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女奴为后一夜新娘-第26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案几上的密函,事无巨细地向他回报了如今宋国朝廷的情形。他尤其检阅秦桧夫妻送来的密函,其中王君华提到婉婉之死。虽然用词委婉,但他立刻敏锐地察觉,王君华的目标已经指向天薇,因为天薇是她的心病,而且,还提起,如果太后回归,太后和天薇二人联手,会不会将他们夫妻在金国的底细抖落,这是最最令他们夫妻担忧的事情。

金兀术放下书信,太后是和宋国谈判的最重要砝码,她若回去,对赵德基的影响肯定比天薇大得多,毕竟是母子连心。若是真对秦桧夫妻造成了危害,岂不是阻碍自己的宏图大计?

他冥思苦想多时,唯一的办法,是让韦氏和天薇不睦。可是,要如何才能令两个同曾经沦落金国的女人互相搏杀?如此想到半夜,他忽然计上心头,喜形于色,立刻给秦桧夫妻修书一封,令亲信急递送去。

此时,宋国上下已经彻底笼罩在和谈的气氛中,人们奔走相告,说四太子已经散步言论,即将归还宋徽宗的梓宫以及太后。但有志之士也在忧虑,如果单为了成全皇帝陛下的“孝心”,就得付出彻底失掉两河,丧失大片国土,缴纳巨额贡赋给金人的代价,这值还是不值?要迎回这个老妇人,代价是不是太大了?可是,这样的观点只能是密谈,没有任何一个士大夫敢于宣诸于口,公然挑战陛下的“仁孝”,因为,那是找死!

章节目录 第366章 巧娘来

秦桧熏然自得地陶醉于和谈的大计,每天奔走钻营,这一天晚上,终于接到四太子的密函。他和王君华在隐蔽的书房里,看完书信,二人忍不住眼冒红光,王君华娇笑一声:“老汉,就说你不如四太子,你还不信!看看,四太子这个计划简直是天衣无缝,我们二人杀不了天薇,太后还杀不了她?哈哈哈,天薇这个贱人,真真是死定了……”

秦桧也对这个毒计叹服,叹道:“老夫一直在借刀,太后岂不是最锋利的快刀?这个计策既然能对付天薇,可见,也能对付花溶。”

四太子书信上虽然没有提到花溶,但王君华早已想到这一着,见秦桧提出,更是喜悦:“官家一直摇摆不定,到底杀不杀岳鹏举,现在看来,他是非杀不可,哈哈哈。早前,我还担心官家舍不得杀花溶这厮贱妇,但太后要杀,他又岂会不允?哈哈哈。来来来,老汉,我们喝几杯庆祝庆祝,待杀了岳鹏举、花溶、天薇,我一定亲自为你纳三名美妾,以做奖赏……”

“多谢国夫人大恩大德,老夫没齿难忘。”

就在秦桧夫妻举杯相庆的时候,赵德基也收到一封金兀术的亲笔书函。这是以两国公文的形式,先发给宰相,转交皇帝。秦桧自然事先就知有公函来,故意称病请假两天,这封公函便由坐班的另一官员拆阅,送呈赵德基决断。

这一次,金兀术的和谈信,口气稍稍收敛了倨傲,对于宋徽宗等也不再称侮辱性的“昏德公”,而是称“赵氏旧主”,提出金宋划江而治、归还韦太后之外,再次强调,杀掉岳鹏举,凡事好说。

赵德基得知生母竟然已经到了河南,如今就住在龙德宫,激动得书信掉在地上也不顾,仰天长叹,又泪流满面:“天可怜见,太后终于要回来了。朕不孝,今后必定十倍百倍孝顺太后,以减轻罪孽……”

赵德基每次提到太后必呼天抢地,如此,官员们的反对议和之声,便会被天大的“人伦仁孝”彻底打败。众人早已见惯了皇帝这番表演,却也只能附和着讲一番“陛下仁孝感天动地”之类的奉承话。

张去为替皇帝擦干眼泪,安慰说:“小的恭喜官家,就要母子团聚。”

赵德基站起来走了几步:“即便寻常人,也有天伦之亲,朕爱子早夭,如今,只剩老母相依为命,立刻下令,不惜一切代价,迎回太后。”

皇帝的“不惜一切代价”的言论自然通过张去为等,很快传到了秦桧耳朵里。他夫妻二人深知这句“不惜一切代价”的含义——作为宋金和议的第一道祭祀品,岳鹏举的死,已经是时间的问题——甚至不会拖得很久了。因为赵德基已经迫不及待要见到自己的“母亲”了。

