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吴爱珍也很想继续读书,也渴望着能考上大学,改变自己的命运。但家里的惨淡状况让她只能断绝求学的梦想,担起养家的责任。
这是个懂事的女孩子。
肖飞对她深表同情,却爱莫能助。
相反的,吴爱珍对肖飞的帮助更多一些。
前世的时候,整个高三时期,他都是从她这里免费拿书看,没买过一本书。有一次,她在一本杂志上翻到他的文章,还自掏腰包将那本书买了下来送给他。
肖飞要把钱还她,她坚决不要。
不止如此,她还请肖飞到家里吃过两次饭。
对吴爱珍,肖飞此刻的内心是复杂的,他感觉得到她似对他有那么一点朦胧的喜欢。前世的时候,他比较迟钝,对此一直没进行太深入的思考。
而今,只能继续装糊涂了。
或许,他可以在其他地方想办法补偿她。
“吴爱珍,我现在不爱看这些杂志了,我今天来就是想抄几个投稿地址来着。”肖飞没有接吴爱珍递过来的杂志,解释着。
肖飞脑子里记着的大多都是后世那些报刊的投稿电子邮箱,1996年时候各纸媒的寄信地址还真不记得几个。
“哦?你不是一直都很喜欢这两本杂志吗?怎么突然就不喜欢看了?”吴爱珍对此有点惊奇。
肖飞挠挠头说:“回家后,我要下地干活的,有点空闲,还想写点稿子,所以,没时间看了。”
这个解释比较苍白。
事实上,重生之后,肖飞觉得自己早没了如饥似渴阅读的愿望和兴趣。更何况,吴爱珍递过来的两本杂志,内容早就装在他脑子里了。
“那,你考不上大学的话,准备怎么办?”吴爱珍歪着脑袋,大大的眼睛一瞬不眨的盯着他。
“我会再复读一年。”肖飞说。
“噢。”吴爱珍像是松了口气,“以后你还会过来看书吗?”
“我会的。”肖飞答。
吴爱珍笑着说:“好久没看到你的文章发表了呢,这次高考完了,你终于有时间继续写稿投稿了,那是不是说,我很快就能在杂志上看到你的新作了?”
她站在他对面,脑后的马尾辫晃动着,娇俏的脸蛋上挂着亮晶晶的汗珠子,眼中满满的欣喜。
肖飞看的出,她是真心在为自己高兴。
“我希望是那样的。”肖飞也笑。
跟吴爱珍说话,让他心灵轻松。
“嗯,我会替你留意的,看到发表你稿子的报纸杂志,我会替你留一份,等你再过来的时候给你。”吴爱珍主动请缨说。
“吴爱珍,那太谢谢你了。”肖飞对此很感激。
其实,样报样刊什么的,肖飞现在都不重视,他现在最期盼的是接二连三的发稿子挣稿费。
“对了,肖飞,你家是哪里的,你还从没跟我说过呢,你要是太忙,不方便过来,我给你送到家里也行。”吴爱珍的热情把肖飞灼痛了。
“怎么可以让你那么费心,吴爱珍,我会定期来县城的。”肖飞说道。
吴爱珍看着他,咯咯咯地笑起来:“怕我去你家吗?”
“怎么会?欢迎还来不及,只是,路太远,天还这么热,你骑车子到我们那里太辛苦了点。”肖飞说。
“我只是想过去认认家门,不可以吗?”
说到这个地步,肖飞只好把自家所在的路线方位告诉了吴爱珍。
他想,自己是有点着相了,男人跟女人之间除了情侣关系难道就不能做好朋友了吗?
