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贵女反穿日常-第7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此刻,大长公主主动提了出来。还说得这般坦荡、直白,齐令先夫妇非但没有松一口气,反而愈发觉得不对劲。

反常即为妖啊。

他们跟大长公主打了大半辈子的交道,对于这个老虎婆是个什么德行。再清楚不过。

别看眼下大长公主‘慈爱大度’、‘通情达理’,下一刻她就有可能翻下脸来算计人。

一时间,夫妻两个竟不知道该如何应答。

齐令源也颇为惭愧的说道:“母亲说的是。我们确实不该继续住在这里了。之前承蒙大嫂关照,我们一家子才没有沦落街头。如今一切都稳定下来,我们也该考虑以后的生活了。”

这话……说得也没错,可让人听了便有种很不舒服的感觉。

仿佛是县主嫌弃了东府一家子的白吃白喝,想将他们扫地出门一般。

偏齐令源说得无比诚恳,齐令先和县主心中再不舒坦,也不好说什么。

大长公主继续道:“是呀,所以,今个儿我做主,咱们两府分家。”

齐令先沉思了片刻,缓缓说道:“大伯母说这话,侄儿真是有些惭愧。咱们是一家人,又何须分得这般清楚?”

宁氏一直安静的坐在一旁,手里的帕子已经拧成了一团。

她打从心底里不想分家,住在文昌胡同,吃穿用度都由西府负责,就连给儿子娶媳妇的费用也是县主掏的腰包。

一旦分了家,第一件事就是从这里搬出去。

虽然大长公主名下也有几处宅院,可那些院子全都租了出去,每年的房租就是好大一笔进项,过去他们齐家家大业大,看不上这点子租金,可现在——

还有最要紧的一点,大长公主虽然有钱,可她为人小气,如果分出去单过了,她会先掐着宁氏的脖子,把宁氏身上的所有油水搜刮干净后,才会动用自己的银钱。

而宁氏,却不想落个身无分文的下场。

过了几个月的‘庶民’生活,宁氏愈发知道银钱的重要性。她还想用那些钱,去福王府走动一二,好歹给两个儿子求个差事呢。

……说一千道一万,结论只有一个,宁氏不想分家。明明有便宜不占,为何还要出去消耗自己的私房?!

这会儿听到齐令先这么说,宁氏眼前一亮,怎么,堂弟被大长公主一通挤兑,不想分家了?!

但很快,宁氏的幻想就破灭了。

只听齐令先话锋一转,沉声道:“不过,伯母说得也有道理,树大分枝,齐家的子嗣虽然不甚繁茂,可三四辈子传承下来,也确实该分家了。”

说道子嗣两个字的时候,齐令先的咬字格外清楚。原因无他,齐令先和县主生了不止三个孩子,可最终存活下来的,却只有这三个。

其中原委,身为当事人的大长公主最清楚。

更有甚者,齐令先的第一个儿子就是被大长公主亲自命人弄死的。

单从这一点上说,两府不是仇敌胜似仇敌呀。

县主的笑容也有一瞬的僵硬。

而大长公主和宁氏的脸色也都不太好看,是,齐令先的儿女‘夭折’了好几个,齐令源的孩子又何尝没有出‘意外’?

就是齐令源本人,也该有同胞兄弟的,只可惜被西府的人出手算计了。

提到了‘子嗣’问题,两府之间的最后一块遮羞布也要遮不住了,大长公主一方更是十分清楚,齐令先两口子这是非要分家不可啊。

分家就分家!

大长公主看了儿子、孙子一眼,然后敛住笑容,淡淡的说道:“那就分吧。”

分什么分,齐家都被抄家了。唯一的家产就是洛阳的一千顷祭田。

大长公主却不这么想,这几天她跟儿子、孙子没少暗地里商量。

只见她耷拉着眼皮,手指慢慢拨弄着一串念珠,缓缓说道:“既然要分,那就分个彻底,除了老家的祭田,家里的宗谱也当分一分。”

齐令先皱眉。分宗谱?

宗谱怎么分?这又不是什么金银财物。只是齐家的一卷族谱。

而且就是这卷族谱,也是齐子孺发迹后,花大价钱请人造。哦不,是写出来的。

除了齐子孺的父亲、祖父的名讳比较靠谱外,往上数三四辈子的祖先基本上都是杜撰出来的。

齐子孺的要求很简单,他的祖先必须厉害。而族谱吗,更是怎么高大上怎么编。根本就没有什么可信度。

大长公主却想要这本族谱?

