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官神-第13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耍豢赡茉倮匆怀》待摳绫敲凑媒韪断确婧吞饭鸪逋皇慢摷舾媸∫桓鲋辽俦砻嫔匣顾愫推焦泊Φ木置妗�
    如果非要说有什么私心的话,夏想当然不希望等以后谭国瑞在湘省站稳了脚跟,会对他的几名嫡系打压。尽管有付先锋在,但还是多一重保险为好。
    事情的根源在付先锋身上,夏想有把握说服付先锋,也已经想好了如何送一个惊喜给谭国瑞,之所以一开始没有一口答应谭国瑞,也是想先抑后扬,也好收到他所想达到的效果。
    政治,必须要有虚实结合的手段,为了他离开湘省之后的平稳局势,以及嫡系更好的成长的环境,他不但要顺利解决谭国瑞和付先锋之间的矛盾,还要在付先锋和谭国瑞之间左右逢源。
    左右逢源不是投机,是为了维护湘省的平衡,也是为了照顾政治和经济班底的双重利益。
    夏想并没有回答付先锋的话,而是谈到了湘江的经济上面,从燕市的夜经济不景气谈到湘江夜经济的繁荣,并且经过一系列的纵向横向对比得出了一个结论,即使是京城的繁华之地,夜经济也远远比不上湘江,究其原因还是气候之下形成的观念所致。
    因此,北方的投资商前来南方,想要从夜经济的生意入手,并非明智之举,因为投资有风险,要首选自己熟悉的行业入手,才是稳妥之举。
    “不瞒付省长,我的几个关系也想来湘江投资夜经济,以为可以从燕市的失败上面总结出经验教训,一来湘江就能大赚一笔,我经过慎重考虑,同意他们来湘省发展,但不同意他们投资夜经啊……
    付先锋知道夏想颇有商业头脑,对经济的看法很有独到之处,夏想一说,他立刻大感兴趣:“这么说,付家来湘江投资夜经济,风险也会很大?”
    “也未必,如果付家有商业天才能吃透市场,再加上准确把握了市场命脉,再有三分好运气,说不定也能大赚一笔。”夏想笑得高深莫测,用的就是欲擒故纵之计,他不想让付先锋知道他其实是在为谭国瑞铺路,是想让付先锋让步。
    付先锋在和夏想合作多次之后,深深体会到了夏想在商业方面独到的眼光和准确的市场把握能力,他本来雄心勃勃想让付家前来湘江,以进军夜经济为切入点来打开局面,但夏想的话,让他的信心产生了动摇。
    “你的经济班底来湘省,准备投资哪些行业?”付先锋采取了迂回之策,不好意思直接说出真实想法,就旁敲侧击。
    夏想见付先锋意动,含蓄地笑了:“要根据当地的经济现状先进行研究分析,具体准备涉足哪些行业,我也没有过多干涉。不过……”故意停顿了片刻,见付先锋支起了耳朵,就卖了关子,“过几天经济班底会来湘江考察,到时少不了向付省长汇报工作。”
    付先锋呵呵一笑:“好事,有投资当然欢迎。”
    “先先好象也要来?”将付先锋绑在经济战车上”,是最稳妥的合作之路”‘她想闹腾’就由她“让她和我的几个经济班底一起’也许赚不了大钱,但至少能保证她不赔钱。”
    付先锋满意地笑了,本来他和夏想之间已经十分熟悉了,平常除非正式场合,握手什么的礼节全都免了,不过今天却主动和夏想握了握手:“夏书记,有心了。”
    一语双关,既是说夏想对付家投资夜经济的事情有心,又是说照顾付先先的做法有心,夏想也就坦然受之,似乎一点也没有私心一样。
    没办法,政治之上,有时还真得动点心思,即使对方是盟友,但对付先锋而言,虽是盟友,也是需要提防的盟友。
    第二大正式上班。
    一切如常,熙熙攘攘,打扫卫生,见面问好,又回归了正常的忙碌和轨道之中。
    对于省委大院的大部分人来讲,国庆之后的日子依然和以前一样,没有多大的变化,但对于省委的高层来说,一场自上而下的人事调整,又一次拉开了序幕。
    8号下午,谭国瑞就在中组部相关领导的陪同下,正式到湘省上任。
    以省委书记郑盛、省长付先锋为首的湘省全体常委列队迎接,仪式隆重而热烈。
    当天晚上,湘省省委举行盛大的宴会欢迎谭国瑞的到任。席间,气氛融洽,场面热烈,谭国瑞心情大好,和众人频频碰杯。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谭国瑞和夏想连喝三杯,还耳语几句,两人似乎谈到什么开心的话题,笑容含蓄而隐晦。