朝里的气氛如黑云压顶,岳鹏举夫妻却似浑然不觉,在精巧奢华的“怡园”里,度过了人生最闲暇的一段日子。二人罕与人交往,只带着儿子游遍苏杭的山山水水。小虎头早已度过了自己一岁的生日,长了牙齿,真正能开口叫“妈妈”、“阿爹”了。

……………………………………………………

丹桂飘香,秋高气爽。苏杭的秋日硕果累累,游人如织。这一日,夫妻二人并不外出,只在园林里看自家花园里的春兰秋菊。一溜的菊园开得特别艳丽,尤其是波斯大丽菊,花瓣狭长如钩,花朵又大,花团锦簇,艳丽多姿。后山一带是茂密的桔子树,又红又大的桔子挂满树梢,远远看去,如火一般的颜色。而一排梨树上,黄澄澄的秋梨压得枝头弯下来。

一张桌子安放在一棵高大的丹桂树下,岳鹏举夫妻和李易安相聚品茗。这些日子,李易安几乎每日必来怡园,兴之所起时,也留宿十天半月。

小虎头蹒跚着在林间走来走去,他身子较一般儿童来得强壮,手里拿着一个红桔,又想去摘梨子,却摘不着,抱着树干哇哇地直喊“阿爹,阿爹……”

岳鹏举笑着走过去给他摘下一个梨子,他拿着,贪婪地看着上面,仿佛很想亲自去摘。岳鹏举便又弯腰抱起他,他的小手胡乱挥舞,岳鹏举便将两个果子接过放在一边,他的小手触摸到一根弯下来的树枝,却放弃眼前稍小的果子,而双目闪闪发光地盯着最大的那个梨子,用尽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双手一起用力拽了下来,乐得咯咯咯地大笑。

他挣扎着从父亲怀里下来,蹒跚着跑向前面的桌子,咯咯笑着将梨子递过去,直喊:“妈妈,妈妈……”花溶不接梨子,笑着柔声说:“虎头,给婆婆……”

小虎头听话地转过小身子,又奶声奶气地将梨子递给李易安:“婆婆吃……梨子……”

李易安大乐,接过梨子,摸摸他柔软的挥舞的胖胳膊,轻叹一声:“老身无儿无女,不料晚年还能有这等天伦之乐。只是不知,这天伦又能维持几许?”

夫妻二人对望一眼,这些日子赋闲在家,外面媾和的言论越来越激烈,而上书反对者也越来越多。但这两种势力对比,毕竟太过悬殊,二人有意韬光养晦,不露锋芒,对此虽然说不上一无所知,却也所知不多。

正在这时,于鹏匆匆进来。他和岳鹏举夫妻相熟,自然不拘礼节。从去年回京后,他就被调离岳鹏举身边,任了闲职。众人到了内屋说话。于鹏带来一份手诏,岳鹏举一看,是命自己和张俊去楚州接管韩忠良的军防。因为韩忠良的第一大将耿著已经被抓到大理寺下狱。

众人心里一惊,岳鹏举看着手诏沉思不语,李易安也接过去一看,叹道:“老身一直寻思,秦桧这厮歹毒心肠,何故没有急切对鹏举下手,原来是集中精力,必先致韩相公于死地,然后再来对付鹏举……”

岳鹏举早知耿著的事情,但不料秦桧竟然如此大胆,在楚州还不罢休,竟然公然将耿著抓到了大理寺狱。

于鹏说:“自家看这手诏,明显含有陷阱,岳相公若是和张俊同去,岂知他居心叵测?”

花溶心里一动,他夫妻二人其实是变相被软禁在临安,若能动身去楚州,岂不是一个大好良机?她看看丈夫,岳鹏举点点头,对于鹏说:“你需设法去韩相公家里……”

于鹏领命告辞。三人再无赏菊的心思,李易安忧心忡忡,低声说:“老身有一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岳鹏举说:“易安居士有话请明说。”

“如今官家一味媾和,秦桧又是细作,韩相公逃不过,鹏举想必更逃不过。你二人情况跟韩相公不同,没有大群宗族拖累,一家三口,若能脱身,虎出柙笼,不如远走高飞……”

岳鹏举心里一震,李易安这是在劝自己夫妻借此机会逃遁。他这十几年为国征战,屡救赵德基,几次勤王大功,南平洞庭湖,北败金兀术,可谓无一丝过错,为国死忠,如今,竟然落得要举身潜逃的地步。

花溶也面色剧变,十分紧张,潜逃倒并非难事,可是,这一“逃”,定性上便是“叛逃”——此生,就休想翻身。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又能逃去哪里?难道就一辈子过逃亡的生活?如阴沟里的老鼠,永生不能见天日?她夫妻二人对望一眼,这些日子的赋闲,无数次想过这个问题,冀望的最好结果是能够争取辞官,归隐山林,至少能够有个自由之身。

