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几个比较著名的,至于其他的,海了去了,我就不一一讲述了。
“然而,帝王将相们办不到的事,我们的小神童一家办到了。这里的根本区别就是:帝王将相们是为了自己而求取的长生不老药,我们的小神童一家人,,是为了给广大的人民大众谋福利。她们的精神感动了老天爷爷,所以老天爷爷赐神力于他们。他们又十分巧妙地借用了老天爷爷的神力,为大家谋福利。
“他们现在办的养老院,其实就是李元爽组织的那个‘九老会’的扩大版。是他们把九个老人扩大成了九十、九百、九千,相信一后很有可能扩大到九万。
“再一个我想说说这里的老人为什么不病不死,病着的进来了就好了。
“就拿我来说,我奄奄一息地来到这里,经小神童的特殊保护,三天时间就恢复了健康。
“大家可能会问:这究竟是什么?
“我告诉大家:毋庸置疑,这里确实有‘神气儿’——天地之灵气。养老院里的老人们吃的,都是老天爷爷特殊赠与的神果、神粮。
“但是,这只是一方面,最主要的,还是老人们进来后的心理健康。
“大家知道,心理健康是身体健康的前提。进入老年,老年人的心理会出现一些变化,满足老年人心理需求才能有助于健康长寿。那么,老年人的心理需求有哪些呢?
“一是健康需求。这是老年人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状态,人到老年,常有恐老、怕病、惧死的心理。养老院里的老人不病不死,这就首先给了老人一个心理安慰:我只要住进养老院去,就能不生病,不死。心情放松了,恐惧感没了,自然而然地也就身体健康了。
“二是和睦需求。老年人都希望自己有一个和睦幸福的家庭环境,不管家庭经济条件如何,只要全家和睦,邻里关系融洽,互敬互爱,互相帮助,老年人就会感到温暖和幸福。养老院里恰恰就做到了这一点:无论你是东庄西村的,到了这里,就是一个大家庭,大家和睦相处。无论谁与谁有点儿小摩擦,院领导能及时发现,做双方的思想工作。直到双方互相谅解。
“三是依存需求。人到老年,精力、体力、脑力都有所下降,他们最担心的就是生活不能自理了以后没人管。来到养老院里以后,这方面的顾虑打消了。感到老有所依,所以,心情是舒畅的。
四是 安静需求。老年人一般都喜欢安静,怕吵怕乱。养老院里幽静的环境,正好适合老年人居住。
“五是 工作需求。养老院里的老年人大多尚有工作能力,都希望再从事工作,体现自身价值。养老院里的草编包装袋,简单易操作,很适合老年人从事。让老年人发挥余热,自己能有些小收入,还能支援养老院的发展壮大。让老年人感觉自己没有白活在世上。
“六是倾诉需求。语言是传递心声的工具。每个人都愿意把自己的心里话、喜怒哀乐说出来,与人分享。老年人尤甚。他们积累了一生的经历,回忆过去是一种享受。同龄人和年龄接近的人容易沟通,几个人坐在一起,一边喝着茶水,一边编织着草编包装袋,一边说着过去未来,真是给个神仙生活也不换啊!
“总上所述,这就是构成养老院老人长寿的秘诀。这与‘借寿’毫无关系,根本就风马牛不相及。
“养老院办到今天才六、七年时间,里面年龄最大的只有一个九十岁的老哥。再过十年、二十年,百岁的老人比比皆是,而他们的儿孙,很有可能也已住进了养老院,那他们又‘借’谁的‘寿’去呢?
“所以说,‘借寿’纯粹是胡说八道,大家谁也不要相信。符合条件的,愿意住养老院的,就放心大胆地住进来。
“以我为例:我今年八十四岁,是‘阎王爷不叫自己去’的闯头年。按着他们的说法,我应该‘寿终正寝’了。
“你们看,我不但没有‘寿终正寝’,还回复了健康,站在这里给大家说了这么半天话。
“我今天向大家宣布:养老院我住定了。我还要在养老院里再活八十四年,争取活到一百六十八岁。”
老英雄话刚一说完,人群中立刻爆发出一片热烈的掌声。
正文 第416章 老英雄走马上任
梁晓乐听了老英雄的长篇大论,高兴的了不得。心中暗道:真不愧是做领导工作的,说出话来,出口成章。而且说的引经据典,把“借寿”驳的体无完肤,把养老院捧成了一朵花儿。这一番大道理,就是自己这个两世为人的本科大学生,说起来也不见得如此深刻。
这真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实践经验是一宝啊。
梁晓乐望了一眼身边儿的宏远娘,见她一边鼓掌,一边兴高采烈地笑。便拉了拉她的衣角。
宏远娘自是知道女儿有话要对自己说。便把头弯下来,凑近梁晓乐,说:“乐乐,有事?”
