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要说做了的话,那么,应该就是楚辞学了。
毕竟是关系到学术,只要学术达到一定的水平,同样能升星。就像秋水这个笔名一样,几年时间都不冒泡,但是,一篇大学之道就够他不断升级的。可是,黄一凡却知道,虽然自己最近搞出来一个新的楚辞学,但目前这种学术并没有得到全国所有人的承认。
最大的阻力是燕大,哪怕黄一凡三堂讲座讲的他们哑口无言,但要让他们承认自己的地位,最近一段时间基本不可能。
随即,黄一凡便查看了一下具体升级的解释。
果然,不是因为楚辞。
虽然上面也有解释黄一凡的楚辞学的确很出色,也的确加了不少积分,但因为黄一凡新楚辞学刚刚出现,暂时无法定义,所以加的积分也有限。
那么,不是新楚辞学是什么?
黄一凡继续查看解释。
最终,从经验值解释上面,黄一凡查看到了真相。
“欲把西湖比西子。”
这一首诗,竟然给黄一凡增加了500万的经验值。
一首诗增加500万经验值。
这个结果将黄一凡给吓到了。
我草,这不是直接等于写一首诗立即就成为了5星作家?
看到这个答案,黄一凡简直傻了眼。
有没有搞错?
黄一凡太奇怪了,要知道,他可是知道诗歌这种东西虽然经典,但诗歌再经典也架不住创作起来容易呀。要是随便写一首诗就给你几百万的经验值,那岂不是分分钟直接升到10星,成为挑战上帝的人物。
而且,一般来说,作家在创作诗歌之时,第一首比较有份量的诗可能会加比较多经验。但是,如果下一首诗与之前所作诗差不多,哪怕虽然也很经典,但所加的积分也不会多。此外,哪怕就算是创作了更为经典的诗,也不会加太多的积分。
这也是为什么此前黄一凡写了很多不少经典的诗,但却并没有加多少积分的原因。
可是,这也是黄一凡同样感到奇怪的。
按理说,之前自己写了这么多首诗,为什么只加了一点点积分。
反而,最近只写了一首广告诗,虽然这一首诗也很经典。但却比之此前自己所写的诗来说,这一首诗或许还排不上号。可是,为什么这一首诗却给自己增加了500万的经验值,而此前所写的更为经典的诗,却一点反响也没有?
黄一凡脑海里不断细想。
他倒是知道,华国作家协会里面除了有硬性按销售册数为指标之外,还有一个按影响力评价星级的影响因子体系。影响因子体系不会考虑作品写得怎么样,也不会考虑作品销售多少,但是,他所抽查的却是作品对于社会所造成的影响值。
一般来说,影响因子分数越高,所额外给的隐藏分也越多。
大学之道一路帮秋水升级,就是因为大学之道这一篇作品的影响因子指数非常强大。
但这仍有一个问题。
为什么看上去很普通的“欲把西湖比西子”这一首诗,影响因子竟然如此之大?
难道是因为这是广告诗?
这当然是笑话。
难道是因为自己弄出来的这首诗的三重意境?
应该不是。
黄一凡摇了摇头,这首诗的三重意境虽然很吸引人,但他的影响并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大。
只有一些文艺青年会去纠结里面的三重意境指的是什么,但对于普通人来说,他们只是会认为这首诗写得不错,很生动形象的写出了西湖的特色。
咦……
想到这里,黄一凡灵光一闪,他现在有些明白了。
为什么普通人会认为这首诗写的不错?
答案是这首诗写得很好吗?
不不不,不是这样的话。
相比于写得好,黄一凡写的任何一首楚辞都要秒掉这一首。
可是,为什么他们还给这一首诗增加了500万的经验值?
