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东坡呵呵笑着冲着唐豆介绍道:“贤弟,这是我的侄子苏澔字子风,我看他颇为伶俐就留在了身边听差,你有什么事情吩咐他做就好。”
唐豆和苏澔再次见过,苏东坡冲着苏澔吩咐道:“子风,带唐贤弟到我书房去,将那些圣上恩赐的宝物一件不留的拿给唐贤弟看,如果唐贤弟相中什么你就给唐贤弟包裹好送到府上。”
唐豆呵呵一笑冲着苏东坡拱手道:“让苏兄见笑了,小弟向来喜欢这些稀少的宝贝,恐怕真的要横刀夺爱了。”
苏东坡把唐豆送到门口,笑着低声说道:“有贤弟在一旁攘助,以后这些赏赐还能少得了?万一我要是真的当上了工部尚书,为了贤弟你的爱好,为兄也少不得要中饱私囊一些。”
两个人哈哈的笑了起来,苏东坡为官多年,岂会不知道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道理,假如他真的当上了工部尚书,就算不想中饱私囊恐怕也是不能。
别人都贪你不贪,那可是要犯众怒的。
【龙套兄苏子风出场,请查收。后面情节还会出现。】(未完待续。)
ps: 感谢阿迪、目基证人、诸神朋友两次的588打赏支持,鞠躬。
感谢皇天后土之王、桂林板路、呆呆戴戴等朋友的打赏支持,鞠躬。
第154章 传说中的哥窑瓷
【感谢迪哥的重赏,加更,保底的稍后上传】
苏澔虽然跟随苏东坡的时间不长,可是苏澔却也是听说了苏东坡有位神秘的忘年交朋友,苏东坡待他宛如亲兄弟一般,如今见到唐豆竟然如此年轻心中也是吃了一惊,不过却也不敢轻视分毫,态度甚为恭敬的将唐豆引入苏东坡的书房。
送上香茗,苏澔小心翼翼的将皇上赏赐给苏东坡的恩赐一样样的摆放到唐豆面前。
唐豆这货的口水早就已经淌了一地。
不淌不行呀,实在是忍不住了。
纯银圆口双兽耳龙凤纹三足香薰炉一只,流不流口水?
宋汝窑米黄釉三足笔洗一只,流不流口水?
铜镶银人马刀枪纹复古甲骨文带盖双耳六棱大罐一只,流不流口水?
……
唐豆童鞋很没品的把玩着这些神宗赏赐给苏东坡的珍贵古玩,这可都是从皇宫大内流出来的,无一不是精品中的精品,他恨不得现在就把这些宝贝都摆到自己的‘小超市’里面去。
这时,苏澔小心翼翼的捧过来一只八棱贯耳尊放到唐豆面前,令唐豆眼前一亮。
这只尊纯白铀底,尊上绘有一幅飞燕垂柳图,柳枝摇曳,几只飞燕栩栩如生,竟然有浮雕工艺的美感。
唐豆爱不释手的捧着这只八棱贯耳尊小心翼翼的放到自己面前,也不怕一旁的苏澔震惊,竟然从自己的长袖之中摸出来一柄折叠十倍放大镜把眼睛凑了上去。
“金丝铁线?!”唐豆震了一下。
唐豆急忙把放大镜移到了尊的口部。眉梢又是一挑。
釉彩稍薄的尊口隐隐呈现出紫色。
唐豆小心翼翼的把尊翻转过来,没有釉彩的底部显现出瓷坯本来的铁色。
唐豆心中狂跳,金丝铁线。紫口铁足,这件八棱贯耳尊竟然完全符合了传说中哥窑的瓷器特征,难道这竟然是一件哥窑瓷?
哥窑是历史上唯一的宫庭窑,它跟其他几家北宋名窑不同,哥窑是专门应北宋宫庭而生,所出瓷器均是供应宫廷所需,概不外流。
唐豆知道在他所处的年代只有一件瓷器被认可为真正的北宋哥窑瓷器。就是那件北宋哥窑牡丹三彩洗,被拍卖出了2。6亿元的天价。
唐豆心中狂跳。
这个八棱贯耳尊是宋神宗赏赐给苏东坡的,出自于皇宫大内。
这个八棱贯耳尊是明显的金丝铁线紫口铁足。完全符合哥窑瓷的特征。
他曾经看过那只北宋哥窑牡丹三彩洗的图片,如果拿那只釉彩单调的北宋哥窑牡丹三彩洗跟眼前的这只金丝铁线紫口铁足飞燕垂柳八棱贯耳尊比较起来,那就跟自己送拍的那个宣德炉跟原先拍卖的宣德炉比较一样,那绝对是爷爷跟孙子的比较。
那个北宋哥窑牡丹三彩洗拍卖了2。6亿。
这个北宋哥窑金丝铁线紫口铁足飞燕垂柳八棱贯耳尊要是送拍的话得拍卖多少钱?