“娘,就着今天人多,又有老英雄这一番说教,你何不趁机把咱发展养老院的计划,说给大家知道。”梁晓乐凑近宏远娘耳朵,小声说。
宏远娘点点头:“嗯,娘刚才心里还琢磨说不说呢。有你这句话,娘拿定主意了。”
书中暗表:最近一段时间,梁晓乐很少与宏远娘进行灵魂对接了。一是觉得自己长大了,无缘无故去牵宏远娘的手,感觉有些不好意思。二是经过这几年的锻炼,宏远娘已经由一个家庭妇女,成~长~成了一个企业管理者,在很多事情上都能拿出自己的见解。而这见解,往往都很令梁晓乐满意。为了培养宏远娘的独立处事能力,梁晓乐便逐渐减少与她灵魂对接。看出什么事来的时候,就直接对她说明。宏远娘见女儿长大了,也很尊重她的意见,每次都是言听计从。
宏远娘见大家一直热烈地鼓掌,老英雄也一直抱拳向大家致意。便趁热打铁,往前走了一步,向大家挥了挥手。大声说道:
“感谢老英雄对‘借寿’之说和对养老院老人长寿的解释,感谢大家对养老院的信任和支持。
“对养老院来说,今天是个喜庆的日子。我代表院长老天爷爷,再向大家宣布一下养老院里的新规定:
“孤寡老人还和过去一样,到六十岁就可以入住。身体不好的,视情况可以提前。
“有儿女的老人,到七十岁就可以入住。条件和孤寡老人一样,缴纳一亩地,两间草房。身体不好的,也视情况可以提前。
“八十岁以上的孤寡老人。一律免费入住。有儿女的老人,只需缴纳一亩地或者一亩地的钱款便可,两间草房免交。
“现在养老院里还有余房。愿意来的老人,可以马上报名,马上入住。”
宏远娘的话一说完,立即又引起一片热烈的掌声。
……………………………………………………
老英雄张景峰对寿命的解释和对老人过集体生活的赞誉,深深地打动了围观的人们。人们回去后。又把这个说法添油加醋的一宣传,那些有儿女的老人们听了以后,都想着来住养老院。
这个时空里的人们寿命低,‘人活七十古来稀’是这里的真实写照。七十岁以上的老人还真不多。而六十多岁的老人,又大多被病痛折磨着。
这样一来,宏远娘又不得不放宽了入院条件:凡是身体欠佳有病的老人。六十岁以上就可入住养老院。
条件一放宽,很多带病的老人便住了进来。有的已经卧病在床(炕)了,还非得嚷着让儿孙们把他(她)抬到养老院来“捡条活命儿”。
养老院自是照收不误。
短短一个来月。就收入老人五百多名,养老院的老人人数超过了两千。
养老院一时又处于住房紧张状态。宏远爹只得又让梁德顺增加建筑队,争分夺秒的大建特建养老院住房,扩大养老院规模。
而养老院里最受尊敬、老人们最乐意接近的,要算老英雄张景峰了。
老英雄引经据典说明了养老院老人们不病不死的原因。批倒了“借寿”的谣言,老人们的思想包袱一下解除了。再也不认为活着是给儿女们造罪,一个个欢欣鼓舞,从心里敬佩老英雄的多才多识。
英老奶奶、燕老太太、史开顺这三个被说成“借寿”的老人,经历了生离死别复又团聚,更是把“借寿”之说恨得咬牙切齿,对老英雄敬佩有加。
老英雄的身边儿经常聚集着一大群说话聊天的老人们。
“大兄弟,你说这人真的能活到一百七十多岁吗?”
