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小地主-第27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是说,这以后等庙建好了,要受四方香火吗?到时候,那肯定是香火旺盛啊,这人来人往地。……我打算就在山脚下,盖一座茅厕,就跟我家先前盖的那座似的,肯定得比那座还好,每天雇人打扫,保证弄的干干净净、漂漂亮亮的,给大家伙提供个方便。另外,也算是给娘娘的庙尽一份心。”

沈皇后的庙建成之后,是打算向公众开放的。到时候来进香的人多了,这方便就成了一个问题。庙里就算建有茅厕,又能建多少,而且打扫、清洁也费工夫。

连蔓儿家出钱在山脚下建一座公共茅厕,出钱雇人管理、打扫。可以为香客提供方便,减轻庙里的负担,也有利于庙里的洁净。

这是一项很贴心的建议。

这些,都是昨天连蔓儿一家商量好的结果。这么做,当然不只是想做好事。今年连蔓儿家地里的庄稼长的比别人家的都要壮实,这是因为,她们在地里施的肥比别人家多。

以后连蔓儿家肯定要购买更多的土地,也需要更多的粪肥。总的说,这是一件一举数得、于人于己都十分有利的事情。

现在庙还没有建成,连蔓儿家就先提出来,这就是抢占了先机,捷足先登。

老黄答应会尽力帮忙,他也确实是个说话算话的汉子,没几天的工夫,就回复说事情说成了。

第三百九十章买山地

为沈皇后修庙和园林,占用了两座山头,和大片的土地。这两座山和土地,有一部分本就是沈家在小沈屯的产业,而另外一些,则是无主的荒地。这些荒地之所以没有被开垦,是因为大部分是山地,并不适合种植粮食作物。

连蔓儿家想买下的山地,也属于荒地。但是因为临近工程现场,所以要想买下,必须得经过沈家人的同意。

老黄跑前跑后的,没几天,就将这件事情给办了下来。从山脚下护庙林往西的田地,可以任由连蔓儿家购买。

连蔓儿家干脆将护庙林往西,一直到与西面的万家屯的田地接壤的一大片山地和荒地都买了下来。由吴玉贵和吴家兴父子做中间人,丈量和签文书的时候,还请了县衙的人来做见证。

一整片地,总共是六十八亩。因为是荒地和山地的缘故,价格十分的便宜,每一亩只二两银子。加上签文书、交税银换红契、给相关人等润手、置办酒席等等的费用,一共也不过花了一百五十二两银子,连蔓儿家也没花什么力气,一切就都有人帮他们办的妥妥帖帖,连蔓儿的小木箱里,又多了一张地契。

也有村里的人背地里笑话他们是钱多的昏了头,觉得那块地根本就不会有什么出产。连蔓儿却觉得这地买的很值,那块荒地的土质不适于种庄稼,却非常适合野葡萄的生长。根据去年秋天和今年采摘野葡萄的经验,连蔓儿大概估算了一下,野葡萄的亩产量应该有六百斤到七百斤的样子。而如果人工移植野葡萄,施够了肥料,加上精心的照管,野葡萄的亩产量可以达到九百斤,甚至一千斤。这个数目看着似乎有些惊人,但是连蔓儿还觉得有些惋惜。在她前世那个年代,据她所知,照管的好的野葡萄,亩产量可以高达四千斤。

六十八亩地,都种上野葡萄,那么一年下来,可以收获六万八千斤的野葡萄。将这些野葡萄都用来酿酒、酿果汁,那么一年的收益会是多少?想想那个数字,连蔓儿就觉得她手里拿的这份地契沉甸甸的、而且还散发着金光,金子的光。

当然,要想取得这样的收获,人力、物力的投入都是必不可少的。看来,她要尽早打算,让吴玉贵和吴家兴推荐一些能干可靠的长短工。

秋高气爽,空气中的凉意越发的明显了,夜空中悬挂的那轮弯月,也一天天地肥胖起来。是到了该收庄稼的时候。花生秧子已经有些枯黄,高粱穗子变得火一般的红,糜子穗因为籽粒饱满,只能低下了头。玉米的外皮也由绿变黄、变白,玉米胡子干了,甚至有的玉米皮在尖端咧开。露出里面饱满、坚实的玉米粒。

