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辛亥大英雄-第39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悄退出了人群。

红眼睛的围观者没注意梁先生已经走了,其中一位身高马大的壮汉狠狠一跺脚:“我草他个陆小六,难怪这小子去年带上媳妇老娘去东北连个话都不和我说,感情早知道能弄到田了!”

“是呀!过年那会,朱家老大不是从东北回来了吗?我说怎么一身麻利像发了大财似的,原来早就有田有地的主了,难怪过完年还把他几个弟弟都接走了。”

“不行,老子要去登记!这才三月初(农历),手脚快些去那边还能开出个十来亩下种子,到秋上可就全回来了!”

“可……万一去了不给种咋办?”

“屁话,这不刚才梁先生念了吗?只要去政府按个手印,就能立马坐火车还不要钱。老子带一包大饼去,实在不行就是唱花鼓要饭也能要回来。”

“对对,我们都去登记。”

“警察大哥,在那按手印呢?我们要报名去东北。”

众人越说越激动,好些个急脾气立马就围住看门的警察,经指点后找到早已铺开桌子等待移民的工作人员,不到半小时几十个手印就按了下去。那些稍微犹豫的也暗暗动了心思,寻思回家和老婆父母商量后,是不是自己先去耕种起来立稳脚跟,到入冬再来接全家过去。

郝崇文见状也是着急上火想要去按手印,可他是个孝子,家里当家的一直是郝老汉,于是连忙搓手道:“爹,你看我们是不是也去?要不然就让老二在家陪你,我先跟他们去看看,要是行也买个百八十亩的,再接您和二弟过去。”

郝老汉毕竟是经历过晚清风风雨雨的古稀老人,虽说也眼红耕地,但却害怕东北遥远去了回不来。摸摸孙子的脑袋,点上旱烟抽两口后说道:“崇文啊,东北那地方可是苦寒之地,我听说那边不太平,常闹土匪。再说,这地虽说便宜,可要想多买些也要好几十呢,咱家……你也不是不知道,去年春上闹水灾用了不少,现在就剩下30多点。大夫说你妈的病不能耽搁了,我本想……”

听到自己爹这么说,郝崇文心里的火苗顿时熄灭大半。他是远近闻名的孝子,原本靠杨司令推行减租减息攒下些钱,平日里又去矿上和砖厂帮忙才攒下给母亲看病的钱,但这么一折腾岂不是全没了。可他心里又实在是舍不得这么好的机会,很多人爱去上海,可去上海拉黄包车哪有百亩良田舒服自在。看看榜文又看看儿子,刚要叹气突然眼睛一亮:“爹,老三……不是还有笔钱嘛。”

“胡闹!”说起当兵小儿子,郝老汉顿时像被激怒的狮子般跳了起来,长长地烟杆差点戳近郝崇文的鼻孔里:“那是你弟弟卖命的钱,他能回来就算了,要是回不来……这是要给他过继个儿子的钱,不能断了老三这一脉!”

郝老汉的三儿子应征入伍被编入东线远征军,出发前部队里发了500民元安家费,而且无论生死只要打完仗剩下500也会一次给齐。但郝老汉舍不得用这个钱,总觉得这是小儿子拿命换来的。郝崇文也知道父亲心疼弟弟,但又觉得浪费这个机会太可惜,想想后语气婉转道:“爹,您想啊。老二的媳妇也快生了,大夫说像个小子,这要是生下来又要多张嘴巴。还有这小子,再有两年就该读中学了,咱总不能一直让他跟着吃糠喝稀吧?读书是费脑子的事,听先生说要想将来上大学,就一定要多买些书让他看。这回要真是能买百亩地,有我和老二在,苦两年全都回来了。到时候老三要回来,有了田有了地也能给他说上个好媳妇不是,难不成您老还想让他娶我那口子那样的黄脸婆不成?”

“你个臭小子皮痒了?你那媳妇是我挑的,屁股大能生养,还给咱家养了个大孙子,有啥不好的?我可告诉你,你要是敢欺负你媳妇,老夫非劈了你不可!”

