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熬鹰航空业-第28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我们需要更多的升力和挂点,把主翼的翼面积增加百分之二十五,平尾面积增大约有百分之三十五,垂尾面积增大百分之十五。”

    听到杨辉这不断爆出的数据,这将诺斯罗普方面也是吓着了,这还是采用双中推战机能负担得起的吗?

    根据这边初步的尺寸来看,这家伙的尺寸已经完全不能算是中型战斗机了,这简直是乱来啊!

    如同被踩住了尾巴一样,这位诺斯罗普的副总“腾”的一下来就站起来,指着杨辉的画板歇斯底里着。

    “看看这是什么东西,机长18米,我的天!我会告诉你F15的机长也只有18。38米吗?你这翼展更加离谱的达到了13。5米,就算是F15的翼展也只有13。05米!你这到底是在设计什么飞机?”

    对于杨辉的这种涂鸦式设计,尽管来的这位只是诺斯罗普公司管行政的副总,但依然是愤怒地爆出了心里的不满。

    看到满图纸的涂抹星子,杨辉却是相当淡定地将图纸取下来扔到一边,反正这张图纸是要报废的,也就无所谓了。

    一直笑呵呵地等到这边**停止之后,这才说出自己为什么要做出这样设计的原因。

    “对,若是单从机体尺寸上来看,这就是一款重型战斗机该有的尺寸,但你要仔细思考之后会发现,我做这样的设计并非是异想天开的胡来。”

    随手拿起暖壶为水杯中加满水,又喝上两口润润嗓子,看来这要有很长的一段“废话”。

    “首先,我们这是一款侧重低空低速的战斗攻击机,采取了平直翼的设计,若是机翼长度短了那才是怪事。其实平直翼的升力系数非常不错,也算是对这样大块头的机体的一个小小的补偿,还可以使得翼下的挂点增加两个。”

    介绍了主翼的设计之后,杨辉看也不看这位诺斯罗普副总的反应,接着又说到了这驾战机的为什么把机身也设计的这么长的缘故。

    “或许你并不能体会到我**队在使用以前的那些短腿战机的痛苦,而这次新歼的指标将航程的问题提到了一个非常高的位置,为了航程甚至可以先放弃机动性!”

    在这张空白的纸上,杨辉又画出的机身新增的一段舱段位置,这里是飞机的中机身处,用红色的笔又在这里标注上“油料”两个字。

    “没错,之所以要增加机身长度,就是因为新机的翼展增加了,出于保持原本F18长宽比的原因,也是因为长航程需要很多的内部载油而设计,新增加的机身舱段,全部都是用来装油料所用!”

    杨辉这时候也感觉到这种设计有些疯狂,虽然当年的美帝F18EF在设计的时候,新增加的机身中段也是用来装油的,但现在的新歼其实在很多方面比F18好太多。(未完待续。)

第四百七十章:不能承受之重

    一开始,杨辉就按照美帝当年限制F18EF的思路来做总体构架,随后才发现按照美帝增大内油的方法来做,新歼的内油是要妥妥的甩开F18E/F。

    首先就要说说美帝在设计F18的时候,那是一款正儿八经的舰载机,机翼也要进行折叠,这样的设计是有利于节省空间了,但也导致了可以折叠起来的机翼外段没法装油。

    F18是一款注重低速飞行能力的战机,为了追求更高的升力考虑,机翼的翼剖面设计的比较厚,相比起那些注重高空高速的战机超薄型的翼剖面,F18的机翼里面可以装大量的油料。

    分析表明:三代机的机翼油箱所装的油料加起来可以和机身里面装的油料量持平,甚至有的时候还要更多一些。

    新歼和F18EF一样,在设计的时候放大了机身的同时也放大机翼。F18作为一款舰载机有它的局限,这就导致没法完全利用机巨大内部空间。

    但到了杨辉这里设计的新歼中,一切就是另外的一种情况了,本着共和国现在没有发展航母叫载机的要求,新歼自然就不用对机翼进行折叠,而这时候的整个机翼的内部空间都可以用来装油。

    想想现在的新歼,若还是继续了美帝在F18E/F的增加中段机身油料舱的设计,那新歼的机翼油箱中多装的油料就完全是多出来的好东西。

    貌似美帝设计F18的时候,机内载油量就一直都没有达到过美帝海军的要求,这和机翼空间被折叠也是有很大的关系。

    这些情况自然是好事。战机能载油越多杨辉就越高兴,若是能够达到苏27那样的高度。那一切就真的美好了!