答案只有一个,西湖景区砸了1亿多人民币在央视等各个地方做广告。
西湖做广告虽然为的是给他们西湖风景区拉人,但是,西湖做广告最为重点的一句话,便是黄一凡写的这一首“欲把西湖比西子”,铺天盖地的广告,最终造成了这一首诗瞬间在短短时间之内,成为了人人都知晓的一首经典诗句。
哪怕是一些没会文化的人,在这么多广告轰炸之下,也知道了这一首诗。
如此,这也是为什么“欲把西湖比西子”的“影响因子”指数会这么高的原因。
也如此,这也是为什么“欲把西湖比西子”会比黄一凡此前写的任何一首诗都更具有传唱度的原因。
黄一凡眼睛不时乱转。
这个时候,他突然想到了一个快速升星的办法。
如果按刚才自己所想的是正确的,那么,自己便可以靠这种方式再来刷一些积分。
脑子转的飞快,黄一凡立即将目光打到了全国各地的五星级名胜古地之上。
当然,之所以选择五星级风景名胜是有原因的。
黄一凡认为。
这些五星级名胜古地前世就有一大堆的诗可供自己选择,比较好运作。
二来,这一些5星级名胜古地名气大,有比较多的人观注。
三来,也是是为重要的原因,这一些5星级名胜古地有钱,并且也舍得花资本做广告。就像西湖,光是在暑假的广告费就投入了1亿多。这要是选择一些4星的或者不入星的风景区,哪怕你的诗写出堪比诗经圣诗一样的句子,一时半会也同样不能引起太多人的注意。
你要问为什么?
废话,这些风景区没钱呀。
一切考虑好,黄一凡便准备拿一个五星级风景区试试手。
拿哪家呢?
泰山还是黄山,亦或是庐山?
这一些名山大川的名气,可不比西湖低,而且,也同样有钱的狠。
正在黄一凡准备随便挑一个的时候,让黄一凡意想不到的是,一个自称是泰山旅游风景区ceo的家伙,却是主动找到了黄一凡。
====
ps:今天是七夕,祝所有读者七夕快乐。快乐的原因是有情人的可以嘲笑没情人的是单身狗,没情人的可以诅咒愿天下有情人都是失散多年的兄弟姐妹。反正今天是一个快乐的一天。(未完待续。)
第五百二六章:泰山PK西湖
刘风华是泰山旅游风景区有限公司ceo。
时值暑假,正是各大旅游风景区的旺季。
只是,前些天刘风华却是统计了一下最近一段时间泰山旅游的人数。却是发现,今年时期来泰山旅游的竟然只比往年增长了1%。这样的一个增长幅度,对于国内日益需求的旅游市场来说,几乎相当于没有增长。
当然,刘风华其实也知道,泰山是全国知名的五星级旅游胜地,本身规模已经达到了一个很高的地位,哪怕再增长,可能也有限。可是,当刘风华知道西湖风景区最近人数一下子大涨200%之后,瞬间心情就有一些不淡定了。
同样是五星级的旅游胜地。
但一个是1%,一个却是200%。
是泰山比西湖名气小吗?
不,泰山怎么可能比西湖名气小。
是西湖最近一段时间广告打得凶吗?
虽然这的确存在一定的影响,但刘风华自问泰山最近打广告的力度也不小。哪怕比不上西湖,但也不可能一下子游客的增长人数就完完全全的碾压他们泰山。
直到,当刘风华研究了一下西湖的广告之后,他终于明白了原因。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这诗写得经典。
不过,刘风华认为经典的原因并不是因为这首诗写得多么有意境。
他认为好的原因,是从商业角度去考虑的。
这首诗不但写得好,最为重要的是这首诗恰好完美的突出了西湖。
这样的一首诗,简直就是给西湖量身定做的呀。
而且,又因为这一首诗写是实在是经典。哪怕很多人知道这一首诗是在给西湖打广告,但冲着这一首诗也不再去计较。如此之间,在轰炸般的广告之下,欲把西湖比西子这一首诗便一次又一次的提醒着一众游客前往西湖。
西湖这一次的广告简直绝了。
刘风华忍不住的叫了一句。
哪怕西湖是与他们泰山存在竞争,但看到这一首诗之后,刘风华亦是止不住的赞美。
“不过,这首诗是谁写的?”
