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小地主-第56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连蔓儿一点都不觉得奇怪,她们家里是怎样的气氛,老宅又是怎样的气氛,如果没有小七跟着,连守信一样不会在老宅久待,也许还会更快地回来。

“我爷说了,不来赴席,也不来听戏。说是年纪大了,不想出门。”进了屋,小七就说道。

“也是,老爷子那个病,李郎中也说了,就安安静静地养着最好,热闹反而不好。”连守信也道。

连老爷子不来,周氏也是不出门的,那么别人就…根本不在她们的考虑之内。



一夜好眠,第二天初六,一家人比往常还早就起来了,简单地吃了早饭,就忙碌了起来。

日上三竿,吴玉贵一家第一个到了。今天吴玉贵也是全家人都来赴席,连枝儿因为有了身孕,被大家小心宝贝着,进了门,就被安排进了连蔓儿的屋子歇着。吴家前脚进了门,张家的人后脚就到了。

张家离的远,这是天还没亮就从家里出来了。一家都穿的崭新的衣裳,喜气洋洋的,见了连守信和张氏,张青山还特意招呼两个孙子小龙和小虎给连守信和张氏磕头。

这是心里头感念连守信和张氏两个顾念两个制止,以后两个小家伙可就要交给连守信和张氏他们照看了。

接着,又有客人陆续的到了。三十里营子的王举人父子,里正,吴玉昌,县城的王太医和王幼恒父子,老金,老黄,知县等,其中不少都携了妻子儿女一起前来。

男客都留在了前院,女眷们就被请到后院。

张氏今天打扮的十分华贵,所谓居移气、养移体,做了孺人之后,应酬的多了,如今招待起众女眷来,中规中矩,颇有几分气派。旁边又有张王氏、吴王氏等人帮衬着,众女眷谈笑风生,气氛十分喜气、热闹。

连蔓儿也不清闲。今天是家里的大日子,她也特意打扮了,头上两只珠簪,两只赤金压发,耳朵上是黄豆大小的赤金镶珍珠坠子,身上穿了件石榴红的妆花银鼠窄裉袄,胸前是赤金璎珞项圈,下面缀着一块长命百岁的金锁片,下面是同色的妆花银鼠皮裙,裙边压着璎珞白玉灵芝佩。

今天来的年轻的姑娘们,都归连蔓儿招待。

十来个小姑娘,都打扮的花枝招展,因为年纪相近,坐下不到一会,就很快相熟起来,有的谈诗文,还拿了连蔓儿旁边架子上的书卷来翻看,有的谈针线,还有几个小姑娘特别爱听张采云说山里的趣事。

有两个年纪更小一点的,连蔓儿干脆拿了自己那匣子羊子儿出来,让两个小姑娘抓羊子儿玩。

“蔓儿,戏啥时候开唱?”张采云偷空过来,小声问连蔓儿道。

张采云爱热闹,这是想着一会出去听戏去。外面戏台前搭了棚子,前两排的位置都留了出来,已经安设了桌椅,就是备着院子里有客人要去凑热闹的。

“得等开席了,那边才开唱那”

连蔓儿的话还没说完,就听见外面锣鼓齐鸣。



送上二更,求粉红鼓励,潜下去码字,争取三更。

第八百零九章扭秧歌、唱大戏

“哎呀,蔓儿,这是不是就要唱上了!”张采云立刻高兴地道。

“不是。”连蔓儿就笑道,“这是扭秧歌的来了。”

“扭秧歌,那也好看啊。”张采云的兴致丝毫不减,甚至还更高了。

踩高跷、扭秧歌是辽东府民间,尤其是乡村间的一项颇具有代表性,而且非常普及的一种娱乐和表演形式。它的特点之一就是步伐简单,极容易学会,当然,这仅仅是指扭秧歌,不包括踩高跷。

就是连蔓儿,也会扭秧歌。不只是她,她们兄弟姐妹几个都会。那还是跟张氏学的,很简单的十字步,或者也有叫做八字步的。

秧歌可以踩高跷、穿了戏服、装扮上来扭,也可以简单地平地扭,只需要腰间系一条大红或者大绿的绸子,或者手里拿一把扇子,就可以扭的像模像样,喜气洋洋。

今天连蔓儿家不仅请了戏班子和杂耍班子,另外还请了一队秧歌,这秧歌是在开席和开戏之前,暖场用的。

“蔓儿,你听这声,多热闹,咱去看看呗。”张采云就跟连蔓儿商量。

连蔓儿也很想出去看,不过今天她是主人,无论如何不能扔下客人,自己跑出去玩。因此,连蔓儿就问屋里的一众小姑娘们,都想不想出去看看扭秧歌。

“咱们也不用出门,就在那跨院里,已经搭好了看台。”连蔓儿笑着道。

来的这些小姑娘,有的住在乡间,有的住在城里,不过都是爱玩爱笑的年纪。对于这种乡村风味十足的扭秧歌比对看戏还感兴趣,大家这么一商量,就都说要去看。

连蔓儿见大家都要去,心里也乐意,就带头出来,一众小姑娘,旁边跟着伺候的丫头婆子,簇簇拥拥的,就往跨院来。东屋那边。也有些年轻的媳妇们也走了出来,说说笑笑的,也是到看台上去看秧歌的。