“是是……爹您怎么会看错呢。不过老三上回来信不是说了嘛,他现在在部队里也读书认字了,得空还能学技术,将来肯定要去成立工厂干活的,总得张罗个门当户对的吧?”父子两嘀嘀咕咕盘算着。郝老汉的脸色也渐渐好看很多,叼着旱烟瞅着告示良久后猛一咬牙!但还没等他开口作出决定,一个阴阳怪气的声音却陡然从旁传来。

“郝崇文,我看你就死了心吧!别忘了,你们郝家签的可是长工文契,这辈子都别想跑。”

郝家父子扭头看去,满脸铁青的东家陈老爷带着大批地主和士绅气势汹汹向县衙走去,到了门口狠狠一扯告示大喊道:“我们要抗议!这些都是我们的长工、佃户,都是签了长契的,怎能说走就走?朗朗乾坤,难道就没王法了吗?!”几句话让所有脸庞都一下黑了起。大家这才想起。他们都和地主家签的都是长工和佃户契约,要想走……那可是一大笔钱啊!

第四五七章特派大员

嗡嗡的引擎声中,一架三发双翼大飞机缓缓降落在徐州北郊军用机场。

机场是中日战争时修建的,因为飞机地位越来越重要,国防部开始在全国各地兴建机场,尤以沿海和北疆数量最多。尤其是英法支援军费陆续抵达后,一夜暴富的国防部立刻拿出五年内要完成100座机场建设的宏伟目标。要知道机场可不仅仅是停飞机,还需要配套的地勤和油料,要是没有英法天价军费输血,连杨秋都舍不得。

地面设施完善的同时,航空业也在飞行员们前往西线鏖战两年后取得不小突破。此时降落的这架飞机就是由留美归来的王助、巴玉藻和周厚坤等人一起完成设计的。不得不提的是,设计团队中还有去年从俄国请来的飞机设计师伊戈尔…伊万诺维奇…西科尔斯基。这位平行世界中的直升机之父去年初以每月1500美元高薪被重庆航空研究所聘请,并带着家人来到了中国扎根。这架命名为信天翁的大型三发双翼机就是这支国际设计小队的结晶。信天翁1918运输机,以大鹏轰炸机为蓝本,设计工作从1916年10月开始,1917年5月试飞,10月定型并进入低速生产。它采用管架式机体结构,三台重庆产蜀山12缸水冷引擎,分别安装在机头和两翼,单台功率达到360马力,起落架和机翼都经过加固,可以确保在野战机场或平坦草地上降落。最关键是它首次采用了封闭驾驶舱和座舱设计,2位飞行员加5位乘客的情况下,可以以每小时180公里的速度连续飞行7个小时,或者携带一吨货物从南京直达重庆。

无论是载重还是航程,信天翁都是这个世界上目前最好的远程飞机之一,仅次于民国海军装备的一款四发水上怪物和英国双发汉德利佩奇轰炸机。但前者是试验机,后者才开始生产,所以信天翁是当之无愧的世界最佳。稍稍遗憾的是,国内发动机和机体虽然设计上因为资料机毫无问题,但在材料和加工精度上始终不如欧洲,很多配件还需要从国外购买,而且工人中也有很多是来自欧洲的老技术工人。但随着越来越多年轻人步入机械领域,未来十年这方面的短板将很快弥补。虽然产能无法像欧洲那样变态,但为推广航空业和促进国内飞机研究发展,如今财大气粗的国防部还是一口气订购了68架用于军队人员和运输,并同时给了第二代更大运输机的合同。政府也配合下了12架订单用于铁路施工、政府人员往来等要务。最啧啧称奇的是,新成立的邮政部也买了12架,还从军方手中购买了26架二手麻雀教练机,又从航校和航空队挖人学习美国专门组建了空中邮政飞行队。

对于挖墙角的事情原本国防部很恼火,但如今国内已经拥有重庆、长沙、信阳和奉天四大航校,在册学飞行的年轻人超过2000,军方通过五年培训也已经拥有1000多飞行员和各类飞机,所以只要不触碰那些王牌尖子,也睁只眼闭只眼。

汤觉顿是国会议员也是徐州市长,所以接到电报后早早来到机场等待,当体态庞大的信天翁落地时甚至有些眼晕。作为议员他也算见多识广,但还是被这种大飞机吓了一跳,直到戴季陶和董用威走下飞机才回过神来迎上去。

“抱歉,出发时起飞晚了,让汤市长久等。”董用威很客气地伸出手。作为1913年首批西南公派留学生,他在美国学习了三年文学后转修法律,直到年初才回国。第一批国社西南公派生回国后都受到重用,他本人也进入司法部任民国地方法律事务专员。

汤觉顿听说过董用威,也知道他是杨秋第二任秘书,但也仅仅是知道这些而已。自从几天前徐州和苏皖的士绅用佃农契抵制移民土地法后,共和党内就一直忧心忡忡。却没想到,担心半天对方居然派这么两位。司法部专员和国社刀笔,民国新闻总署署长戴季陶……这是打什么主意?两人虽说都是中央政府官员,可论资排辈也仅在边缘,难道要掀起舆论用律法解决?