    对于这样疯狂的想法,这边的诺斯罗普方面也只能摇头叹息。这设计思想简直就是极端啊!

    他或许还不知道苏27那总更加极端的内油设计,若是知道了恐怕也就不会再感叹。

    “新增的舱段全部都用来载油,看来你们军队对于新机的航程有很高的要求,不过这也是应该的。F18的航程本来就挺短,若是没有下猛药是很难根治这个毛病,也不知道发动机到底能不能推动这样重的一架战机。”

    这诺斯罗普方面又谈到了发动机的问题,杨辉也只是无奈的笑笑,反正这发动机不管如何都是推力不足的。

    定型的老中推涡扇10推力7吨多,也就和F404推力差不多。这点推力是肯定是不够的,甚至这次专门为新歼准备开发的新一代中推恐怕也有些吃力。

    按计划,这次研制的新中推的推力也就最多在9吨的位置上,和美国佬F18E/F用的F414发动机的接近10吨推力还有着一吨的差距。

    一款台发动机差一吨,两台发动机加起来就是两吨,同样尺寸的设计,新歼的推力明显不足,这样的设计之下杨辉又该如何考虑?

    “我们的发动机推力确实不够,按照设计要求来看。新歼的动力在20吨是最好的,不过现在18吨的推力也不是没法接受。”

    美帝在设计F18E/F的时候,肯定是不用担心发动机的问题,人家是研制之初就使用了尽可能充沛的动力。甚至2010年之后的通用公司提出可以在F414的基础上再次增加推:F414EPE,新发动机可以增加百分之二十的推力,达到12吨的级别。

    但美帝在最后还是选择了放弃继续升级发动机。原因就在于处于F18E/F的定位,它并不需要太高的整机推重比。

    这就是说。共计20吨推力的动力系统已经足够使用,现在18吨的推力虽然少那么一点。但也不是并不能用。

    最重要的一点则是以后发动机还能继续改进增推,但飞机在设计机体的时候不多留下一些可升级的空间的话,以后就算发动机推力上去了,也很难有所大的进步。

    对于这样的解释诺斯罗普这边自然是不会理解,毕竟美国的航空发动机推力从来都不是飞机设计师要担心的。

    再次无奈地摇摇头:“既然你执意要这样设计,那就这样设计也行,反正这款飞机以后的任务更多的也是对地攻击,整机推重比低一些也能忍受。”

    好说歹说的,终于把这动力系统的问题暂时说过去了,但接踵而来的另一个问题就更加令人头疼。

    现在要在F18的基础上研制出新歼,虽然新歼的设计有了和很多的不同,但也有很多继承之处,而F18的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一直被人调侃的复合材料使用。

    F18在研制中大量使用复合材料,被人称之为塑料虫,由此可见这款战机在制造中是大量的使用了复合材料。

    “F18在制造中大量的使用了树脂基复合材料,这是F18减重的关键之处。但我并没有看到贵国有能力制造飞机上使用的碳纤维复合材料,而复合材料这种东西美国是绝对禁止技术输出!”

    F18大量使用复合材料,这是因为人家美帝有能力制造出合格的复合材料,但放眼整个共和国,那绝对是拿不出这种航空级复合材料的。

    西南科工和西工大联合研制的炮兵无人侦查机倒是宣传了整机百分之四十都使用的是复合材料,且马上就要完成最后定型。

    但这款无人侦查机的复合材料是什么东西,杨辉心知肚明,要严格说起来,这种复合材料和上一位面中所谓的大疆无人机上面用的“复合材料”是差不多的货色。

    这种东西敢用到过载低的无人侦查机上面已经是非常大的冒险了,要说用在战斗机上面,那杨辉就只能……

    “是的,我们拿不出合格的复合材料用于新机的制造,但我们有自己的减重方法。F18之所以使用复合材料减重,这是因为复合材料相对于当时飞机制造中大量使用的铝镁合金要轻很多,但相对于现在新的铝锂合金而言优势却又不明显。”

