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升官决-第2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山县目前能拿出来搞房地产开发的大片土地已经是不存在。陈立东这才动了临山街的心思,想要先以政府的名义,把临山街拆迁了,然后整体出让给这个大人物来搞房地产。”

    看来自己的猜测是完全正确的,对于宁孝悌的叙述,原小生并没有感到震惊,点了点头问道:“你知道这个大人物究竟是谁吗?”尽管原小生知道,即便是问也是白问。一是宁孝悌极有可能不知道,二是即便知道,既然刚才不说,现在自己问,可能也不会说。

    宁孝悌摇了摇头道:“这个大人物究竟是谁,我还真不大清楚。不过我倒是听下面有些人传言说是省委某个领导的儿子,具体是谁就不可而知了。其实,这件事情,大家心里都有数,但是都不愿意把他点透。这也是樊书记虽然不主张对临山街进行老城改造,但是也没有明确提出来反对意见的真正原因。”

    说着这里,宁孝悌就几分忧国忧民的意思了,接着道:“条山县出现今天这种无法挽回的局面,也不是一时半会形成的,有历史原因,也有认为因素。但是最主要的还是后继者没有开拓精神,才导致问题越来越多,积弊越来越深。我说句不中听的话,对于条山而言,**并不是最可怕的,干部的精神状态才是最可怕的,几乎已经没有愿意再干事了,都是抱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混日子的态度。因为国情的特殊原因,干部的精神一旦跨了,各方面的发展自然就跟不上了。”

    原小生没有想到宁孝悌这个人,竟然还有这么不为人知的一面,在心中不由也产生了几分敬佩之情。看来人不可貌相这句话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又跟宁孝悌聊了一会,就到了中饭时间,原小生让宁孝悌留下来一块吃饭,宁孝悌却嘿嘿笑了笑道:“还是不吃了吧。”原小生也意识到,礼拜天,自己一个副县长跟一个县委办副主任一块吃饭,难免会招来别人非议,就没有留宁孝悌。

    吃过中饭后,原小生鬼使神差地又想起了忘仙阁的老板年,那位一身古香古色的素净的女孩,就给司机打个电话,把车开了过来,然后一个人开车去了临山街。

    走进忘仙阁,原小生一眼就看见齐如雪正弓着腰,在那里写字,对原小生的进门,竟然没有听见。原小生便悄无声息地在她站在她旁边看她写。大约四五分钟的样子,齐如雪终于写完了,站直了身体,就看见了原小生,脸上马上飘过一抹绯红,将毛笔收起来笑了笑道:“真是不好意思,慢待原县长了。”说着就跑去给原小生用青瓷的茶杯端来一杯热茶。

    原小生一边品着茶,一边跟齐如雪闲聊起了毛笔字道:“小雪写多少年毛笔字了?看这功底,应该时间不短了吧。”

    齐如雪脸色依然红红的谦虚道:“断断续续写了快而二十年了,就是没有什么长进,还是这个样子。”将额头前面的一缕刘海往后摸了摸,道:“原县长肯定写的非常好,也给我写一张吧。”

    原小生尽管也学过毛笔字,但也就是学校让学的时候学了二三年,后来就没有再写过了,写出来肯定也上不得台面,推脱道:“我这个水平,看看热闹还差不多,写出来还不贻笑大方啊。”

    齐如雪也没有勉强,却还是道:“原县长太谦虚了。”随即停顿了半天,接着问道:“原小生贵庚?”问完之后,原小生就发现,齐如雪的脸已经红到脖子根了,只是端坐着硬在掩饰。

    要是在官场上有人问原小生这个问题,原小生肯定会认为问这个问题的人,肯定有什么想法,但是齐如雪问起,原小生就没有这么想了,非但没有这么想,反而觉得有种莫名的冲动,好像即将就要发生一件让自己兴奋的事情,心跳也不由有些加速了。

    当然原小生在官场混了多年,已经练就了一身喜形不露于色的本领,绝不会像齐如雪那样,问了一个敏感的问题,就弄的面红耳赤,淡淡地笑了笑,报了自己的年龄,又问道:“不知道小雪姑娘,芳龄几何?”

    齐如雪更有些窘迫之色了,急忙低头,声若蚊哼道:“二十二岁。”

    为了不让齐如雪尴尬,做出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停顿了一下原小生接着问道:“今天怎么不见你爷爷呢?”

