,这称为般涅(parinirvana )。那就是为什么在西藏传
统里,我们并不庆祝上师的生日;我们只庆祝他们的圆寂最终觉悟的时刻。
    我在西藏的孩提时代及成长的岁月中,听过许多故事,描述大修行者或甚至表面看来似
乎很平凡的瑜伽士和俗人,死得很令人讶异和富有戏剧性。他们一定要等到最后的那一刻,
才会展示证悟的功夫,以及他们体现教法的力量。
    中阴教法源自古老的大圆满密续,它提到有一只神话中的鸟,名叫金翅鸟,一出生就已
经发育完成。这种影像象征我们的本性,本来就是完美无瑕的。金翅鸟的子鸟,在蛋里就已
经羽毛丰满,但在孵蛋之前并不会飞。一直要等到蛋壳破裂,它才能够冲出,一飞冲天。同
样的道理,上师告诉我们,佛性被身体隐藏,一旦身体被舍弃了,佛性将大放光明。
    为什么在死亡时如此充满机会?这是因为当时心的本性,地光明或明光将会自然显现出
来,既广大又壮丽。如果在这个关键时刻,我们能认得出地光明,将可获得解脱。
    除非你在世时能够透过修行,对心性确实熟悉,否则你还是无法解脱的。这就是为什么
在西藏的传统里,一个在去世时解脱的人,被认为是在这一世解脱的,而不是在死后的中阴
解脱的,因为对明光的主要认识是发生在这一世。这是大家必须了解的一个要点。

其他实相
    我说过中阴是机会,但能够让我们抓住机会的中阴又是什么呢?答案很简单:它们都是
心的不同状态和不同实相。
    在佛教的训练里,我们透过禅修来准备,正确地发现心的各种相关层面,并娴熟地进入
意识的不同层面。在整个生死轮回中,我们所经验的各个中阴状态和意识层面,两者之间具
有清楚而确定的关系。所以,不管是我们存活着或去世后,当我们从一个中阴进入另一个中
阴时,意识会相应改变;我们可以透过修行,很切身地认识这些改变,最后则完全掌握。
    死亡中阴所展开的过程,埋藏在我们的内心深处,因此它们也会在我们活着时,在心的
许多层面显现出来。譬如,我们在睡梦中的细微意识,就很类似与死亡有关的三种中阴:
    ·入睡类似临终中阴,各种元素和思想过程在这个时候溶化,进入地光明的经验中。
    ·做梦类似受生中阴,在受生中阴阶段你具有敏锐的觉察力,还有活动性很强的「意生
身」(mental body ),会通过各种经验。在梦中境界,我们也有类似的身,称为「梦之身」
(dream body ),会通过各种梦境的经验。
    ·在临终中阴和受生中阴之间,有一个很特别的明光境界,我称它为「法性中阴」。这
是会发生在每个人身上的经验,但只有很少数人会注意到它,能够完全经验到它的人更是少
之又少,因为只有修行老练的人才能认出它。这种法性中阴,相对地等于入睡后、做梦前的
阶段。
    当然,比起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