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坏,贪着必生忧苦(患),所以应当调伏、断除、超越这些贪爱(离),才能止息
忧苦。’
他思惟后,若回答:‘我已能放下这些依恋。’你应当叹善、随喜:他已看清
楚其中的集、灭、味、患,而能够善巧地舍离。”
“这时,应当再问他· 淌你对于人间五欲色、声、香、味、触,是否顾念
不舍?’如果他答:‘顾念。’应当告诉他:
‘你所顾念的人间五欲,是地、水、火、风四大或四大和合所造,无常生灭、
恶露不净、容易败坏,而且很臭!根本比不上天界五欲天色、天声、天香、
天味、天触,那么殊胜美妙!
天人的光身明亮纯净,容貌非常美丽,不像人类有辛苦、粗重的色身;而且
他们所生存的天界,环境清净优美!天人的声音非常好听,天界音乐的美妙,也
不是人类所能想像的。天人的身体,清洁芳香,不像人类会发出难闻的臭味。天
界的美味,人间难得。天界的觉触,绝顶舒服美妙!’
教导他既然喜爱五欲之乐,就应当舍离人间恶露不净、不可爱的五欲,志愿
天界殊胜美妙的五欲之乐。也就是舍离对于人间的欲爱,忆念往生天界。
他思惟后,若能放下对人间的贪着,答言:‘我的心已经远离人间五欲,不再
欲爱人界。如今爱念天界胜妙的五欲之乐,思愿往生天界。’你应当叹善、随喜:
251 舍离爱欲的教法
252 原始佛法生死书
他已看清楚人间五欲的恶露不净、败坏腐臭,而能善巧地舍离,思愿较殊胜的天
界。”
“这时,应当再告诉他:‘天界的五欲,虽然胜妙无比,但仍然是因缘和合法,
无常生灭、苦迫、不实有,随着福报尽就会变坏的现象。在更清净的界面,有色
界天人、无色界天人,他们舍离天界的五欲之乐,享受更为殊胜美妙的远离乐。’
他思惟后,若能放下对天界五欲的贪爱,答言:‘我已舍离对于天界五欲的贪
爱,思慕色界天人、无色界天人清净、远离之乐。’应当叹善、随喜他的舍心。”
“这时,应当再教他:‘色界天、无色界天人的报身,也是无常、生灭、随业
报尽而坏灭的现象,仍然有苦,不是最上的乐。有一种更殊胜的乐,就是诸行寂
灭、涅槃、出离的乐。你应当舍离对于色界、无色界报身的爱念,乐于涅槃、寂
灭之乐。因为无所取着、停止轮回,不再受生、得身,才是最上、最胜妙的乐!’
如果那病中的圣弟子,已经能够舍离对于色界、无色界的爱念,乐于‘不生’
的涅槃乐,你应当叹善、随喜:他已经出离对于三界的爱念,乐于识无所住、寂
灭涅槃。”
“就是这样,难提!那位探病的圣弟子,依照这样的先后次序,教诫教授病
中或临终的在家修行人,思惟、内观、修证,渐次舍离对于三界的爱念,直到灭
尽爱欲、不起烦恼、于命终般涅槃;犹如出家修行的比丘,在寿命尽时,解脱、
涅槃,永断轮回。”
佛陀说完此经后,释氏难提等人,听闻佛陀的教导,欢喜随喜,行礼离去。
'提要'
佛法中清楚照见:欲贪是苦源。有欲贪,就有轮回;有轮回,就有生、老、
病、死的辛苦和痛苦。因此,完全离苦之道,在彻底止息欲贪、寂灭欲贪。
但,如佛所说:“众生于无始生死,无明所盖,爱结所系,长夜轮回生死,不
253 舍离爱欲的教法
254 原始佛法生死书
知苦际。”心意识早已深深刻划着无明、贪爱的反应模式,一时一刻便要断尽欲
贪,真是谈何容易!
