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游历。因为正在著名的仰韶遗址近处,所以特别记得真切。那个傍晚,夕阳浅红色的余光流泻在静静的黄河上,我站在南岸崤山的一道高梁上眺望对面的中条山。梁实秋是从茅津渡过河的,他说:“黄河岸上的风景是奇特的:黄土,黄水,黄天,一片黄色。没有树,没有草。有的是呼啸而过的一阵阵的大风,大风过处,黄沙弥漫。横在眼前的黄流,汹涌澎湃,拍在岸上,其声凄厉。而且四顾阒无一人,如入蛮荒。”我昔年是在陕县宝轮寺塔下的太阳渡上的船。记得彼时的河景同他的摹状差不多也是一样的,只是由此至三门峡一段的河水已变浊黄而为清绿了。俊风吹过两岸绵亘的黄土塬,阳光下竟飘落一阵细雨。又听见在河风中唱响的俗曲乡歌,极脆亮。此段河景的澄明就让我想着“黄河清,圣人出”这句古话实有一点来历。
和他同上中条山的卢冀野,我还是在知堂老人的札记里初见其名的,知道这位“江南才子”专攻词曲之学;又在梁实秋率易的追记中略晓他的佚闻,自感有趣。所记冀野胯下马在枣树林惊逸一段,颇具声色,仿佛在读小说里的情节。梁实秋在本篇“记”和那篇《记卢冀野》里,都把它详写,足见这事给他的印象是如何的深。二十几年光阴只在转瞬,当年同上中条的三人,死生各异。感旧而增哀,普通一篇游记也就浸上忧戚的意味。
梁实秋于归途上经过耸在龙门的砥柱山。所谓“中流砥柱”大约并非我在三门峡看到的那块横水而立的巨岩,倒极像韩城与河津一带的禹门口光景。黄河穿流秦晋峡谷间,激浪惊涛该是怎样的令人骇异?是将壶口狂瀑的放恣带到此间了。当大河之雄风,梁氏哪里还是静坐雅舍、啜茗谈天的闲叟?却如一个纵横天下的猛士而逞骁腾之气了。前引的数行文字,皴染河景,犹可见出这番气象,疏略的几笔下去,黄河的风概就宛然了。笔意的好处,岂是“简洁”二字所能说尽?
述游状景的散文尤可以做得随便一些。这“率性而为”,看似无结构,实则还是要有一番“组织”的。梁实秋在这里用心摹勒长存于心的黄河,更不能忘情的却是故人。“冀野则不堪折磨,已归道山”一句,深寄悲感,真酸心语也!忆旅竟成伤逝,滋味谁解?他的至情是含入字句了。
我约略记得,柳子厚独坐小石潭上,觉四围“寂寞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梁氏叙旧游,恍若重临黄河之滨,“涕泣交而凄凄”若此乎?
梁实秋︵1902…1987︶浙江杭县︵今余杭市︶人著有散文集︽雅舍小品︾︽槐园梦忆︾︽秋室杂文︾︽看云集︾译著︽莎士比亚全集︾等
︽跃马中条记︾见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的︽梁实秋散文︾
第四部分春初新韭 秋末晚菘
沈从文的《桃源与沅州》
《湘行散记》和《湘西》是沈从文写于三十年代的两部散文集。作者在《〈长河〉题记》中说,他试图“把最近二十年来当地农民性格灵魂被时代大力压扁扭曲失去了原有的素朴所表现的式样,加以解剖去描绘”。当时,沈从文才三十几岁,但这两部描写湘西的作品,却代表了他的创作风格和艺术成就。《桃源与沅州》是《湘行散记》系列散文中的一篇。我之所以想到这篇作品,大约是受了桃花源名气的影响。沈从文说:“桃源既是个有名地方,每年自然就有许多‘风雅’人,心慕古桃源之名,二三月里携了《陶靖节集》与《诗韵集成》等参考资料和文房四宝,来到桃源县访幽探胜。”
几年前我去湖南,陶靖节的作品我没有带,可《沈从文文集》我是专门带着的,里面就有这篇《桃源与沅州》。可惜那回我去的是湘南,应该读柳子厚的《永州八记》才对。不过,在潇水之滨的一个夜晚,我还真将《桃源与沅州》细心读完,舔眼以救其馋也!此时,我心中惟有一派美丽的桃源景色,只是它恍若梦寐。其实,我同意汪曾祺的说法:“桃花源怎么可能是真的呢?《桃花源记》是一篇寓言。中国有几处桃花源,都是后人根据《桃花源诗并记》附会出来的。先有《桃花源记》,然后有桃花源。”