英老奶奶脸上洋溢着笑容,兴高采烈地说。她比老英雄大三岁,觉得这样称呼还显亲近,所以称“大兄弟”而不喊“老英雄”。
“能啊!”老英雄一副认真的样子:“虽然只是推测,但能活过一百岁的,历史上却大有人在。书上记载,说一个小山村里有一个很老很老的老太太,人们不知道她的出生年限,但根据她的家史推算,她至少活到了一百三十多岁。”
“我的老天爷!活到一百三十多岁?那得老成什么样子了?”英老奶奶惊奇地说。
在坐的史开顺、燕老太太,以及李耀庭、何更运、王长柱等,也都无不睁大了眼睛张大了嘴巴:人能活一百多岁,这是真的吗?
“据史料记载,”老英雄继续说:“说这个老太太25岁时生下大大儿子,大儿子20岁结婚,28岁生下儿子——也就是老太太的孙子。而老太太寿终时,她的孙子已经80岁了,她的一个健在的儿子已经102岁了。
“在朝里(朝廷)的时候,有一次下去考察民情,我就亲眼见过一个活了一百二十多岁的老太太。这个老太太耳不聋,眼不花,手脚也没问题,只是动作慢了些。但脑子有点儿问题——糊涂。
“我们去的时候是夏天。她到大街上和小孩子们一块儿玩儿,小孩子们在地上滚爬,她也在地上滚爬;小孩子们脱了上衣搭在肩膀上,她也学着小孩子的样子做。纯粹就是一个老小孩儿。后来听说她无病而终。”
“看来长寿真不是神话。”英老奶奶说:“亏着我没绝食身亡,要是那样的话,我真亏死了。”
“老英雄,这人要是老了,就好糊涂。你说,怎样才能保持脑子好用呢?”燕老太太问道。
老英雄笑呵呵地说:
“要想保持脑子好用,就要经常用脑。别看我们在一起聊天,看着轻松快乐,其实这也是锻炼脑子的时候。因为你要说话,就得思考:这句话这样说行吗?怎样说才能把心里的意思表达的更准确、更能吸引人听呢?这都需要动脑子。
“还有我们搞草编,也是促进脑活动的一项工作。手指动,脑子就跟着动。经常编织,大脑就能得到充分锻炼。这样,脑子就退化的慢了。我们养老院里搞这项工作,实在是英明之举。
“再就是我们养老院里的一切文体活动。如我们的扭秧歌、演节目、二胡演奏、连拳脚、习画练字等这些愉悦精神的文艺活动,不仅可以延缓衰老,且有精神寄托,实现高质量的晚年生活。这些,都是防止老年糊涂的有力措施。”
“听你这么一说,养老院里的这些活动,还真的积极参加。”燕老太太高兴地说:“我就怕老了后糊涂,给小人们添乱。”
“往后哇,我们光听养老院里的,听老英雄的。”史开顺摸了一下自己的头顶,羞赧地说:“外面的那些乱七八糟的,一个也不听,也不理。有了这么好的条件,不好好享受,对不住老天爷爷,对不住李院长一家人。”
“这样说就对了。”老英雄精神抖擞,又侃侃而言:
“虽然推算人能活到一百七十多岁,我看在咱养老院里还不止这个年龄。因为我们这里太适合老年人居住了。一是环境好,让人心情舒畅;二是手底下有活干,让老人不觉得自己是在这里坐吃等死;第三嘛,就是这里有天地灵气儿。你们想啊,无论病的多么厉害的病人,抬着进来了,没几天,就能下地走路,恢复元气了。上千号老人,一年到头没有一个生病的。这充分说明有神灵在保佑着我们。这一点我有切身体会。
“我进来以前,人都不行了。来到这里后,三、四天就能下地走路,发表演讲。现在更是浑身有劲儿,好像一下年轻了二十多岁一个样,感觉身体倍儿棒,吃么儿么儿香。
“我们赶上了好时候,也可以说碰上了好运气,一定要好好珍惜。我们上了年纪,能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就做些;做不了,就好好保养自己,不给家里的小人们、这里的领导、工作人员添麻烦,就是在帮他们的忙。”
“你说的太对了,老英雄。往后再也不干傻事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