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女奴为后一夜新娘-第2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第297章 大恩

在柳堤边的一角茶坊,李易安正焦虑地独坐喝茶,等待结果。

良久,她见岳鹏举夫妻大步而来,立刻站起来,问道:“事情如何?”

花溶微笑着点点头,将岳鹏举的方法一说。李易安听得如此,这才细细打量面前这个眉宇宽阔,性子沉毅的男子,方发觉他的与众不同。从他在路边迎接晚归的妻子,再到如此圆通地处理和王继先的这件棘手事,侠义中又很是机敏。武将中,竟然还有此等人物,尤其是他那幅气势磅礴的书法佳作“还我河山”。

她脸上的笑容十分慈祥,却是看向花溶,这个女子聪明善良,当是有福之人。

她深深一礼:“二位大恩,真是无以为报。”

花溶急忙扶住她:“可不敢。举手之劳而已。我自小就很崇拜您的……”她边说,眼睛里边露出那种小女孩的光芒,拉着李易安的手,亲热说,“我有个主意,我们在郊外有一座皇帝赏赐的临时别院,现在京城又有一座。但不久鹏举就会去鄂州,我也会一起离开,您若不弃,不妨搬到别院里住,也好有个照应……”

李易安自和张汝舟离婚后,的确别无去处,天涯羁旅,加上王继先之流的觊觎者不时威逼,见花溶态度诚恳,稍一犹豫,便答应下来。

花溶见她答应,大喜,立即派人随她一起回去收拾了东西,自此,李易安便结束羁旅生涯,暂时有了个安身立命的地方。

花溶又派了几名女使老仆照顾,她滞留京城,本就没有多少事情,便天天和李易安来往,二人甚是投缘,结成忘年之交,谈诗论画,不觉日子过得飞快。

这一日,四大将领奉召进宫赴宴。

四大将中,刘光爱假斯文,穿戴儒生服饰,而张俊韩忠良等都穿着武将的蟒蛇罗袍,而岳鹏举向来节俭,仍旧穿着自己的麻布袍。

赐宴之前,众人坐着说说笑笑。韩忠良和张俊都是以前王渊的老下属,二人熟识,又是双重的儿女亲家,也就是说,韩忠良的儿子娶了张俊的女儿;张俊的一个儿子,又娶了韩忠良一个女儿。因此,二人关系分外亲密,一坐上,就说说笑笑。

相比之下,岳鹏举和刘光只能枯坐原地。刘光跟韩忠良等并无交情,所以主动跟岳鹏举说话。二人便也闲谈几句。

不一会儿,就报皇帝到。

四大将一起跪在地上,口称“恭祝圣躬万福。”

赵德基赐令平身,然后,上了酒宴。

这是赵德基第一次齐聚四大将领。他自渡海逃亡到行宫临安,自苗刘兵变后,才真正怀着一种在位者如履薄冰的感觉。

先论功行赏,四人都被封为节度使。这是本朝武将的最高荣誉。其中韩忠良屯军楚州,刘光大军屯军太平州,张俊大军屯军健康护驾。而岳鹏举则为荆湖南、北、襄阳府路节度使,神武后军都统制,朝廷分别派了幕僚入各自军中,而岳鹏举帐下的幕僚则为文士薛弼。

四大将领行礼完毕,赵德基先训话,声音慨然:“诸位勤王之功,功在社稷。国家多事之秋,四位爱卿和川陕吴玠均是国之爪牙,今后,朕唯有倚赖你们,迎回二圣,中兴大宋。如今,内有刘豫伪齐乱军,外有虏人虎视眈眈,你们有何对策?”

刘光自来懒散,拥敌玩寇,尤其是此次苗刘兵变,因为准备不充分,被伪齐大军占领了好几个州郡,丢盔弃甲,纵然岳鹏举因为救妻子,违令调集鄂州军南下,也只收回两个州郡,其他仍旧在伪齐手里。也因此,他对赵德基的问话根本答不上来,只说自己尚在考虑。

然后是张俊。张俊因为参与了勤王之战,他也素来是望风而逃的主,但此时却大言晏晏,大声说:“大将之道,首要在于忠君爱国。臣只知遵从陛下之命,只要是陛下令战,臣敢不殚精竭虑,死而后已?”