佛法中指称“欲流、见流、有流、无明流”,就是说明欲贪、思想知见、有续
的冲动、无明我慢,皆如滚滚洪流,非大精进力,实不足以逆流增上,直至涅槃
清凉处。因此,想要“以欲断欲而离欲”心向于更清净的欲、依此逐步增上、
渐次舍断较粗糙染着的欲、直到永断欲贪,虽不失为简易、可行之道,但是仍须
要坚定、明确的舍断之力!若非长期闻、思、修,并已获正知见、知法、入法者,
这条易行道,恐怕亦是难行!因为,以欲断欲,正是四神足中“欲神足”的精髓
所在,但若无“精勤”、“一心”、“内观”三神足的全面配合,仍无法竟其功。
不过,“人界染污的五欲之乐,不如天界殊胜五欲。”这样的知见,已为人界
普遍认同,且为多数宗教信仰者所向往,如信仰上帝、阿拉、梵天主、或极乐世
界……等等。古往今来,不分东方、西方的宗教思想,都有各自的天堂想像,作
为信仰者所欲求的往生安乐之境。
然而,要确知“天界五欲,不如色界清净之乐;离欲有身的色界之乐,不如欲
贪完全息灭的涅槃之乐”,就非正法中的修行人自知作证不可了。若不具“定、慧
等持”的内观修为,其实是难以确证的。
故知,“以欲断欲而离欲、乃至永断欲贪”,虽是自知作证必经的内在解脱层
次,但绝非一蹴可几,而是长时期闻、思、修、证的累积,法次法向,无法躐等。
在家修行,得以达到如经文中佛陀所言“临终般涅槃”,公然是精勤修证的结果,
值得深思!
'注释'
1 稣息处:稣息,指呼吸之法,获得元气之法。此处指净信佛、法、僧三宝,亦
可获得精神力,故比喻为稣息处。
255 舍离爱欲的教法
256 原始佛法生死书
'第十七篇'
病中闻思修的福利
若比丘先未病时,不断五下分结,然后得病,乃至生分微弱,
不闻大师教授教诫说法,复不闻余多闻大德诸梵行者教授教诫说法,
然彼先所受法,独静思维,称量观察,得断五下分结。
是名思惟观察先所闻法所得福利。
258 原始佛法生死书
'经文' 印顺本病相应一二经、大正本一0二三经、佛光版一0一一经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尊者叵求那,住东园鹿母讲堂,疾病困笃。
尊者阿难往诣佛所,稽首礼足,退住一面,白佛言:“世尊!尊者叵求那住东
园鹿母讲堂,疾病困笃。如是病比丘多有死者。善哉世尊!愿至东园鹿母讲堂尊
者叵求那所,以哀愍故!”
尔时,世尊默然而许。至日哺时,从禅觉,往诣东园鹿母讲堂,至尊者叵求
那房,敷座而坐,为尊者叵求那种种说法,示教、照喜。示教、照喜已,从座起
去。
尊者叵求那,世尊去后,寻即命终。当命终时,诸根喜悦,颜貌清净,肤色
鲜白。
时,尊者阿难供养尊者叵求那舍利已,往诣佛所,稽首礼足,却住一面,白
佛言:“世尊!尊者叵求那,世尊来后,寻便命终。临命终时,诸根喜晚,肤色清
净,鲜白光泽。不审,世尊!彼当生何趣?云何受生?后世云何?”
佛告阿难:“若有比丘先未病时,未断五下分结,若觉病起,其身苦患,心不
调适,生分微弱,得闻大师教授教诫、种种说法,彼闻法已,断五下分结。阿难!
是则大师教授说法福利。”
“复次,阿难!若有比丘先未病时,未断五下分结,然后病起,身遭苦患,
生分转微,不蒙大师教授教诫说法,然遇诸余多闻大德修梵行者教授教诫说法,
得闻法已,断五下分结。阿难!是名教授教诫听法福利。”
“复次,阿难!若比丘先未病时,不断五下分结,乃至生分微弱,不闻大师
教授教诫说法,复不闻余多闻大德诸梵行者教授教诫说法,然彼先所受法,独静
思惟,称量观察,得断五下分结1 。阿难!是名思惟观察先所闻法所得福利。”
“复次,阿难!若有比丘先未病时,断五下分结,不得无上爱尽解脱、不起
259 病中闻思修的福利
260 原始佛法生死书
诸漏、心善解脱2 。然后得病,身遭苦患,生分微弱,得闻大师教授教诫说法,
得无上爱尽解脱,不起诸漏,离欲解脱。阿难!是名大师说法福利。”
“复次,阿难!若有比丘先未病时,断五下分结,不得无上爱尽解脱、不起
诸漏、离欲解脱。觉身病起,极遭苦患,不得大师教授教诫说法,然得诸余多闻
大德诸梵行者教授教诫说法,得无上爱尽解脱,不起诸漏,离欲解脱。阿难!是
名教授教诫闻法福利。”
“复次,阿难!若有比丘先未病时,断五下分结,不得无上爱尽解脱、不起
诸漏、离欲解脱。其身病起,极生苦患,不得大师教授教诫说法,不得诸余多闻
大德教授教诫说法,然先所闻法,独一静处,思惟、称量观察,得无上爱尽解脱,
不起诸漏,离欲解脱。阿难!是名思惟先所闻法所得福利。”
“何缘叵求那比丘,不得诸根欣悦,色貌清净,肤体鲜泽!叵求那比丘,先
未病时,未断五下分结,彼亲从大师闻教授教诫说法,断五下分结。”
世尊为彼尊者叵求那,受阿那含记。
佛说此经已,尊者阿难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读经笔记'
我这么听闻:
有一段时期,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那时,尊者叵求那,住在东园鹿母讲堂,疾病困苦。
尊者阿难来到佛陀的住处,稽首礼足,退在一旁,禀告佛陀说:“世尊!尊者
叵求那住在东园鹿母讲堂,疾病困苦。染上这种疾病的比丘,大多死亡。善哉世
尊!希望您到东园鹿母讲堂、尊者叵求那的寮房探视,表示慰安!”