等等,她根本不是要族谱,而是想要齐家嫡支的名分。

是了,齐家东西两府都是齐子孺的嫡出血脉。但嫡支只有一个。

两府争斗这么多年,一是为了西南大营,二来也是为了这个‘嫡支’的名分。

齐令先和县主交换了个眼神。然后故作不解的问:“宗谱?大伯母的意思是?”

大长公主依然半眯着眼睛,“我的意思是。源哥儿虽然比你年幼几岁,但驸马却是兄长,按照宗法,理当是咱们这一脉的嫡长,所以宗谱、宗祠理当由源哥儿继承。”

齐令源似乎觉得母亲的话太过生硬,赶忙笑着说道:“大哥,咱们虽是隔房的堂兄弟,但自幼一起长大,随后又在西南一起当差,情同亲兄弟,咱们兄弟之间,实在不必分得这么清。”

齐令源满眼诚挚:“照我说啊,我父亲也好,叔父也罢,都是祖父嫡出的儿子,咱们都是齐家的嫡支血脉,谁来执掌宗族事务都一样……”

齐令源貌似在解释,事实上,又何尝不是一种暗示。

他们母子的意思很明确,想分家,可以,那就让出齐家嫡支的名分。

不想让名分,也可以,那就别分家,咱们两府还跟过去一样凑在一起过日子!

齐令先蹙眉。

县主也觉得东府的人可耻,他们分明就是在要挟西府啊。

顾伽罗和齐谨之都是小辈,这里没有他们说话的份,夫妻两个静坐无言,但大脑却都在飞快的运转着。

齐令先和县主对视着,眼神你来我往。无声的交谈了许久。

最后,齐令先忽的笑道:“大伯母所言甚是。按照序齿,东府确是居长,宗谱等宗族事务也当由东府掌管。”

一番话说得轻松随意,仿佛丝毫没有把那个‘嫡长’的名分放在眼中。

这跟大长公主等人预想的完全不一样,话说,西府如果真的不在乎这个名分,过去四五十年里,他们也不当争得这般厉害啊。

大长公主眉心凸起一个大疙瘩,终于抬起了眼皮,灼灼的目光对准齐令先:“先哥儿,这话不是说着玩的,你、你确定?”

说罢,又将目光转向县主:“先哥儿媳妇,你也同意?”

齐令先和清河县主齐齐点头:“理当如此!”

不就是一个虚名吗,不就是一个嫡长的身份吗,当齐家还是豪门望族的时候,这个名分自然要争一争。

可现在齐家不过是没落勋贵,最要紧的不是什么名分,而是一家子的生计和儿孙的未来、仕途。

齐家分了两府,彼此争斗数十年,将偌大一个齐家斗得乌烟瘴气,错失了太多的机会,也卷入了太过的是非。

如今齐家实在经不起半点折腾了,还是干脆些,将齐家的最大麻烦一刀割除,然后他们西府上下一心,好好的经营才是正经呢。

大长公主和齐令源有些呆愣,他们是真的没想到西府竟这般干脆。

好吧,他们也曾经预想过西府为了分家可能会舍弃嫡长的名分,但齐令先好歹会犹豫几天、一家子好生商量一番。

可、可人家竟只犹豫了片刻的功夫,就将引起齐家内斗四五十年的核心问题给解决了?!

齐勤之和齐勉之兄弟几个也有些傻眼,亲,这跟说好的不一样啊。

唯有一身鲜艳袄裙的姚希若低头掩住唇边的冷嘲,她早就跟齐勉之说过。用这个要挟西府根本就不管用。

套句不太恰当的名言,‘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名分什么的,只有吃饱了才有闲心考虑,而现在的齐家呢,连儿孙们起码的工作都没有。跟西府谈这些。西府能搭理才怪呢。

或许在齐令先看来,宁肯拼上嫡长不要,祭田不要。也要丢开大长公主、齐勤之等几个惹祸精。

姚希若刚想到‘祭田’,大长公主就开口了,“好,既然你们都同意。那么咱们就按照宗法来分一下老家的祭田。”

分?分什么分?

按照宗法,祭田属于族中公产。一般情况下都是有嫡长子继承。

也就是说,齐令先认可了齐令源宗主的身份,那么老家的一千顷祭田便没了他的份儿。

齐令先点点头,“一切都听大伯母的安排。”您老想怎么分就怎么分。哪怕不给,咱也没有怨言。

但那条宗法的前提是,家里还有其它的产业。

可现在的齐家。除了祭田一无所有,他就不信。大长公主真有那么无耻?!