张俊这番话其实,什么态都没表,但却透露出一个至关重要的讯息,就是无论是战是和,他都听皇帝一人的,自己绝不自作主张。

其他武将倒没听出此间的深意,但赵德基却感到很是满意,对他赞赏地点点头。

轮到韩忠良,他是宋军中又一重要猛将。此次勤王,就在岳鹏举去军中杀了吴湛之时,他也没闲着,率人追逐苗刘叛军,叛军还没到福建,就被他全歼,立下了汗马功劳。

然后,赵德基又问对岳鹏举。

自勤王一战后,这才是四人的首次相聚。岳鹏举在年龄上比众人小了十几岁,但是,因为功勋卓著,已经和三大将并列。他知道自己升迁太快,怕招致其他人的妒忌,所以,更是小心翼翼,谦虚谨慎,但也不卑不亢。

赵德基说:“如今大势,除了伪齐和虏人,更有洞庭水寇祸患。以鹏举之见,却是如何?”

岳鹏举说:“国势艰难,臣岂敢辞难?臣曾亲往湖湘查看地形。依下官之见,洞庭水贼全倚仗大江深湖,操舟出没,陆耕水战。因洞庭湖深阻,官兵出兵,常常趁着秋冬水落的时节,此时正是水贼收藏粮食,陆地袭击便潜入湖里;水攻则登岸,与官兵巧妙周旋,以他们水战所长,攻官军所短,故官兵总是难以取胜。若改为炎夏用兵,教水贼不得陆耕,又断绝粮道,或可取胜。”

赵德基听了他的详略分析,也暗赞一声,岳鹏举直是非他将可比。

张俊等人露出不以为然的神色,韩忠良问:“岳五破水贼,以何年何月为期?”

岳鹏举说:“下官不才,虽然不是成竹在胸,但也不敢延误军情,愿以今秋冬为期。”

韩忠良听了,自己斟酒一杯,说:“我今日先替你喝一杯。若秋冬你破不得水贼,我便需罚你一杯。”

张俊早已对这个年纪轻轻的将领很有几分妒忌之情,忍不住语气酸酸的,说:“韩五,若是秋冬未能扫灭水贼,我也会罚你一杯。”

岳鹏举低头不语。对于洞庭水贼,在座的张俊曾经领军剿灭,但无功而返。他之所以提出一年为期限,是不愿将精力过多用在对内的处理上,希望能够得到机会北伐,真正和虏人一战,收复两河,这才是他的理想。

赵德基自然对岳鹏举的回答很是满意,就说:“如此,就给你秋冬期限。朕静候佳音。”

撤宴后,赵德基方才开始封赏。

“众卿均是国之干城,朕所倚重。朕今特恩,赐韩、刘、张三卿‘孺人’封号三人,冠帔各五道。岳卿夫人特恩护国夫人。”

本来,皇帝恩赐的“孺人”、“国夫人”等名号,均针对文臣武将的正妻。但韩,刘、张三人都是妻妾成群。这三人到临安时,又四处寻访临安美妓为妻,据说,韩忠良在此寻得一茅姓歌女,美轮美奂,花费了5000贯钱,所以,除了妻子之外,备受宠爱的美妾们便时常缠着丈夫要给予名器封赏。

这三人都有上奏,为妾请封号,奏折一上来,就遭到礼部大臣的一致反对,说国家名器,不能滥赏。但赵德基现在倚重武将,自然不将这些区区小事放在眼里,便顺水推舟,答应了他们的请求。

一时,四大将领都伏地谢恩,其他三人都面露喜色,唯岳鹏举说:“臣出身孤寒,遭遇陛下,方有节度使之荣,岂敢逾分?臣妻花氏早有太后的赏赐,陛下再要加封,臣终是不安。还望陛下速赐追还,以尊重朝廷名分。”

岳鹏举的辞免,增加了赵德基的好感,心想,岳鹏举贪念不深,非其他三大帅可比。

但这话对其他三人听来,却是犯了众怒,认为岳鹏举是有意卖乖,令他们出丑。但当着皇帝之面,他们却什么都不敢说。

尤其是张俊,更是妒恨,心想,江湖传闻岳鹏举木呐,如今看来,却最是善于做戏,讨好卖乖。

赵德基说:“此次苗刘兵变,花溶虽是女子,也得大功。朕封赏岂能收回?鹏举不必推辞。”

退朝后,四人一起步出行宫。由于岳鹏举住的宅院与三人相距较远,就向三人作别,说:“下官与三位相公告退,恭祝三位相公一路顺风。”

张俊和刘光礼节性地拱手还礼,唯有韩忠良性子耿直,不善作伪,忍不住,忿忿地说:“岳五,你方才在殿上辞请国夫人的封号,岂不是讥诮自家们为妾请封?”