    齐如雪这才稍微的缓过了神色道:“我爷爷年纪大了,平时不在店里待。”又问道:“你找我爷爷有事吗?”

    原小生摆了摆手道:“没事,只是随便问问。你爷爷的字应该写的很不错吧。能不能拿出来一两副,让我看看。”

    齐如雪犹豫了一下,还是站起来道:“你稍等片刻,我这就给你取去。”说着进了里间,随即听到一阵开保险柜的声音。原小生难免有些好奇,觉得这个老爷子也太把自己的字当回事了,竟然锁在保险柜里。

    不一会,齐如雪拿出了两幅卷轴,展开了放在桌子上,给原小生做了个请的动作。原小生起身过去,边看边不由地赞叹了起来。看来这位老爷子还真是位书法家,宣纸上的字不仅刚劲有力,而且造诣非凡,虽写的龙飞凤舞,章法却一点也不凌乱,无论是从单字上看,还是从整体篇章上看,都可以算的是书法中的精品了。

    看到落款处的时候,原小生的表情一下子凝固了,落款的朱红印章上,竟然是“齐云”。齐云可是神州当代享誉海内外的书法大师,国宝级人物,神州书法协会名誉会长,一副字五尺长的条幅曾经卖到五十多万的价格,想不到竟是条山人。

    这让原小生多少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盯在印章上看了半天,齐如雪就明白原小生的意思了,笑了笑道:“原县长,其实我爷爷是不在乎这些虚名的。在条山也极少有人知道,他还有齐云这个名字。所以……我希望你能替我保密。”

    原小生凝重地点了点头道:“这一点请你放心。既然老爷子不想让人知道他的身份,那么我们这些做小辈的就有义务,让他老人家清静。”

第385章 改老城小生出招 下

    第385章改老城小生出招下原小生在感叹老爷子的书法精妙。老爷子竟推门而进,见原小生跟孙女在看自己的字,就一边把一双责备的目光投向了孙女,一边跟原小生打招呼道:“原县长,来了?”原小生急忙迎了过去,将老爷子的手握了起来,热情道:“真想不到您竟然是咱们条山人。”齐老爷子谦虚道:“都是些没用的虚名,让原县长见笑了。”说完就让孙女去上茶水。

    原小生就把话题扯开了道:“实不相瞒,我这次来,还是为了临山街拆迁的事情。刚才还在为难,现在见了您,我这心里就有底了。说实在话,对于临山街的拆迁,不光是我,县里很多人都有意见哩。只是陈县长一意孤行,我们这些人也没办法。”停顿了一下,接着试探道:“如果您能出面在陈县长面前斡旋,临山街肯定就保住了。”

    齐云一边撸着花白的山羊胡,一边道:“原县长,既然你把话说到这儿了,我也不像隐瞒你什么了。之前马县长也给我说过,老朽我只是一介凡夫,实不想参与政事。还是我那天说的,陈县长一意想要对临山街进行拆迁改造改造,肯定有他的道理,即便是我出面给他说恐怕也不会有什么作用。还请你们另请高明吧。”

    一听齐云此言,原小生就有些急眼了,怎么说齐云也算是一个名人,怎么能说出如此不负责任呢,继续劝解道:“老爷子,就算是你不想参与政事,也应该替这条老街想想,替我们条山的文化遗产想想啊。临山街一旦拆迁,将再也不复存在,损失可就不是一条街的事情了。”

    一旁的小雪也不能理解爷爷的想法,也在一旁帮腔道:“爷爷,我们一家可在这条街上住了几十年了,难道你就忍心让它这样毁了吗。我知道,你也是不愿意看到临山街拆迁的,你怎么就不愿意站出来说句话呢。”

    齐云不好说原小生什么,见自己的孙女也插上了嘴,就调转矛头对孙女道:“你一个小孩子家懂得什么。社会要发展,时代要进步,拆一条街算得了什么,**年代,那么多的文物古迹都当成是封建余孽给拆了,难道现在还在乎这一条街吗。再说了,我一个糟老头子,何德何能,凭什么干涉政府工作?政府让拆,咱们就拆,政府让搬,咱们就搬,难道这么大个条山,还没有我一个老头子的栖身之所?”