李易安自然也想到这一着,摇摇头:“这一步,不到最后关头,的确行不通。好在本朝太祖立下誓约不杀大臣。”

花溶也低声说:“纵然是流放岭南蛮荒,也胜过一生潜逃。”

岳鹏举并未做声,好一会才说:“也罢,先看韩相公的处理事件。也算得到一点缓冲的机会……”

他话音未落,只听得叩门声。花溶去开门,只见门口女仆领着一个女子。女子一身缟素,夫妻二人都变了脸色,来人竟然是李巧娘。

岳鹏举迎上去,扑通一声跪下:“高太尉战死沙场,下官无颜……”

李巧娘本已双眼含泪,此时更是痛哭失声,急忙伸手去扶岳鹏举:“岳相公,奴家怎敢受此厚礼?岳相公请起……”

岳鹏举是武将,身高体壮力气又大,她怎么扶得起来?便也立即跪下,二人相对哭泣。花溶急忙扶起她,也红了眼眶:“巧娘,鹏举心里难受,就让他跪一下,以告慰英烈在天之灵……”高林等人牺牲得实在太过惨烈,岳鹏举虽然早已派人抚慰阵亡者的家属,发放抚恤,但被困在临安,根本没法亲自回去抚慰。

李巧娘被花溶扶起,两人合力又才劝慰岳鹏举起来。三人坐下,李易安这是第一次见到李巧娘,也是花溶以前的“情敌”,不由得细看了她几眼,见她虽然尚有泪痕,但眉目之间,却隐隐有一丝不安。李巧娘向她行礼,得知这个老妇竟然就是大名鼎鼎的女词人李易安,也很惊讶。

李巧娘擦了眼泪,哽咽说:“奴在鄂州为夫君守孝。终孤独一人,无依无靠,只好回临安投靠岳夫人,乞怜岳夫人眷顾收留……”夫妻二人都吃了一惊,李巧娘提出这个请求,又如何拒绝得?

李易安暗地里皱皱眉头,岳鹏举看看妻子,花溶点点头,他语气十分镇定:“高太尉战死,下官自当看觑他的宝眷。巧娘,你只管在此居下,这怡园便是你的家,下官自当吩咐家人照料侍奉。”

李巧娘忽然压低声音,飞快地说了一句:“实不相瞒,奴家是奉命来此和岳夫人作伴的……”

章节目录 第367章 恶心的人

她只说得这一句便噤声。花溶等立刻明白,原来她果真是赵德基派来的。从洞庭湖到临安,赵德基显然是怕岳鹏举去楚州,自己夫妻二人逃遁,这是留下了自己做人质!

岳鹏举眼中冒出怒火,却强行忍住,向李巧娘行一礼:“多谢巧娘直言相告。”

李巧娘眼中又涌出泪来,低声说:“奴家本是烟花女子,当初并非奉太后命,而是奉张大官指使来洞庭湖。后来嫁了高太尉,时间虽短,却夫妻恩爱,他战死后,奴家伤心欲绝,更念及他的好,本想终生为他守节,不意又得张大官驱使……”

李巧娘虽然不过一风尘女子,但歪打正着嫁给高林,高林一表人才,对她又十分爱惜,所谓一日夫妻百日恩,竟然真正爱上了高林。她抽泣着说:“奴感怀高太尉的恩爱情分,在洞庭和鄂州也见识了岳相公和夫人的高洁品行,这次被逼无奈,实在非出于本心……”

张大官自然是张去为,他的指使,就是皇帝的指使。岳鹏举夫妻虽然早就疑心李巧娘的身份,但听她说自己竟然不是奉太后之命,而是奉皇帝之命时,还是十分震惊,原来,赵德基的猜忌,在这之前就已经严重到了这等地步。

花溶慢慢说:“既是如此,我就先留下和巧娘为伴……”

岳鹏举再也沉不住气了,按照手诏上的命令,明日就不得不启程,但若花溶不走,岂不是真正要留下做“人质”?

“十七姐,你必定得跟我一起走。”

“可是,如今皇命在身,又如何走得了?”

李易安慢慢说:“依老身之见,十七姐可以先留下……”她跟花溶此时已经情若母女,称呼上也早已有了改变。

“既是还派鹏举去楚州,秦桧这厮就还不会那么快动手。鹏举先离开,见机行事,十七姐再想办法脱身,也许会稍稍容易一些。”

花溶点点头,若是一家三口公然抗命同行,岂不是摆明了“抗旨”?岳鹏举听得有道理,冥思苦想许久才下定决心。

这一夜夫妻二人都是辗转反侧,却谁也说不出话来。到半夜,花溶还是忍不住说:“鹏举,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