看台搭在跨院里,比院子的围墙矮了几寸。在这看台上,周围的景色一览无余。甚至能看见老宅的院落,更别说是前面牌楼前的空地了。看台上早已经安放好了桌椅,连蔓儿一众人沿着梯子缓缓上了看台,纷纷就坐,就有小丫头端了托盘,送了香茶和各式的点心上来。

外面牌楼前的空地上,已经黑压压地坐满了人。前面特意留出来的坐席上。也坐了些人,其中最显眼的,是金家的几兄弟。

今天老金一家都来了,不过只有老金和他媳妇来赴宴。金家的几个儿子就是来凑热闹看戏的。金家这五兄弟,在青阳镇一代是极有名的人物,这么热闹的事情,他们自然不会缺席。

今天人来的多。难免鱼龙混杂,连蔓儿家安排了人在外面维持秩序。其中重要的一项是看着,不让人弄脏或者损毁了御赐的牌楼。金家几兄弟很早就到了,很积极地帮着看场面,维持秩序。

老金声名在外,金家几兄弟在外又被称为金家五虎,几个人往那一站,喊上一嗓子,就是那些想趁乱捣蛋的混混、二流子之类的,都乖乖地收敛了爪牙,不敢再打什么鬼主意。

所以这外面坐着的人虽然多,也说说笑笑的,但是秩序却很好,热闹而又不杂乱。

连蔓儿因为是主人,不像张采云一坐下,就盯着秧歌看,她先注意的是牌楼前的观众。见来的人多,秩序良好,连蔓儿就很满意。然后,目光自然而然地,就落在了金家兄弟的身上。

金家几个兄弟,一如往常地穿的都非常气派,金家老大到老四四个兄弟都大马金刀地坐在那,只有喜宝,站在那里,正低着头跟金家老四说话。

很久没见了,喜宝似乎又长高了一些,也更壮实了,喜宝一身玄色缂丝的长袍,肩头还披了一件大红色的裘皮大氅。

从连蔓儿的方向看过去,正好看见喜宝的侧脸。具有金家特色的高挺的鼻子,和饱满的嘴唇,使这个少年的侧脸显得格外英挺。

今天来的人男女老少都有,其中自然还有不少的大姑娘小媳妇。很多羞涩的、爱慕的目光都投向了金家兄弟。

其中以金家老四吸引的目光最多,然后,就是喜宝。投射在喜宝身上的目光,又与投射在金家老四身上的目光不同。

金家老四是老金几个儿子里面最英俊的,但毕竟已经娶妻。而喜宝,已经到了该定亲的年龄,却还没有定亲。

金家的财势,喜宝自身的好相貌和脾性,连蔓儿早就知道,喜宝是个很受十里八乡小姑娘们喜欢的少年。

不知道是不是被这样爱慕的目光暗地里看的习惯了,喜宝对于周围投射来的目光似乎毫无所觉,依旧跟金家老四不知道在说着什么。

连蔓儿正要移开视线,喜宝突然毫无征兆地转过头来。炯炯有神的大眼睛,毫不掩饰的眼神,就这样直直地看过来。

连蔓儿的嘴角还带着笑,一时不知道是不是该移开视线。那边金家老四已经一把拉着喜宝坐了下去。

嘈杂的人声中,依稀能听见金家老四的说话声。应该是看到了看台上都是女眷,觉得喜宝那样看过来很失礼。

“蔓儿,蔓儿,你快看”旁边的张采云扯了扯连蔓儿的衣角,让她看经过院墙来的秧歌队,其中两个武生打扮的正踩着高跷,做了一个极难也极漂亮的翻筋斗动作,赢得了一片喝彩声。

连蔓儿的目光和心思也被吸引了过来。

今天请来的秧歌队,并不是戏班子和杂耍班子那种专业的,而是业余的。秧歌和唱戏、杂耍不同,唱戏和杂耍一年到头都有人请,而秧歌只有在年节的时候,特别是过年的时候才有。因此,辽东府内,专门扭秧歌为生的艺人极少。