    不少人都看了出来,谭国瑞的笑容之中,对夏想颇有感激之意。
    是呀,夏想帮他解决了一个天大的难题,他能不感激夏想?原本以为夏想并不理会他的求助,不料只一上任就送了他一份大大的惊喜,付先锋不但松了。风,还软化了立场,表示同意他的关系前来湘江的投资事宜,甚至还大开方便之门。
    谭国瑞怎会不知是夏想在背后的手笔?原先对夏想的不满和猜测全部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全是感激和佩服,因为夏想将事情处理得很巧妙,让付先锋和他都没有丢面子。
    也让谭国瑞初来湘省的沮丧心情一扫而光,更让他对夏想的态度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大逆转,认为以前在燕省的时候对夏想太挑剔太苛刻了一些,其实夏想人还真的不错,是一个值得一交的朋友。
    随着谭国瑞的上任,湘省的局势,正式地入了全新的时期。
    下一步,就是由夏想幕后推进,由组织部提名的异地干部交流的任命讨论了,但在讨论朱睿乐三人的最终任命之前,9日,京城召开了一次全会,会上,将会正式宣告古秋实的入局,而随着古秋实的入局,一系列省部级干部的调整,将再次拉开序幕。
    不出意料的是,全会召开得很成功,很圆满,虽然在之前已经有不少消息传闻古秋实作为国内政治生活之中几十年的特例即将进入政治局,但在没有宣布之前,一切就只能是猜测。
    会议结束之时,中央正式宣布,古秋实同志增补为中央政治局委员!
    历经几个月的幕后较量,历经无数推手的精心运作,甚至还有夏想不遗余力的借势借力,终于,古秋实名正言顺地进入了政治局。
    是为总龘书记在国内政治之中,一次具有象征意义和重大深远影响的胜利。
    一周后,中央再次宣布,古秋实同志不再担任黑辽省委书记、常委、委员职务,任命曹永国同志为黑辽省委委员、常委、书记,胡增周同志为西省省委委员、常委、副书记、代省长……
    似乎一切顺利,但在随后事关宁省和陕省的人事提名上,有关孙习民的任命,出现了意想不到的意外,并且间接对夏想的下一步带来了不小的影响。
第1472章 有阻力才是官场常态
    第1472章有阻力才是官场常态
    本来宁省和陕省两个省长的宝座,其中之一是为叶天南预留,结果叶天南功败垂成,黯然收场,按照原定的设想,提名乔清文为宁省省长,提名孙习民为陕省省长。
    当时的既定计划是为了应对可能的叶天南的提名,但叶天南已然成为过去式,不过本着平衡的原则,以及综合各方意见之后,中组部还是提名了乔清文和孙习民。
    原以为乔清文的任命会遭遇阻力,孙习民是反对势力着力扶植的人选,但让为不解的是,乔清文的提名,对方没有任何反对意见,反倒是孙习民的提名,平民一系和反对一系,双双反对。
    仅仅是反对也就算了,孙习民却主动向中组部提出自身资历不够,不符合提拔条件,请中组部放弃提名。
    怪事,换了别人也许还不让吴才洋大感惊讶,但恰恰是孙习民主动请辞,就不得不让人深思了。因为孙习民是在燕省省长任上,引咎辞职,身上有政治污点,虽然事情过去两年多了,但一般而言,孙习民东山再起的话,需要一个过渡阶段。
    基本上会在一些不被公众注意的国家重大项目办公室担任一段时间职务,反正级别和待遇都在,但名声不显,权力不大,远离媒体。
    如眼前再次担任一省之长的机会,不能说绝无仅有,绝对也是少之又少,孙习民竟然委婉拒绝,肯定不是品德高尚,更不是心怀愧疚,而极有可能是另有深层用意。
    但究竟是何用意,吴才洋自然想不到,毕竟孙习民和他不是一系,但他清楚,恐怕是平民一系和反对一系共同运作的结果,其目的不但是为了长远的打算,也为了推出另外的人选替换孙习民的提名。
    果然,不久之后,新的人选出台了,让所有人都吃惊不小,包括夏想……
    二十四节气显然是以中原地区为参照而制定,对湘江来说,并不适用。秋天的湘江,虽有微微的秋意,并没有秋天的秋高气爽和清凉,好在夏想适应能力强,当然,他需要适应的不是天气,而是政治气候。