沈从文的这篇《桃源与沅州》,标题容易叫人以为是篇写山水、叙风情的记游文章。的确,他对沅水两岸的风光作了高超的描绘:“沅州上游不远有个白燕溪,小溪谷里生长芷草,到如今还随处可见。这种兰科植物生根在悬崖罅隙间,或蔓延到松树枝桠上,长叶飘拂,花朵下垂成一长串,风致楚楚。花叶形体较建兰柔和,香味较建兰淡远。游白燕溪的可坐小船去,船上人若伸手可及,多随意伸手摘花,顷刻就成一束。若崖石过高,还可以用竹篙将花打下,尽它坠入清溪洄流里,再从溪里把花捞起。除了兰芷以外,还有不少香草香花,在溪边崖下繁殖。那种黛色无际的崖石,那种一丛丛幽香炫目的奇葩,那种小小洄旋的溪流,合成一个如何不可言说迷人心目的圣境!若没有这种地方,屈原便再疯一点,据我想来,他文章未必就能写得那么美丽。”
笔致多么恬淡,心绪多么宁静,仿佛是从透明的灵魂中流淌出来的清泉,滋润着读者的眼目以至想像,如品味春初新韭,秋末晚菘。
对桃花源,本文的笔墨很简省,多为复述陶文的意思。明代的小品散文大家张岱在这点上已做了先例,无非是“鸡犬桑麻,桃花流水,其乐何似”之属。沈从文的笔墨并不着重于兹,因为桃源在他的心目中并不如何神圣:“千余年来读书人对于桃源的印象,既不怎么改变,所以每当国体衰弱发生变乱时,想做遗民的必多,这文章也就增加了许多人的幻想,增加了许多人的酒量。”文章,当该是指《桃花源记》。别的便不再多说。无文之处见文章,空白之处显笔墨,是古人的传统之法,亦是上好境界,沈从文的作品达到了这个标准。
古桃源“春蚕秋熟,岁序依然;木落草荣,时令不失”。沈从文的《桃源与沅州》做出了另一番光景,应为千几百年前的陶翁所赞。
第四部分梦里诗情画里秋
陈友琴的《山乡水国说池州》
早年我出铜陵城,伸在面前的便是往九华山去的路了。逢着初秋的日子,细雨落下,把山影洗得一片翠绿。皖南风景尤以这个季节耐看。如果找描状之词,怕要落在“明秀”这两字上。若是清明时节,牧童游于野,便如杏花村了。入了青阳县,朝西边的贵池望去,知道那里果真有个杏花村。杜牧在池州做过刺史,那首有名的七言四句在这里吟出,似非附会。酒家虽说是有的,比起山西汾阳的杏花村,名气似要差些。南北两处杏花村,谁更有来历?真也无从断定。岁月如水,匆匆地流走,晋中的那一处,杏花艳影在我的记忆中已如烟雾消散得不留一丝痕迹,惟喝过的竹叶青仿佛还在齿颊流芬。
文选楼是一处有名的旧迹。浙北的天目山中即有文选楼,竹阴、花影、涧溪,是个读书的好地方。陈友琴在这篇《山乡水国说池州》里讲“据说这里的文选楼是最真的了”,此话一出,旁人也就无可争讼。这座文选楼在贵池县西,我无缘登览,从陈氏之文略得一点印象:“庙貌并不怎么‘巨丽’,楼观当然更不会‘齐云’,只不过前有祀殿一所,后有楼房三间罢了!但有一点,值得留恋:静雅清洁,隔绝尘嚣,离开城市,不远也不近,倒是对于住在这儿著书写文章的朋友是十分方便而合宜的。”梁太子的读书处,都是静逸的楼台。他选文三十卷,筑室几座?谁人说得清?行于浙皖,编辑《文选》,似带些游学味道。
此地水好鱼美,昭明遂命为贵池。“贵池”二字后来做了池州的州号。这个典故,使贵池风物更添意味。留有履迹的名人,还有李白。他在这里做过《秋浦歌》,“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一联,今人犹在讽诵。
杏花村、文选楼,池州这两处故迹的风味,当然会让陈友琴在酒香与书香中悠悠醉去。