今天请来的这一队,是辽东府秧歌队最常见的一种。这里面的人,大多都是自己本身爱好秧歌,而且扭出了专业艺人的水平。平时他们都有自己的营生,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只有在年节了,才会凑在一起到各处表演。

这些人,就是热爱扭秧歌,一扭起来就高兴。自己扭当然没意思,要越多的人看,越多的人欣赏、赞叹,他们才越高兴。而展示自己的同时,还能挣一些钱,贴补家用,那自然是极好的。

连蔓儿就知道,这秧歌队里,有好几个,就是周围村里的庄户人。

扭秧歌,讲究穿戴鲜艳、色彩热烈,而且扭的要喜庆、要热闹。而扭秧歌,里面也装扮有类似生旦净末的角色。

比如连蔓儿家今天请的这一对,在最前面领队的是两个人,一个书生打扮,扮演的是许仙,另一个小袄襦裙,带着发髻,扮演的是白娘娘。一般秧歌队里面领队的,都是扭的最好的。

跟在白娘娘和许仙后头的是八个人一对,穿戴各异,是取自民间传说中的八仙。之后,还有穿着破僧衣,戴着破僧帽,手里拿了把破蒲扇的济公和尚。

再后面,是披着大红袈裟,一脸端严的唐僧,这个唐僧没有骑马,他的身后跟着几个徒弟。头戴金箍,画了一张猴子脸,手拿金箍棒,学着猴子走路,时不时还翻个跟头,赢得一片喝彩声的是孙悟空,扛着钉耙,忽闪着不知什么做的大耳朵,带着几乎能乱真的大肚皮的,是猪八戒,后面还有担着一担行李的,是沙僧。

接着,又有客人陆续的到了。三十里营子的王举人父子,里正,吴玉昌,县城的王太医和王幼恒父子,老金,老黄,知县等,其中不少都携了妻子儿女一起前来。

男客都留在了前院,女眷们就被请到后院。

张氏今天打扮的十分华贵,所谓居移气、养移体,做了孺人之后,应酬的多了,如今招待起众女眷来,中规中矩,颇有几分气派。旁边又有张王氏、吴王氏等人帮衬着,众女眷谈笑风生,气氛十分喜气、热闹。

连蔓儿也不清闲。今天是家里的大日子,她也特意打扮了,头上两只珠簪,两只赤金压发,耳朵上是黄豆大小的赤金镶珍珠坠子,身上穿了件石榴红的妆花银鼠窄裉袄,胸前是赤金璎珞项圈,下面缀着一块长命百岁的金锁片,下面是同色的妆花银鼠皮裙,裙边压着璎珞白玉灵芝佩。

今天来的年轻的姑娘们,都归连蔓儿招待。

十来个小姑娘,都打扮的花枝招展,因为年纪相近,坐下不到一会,就很快相熟起来,有的谈诗文,还拿了连蔓儿旁边架子上的书卷来翻看,有的谈针线,还有几个小姑娘特别爱听张采云说山里的趣事。

有两个年纪更小一点的,连蔓儿干脆拿了自己那匣子羊子儿出来,让两个小姑娘抓羊子儿玩。

“蔓儿,戏啥时候开唱?”张采云偷空过来,小声问连蔓儿道。

张采云爱热闹,这是想着一会出去听戏去。外面戏台前搭了棚子,前两排的位置都留了出来,已经安设了桌椅,就是备着院子里有客人要去凑热闹的。

“得等开席了,那边才开唱那”

连蔓儿的话还没说完,就听见外面锣鼓齐鸣。

第八百一十章看戏

这边秧歌队进村子里去了,那边戏台上就有一班扮好的小戏出来,翻跟头、打把势,伴着锣鼓点,格外热闹,不时赢得喝彩声一片。这也是暖场的,而且这样热闹暖场的剧目,最得下面的观众喜欢。

因为秧歌走了,戏台上的戏还得工夫才会开唱,因此,连蔓儿等众人就有很多陆续地回后院屋子里去坐着了。

秧歌队进了村子里,很快就在老宅的大门口停了下来。一阵激烈的锣鼓点子,秧歌队里的艺人都拿出了看家的本事,扭的格外精彩。

老宅的大门这个时候才缓缓地打开,里面探出两只小脑袋,一个是六郎,一个是连芽儿,这两个孩子,是被打发来开门的。

毕竟是小孩子,喜欢的就是这样的热闹。六郎和连叶儿开了门,就忘了回去,就挨着门站着,呆呆地看着外面的秧歌。

老宅的院子里,静悄悄的。

连老爷子和周氏都没出来,不仅他们没出来,还将老宅的其他人也都禁在了屋子里。不过这样的热闹,不让人看是不可能的。连守义、何氏、甚至蒋氏带了大妞妞都趴在窗户边或者门边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