接下来,在吴爱珍的帮助下,肖飞抄录了一些报纸杂志的投稿地址,就跟她告别,又去附近的店面买了二十本方格稿纸,再到邮局买了些信封邮票。
这就算是为写稿大业做好了准备。
同时,肖飞兜里的那点钱也彻底见了底,仅剩的一毛钱,他买了根冰棍解了解渴。
这次高考,家里给了他五十块钱吃饭。
因为吃住都在王立凯叔叔家的缘故,他几乎没怎么花钱,要不然,也不会有这么充足的经费购买稿纸信封邮票这些东西。
肖飞家在县城东北方向。
小村名叫西里村。
这村子地处沙窝子,沙土多,土地贫瘠,绵绵土岗将村子包裹起来。西里村有二三百户人家,人口近千人。(未完待续。)
第220章 化敌为友
ps:此为不正常章节,暂不要订阅,请早六点后再订阅,多谢各位书友大大支持
七月流火,午后的阳光尤其狂热。
这个时间段,即使再勤劳的农民也要歇个晌,避开毒辣的太阳。
若是顶着大太阳在地里干活,再中个暑什么的,那就得不偿失了。
吃过饭,肖阳跟肖飞扛起铁锨要出门,父亲看了一眼,问了一句:“干什么去?”肖阳陪着笑说:“爸,回头再跟您说,现在暂时保密。”
“臭小子,神神叨叨的,真不知道整天都在干些什么。”父亲笑骂了一句,也没有再问。
哥俩顶着大太阳汗流浃背出了村。
“从哪开始?”肖阳问。
“走远一点。”肖飞一指距离村子最远的那段土岗,“咱们从那里开始,把那段岗全平出来。”
说着,他递给哥哥一根烟。
肖阳把烟点着,美滋滋抽着,说:“是不是地方有点太大了?那得用多少麦糠啊?炒麦糠还得用油盐酱醋,咱妈又该嘟噜嘴了。”
“埋怨就让她先埋怨几句,等见到成果,她就该高兴了。”肖飞说道。
哥俩走着说着,就到了土岗前。
这一路没见什么人。
肖飞就觉自己的脸、脖子火辣辣的疼,估计着要被晒秃噜皮了,他叹气,挣点钱,真的是不容易啊。
土岗上植被茂密。
一棵棵的酸枣树,枝叶稀疏,叶子都被棉铃虫给快吃没了,不过,上面的枣却不少。
枣树下面,是荆棘,还有一丛丛的茅草,茅草的叶子跟刀片似的,一不小心就能割破皮肤。
哥俩上了岗,用铁锨横向里开出一条条的路,在路边隔一小段就铲出一小块平地来。肖飞跟肖阳交代了下方法后,肖阳抡起两膀开始大干起来,肖飞只是跟在他后头负责铲出放麦糠的小片平地。
肖飞看见。
哥哥的衣服被荆棘不时的剐扯,锋利的茅草划过他光着的胳膊,划出一道道血痕。
可肖阳就跟没事人似的浑没放在心上。
很快,他的衣服就被汗水湿透,黄豆大的汗珠子从他脸上滚落,砸在地上,砸出一个个小坑。
明亮耀眼的阳光下,有腾腾的蒸汽从肖阳的身上升起。
肖飞看的心里一酸。
自己的这个哥哥,从五六岁开始就跟着父母下地干活,到十四五的时候就被当成个壮劳力使用。
他力气大。
他不怕苦累,他干起活来完全是一副玩命的架势。
这样勤奋的哥哥,竟然苦难了一辈子,上天有时候真的是瞎了眼哪!
一个歇晌,两个多小时的时间,哥俩将这一截子三百来米的土岗收拾了出来。等到从岗上下来,两人一个比一个狼狈。
他们的衣服上沾满了土。
土与汗又和成了泥。
哥哥胳膊上一道道的血口子,看了令人触目惊心。他的衣服原本就破破烂烂,现在差不多变成了布条条挂在身上。
肖飞跟在肖阳后头,情况就好得多了。
不过,也就好那么一点点,比城市里的乞丐可还要惨上几分。
哥俩下了岗,脱光了在村边的一条小河沟里洗了个澡,顺便把衣服也洗了下,挂在河边的小树上晾晒。
回去的路上,往地里去的人多了起来。
一路上,不时有村人问他们干什么去了。
肖阳跟他们说,自己是想去拦一截子河水,看能不能捉几条鱼,结果,连个虾米都没弄上来。
等他们回到家,差不多已经是下午四点多钟了。
父母跟肖艳已经去地里干活。
这让肖阳有些不安,他长这么大,还从来没偷过懒。
“飞,我也上地去,你自己在家炒麦糠吧。”他随手拿了个除草的小铲子,对肖飞说道。
“哥,上午刚打的药,这会去地里干嘛去?”肖飞坐在树荫下的小凳子上,舒服地伸开腿,仰脸看着哥哥问。
“地里草长得可快,隔个一两天就得除一遍,不然草都能把地荒了,咱庄稼人,闲不住啊!”肖阳说。
这时候,在h省的农村,打工还不流行,人们大都要靠着几亩地过生活,对土地是十分虔诚的。
他们信奉“人勤地不懒”的原则,只要还能动弹,哪怕是生了病也要下地干活。
在家闲上一天,他们就坐立不安,觉得自己犯了多大罪似的。
肖飞想,必须得把哥哥这个观念扭转过来。
“哥,现在都四点多了啊,咱们现在就得把麦糠炒制出来,然后,到五点多的时候,就得赶紧的出发,去岗上把麦糠撒出去。活儿多着呢!”