大长公主眼眸闪烁了下,她很想假装没有听懂齐令先的‘暗示’,但为了儿孙的仕途,她却不能太无耻。

叹了口气,她说:“按照规矩,嫡支承袭祭田、宗谱等,可咱们齐家不同,唉,罢了,都是齐家的血脉,我这个做长辈的,也不能让你们吃亏。这样吧,洛阳的一千顷祭田,分给源哥儿七百顷,先哥儿拿两百顷,剩下的一百顷给江哥儿。可好?”

好?好不要脸的分配方案啊。

即便不能二一添作五来个平分,也当大差不差的来个六四、或是七三分,大长公主倒好,直接来了个八二分。

顾伽罗在心底暗骂一句,眼睛却不由自主的看向公婆。

齐令先和清河县主面容沉静,似是没有被大长公主‘气’到。

“侄儿还是那句话,一切都听大伯母的分派。”齐令先语调中没有半分情绪,淡淡的说了一句。

大长公主暗恨,该死的,西府这是多想甩开他们东府啊。

但话已经说出口,事到如今,她也只能答应了:“好,那就这么说定了,待过两日你和源哥儿便去趟洛阳,将此事料理清楚。”

齐家宗族在洛阳,齐令源和齐令先分家,依礼当回禀族里,并且由族长和族老做见证人,分好田产后,再去洛阳官府备档。

大长公主让他们回洛阳,也是另有打算,希望族里那些个眼皮子浅的田舍奴们能使把劲儿,‘规劝’齐令先不要分家。

要知道,洛阳的那群族人们,现在唯一的依靠便是那一千顷祭田。

如果齐家两兄弟把祭田分了,那些人便很难再捞到好处。

齐令先却摆摆手,笑道:“不必回洛阳。大伯母莫非忘了,二十年前,祖父病逝前,曾经亲自做主给咱们两府分了家。就连户籍,也在官府重新建档。现在要做的,只是将那一千顷祭田的田契分一分,然后去官府备个档即可。”

齐令先环视了东府诸人一番,“所以,我和堂弟每人只需派个得力的管事回去一趟即可。”

回洛阳做什么?跟那些习惯了吸食齐家血肉的族人纠缠?

有那个闲工夫,还不如多走走关系,尽快给儿子谋个缺儿呢。

大长公主一怔,是呀,她怎么把这茬给忘了,齐子孺去世前便把家给分了,所有的产业(包括西南大营)全都一分为二,公平的分给了东西两府。

连户籍也都另立了。

严格来说,在户籍上,齐令先和齐令源早就不是一家人了。

大长公主被噎了一下,暗自恼怒不已,悄悄给身边的婆子使了个眼色。

那婆子趁着大家不注意,飞快的溜出了正堂。

“真是老了,竟把这事儿给忘了,”

大长公主打着哈哈,“好吧,那就按先哥儿的话办。”

齐令源赶忙应声:“堂哥说的是。命人回去一趟就好。”

‘家’分完了,接下来便是执行了。

大长公主略带不好意思的说道:“论理,我们当尽快搬出去,只是时间仓促,一时没有妥当的房舍。先哥儿啊,你看——”能不能宽限些日子,让她们寻好住的地方再搬家?

至于什么时候能安排好新住宅。呵呵。大长公主表示,她名下的几处私产全都租了出去,最短的合约还剩下三年到期。

他们齐家的人都是守信之人。岂能轻易违约?

清河县主勾了勾唇角,她早就猜到大长公主会采取‘拖字诀’,幸好她提前有了应对之策。

只听她笑着说道:“大伯母无需为房舍担心。前几日咱们家办喜事,我娘家兄弟也都来吃喜酒。席间,我听弟媳妇说工部的刘侍郎上了年纪。已然写了折子告老还乡,圣人体恤臣下,准了刘侍郎的折子。”

大长公主脸色微变,她在平安大街的那套宅子便是高价租给了盐商出身的刘侍郎。

果然。就听清河县主道:“如果侄媳妇没有记错的话,刘侍郎租的宅院便是大伯母您的产业吧。呵呵,这可真是巧了。刘家人阖家回江南,这宅子便又空了出来呢。”

大长公主连假笑都快挤不出来了。心里再三骂着:好个小畜生,真是打定主意要把他们扫地出门啊。

就在这时,外头忽然响起了一阵脚步声。

紧接着便是一声中气十足的喊声:“哪个要分家?啊?哪个不肖子孙要分家?”

齐令先、清河县主齐齐皱起了眉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