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2003年第10期-第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时很是费了番功夫,最后他决定管它叫“切”。
  “切”这个字是阿根廷人从印第安人的瓜拉尼语中借用来的。在瓜拉尼语中,“切”的意思是“我的东西”。但在潘帕斯草原居民那里,随着语气和上下文的不同,“切”表示多种多样的人类激情:惊讶、喜悦、悲伤、温存、赞同、抗议。
  
  这一年的国庆,乌有国举行庆祝演出。由于舞台上放不下这件乐器,G只好跟他的“切”一道待在台下。剧场经理特地让人将十张长椅(每张长椅可坐五个人)连在一起,以便放置那个奇特的乐器。G坐在“切”的旁边,一只手搭在弦上。
  演出开始时,G轻轻拨动琴弦,拨出一组和弦与旋律。尽管那旋律只是一些间断的音符,就像是几滴清水,但人们完全可以根据它想像出一段完整的旋律,正如我们可以根据几朵浪花想像出大海一样。他随手就拨出了极为动听的音乐,这使得场内观众顷刻间沸腾起来,他们纷纷离开座位,将他团团包围起来。由于他跟“切”的这种特殊关系,人们送给他一个绰号:格瓦拉的战友。
  场内弥漫着一种狂热的气氛。人们都想靠近去摸一摸奇特的“切”。演出的组织者只好放弃了剩余的节目,让人们排成长队,依次从“切”的旁边走过。许多人摸了一下还嫌不够,于是干脆把手搭在乌木杆上,就像是搭在走廊的扶手上,一边跟着队伍朝场外慢慢走去,一边带着无限崇敬抚摸着“切”长长的琴杆。而坐在“切”旁边的G,心里却充满了诀别的忧伤。
  有关这一切都是G在信中告诉我母亲的。他们的通信一直持续到19××年。晚年的母亲将她的一切不幸诸如头发花白、牙齿脱落、痔疮,甚至口臭什么的统统看成是她未能追随G的结果。
  19××年,我父亲作为一个文化参赞去乌有国进行友好访问。当人们听说他妻子就是G年轻时的恋人时,立刻对他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不用说,在乌有国,G早已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
  有关方面还专门安排我父亲跟G的两个女儿见了面。见面是在一间极其简易的小平房里进行的。这秭妹俩都是在革命胜利后出生的,她们的母亲是来自秘鲁的一个革命者。她俩背对窗口并排坐在一张长椅上。两人都穿着白衬衫和蓝裙子,下面是白色的长袜和胶底运动鞋。坐在左边的一个女孩子的两只脚还够不着地,悬在那里。看着她俩,我父亲不禁想,她们跟我实际上是兄妹,而他对于她们则是一个不相干的人。他之所以想见见她们是因为他没有机会见到G。他被人领进去时她俩正坐在那里谈论世界局势,她们的脸上都带着坚决的神情。
  他问她们叫什么名字。坐在左边的女孩子用手指着她旁边一个高出她半头的女孩子说,“她叫革命意志十分坚定的××,我叫在风浪中不断成长的××。”
  父亲没有笑,他觉得她们都是十分可爱的女孩子。接下来他问她们多大了。这时右边的那个女孩子回答说,她妈妈生下她才十年,可她的思想非常成熟,因此,她实际的年龄应该是十八岁。“至于她么,”她指着左边一个女孩子说,“她妈妈生下她才八年,可她的思想已比较成熟,请您给算算,她实际的年龄应该是多少?” 我父亲笑了笑,觉得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他一边思考着一边慢慢地走出了房间。
  我父亲在乌有国停留了一周。人们对他讲了许多有关G的事情。一讲到G就要讲到“切”。G的名字总是跟“切”联系在一起的。毫无疑问,G对乌有国来说是一个国宝。然而,这时的G却不能见任何外国人。据说他正陷入一场精神危机中:他的心一刻也不能安宁,他的双肩渴望重新尝到被自动步枪勒痛的滋味,他的身体甚至在渴望着吸血蚊和扁虱的叮咬。M(他成了党的高级领导人)指责G的这种幻想冒险的浪漫主义已不合时宜。G则反驳说,他的确是一个冒险家,只不过是另一类型的,是一个为宣扬真理而不惜捐躯的冒险家。而且,照他看,革命之后的情形正应了法国人的那句老话:愈革命,愈复旧。
  在M看来,G正日益变得消沉起来。G迷恋着“切”,不肯从事任何实际的工作。而且,正像格瓦拉怀念阿根廷的马黛茶和阿萨多烤肉一样,G怀念着祖国。这是说,如果他不能去另一个地方打游击的话,他宁可回到自己的祖国去。M则极力劝阻。在他看来,如果G离开乌有国,必然会给那些敌视乌有国的势力提供造谣生事的口实,给乌有国造成不良的政治影响。
  19××年,G试图带着他的“切”逃跑,他雇了八个印第安人抬着“切”穿过丛林,向边境走去。但却被其中一个人出卖了,G在将要过镜时被捕了。后来,还是M出面将他保了出来。为了防止再次发生类似事件,M在临终时对左右口授机密,以便使G永远留在这个国家。
  M死后不久,人们根据他的指示在一个风景优美的小丘上修建了一座白房子,那个奇特的乐器“切”就存放在那里。房子四周安上了铁丝网,由卫兵把守着。每天傍晚,当深沉的天幕上露出几颗星星的时候,G就吭哧吭哧地来到山上,隔着窗口对它进行探视。
  正像人们常说的那样:神龙不见首尾。实际上,从窗口只能看见“切”的一部分。每年只有在国庆的那一天,G才能将一只手从窗口里伸进去,在那弦上拨出几个音和一组和弦。人们说,美妙的乐音安慰着他孤独忧伤的晚年。据说,他的头发几乎掉光了,连他的两个女儿都认不出他来了。有一次他去看他的妻子和女儿,在他抱着女儿亲吻了一阵之后,女儿对母亲说,妈妈,这个老头儿看来是爱上我啦。
  大约就在这个时候,G跟我母亲的通信完全中断了,那被囚禁的“切”完全占据了他的心——他们就是通过这种方式把他永远地囚禁起来了。
  至此,我父亲意识到G跟那个叫做“切”的奇特乐器的关系已经发生了变化:他已不再是它的主人,而成了它的奴隶。不过,在我看来,他也许从来就不是它的主人。
  志青:我不知道你是否已明白了我的意思 。有个叫特德·舒尔茨(《革命风暴》一书的作者)的人在分析拉丁美洲的现实时曾经这样告诫他的同行说:千万不要遵循理性或逻辑的规则。他还说,舞台上充满了演员,他们都由力量巨大的明的发条或暗的发条所推动,动作之快,使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3、结束或开始
  