岳鹏举早见三人神色不对,但他此次请辞,原是和妻子商量过的。因为封赏越多,和朝廷越是牵扯不清。花溶经历和金兀术死生一战,已经明白赵德基的心态,对二人今后的路,不敢滋生太乐观的看法,只想再战几年,北伐成功,便归隐。尤其遇见鲁提辖后,这种愿望更是强烈。他二人不愿多受赵德基恩赐,更不愿轻易因为赏赐而再进宫。没想到,这一推辞,却遭到三人猜忌。可是,他自然不能说出原因。

岳鹏举听他质问,只淡淡说:“下官之妻身子虚弱,性子淡薄,不愿为名器所束缚,日后也不会再请任何封赏。若是认为下官故作姿态,各位可以监督。”

刘光曾经和花溶见过一面,因为把“卫青、霍去病”当成一个名叫“卫青霍”的人,惹得花溶暗笑,他对花溶印象深刻,但见岳鹏举如此说,便点点头,释然说:“岳夫人自是非寻常女子可比。”

章节目录 第298章 亲离

韩忠良也见过花溶,听得岳鹏举的话也有道理,再无话说,却吐吐舌头,笑一下,拍拍岳鹏举的肩:“岳五,你夫人真真是罕见奇女子,你有福。哈哈哈,既然是她不愿得名器,那自家也无话可说。”

那二人都很快释然,唯张俊还是不阴不阳地,只说:“岳五之心,上苍可鉴。”

就在岳鹏举入宫赴宴的时候,花溶也同时应诏前去后宫赴宴。

她去后,才发现自太后以下,宫里的妃嫔,潘贤妃、吴娘子、张娘子等人都在。天薇、婉婉等也在。

众人见礼完毕,太后说:“岳夫人即将随岳将军返回鄂州,此后相见,不知何时,特赐宴,也算为岳夫人送行。”

花溶微笑说:“多谢太后恩典。”

众人又说笑一阵,酒过三巡,太后屏退众人,只剩了和花溶亲近的天薇和婉婉二人。

太后不经意说:“可怜文龙孩儿,竟然被虏人掠去……”

花溶甚是伤感,只说:“自家没本事保护得孩儿,教他被掳去。”

天薇等情知是金兀术夺去,虽然伤感,但对孩子的安危倒不是太担心,只叹道:“陆大人夫妻在天有灵,当保佑文龙孩儿平安无事。”

花溶也自啜泣:“自家不能生育,文龙孩儿本是唯一的乐趣,谁知事情如此,也是无可奈何……”

花溶此时已经二十八岁了,按照当时的年龄来看,已经是即将进入中年的女人。太后但见她浑身上下,仍如妙龄少女一般,但心想,她此生是决无治愈的希望了,要生育,也是绝无可能了。

太后这才说:“岳夫人,有一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花溶有些意外,立刻说:“太后但说无妨。”

太后这才缓缓说:“岳夫人遭遇不幸,身受重伤不得复原,如今已是无可奈何。但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传宗接代乃是人伦大事。虽能抱养,但岳将军想必也是希望有个自己的亲骨肉。岳夫人不妨听哀家一言,不如叫岳将军纳妾,虽是庶生,胜过异性,老天垂怜,岂可叫忠良绝后?”

花溶心里一震,尤其是太后那句“岂可叫忠良绝后”,莫非自己不许鹏举纳妾,原是怙恶不悛,为世人所不容?

不能生育,本就是她心里最大的自卑和隐患,如今被太后好心好意提出来,她心里慌乱,但见婉婉和天薇虽然满脸同情,但都是和太后一致的意见。

天薇和婉婉虽然为公主、郡主,虽然丈夫不敢过分三妻四妾,但依旧纳有一二妾室,帮着开枝散叶,这是当时人之常伦,不足为奇。尤其不能生育的女子,从妇德的角度考虑,更是要主动替丈夫纳妾,方为贤惠之道。

…………………………………………

一个时代的女子,自然是在某些伦理道德上有很大程度上的共识。尤其是婉婉,跟花岳二人渊源深厚,知道岳鹏举自来不二妻,可是,今非昔比,这关系到岳家香火问题,所以,虽然同情花溶,但在这个问题上,自然是支持岳鹏举纳妾的。

花溶在这个问题上没有任何的同盟者,完全处于孤立无援的状态,心里害怕,只想,自己不能生育,却从未想过叫鹏举纳妾,自己难道真的错了?

她叫太后神情殷殷,知她原是为自己好,却也回答不出,只慌乱说:“此事,就待鹏举自己做主张,自家没法干涉。”

太后听她并不肯爽快地答应下来,微微不悦,暗叹一声,岳夫人也是乱世奇女子,处处都好,为何胸襟这般狭窄?为人太过酸妒,也未免有些自私和失德。

花溶慌忙地正要告辞,却听得宫女禀报:“官家驾到。”

她没法走,只得停在原地,和众人一起行礼。赵德基向太后行礼,坐在一边,见花溶和婉婉等站立,尤其是花溶,神色慌乱,低垂着头并不说话,就先问她:“溶儿,你辛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