要真这样倒是不用太担心,毕竟契约是实打实的,民国中央政府也是公开承认的。

何况苏浙皖和全国其它省不同,三地不仅人口过亿,也是乡绅地主最集中的地区,整个江南大部分膏脂田地都在乡绅手中。更重要的是,苏浙皖三省是国内传统人文地区,文人氏族力量之强远非想象,民风更比很多西南山区都保守。当年杨秋统一全国,西南、中原、东北甚至两广都动过刀子,唯独苏浙皖三省除了搞掉倪嗣冲外就没动过兵,对张季直、徐固卿这些苏浙皖要员也采取怀柔政策,前者任农业部长,后者至今还是江苏省省长。全国各地都被杨秋走了个遍,唯独苏浙皖独善其身,为何?就是因为他知道这里有占全国半壁江山的士绅阶层,目前的民国政府官员中半数以上都是士绅阶层,归国学子中也有七八成都是士绅子弟。动了龙头,龙身最起码也要抖几下!

想到这里汤觉顿自觉有了些底气,一边招呼两人上车一边笑道:“看这事闹的,都怪我等办事不利,给中央政府添麻烦了。”

“汤市长客气了,我和天仇可不算中央要员,撑死也就是来看看大家有什么纠纷。如今正是举国上下齐心协力发展国力的好时节,莫要伤了和气让洋人笑话。”董用威看似和气但语气锋锐,一顶齐心协力发展国力的大帽子让汤觉顿暗暗上心,刮目相看的同时也盘算杨秋到底打什么主意。笑道:“是啊,大总统、副总统和总理三人殚尽竭虑,好不容易才有今日盛世气象,我们这些人帮不上忙也不该添乱。”

戴季看了眼,问道:“听说汤市长曾留学日本学习政治和经济?还曾在横滨大同学校任教习……以华人之身能在日本任教习,天仇佩服。”

说起这段往事汤觉顿也暗暗自得,连忙拱手说了几句客气的谦虚话。

车子很快抵达市府。因为这里原本是满清时期的徐州县衙,所以好多老人至今管这里叫县衙门。到了门口才发现四周早已挤满从各地赶来的佃户长工,这些人大都是想参加移民赌一把,从此改变贫苦人生的,可一纸契约却害得他们无法拥有自己的田地,所以很多人都面带怒气。得知南京派人来的消息后立刻把市府围了起来,见到戴季陶和董用威下车,几位老人更是哭着带头跪倒在地:“钦差大人要为我等做主啊!”

“请大人做主。”

黑压压一片跪倒在地的人头让汤觉顿头皮发麻。虽说这事和他没关系,他其实是支持《移民土地法》的,但事情毕竟发生在自己为官的地区。而且这么一跪,就意味国社和共和党算是卯上劲了,想到如日中天的国社,想到杨秋杀伐果断的性格,再想当初极盛一时的民党都被搞得差点崩溃,一时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好。

“快起来,大家快起来!”董用威也没想到事情会对峙到这个程度,可见土地两个字对农民的诱惑力有多大,所以和戴季陶扶起几位老人后,立刻站上门口石墩大喊道:“大家都起来!如今是民国了,不时兴跪拜。最近的事情南京已经知道,所以派我们先来了解情况,此事定会给大家一个圆满答复,都起来吧。”

郝崇文也跟着大家站了起来。由于郝家老三在部队当兵,所以大伙就把他给推举了出来当代表。一来是想有个当兵的靠山,二来本身郝崇文平日也深得四邻赞许,反倒是他自己腿有些抖。这可是南京的大官啊!虽说三弟在部队,可万一人家不给面子咋办?惶恐中他和十几位佃户代表被邀请步入市府,可当看见自己的东家陈老爷和乡绅代表正在给南京大员行礼,还有说有笑,顿时心往下沉。

会谈地点就在昔日的县衙大堂内,几张桌子拼在一起后董用威三人先坐下来,等双方落座后才斯条慢理拿出纸笔放在桌上。见他这幅漫不经心的模样,士绅代表个个面露喜色,以为这是故意大事化小。郝崇文心更沉了,如今一界之隔的山东已经传出几十万人按手印北上东北的消息,他们这些苏北苦哈哈谁不急啊!万一因为去晚田土都被山东人分光了咋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