  的的确确,这只是一个故事梗概或关于一篇小说的设想,离通常的小说相去甚远,读起来也比较枯燥。而且,当我在读过了有关格瓦拉的传记之后,我发现老戈所写的这个故事除了核心的部分以外,其余大多来自格瓦拉的经历,甚至G的相貌也与格瓦拉如出一辙。看来他是试图将两个人的故事,将虚构和真实叠印、揉合在一起。对此,我不想作任何评论。我想说的是,他至少让我注意到了一些东西(这或许就是他的用意?),那就是“革命”这两个字。显然,在老戈看来,革命就是“切”。
  2003年7月的一天,我跟一位朋友坐在某个咖啡馆里聊天,谈话中这位朋友起劲地攻击所谓新左派。就在这时,我突然截住他说,如果再来一次“文革”,你是否会卷入?他愣了一下,接着又想了想,说,我看我恐怕还是会参加的。
  我想这就是“切”了。“切”是人类的本性,是激情和梦想,是人类心灵中所潜藏着的一股汹涌澎湃的暗流。“切”在本质上是浪漫的,悲伤的。没有“切”,人类的历史将变得沉闷低俗;可有了“切”,这世界却又终日不宁。而且,几乎所有的乌托邦式的梦想最后都跌进了历史的泥潭,因此,革命者在本质上都是忧伤的。这大概就是为什么格瓦拉的每一封告别信都显得那么阴郁的缘故了。
  收到老戈的来信不久就听到了他的死讯。2002年4月1日,正好是愚人节。老戈在这一天(怀着满腔的热情、狂想和忧伤?)从一座十八层的高楼上跳了下去。没有人过多地去追究他的死因,因为几乎与此同时,一位著名歌星也跳了楼,人们(包括媒体)的注意力全都集中到那位歌星身上,从精神状态到个人隐私,种种猜测,不一而足。接下来是丧仪的种种细节,棺材多少钱,鲜花多少钱,蜡烛多少钱,歌迷们伤心欲绝,似乎想追随歌星而去。好在没有人将老戈当做追星族中的一员。而且他的死看来也是早有打算,此前他已别过了他的导师(再有半年老戈就能拿到博士学位了)。人们还在他的身上发现了一张字条儿,上面写着:革命是永垂不朽的!
  这正是切·格瓦拉在玻利维亚一个叫依格拉的小村里所说的最后一句话。那时,马里奥·特兰少尉冲到切的跟前,枪口抵近他的身体,连发数枪,结束了他的生命。
  