“可是……”
“哥,你好好想想吧,咱们今晚要是干得好了,那可是一晚上就能赚个千儿八百的,你要是因为去地里除草耽误了时间,那损失可是很大的。”
听了肖飞的话,肖阳沉默了一下,说:“那行吧,我不去地里了。可是,飞,我觉得咱们是不得跟爸妈他们打个招呼?”
“人多嘴杂,在没见效果前,跟他们说了,恐怕会节外生枝,还是明天早上再说吧。”肖飞说道。
按照今天哥俩铲出来的那截土岗的长度,需要炒制的麦糠至少需要十来斤重,还要用油,用盐,用酒。
单是十来斤麦糠就能喂几天的猪了。
油、盐、酒也都要用钱买。
妈妈要是知道了,不心疼死才怪。
爸也会斥责他们不当家不知道柴米贵。
想想听他们吵吵闹闹的,肖飞心里就有点腻歪。这时候华夏腹地的农村人。思想还太保守,没什么人有冒险精神,对还看不见影的事,他们是不相信的。只有做出来,让他们看到事实,那才能说服他们。
肖飞懒得浪费口舌。
“那成!我听你的。”肖阳苦着脸答应下来。
他在想,这事能瞒得住吗?恐怕不好隐瞒的,尤其是若是浪费了那么多麦糠和作料,要是不见效果,估计挨父亲的揍都有可能。
但既然答应了弟弟要跟他一块尝试。
那就什么都不用想了。
只能是干到底。
哥俩歇了一会,就开始炒制麦糠。肖阳烧火,肖飞掌铲。等大铁锅烧热了,先放油。肖飞家的油是棉籽油,盛在二十斤装的小口塑料油桶里。(未完待续。)
第221章 牢牢掌控
ps:第221章到223章为非正常章节,请等到早上6点钟后再订阅,多谢各位书友大大们的支持。
刘泽来是z市晚报百花台副刊的责任编辑,他90年从h省大学毕业,毕业后就到了z市晚报,接手了百花台副刊。
这一干便是6年。
刘泽来是个工作狂。
他每日都要花费很长的时间拆看自由来稿信件。
像这样的自由来稿,每天都会有个五六十封。若是换了其他不太负责的编辑,估计一目十行用不了半个小时也就看完了。
但刘泽来却至少要用两个小时来审阅稿件。他看得很认真,稿子只要有哪怕一点亮点,他都会仔细斟酌一番,是否有修改的价值,作者培养的潜力会有多大。
他的认真负责在整个z市晚报都是很出名的。
百花台副刊每周5次出刊,是z市晚报的主打副刊,每日刊出一个或两个版。z市晚报是四开大报,每个副刊版面需要千字文七八篇的样子,用稿量还是挺大的。
但说真的,他们还真不缺稿子。
这个不缺稿子,指的是不缺够质量发表的稿子。
z市是省会城市,本省知名的文人骚客绝大多数都聚集于此,这些人可是每天都要写文章的,而且,他们都把z市晚报的副刊版面视作自己的自留地。
本省名家的稿子在本市的报纸上,那自然是要优先刊发,还要支付比普通作者要优厚得多的稿费的。
本市那么多名家,上百那是肯定的,若是一人每周给一篇稿子,那就是只名家的稿子每周就有一百篇。
也就是说,若是编辑想省事,那就只需发名家稿子就好了,普通的作者来稿,看都不需要看的!
但刘泽来还是每天都花大量的时间来审阅普通作者的来稿。
在刘泽来的内心有这么一种使命感,他渴望着能培养出更多的有才华的新人作者。
他觉得,那些所谓的名家投给自己的东西,都带着一股子浓浓的腐朽气息,一点无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