唐豆本来还举棋不定要从苏东坡获得的这些宋神宗赵顼赏赐中挑选什么带回去。这一回也不用考虑了。
当然。唐豆绝对想把宋神宗赵顼赏赐给苏东坡的这些宝贝全都带回去,可是那样做也忒不厚道了,还是等苏东坡当上工部尚书之后再徐徐图之吧。
唐豆嘿嘿一笑,将这个他已经基本确定是哥窑的八棱贯耳尊轻轻放下,冲着一旁的苏澔说道:“和仲兄正忙着修书,我就不多打扰了,等回头你跟和仲兄说一声,就说我把这只尊给拿走了。”
苏东坡字子瞻。又字和仲,不过非亲近之人却只是称呼苏东坡的第一个字。只有关系非同寻常的亲近之人才会称呼苏东坡为和仲,唐豆童鞋当然是属于跟苏东坡关系非同寻常的人之一。
苏澔听到唐豆要这只尊,急忙开口说道:“伯父已经吩咐过了,先生尽管取用就是。我这就帮先生找个箱子装起来,敢问先生尊府在何处,在下把这只尊给先生送到府上去。”
唐豆呵呵一笑:“不必子风相送了,你就帮我把它装起来就好。”
苏澔急忙找来一只木箱铺好锦垫将那只尊放进去,唐豆抱起箱子,找了个没人的地方噔的一下子穿越回了空中别墅。
返回别墅之后,唐豆又瞬间往返远古时期,等到他抱着木箱再次出现时,手中的木箱已经变得古意怏然了。
瓷器虽然无需做旧,但是装着瓷器的木箱和铺设的锦垫却需要做一下,不要轻视了这些细节的辅助作用。
唐豆压抑着自己的兴奋打开木箱看了一眼,换好衣服抱着木箱直接下楼开车返回了秦淮河畔的那处宅子。
唐豆抱着木箱进入大宅,直接向秦彦培等人居住的院落走去,在经过院中园的时候,见三位老爷子正坐在碧波湖畔的八角亭里品茶聊天,急忙一脸笑意的走了过去。
远远的,周老就见到唐豆抱着木匣兴致冲冲的样子,忍不住冲着秦彦培和杨一眼呵呵的笑了起来:“秦院长、名远,估计这小子又收到什么好物件拿过来献宝了。”
秦彦培抬头望向正走来的唐豆,笑道:“估计差不了,这小子笑得嘴都合不拢了。”
唐豆嘿嘿傻笑着远远就打起了招呼:“外公好,杨伯伯好,师父好。”
“小子,是不是又收到什么好物件了?告诉你说,如果低于那枚福禄寿财花纹钱的物件你最好还是甭拿出来丢丑。”周老呵呵笑着说道。
唐豆笑道:“嘿嘿,这物件估计师父你以前也没见过。”
“哦?”周老来了兴趣。他知道自己没见过的古玩多了去了,可是能够让这小子兴奋成这样的东西,估计可能又是一件国宝级的宝贝。
一旁的杨一眼眉梢一挑,冲着唐豆说道:“是什么东西?拿过来。”
唐豆献宝一般小心翼翼的木箱放在了石桌上,伸手打开,开口说道:“是一只八棱双耳尊。”
瓷器类是古玩中流传最多的品类,流传至今的精品多出自于宋代五大名窑和清三代名窑,虽然数量不多,但是也不稀罕,如今唐豆竟然跟周老说估计他以前也没见过,估计这只八棱双耳尊的来头恐怕也不简单。
唐豆把箱盖打开,把早就已经准备好的手套放大镜分别送到三老手中,乖乖的站在一旁等着三老上手鉴定。(未完待续。)
ps: 感谢lkkspp朋友的588打赏,鞠躬。
感谢其他朋友的点赞支持,鞠躬。
第155章 一只小蝌蚪
【补上保底更新,拼命码字中,还欠着月票一更和1200均订一更,大家千万不要催,鞠躬】
又是杨一眼先上手,看来,这不仅仅是秦彦培周老二人对杨一眼眼睛盲了的照顾,估计在杨一眼眼睛没有盲之前,秦彦培和周老都已经默认杨一眼的鉴赏水平要高过他们二人,因此才会自觉的分出主次。
杨一眼戴上手套将那个八棱双耳尊捧到自己膝盖上,细细的抚摸了一遍,甚至还捧起来凑到鼻子前闻了闻,微微点了点头说道:“看器形仿的是秦代青铜尊的风格,应该是北宋的物件。瓷质细腻,物件上没有丝毫烟火之气,估计不会有贼光,应该是老东西。可惜了,就是无法看到釉色和底款。”
一旁的周老早就凑了过来,此时低声说道:“是素白底釉,图饰是垂柳飞燕。”
杨一眼点了点头,只能在脑子里脑补手中的八棱双耳尊样子,叹了口气将尊小心翼翼的放到了石桌上。
眼睛瞎了,好多宝贝已经不能亲眼得见,更无法说得更加详细,这不得不说是一个遗憾。
周老和秦彦培谦让了一下,秦彦培将尊拿到了自己面前,翻转尊口看了一下底款,补充道:“底款是大宋元丰元年,是宋神宗赵顼时候的官窑器。”
秦彦培眼睛突然一亮,伸手拿起石桌上的十倍放大镜凑了上去,口中惊咦道:“竟然是铁足。”
“什么?”一旁的杨一眼和周老都惊呼出声。杨一眼更是出口道:“彦培,你可要看仔细了。”
吃惊之下,杨一眼竟然直呼岳父老子的名字。只是人们都没有留意到这些,只有一旁早就对这个尊心中有底的唐豆忍不住咧了咧嘴,暗想假如自己回头跟杨一眼直呼名远,杨一眼会不会拿拐棍抽自己?