贵池城内的街景不足以撩动他的游兴。出东门,不顾归,全因短堤疏柳、秋水长天的佳境,如耽入梦里的诗情中。长江南岸的齐山,碧色映目,叫他浸在小杜当年所咏“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的意境里去。摹绘山景佳处,似无可为力,只好照抄宋人的老文章。游山如此,泛水则仿佛有了灵感。如带河流萦绕百牙山,小船随波浮荡,闲眺,“一层一层眼波似的水,一叠一叠眉峰似的山,绿的绿,青的青,淡的淡,浓的浓。最远的尖峰,乱插天外作灰蓝色者,九华山是也”。若取“江上数峰浮暖翠,日边繁杏倚春红”一联来状此地景致,也能传七八分妙意。
陈友琴家在南陵,池上风光,他是有缘消受呢,且陷在很深的思忆中。游而记之,可说聊寄一缕怀乡之情。笔墨又极简淡明畅,宛如春晴浮岚,随风来去,却若有依恋。
陈友琴曾应开明书店的王伯祥、叶圣陶之约,辑纂《清人绝句选》,同我手边由沈德潜等编选的《清诗别裁集》可以互为表里吧。陈氏偏爱清诗,认为唐人绝句以神韵胜,宋人以清新胜,清人神韵兼清新。陈氏独爱清诗,到了自家也来操觚,遂能承其徽绪。陈友琴出版过游记集《萍踪偶记》,我没有这个本子,却无妨从此篇《山乡水国说池州》中领受他的风格。近人王蕴章“皎如明月清如雪,云水光中洗眼来”句,本是夸赞清人诗的,移用在陈氏散文上面,也是合适的。他的文笔,是淡中得味的那种。古来载道的传统影响大矣,文章家十之八九认准这一法门,并不看文体的分别,下笔便喋喋地说理言志,对于需要细心体贴的意境之美反拙于经营。他们只顾留意言辞浮面的东西,而不明白许多意思其实含在字句深处呢。
亲近山水久了,我更爱从清淡的文字中看出一点性灵,比方陈友琴的这一篇,捧诵,如低声曼吟调缓的腔曲。
陈友琴︵1902…1996︶安徽南陵人著有散文集︽萍踪偶记︾论著︽长短集︾等
︽山乡水国说池州︾见中国旅游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现代游记选︾
第四部分市井的况味
钱歌川的《游牧遗风》
对于散文,钱歌川独向“富于同情,含有批判”的文字倾心,教人去供花饮酒的风雅文辞,远离着人性与社会性,无法直诉辛劳生活者的心绪。他希望能从文章中“找出我们的生命来”,以期“常能改善人间的弱点,矫正社会的陋习,甚至大有补于世道人心”。即便在“游记”的名目下面做着文章,他也并不淡忘自己的主张。
中国文人的记游,到了现代,渐为摹自然和叙人世两支,构成风景散文的格局。读着前一种文章,就像看见一个走在山阴道上的旅人,竹影溪声撩动着他心底的欢悦,鸟音使他朝流云凝眸,一苍峦、一雪瀑使他安于在烟霞泉石间默养闲适的心境,而未能同人情世态调和。钱歌川无意走上专看风景去的路,转向的却是城南最俗见的众生的一角,“从纯文学的立场;作生活的记录”。此篇《游牧遗风》可使他在现代游记中分占一席。
及至我来到这世上,天桥虽非百艺杂聚的光景,走在那一带,却总会领受无从淡尽的“城南味儿”。故读着钱歌川的那些记述,虽则以一个外乡人陌生的眼光来端详天桥,感觉依然新鲜入微。古城旧影印在他心上的,有细雨中的昆明湖和浸在烟波里的横着十七个拱孔的长桥,以及雁鸣芦荻的陶然亭。思及远在潇湘的故里,苍茫云水最宜勾牵他的乡国旧梦吧。“莲舟同宿浦,柳岸向家山”是也。当真的到了很想乐游的天桥,他竟然因疑惑而呆住了:“实际并没有桥,一定要追究的话,也许前面电车终点那儿的几块石板,就是桥罢。”初见的失望反使所获印象极鲜明,故能数笔就写出天桥的大致:“谁知汽车冲过一片荒野,又突破几条煤渣堆成的道路之后,在一些地摊及布篷的临时市集似的地方停了下来……”余生也晚,又较少往城南去,对于这一带的风物,没有什么记忆,只觉得同厂甸的杂乱热闹相似。锣声响处,登场的该是赤膊舞幡的江湖艺人,身带绿林豪气。撂地说唱的、围圈争跤的、笑演戏法的,皆来添趣。天桥四近又很叫爱逛小市的闲人流连。货杂、价贱,大概是它适于平民之需的两大好处。至今,这样的风习也还未尽失。在钱歌川看,天桥是“还有几分游牧民族之遗风的地方”,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