赞美之后,刘风华冷静下来。
他突然发现,这种用诗打广告的方式,似乎他们也可以。
不过,刘风华仔细的想了一想,历来写泰山的诗虽然写得很多,但都是一些关于权力政权的。这是因为各个朝代都将泰山看得很重,认为泰山是通往天庭的地方,再加上几千年来有13位皇帝在泰山进行封禅,泰山的名气与地位都不是其他的名山可以相比的。
也因此,各种诗人写的一些诗虽然写得好,但都偏向一政治,并不太适合放在广告里。
反倒是像西湖的“欲把西湖比西子”这种纯粹只是描写景色的,最为适合。
这个时候,刘风华想到了“欲把西湖比西子”的作者。
这个作者虽然刘风华不认识,但刘风华却绝对认为,这位作者一定不是西湖风景区的管理人员。至于为何,还要问,如此有才的能人,他又怎么会蜗居在小小的风景区。他认为,西湖风景区应该是找了一位文学界厉害的高人。
刘风华的想法是正确的,在他一翻调查之后,他找到了黄一凡。
半个小时之后,刘风华得到了一首自己想要的诗。
看着电脑屏幕上发过来的诗,刘风华整个人都傻眼了。
要知道,在他向黄一凡提出写诗的要求这才过了仅仅5分钟呀。
可是,5分钟之后对方竟然给自己写了一首诗。
而且,还是一首完全可以秒杀“欲把西湖比西子”的好诗。
看着这一首诗,刘风华止不住的都想大叫一声。
这可是他几十年来读过的关于泰山的最好的诗。
有了这一首诗,以前那些写泰山的诗,恐怕都白写了。
匆匆给黄一凡支付了100万人民币,刘风华当天召开了一次公司会议。
“刘总,你真打算与黄一凡合作?”
在刘风华确定与黄一凡合作之时,底下首席财务官“李智朋”却是有些担心的问道:“刘总,您还是多考虑一下吧。西湖的成功虽然令人眼红,但未必可以复制。”
“刘总,我也这么认为。西湖的成功有太多的运气成份,当然,哪怕没有这分运气,我们也不能确定黄一凡仍能写出与‘欲把西湖比西子’这样水平的诗句。我认为,像这样的诗只是神来之笔,不可能再出现第二首了。”
市场部经理“吴通”也是说道。
对于手下几位经理的反对,刘风华却是微微一笑,一点儿也不在意。
“各位,先别急着反对,看完这一首诗再说。”
说完,刘风华便拿出刚才抄下来的这一首诗:“老李,你第一个反对,那就你先看一看这一首诗。”
“刘总,我可是管财务的,不懂诗,我如果说不好,你可别怪我。”
“不怪,不怪,你看吧。”
见刘风华一脸和善的样子,李智朋将目光放在了纸张上面这一首诗之上。
十几秒钟之后,李智朋长叹一口气:“吴通,还是你来看吧。”
“老李,怎么看了这首诗连评价也没有一个,怎么说你好呢。”
见老李将纸张递了过来,吴通小小的骂了李智朋友一句:“得,跟你这种对文学一点兴趣也没有的真没什么话题,还是我来看吧。”
如果,也是十几秒钟,市场部经理“吴通”与“李智朋”一样,都是什么话也不说,将这一首诗传给了下一位。
其他几人看着两人的样子大是奇怪,都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
直到,当这一首诗在几位高层手中来回转了一圈之后,所有人都明白了。
不是他们不想评价。
而是,这一首诗恐怕以他们的能力都不知道怎样评价。
或者说,也不是不知道评价。
而是被这一首诗震得他们连评价的词语都忘了怎么说。
而此时,在这一首诗的刺激之下,刚才强力反对的两人却是立即站了出来。
“刘总,我觉得,我们应该立即打广告。”
财务部经理有些激动的说道。
“哦,你刚才不是说1亿人民币资金太多,有些危险嘛。”
“刘总,我觉得,有这样的一首诗,再多资金砸进去也值得。”
李智朋无比确定的回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