那时,世尊默然,表示答应。
当天午后,约三~ 五时,世尊出禅定,起身前往东园鹿母讲堂,到尊者叵求
那的寮房,铺座而坐,为尊者叵求那说种种法,开示、教导、照明其心、指引出
261 病中闻思修的福利
262 原始佛法生死书
离之道令其心生喜悦。示教、照喜之后,离座而去。
尊者叵求那,在世尊离去之后,不久就死了。当他命终的时候,诸根喜悦,
颜貌清净,肤色鲜白。
那时,尊者阿难妥善处理了尊者叵求那的骨灰之后,来到佛陀住处,稽首礼
足,退在一旁,禀告佛陀:“世尊!尊者叵求那,在世尊来为他说法之后,不久就
死了。当他命终的时候,诸根喜悦,肤色清净,鲜白光泽。世尊!不知他会投生
到那里?在何处受生?将来会如何?”
佛陀告诉阿难:“如果有比丘,先前没有生病时,未断除五下分结(结,有系
缚、烦恼之义。众生的生命状态,如果有贪欲、瞋恚、身见、戒取、疑等五种结
缚、执取,就会攀缘、住着于欲界譬如有粗重色身的人界,或非粗重色身的
欲界天人),当他觉得生病了,身体产生种种苦患,心念混乱不能安适,生命迹象
微弱;这时,得到佛陀亲临教授教诫、说种种法,他听闻了大师的教法之后,断
除五下分结,证三果阿那含。这是由于他先前于正法已有长期、完整的薰习,已
得佛、法、僧不坏净信,圣戒成就,此时得到大师教授教诫说法,依法调适心念,
他的‘正念、正智、舍必住’产生强大的作用力,而断除五下分结。阿难!这是
听闻大师教授教诫说法,于病中依法受持,所得到的利益。”
“复次,阿难!如果有比丘,先前没有生病时,未断除五下分结,然后生病
了,身体遭受种种苦患,心念混敌不能安适,生命迹象转为微弱;这时,他无缘
得到大师亲自教授教诫说法,然而,得遇其他多闻大德修梵行者教授教诫说法,
他听闻法教之复,断除五下分结,证三果阿那含。这是由于他先前于正法已有长
期、完整的薰习,已得佛、法、僧不坏净信,圣戒成就,此时得到多闻大德修梵
行者的教授教诫说法,依法调适心念,他的‘正念、正智、舍心住’产生强大的
作用力,断除五下分结。阿难!这是听闻多闻大德修梵行者教授教诫说法,于病
中依法受持,所得到的利益。”
“复次,阿难!如果有比丘,先前没有生病时,未断五下分结,然后生病了,
身体遭受种种苦患,心念混乱不能安适,生命迹象微弱;此时,既没有大师亲临
263 病中闻思修的福利
264 原始佛法生死书
教授教诫说法,也没有其他多闻大德修梵行者来为他教授教诫说法,然而,他先
前长期听闻、思惟、修习正法,已于佛、法、僧净信不动摇,圣戒成就。此刻,
他独一静处思惟法义,以‘无常、苦、空、非我、非我所、不相在’作意,观察
整个生命的身心现象,察照所有心念是否有所爱恋、依着,以强大的‘正念、正
智、舍心住’调伏一切世间贪忧,也可以断除五下分结,证三果阿那含。阿难!
这是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