    杨辉对于F18制造中大量使用的复合材料还是知道一些的,虽然诺斯罗普没有将F18使用的复合材料制造技术拿过来,但对于F18所用的复合材料的性能还是有介绍,毕竟机体制造中材料的性能也是相当关键的一点。

    复合材料这东西同样也有高低贵贱之分,F18使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制造了飞机机翼在内的很多部件,使用的这种材料相对于传统的铝镁合金可以有效减重1641磅(744kg)。

    早期的F18A/B型就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可以想想F18E/F又会因为这一技术减重多少?保守一点的估计,减重1吨是差不多的。

    这种优秀的设计带来的减重优势确实是相当重要,若是新歼没法做到这一点,那么就要多承担这多出的1吨重量。

    想想这可以高达1吨的重量啊!本来新歼的动力就有些吃力,若是再增加1吨的额外重量……(未完待续。)

第四百七十一章:因地制宜

    采用早期的树脂基碳纤维复合材料制造机翼,F18这条塑料虫子实现了很好的减重,但要说实现对飞机的减重,其实还有很多的其他方法。

    同样是从材料方面下手,除了复合材料替代铝镁合金,还可以采用铝锂合金实现同样的效果。

    通过对铝锂合金的研究表明,使用铝锂合金和铝镁合金制造相同的金属件,铝锂合金可以减少约百分之十到百分十五的重量。

    这样的减重效果比起复合材料的减重效果一点儿也不会弱,甚至因为铝锂合金可以全面替换掉几乎所有的铝镁合金,对于整机的综合减重效果还会更加明显。

    毕竟复合材料在飞机的制造中还没法大规模使用,机身的很多地方依然要使用传统的铝合金金属制造。

    这就是说,若是有了铝锂合金制造新歼,带来的减重重量甚至要很多一些,1吨甚至1。5吨都是有可能的。

    这就是杨辉准备用来替代F18复合材料减重的方案,要说起来也绝对是大有可为。因为早在84年的时候,西南科工就投入大量资金在铝锂合金的研制中。

    现在的研制成果已经初步出来了,制造出第二代铝锂合金已经可以投入使用,再加把劲儿多投入一些,用上几年时间,拿出国际铝业巨头在83年巴基航展上宣布研制成功的第三代铝锂合金也不是不可能。

    走这一方案实现减重,要远比走国内几乎没什么研究的树脂基碳纤维材料路线靠谱,这也算是因地制宜了。

    说到这里。很多人就开始问?既然铝锂合金这么牛逼,完全可以和复合材料效果相抗衡。甚至在运用面上更广,那为什么在上一位面中各大航空工业巨头依然是孜孜不倦地探索用复合材料替换铝锂合金?

    这就又要说到复合材料这种东西它的发展实在是太快了。从T300到T800、T1000,这些航空级复合材料飞速发展,除了重量之外的其他方面性能是一代更比一代强。

    相比之下,减重效果差不多的铝锂合金在发展速度上就有些落后。

    这样一来,就有了航空制造巨头选择的最优方案:在使用铝锂合金制造了没法使用复合材料制造金属件:机身隔框、桁条,又用先进的复合材料制造了那些受力情况比较轻的构件:垂尾、平尾。

    总体来说,以后的五十年之内都是铝锂合金和复合材料共同发展、占据市场的时代,两者会呈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情况。

    现在要说的仅仅是减重的问题,其他比如制造成本、强度、刚度、可修复能力……

    这都是另外的事。至少现在可以肯定的是:这两种技术在九十年代之间的性能差距还并没有拉开太多,都可以做到比传统的铝镁合金更优秀。

    基于这些考虑,杨辉搞不迟疑地提出了新歼用于替代F18复合材料减重的方案。

    “我们没有合格的航空级碳纤维复合材料,还可以预料在十年之内也很难拿出可以大规模使用的碳纤维材料成品,所以我们选择采用铝锂合金代替传统的铝镁合金,从而实现对新歼的减重。”

    听到这样的回答,诺斯罗普方面也沉思良久,对于杨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