    齐云这几句教训自家孙女的话,也提醒了原小生。像齐云这把年纪的人,应该是在**年代受过苦的,对社会和政府有着他认为非常深刻的认识,那就是胳膊再粗也拧不过大腿,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管了这种闲事,弄不好给自己惹来麻烦,还不如干脆不管。

    想到这里,原小生马上意识到,自己突发奇想,让齐云出面阻止陈立东拆迁临山的想法,多少有点异想天开的意思,干脆再不提此事,只跟老爷子聊了聊书法,便起身告辞。

    出门时,齐如雪似有依依不舍之情,原小生对她也很有好感,就互相留了联系方式,又让齐如雪没事的时候去到复园玩。

    从临山街回复园一路上,原小生的脑子里几乎都是凝固的,对临山街的拆迁问题,想不出一点办法。

    好在眼看着春节就要到了,即便是陈立东急着要对临山街进行拆迁,也不是一时半会的事情,肯定要到开春之后,才能进行。

    这时车一转弯,就要开出临山街了,路旁的一款石碑却一下子吸引了原小生的目光。原小生就把车速渐渐放慢了下来,走近了一看,才发现上面写着“国家二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字样,再看下面的落款年月,才知道石碑树起来到现在已经有十五年之久了,看上去锈迹斑斑的,已经有些模糊不清了。

    然而这块石碑,却让原小生眼前马上一亮。无论这块石碑立起来到现在有多少年了都能证明,文物局曾经对临山街清初建筑群进行过分类坚定,并留下了这块石碑。只是我们的体制原因,这种事情,往往会随着岁月的流逝和人事的更迭,而失去他原来的意义。

    原小生从车上下来,便从后备箱里找了一块抹布,将石碑上的尘土抹干净了,仔细端详了一番,又把后面的文字做了记录。根据上面的文字记录,正如齐云所言,临山街始建于清顺治六年,距今已有将近三百年的历史,最初为一李姓富商所建,摄政王多尔衮到河西视察民情时,做过多尔衮的临时行宫。多尔衮离开后,李姓富商转手将其送给了当时的沂南道刺史雷彦兴。

    雷彦兴为表达对李姓富商的恩情,又在周围给他画了一块更大的地方,供其重建家业,随后临山街兴盛了起来,逐渐有四处的商贾在此落户,大概在清朝乾隆年间,形成了今天的气候。

    清末民初,军阀混战,各地硝烟四起,民不聊生,因为打仗而毁坏民宅无数,独独因为李姓富商左右逢源,临山街没有遭到战火的荼毒。也因此,在这个时候,临山街又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建。此时李姓后人,又将以前送给政府的私宅通过各种途径卖了回来。

    可以说,临山街的发展变迁,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能够代表中国近三百年来的历史沿革,对于如此重要的文物,就因为陈立东要讨好一个大人物,便要拆迁。如果让这种事情在自己眼皮子底下发生的话,原小生的良心将永远无法得到安宁。

    抄完碑文后,原小生激动不已,马上就去了县文化馆。一到文化馆,才发现自己有些太过猛撞了,今天是礼拜天,文化馆大院里,除了那些赢利的单位还在红火经营外,属于文化馆自己的几间房子却空空如也。原小生便有些迫不及待地把电话给宁孝悌打了过去,问了一下文化馆馆长的姓名和联系电话,马上就拨了过去。

    现在的县级文化馆,本属于文化局的一个下设单位,但因为没有什么公共经济来源,也没有什么具体的工作,基本已经都转产搞起了副业,文化馆的人也是各有各的事干。原小生把电话打给那位尉馆长的时候,那位尉馆长也不知道在哪儿给人家排练节目,接了原小生的电话就有些没好气道:“喂,谁啊,没听见我正忙着吗,有事一会再说。”说完就要挂电话。

    原小生语气严厉道:“你是尉馆长吧,我县府副县长原小生,十分钟之内给我赶到文化馆,我在这儿等你!”说完没容那位尉馆长分说,啪一声就把手机给合上了。

    对付这种人,原小生还是轻车熟路的,你要是不给他点颜色,他能给你拖到晚上都不过来。

    十分钟之后,那位尉馆长就满脸胀的通红站在了原小生的面前,笑呵呵道:“原县长,礼拜天你也不休息啊。你有什么指示?”说着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