这时的周老也顾不得许多,手中拿起放大镜凑到了尊口,和秦彦培两个人一个看尊底一个看尊口,也是惊呼出声:“果然是紫口。”
秦彦培和周老的神情都变得激动了起来。秦彦培双手微微颤抖的放稳了八棱双耳尊,低声重复道:“紫口铁足,紫口铁足。”
一旁看不到的杨一眼已经不耐烦的开口催促道:“快看一看是不是金丝铁线。还有器身上的图饰有没有浮雕感。”
“有,都有。”周老肯定地说道:“是最珍贵的大器小开片形成的金丝铁线,图饰宛如浮雕,层次分明。再加上紫口铁足。这,这是一件传说中的哥窑瓷器呀。”
杨一眼在一旁说道:“也不一定,清三代官仿窑和清晚期都曾经仿造过哥窑瓷,金丝铁线和紫口铁足也曾经仿造成功过,我曾经就见过一件清三代的仿品,仿造的官窑瓷几乎可以乱真。”
唐豆在一旁咧了咧嘴,心说,这个尊可是我从北宋拿回来的。清朝的物件能出现在北宋么?
但是唐豆这个话却是只能闷在自己心里,永远也没办法说出来。
金丝铁线是指发生在瓷器釉面上的一种自然开裂现象。
釉面开裂原本是瓷器烧制过程中的缺陷。后来匠人们掌握了开裂的规律,有意识地让它产生开片,从而产生了一种独特的残缺美。而传说中哥窑瓷的釉面开裂最为美丽,由于哥窑烧制瓷器所用的土含铁量较高,釉面开裂后露出的瓷胎宛如金丝一般,被人们称之为金丝铁线。尤其是大器小开片和小器大开片形成的金丝铁线更是弥足珍贵。
同样也是因为哥窑用土含铁量较高的原因,在烧坯时发生了氧化,瓷器胚胎呈紫黑铁色,瓷器没有涂釉的底部就显现出瓷坯本来的铁色,因此被称为铁足。
而瓷器釉彩较薄的口部则呈显出微微淡薄的紫色,被称为紫口,连在一起俗称紫口铁足。
秦彦培闭目沉思了一下,睁开眼睛望着杨一眼说道:“名远,我听说你曾经收藏过几片哥窑碎瓷,除了金丝铁线和紫口铁足之外,哥窑瓷还有什么与众不同的特点没有?”
杨一眼微微一笑,说道:“我确实是收藏过几片哥窑碎瓷,对哥窑瓷器也有一点心得,可惜呀,我现在无法亲眼目睹了。”
秦彦培和周老两个人猛翻白眼,恨不得揪住这个老家伙狂扁一顿。
我们谁不知道你现在看不到了,这不是问你有什么心得么,你这个老东西还卖上关子了。
秦彦培更是无语,就差直接跟杨一眼摆出岳父老子的架子来了。
杨一眼成功把两个老头憋出了火,哈哈一笑说道:“据我所知,哥窑瓷最主要、最奇妙、也是最令人称道的,是它釉色中的攒珠聚球,而且也是独一无二的,后人如何仿制都无法做到攒珠聚球的效果。”
“什么是攒珠聚球?”秦彦培和周老不约而同的问道,他们虽然也是古玩行中的巨擘存在,可是却从未听说过攒珠聚球这个说法,估计这个说法也是杨一眼自己发明创造出来的。
这一回杨一眼不卖关子了,笑着说道:“哥窑瓷中之釉内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