要收玉米,连蔓儿提前了好几天写了一封短信,送到镇上石太医的府上,请府里的管事给送到府城的沈家去。

这管事回来,给连蔓儿带来一句口信,说是按照连蔓儿信上约定的收玉米的日子,沈家会安排人来,让她家尽管准备。

得了口信的当天傍晚,一家人坐在铺子后面的院子里,一边纳凉一边商量。

“这也没几天好准备的了。今年,咱就先收玉米。玉米收完了,咱再收别的。”连守信就道。

“这个行,今年咱有自家的场院了,不用跟着别人排班,啥时候想打场就啥时候打场。”张氏道。

在连家新建的大院子旁边,连家自己建了个打谷场,那地面早就碾压的平平实实,只等着谷物进仓。

“娘,就咱家这几口人,我怕忙不过来。不说别的,就那些玉米,就够咱收几天的。我想,今年咱收秋,得请人。”连蔓儿就道。

“这个我和你娘也想过了,”连守信和张氏对视了一眼,就说道,“请人肯定的。咱这玉米,请旁的人,我还不放心。我和你娘商量了,咱家六口人都算上,再算上你三伯家三口人。”

“三伯不是还得上工?”小七就问。

“前两天说起收秋的事,你三伯说了,到时候他跟山上请几天的假。”连守信就道。

因为能学到手艺,连守礼对于上工很是上心,可以说是风雨无阻。能够主动提出请假、帮忙收庄稼,在连守礼来说,是难得的。有此可见,连守礼也不是不懂人情世故的人,他心里感激兄弟,将兄弟家的事情真正放在了心上。

“再加上家兴和他爹,你们小孩两个算一个劳力,这么算,差不多也就十个劳力。”张氏就接口说道,“明天是靠山屯的大集,我打算给他姥爷捎个信,让他姥爷和他大舅他们,也来给咱帮几个工。”

“现在这个时候,他姥爷家那边肯定也忙。”连守信就道。

“我知道,咱这不是要用自家人吗?其实也不用咱特意说,他姥爷知道这个信儿,自己就得来。”张氏就道。

一阵凉风从院子外吹过来,将一片黄色的花瓣儿吹落在小七的额头上。小七就仰起脸,撅着嘴冲着花瓣儿吹气,打算把花瓣儿给吹走。可惜有鼻子挡着,他只能做无用功。

连蔓儿看的好笑,忍不住抬手又捏了捏小七肉呼呼的脸,然后将那片花瓣儿捏了下来。这是向日葵的花瓣,看看风向,应该是风从连记旁边种的那片向日葵那刮过来的。

“姐,毛嗑熟了。”看着花瓣儿尖端略见干枯,小七的眼睛就是一亮。

“娘,我们剪盘毛嗑吃呗。”连蔓儿就向张氏道。

“娘,咱剪盘毛嗑吃吧。”小七立刻抱住张氏的胳膊蹭。

张氏忍不住发笑。

“都是你们自己个种的,想吃就去剪着吃呗,还跟我请示个啥?捡熟的剪,别糟践东西就行。”张氏笑着道。

小七就搬了个凳子,连蔓儿跑进屋里拿了一把剪刀,姐弟俩往院子外来,要去剪一盘毛嗑吃。

“我去吧,就你俩的个头,踩着凳子,怕也剪不下来毛嗑。”连守信站起来,从小七手里接过凳子提着,当先就往院子外走去。

张氏、连枝儿和五郎也跟了出来。

这时节,毛嗑也大多成熟了,一颗颗耷拉着大圆脑袋,有长的好的,一盘毛嗑足有个木盆般大小。一棵毛嗑秧子上,大多只长一盘毛嗑,不过也有叉出一两个分叉的,这样的毛嗑盘,大多就比单独长着一盘毛嗑的要小上一些。

向日葵的花盘上有两种花,一种就是周边舌状的花瓣的无性花,一种就是里圈的柱状有性花。对于植株健康的向日葵,只要看这两种花干枯的程度,就能判断里面葵花籽的成熟程度。

小七看好了一个大盘的毛嗑,连守信就将凳子放在毛嗑秧子下,从连蔓儿手里拿了剪子,踩到凳子上,将毛嗑秧子微微弯曲,咔嚓一剪刀,将毛嗑盘子剪了下来。接着,他又另外捡了两小盘的毛嗑下来,一家人这才说说笑笑地回到院子里。

将毛嗑盘上干枯的花都扑拉掉,就露出里面的毛嗑来。嫩的还没有成熟的毛嗑外皮多呈白色,如果变黑了,就说明毛嗑已经完全成熟了。

他们剪下来的三盘毛嗑,都是完全成熟的。新鲜的毛嗑,没有经过晾干,里面的毛嗑仁还含有些水分,不过,就这么吃着,已经很好吃了。

“娘,二丫家的大花猫下崽了,我跟她要了一个。”连蔓儿一边嗑毛嗑,一边对张氏说道,“就是猫还太小,我怕养不活,我让二丫多帮我养几天,让小猫多吃几天奶。”