  吕志青,男,湖北宜昌人。做过记者、编辑。1995年毕业于鲁迅文学院研究生班。在《收获》、《花城》、《人民文学》、《山花》、《芙蓉》等刊发表中短篇小说若干。另著长篇小说两部。《南京在哪里》获“上海第六届“中篇小说优秀奖”中篇小说三等奖。湖北作协文学院签约作家。现供职于某文学月刊。
  责任编辑向午
  
  


激情燃烧的生命
■  青 锋
  打开切·格瓦拉的相册,最打动人心的是在一次事故后摄影师抓拍的一张。照片中的格戴着五星贝雷软帽,头颅微微仰起,凝视远方的双目与紧闭的嘴唇透着无比刚毅与按捺的激情。这就是切·格瓦拉,卡斯特罗的亲密战友,一位不折不扣的革命者。作为阿根廷一个资本家兼庄园主的长子,格本该好好享受其富足闲逸的一生,但他却义无返顾地选择了革命。1953年,以优异成绩大学毕业的格毅然选择了到一所麻风病人收容所工作,在布宜诺斯艾利斯车站与父母告别时,格意味深长地说:“一个美洲士兵向你们告别了!”自此,格踏上了一条为激情驱使的不归路。
  小说《切》就是作者在这个真实故事的基础上,展开想象与虚构的结果。作者对小说开篇的安排可谓煞费苦心。这是个具有象征意义的开篇。在上海蓝磬剧场献演的话剧《切·格瓦拉》已圆满地落下帷幕,但庆功会后,还有三女一男四位演员意犹未尽,他们情趣盎然地在街头即兴表演起剧中的片段,于是,一出真正激动人心的好戏在现实中上演了。一大帮人紧跟其后,出租车司机打开车灯并缓驶护驾,街道两边的窗子也被打开了,运输工人连夜加班,学生奔走相告,由争论几乎发展到动粗的双方立刻停止了争吵,人群与演员一起相互推波助澜,把话剧《切·格瓦拉》与生活中这真实的一幕同时推向高潮。这是个类似中国套盒法的小说结构,大盒子里套着小盒子。而这一幕又与小说的主题,与切·格瓦拉,与小说中那把被称作“切”的样子,超出人们想像的六弦乐器,与老戈,与潘帕斯草原居民对“切”的解释所暗合——激情。
  小说的虚构是通过我的朋友老戈的一封来信引出的。在这里作者再次运用了套盒法。小说《切》里套着另外一个小说,《乌有国的音乐家》或者《格瓦拉的战友》或者就是《切》。从第二章开始,格被虚构的人物G所替代,格成了叠加在G形象上的若隐若现的影子,一直到第三章结尾,通过老戈临死前那句“革命是永垂不朽”的遗言,格才重新在故事中被真实还原。故事里的G和格一样,仍是一个革命者,他的外貌也与格如出一辙,不同的是,G还是一位民乐演奏家。作者赋予了一个革命者以民乐演奏家的双重身份,为G披上了一件轻柔的浪漫主义的纱衣。读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了作家潘军的《重瞳》,项羽与G,一中一外,一古一今,两位革命者同时被作者塞进了一把琴。它们不是真实的箫和琴,而是作者为了让人物形象更鲜明,更具有冲突性与艺术张力,煞费苦心设计的一件具有象征意味的道具。六弦琴“切”的设置,也为下面故事的顺利展开做了充分的铺垫。而乌有国的意思则简单明了——子虚乌有,虚构也。
  “切”在这个直言虚构的故事里象征人类多种多样的激情:惊讶、喜悦、悲伤、温存、赞同、抗议。“G轻轻拨动琴弦……那旋律只是一些间断的音符就像是几滴清水……场内观众顷刻间沸腾起来,他们纷纷离开座位,将他团团包围起来。”“切”成了G(格瓦拉)的替身。“由于他跟‘切’的这种特殊关系,人们送给他一个绰号:格瓦拉的战友。”作者仅用一句话,就成功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