    湘省的政治气候,夏想已经完全适应并且应付自如了。
    谭国瑞的上任,在他的巧手拨弄之下,让潜在的矛盾化解于无形之中,随后,夏想还居中牵线,让谭国瑞向付先锋表达了明确的感谢和诚意,付先锋在夏想暗中的推动和影响之下,对谭国瑞的印象也有所改观。
    朱睿乐、陈天宇和彭勇的人事任命,就提上了日程。
    组织部长梁夏宁在征求了夏想的意见之后,初步拟定朱睿乐担任武州市委,陈天宇担任雁城市委,彭勇担任巴陵市常务副市长。
    巴陵、武州和雁城三市,在整个湘省的经济比重分别排名第二第三和第四,可以说是全是经济发达地市,位置非常不错,也是机遇大好,上述地市的市委不是调任就是到点,就正好让夏想得了便利。
    也是夏想在来到湘省一年之后,第一次安插自己的嫡系到下面地市任职。
    同时提名曾卓担任武州市副市长,由此,曾卓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下到地市,从此海阔天空,任他放飞。
    夏想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是几个关键位置,难免有人眼红,有人不服。
    别人先不说,郑海棋就是其中之一。
    夏想也预料到了会有一定的阻力,没阻力不正常,有阻力才是官场常态,毕竟位置有限,好位置更是稀少,但怎么也没有想到第一个站出来反对的人竟然是郑海棋。
    郑海棋究竟是出于什么样的心理反对夏想的提名,夏想不得而知,但鉴于郑海棋和郑盛之间的密切关系,郑海棋的反对意见,还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至少郑盛的坚定支持的态度,多少有点松动了。
    省委办公室,童凡倒上一杯热茶之后,轻轻带门出去。郑海棋也不知是真的口渴了,还是滋润一样微干的嗓子,端茶喝了一口。
    “郑,夏的胃口未免太大了一点儿。”郑海棋放下茶杯,一脸忧色,“一下拿下两个发达地市的市委的位置,会让其他省委领导怎么想?倒不是说朱睿乐和陈天宇担任市委资历不够,而是他们一下占据两个最好的位置,难以服众。朱睿乐和陈天宇又没有耀眼的政绩……”
    见郑盛目光跳动,已经有所意动,郑海棋就继续点火:“郑没有一点反对意见的话,会让别的省委领导认为郑太退让了……”
    郑盛终于挥了挥手打断了郑海棋的话:“海棋,少说几句,夏为湘省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的要求并不过分,值得省委适当照顾。”
    话虽如此,但不是批评的口吻,深知郑盛脾气的郑海棋心里明白,郑盛动摇了。
    在随后组织部提交的人事方案呈交郑盛过目时,郑盛不置可否地压了下来,拖了三天。
    此时,中组部的批转调令已经进入了湘省省委组织部回复的流程,湘省方面必须向中组部做出正式答复,但郑盛既不提议召开办公会研究,又不提出具体修改意见,梁夏宁也不好出面催促,就含蓄地提醒了夏想。
    其实不用梁夏宁提醒,夏想也知道问题出在了哪里,因为童凡向他含蓄地透露了郑海棋在背后暗做手脚的内情。
    童凡或许是从夏想不遗余力扶曾卓上位的事情上得出结论,夏想是一位好领导,而他也知道郑是好人,但有时过于耳根子太软,再加上郑对郑海棋又容易偏信,更主要的是,童凡深知现在夏想在湘省省委的分量和重要性,不能让郑海棋从中作梗将郑推向夏的对立面。
    夏想得知真相之后,微一思忖,并未直接找郑盛当面说清,而是通过曾卓向谭国瑞传递了一个消息。
    下午快下班的时候,谭国瑞迈着方步来到郑盛的办公室,笑眯眯的模样,看上去很和蔼可亲。
    “郑,我有个工作要向您汇报一下。”谭国瑞不请自来,也不请自坐,自顾自坐在沙发之上,“中组部要求异地干部交流的安排回复,省委是不是要召开常委会讨论一下任命?拖得太久了,不利于我的工作的开展,我刚来湘省,各方面工作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