“娘,那小猫我也去看过了,毛茸茸的,可好看了。”小七插话道。

“咱家是该养只猫了。”连守信就道。

铺子里卖吃食,容易招耗子。养一只猫,哪怕还是只小奶猫,它每天喵喵地叫上几声,就能对要来偷吃的耗子造成不小是威慑力。

“养猫,这个我赞成。”张氏就道,“我这是忙的,没想起来,要不你们不提,我也想要只猫。……以前在家的时候啊,我就稀罕个猫啥的,到了这,你奶屋里不让养活物,我想养也不敢养。”

连守信立刻就不吱声了。

“娘,现在咱想养啥就养啥。”连蔓儿就道。

“那倒是。”张氏瞥了连守信一眼,忍不住笑道。

“对,咱想养啥就养啥。以后到了新屋子,想咋地,都随你们娘几个的便,我反正是啥说的都没有。”连守信笑道。

张氏脸上的笑意就更明显了,别都不说,就连守信这个性情,在这个年代的男人中是极少见的。也多亏连守信是这样的性情,这些年,在周氏手底下,她都熬了过来。

一转眼,约定好的收玉米的日子就到了。

第三百九十一章收玉米

早上露水刚落下去,连蔓儿家这边收玉米的队伍就已经到了地头。张青山收到张氏捎过去的消息,只留下李氏带着家里几个孩子看家。他自己带着大儿子张庆年、大儿媳妇王氏,老儿子张留年、老儿子媳妇胡氏,还有大孙女张采云提前一晚上就到了。

张家成年的劳力都来了,除了自家的一辆两头大青骡子拉的大车,张青山还另外借了一辆大车。

吴玉贵和吴家兴父子俩,也赶了一辆大车来。

然后就是连蔓儿家六口人、连守礼家三口人,还有连蔓儿家的小牛车。

“等收完秋,我得和你姥爷商量商量,也帮咱买两头大青骡子,咱也换辆大车。”瞧着另外三辆大车,连守信有些眼馋,就和跟着身边的连蔓儿和小七说道。

这似乎是连守信第一次主动张罗花钱置办大件家产,连蔓儿忍不住抿嘴笑。

大家伙没有立刻开工,而是站在地头说话。连蔓儿时不时地扭头往官道上看一眼,沈六回的口信说,会派人过来,他们得等沈六派的人来了,才开工收玉米。

“说了人啥时候到没有?”张青山就问。

“就说来人,没说时辰。”连守信答道。

连蔓儿在让人捎去的信里面,只定下了日期,至于时辰,却不好定死。毕竟府城离着三十里营子距离可不近,如果依着他们庄户人家的习惯,一大早就下地干活,那沈六他们来,前半夜就得起身,这还得说是快车、快马一路无阻的速度。

就比如说上次沈六来看收地瓜,是赶着晌午前到的。那次听沈小胖说,他们应该是后半夜就从府城出发了。

以沈六的身份、家事、公事,不说日理万机,那也差不多了。这个时辰。得依着他的方便。

大家伙正说着话,就看见官道上烟尘滚滚,有一对十数人的马队转眼间飞奔而至。

“来了,来了。”大家伙不由得叫道。

那马队到了近前,果然慢了下来,然后就从官道上拐下地头的小道,一会功夫,就到了眼前。纷纷下马。

十几个人全都是二十郎当岁的精壮青年,做军校打扮。当先一个人走过来,跟连守信打招呼。

连蔓儿这才认出来,这个人是沈六的心腹。几次见到沈六,都有这个张千户随侍身边。

“……六爷有事,今天不能前来,派我们来帮着收割玉米。”

张千户转述沈六的吩咐,说是沈六突然有事脱不开身,要等五天后,打玉米的时候沈六才有时间过来。

连蔓儿想了想,觉得这样也好。沈六要来,也不过是因为关心玉米的亩产到底有没有她预算的那么高。现在收玉米,还不能得到确切的数字,要等打玉米粒的时候,才更方便过秤。

而让张千户带着人来帮收玉米,这个安排,也非常有心。一下子多了十几个壮劳力,本来预计几天才能干完的活计。估计一天就能完工了。

张千户又说,玉米咋收,他并不懂,一切都听连守信和连蔓儿的吩咐。

沈六送来了壮劳力,连蔓儿也没打算客气,她将所有的人分作四组,第一组的人负责劈玉米。这些人每个人手里拿一个麻袋,顺着垄沟走。一个人负责两条垄,将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