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凹撞慷樱趺醋榻ǎ �
王平摇头回答:“政委你想得太复杂了~”
“这只是装甲汽车,又不是坦克,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困难。”
“只要有司机,有机枪手,装甲车就能迅速形成战斗力!”
“所以,我决定,成立装甲连,下辖两个排,一个直属班……每个排下辖两个班,每个班装备一辆装甲汽车,直属班也装备一辆,总共五辆装甲汽车!等我们以后从鬼子手里再缴获了装甲车,直接补充装甲连,直到装甲车达到十辆!”
“我同意!”曾经和鬼子装甲汽车交过手的钟成功想没想就赞同道。
然后一脸兴奋叫道:“有了装甲连,以后再碰到硬骨头,直接让他们上。”
“到时候,再厉害的鬼子都会被我们砍瓜切菜一样消灭!”
王平笑而不语,尽管鬼子装备的九二式装甲车自己一点也看不上,但在中国战场上,它绝对可以称得上重武器。这么厉害的装备,王平可不会轻易拿出来。
在他看来,装甲连和骑兵营,山炮营一样,都是新一团今后对付日伪军重兵围剿的杀手锏。
轻易不动用,但是,真正用到的时候,肯定要给敌人以毁灭性打击。
犹豫了几秒钟后,王平继续命令道。
“我记得,第二次劫军列,因为军列没有没有脱轨那么严重,我们一共缴获四挺高射机枪!这一次,军列脱轨侧翻严重一些,只缴获了两挺,剩下两挺被摧毁了!”
“可就算如此,我们手里也有六挺高射机枪,还有超过两万发机枪子弹。”
“这么好的武器,我们不能浪费,把它们堆在仓库生锈。”
“我决定,成立组建新一团直属防空连,下辖两个排,每个排三个机枪班,每班装备一挺高射机枪,总共六挺高射机枪!”
“还有一件事我要再强调一下,我们的新兵营,炮兵营,骑兵营,还有准备成立的装甲连,防空连,都是我们因为速腾将来对付鬼子的杀手锏。所以,任何人都不能把几支部队的情况泄露出去。”
“剩下就是训练,这些部队必须要根据地伸出秘密训练,不能被小鬼子察觉到。”
“平时不出手则已,一出手我要要重创小鬼子,要他们的命!”
新一团一营驻地所在村子,每天早晨,一营就会燃着村子进行拉练训练。
看到部队全副武装在村子周围跑步,村子里好多年轻人都对这样的生活羡慕不已。
因为,每一个年轻人内心中都有一团火正。而一营每天的训练,正好把他们这一团火给点燃。
让人羡慕的训练,还没每天隔老远都能闻到的三顿饭香。面对八路军立在驻地门口的招兵牌子,好多人都想走进去,穿上八路军军装,也成为一名打鬼子的八路军战士。
可是,这样的想法一提出来就被家人毫不犹豫拒绝了。
“不行,当兵太危险了……你没看到八路军每次打鬼子回来都会少一些人。那些人都死在战场上了,我可不想你年纪轻轻就死在鬼子手里!”面对二儿子再一次提出来的当兵请求,母亲想没想就拒绝道,而且说着眼泪就冒了出来。
父亲则皱着眉头没有说话。
这一次,二儿子似乎是铁了心要参加八路军,盯着父亲追问道:“爸……八路军是打鬼子的队伍,就算参加八路军后,真的死在了战场上,我也是英雄,心甘情愿!”
“而且我们家里的粮食被鬼子抢走一半后,剩下的粮食根本不够吃到明年秋收。我去参加八路军,省出来的粮食说不定还能让你们多撑一个月!”
“而且家里还有大哥,还有三弟,有他们在,就算我死了,也有人给你们养老!”
父亲终于开口了,犹豫了一下回答:“八路军的确是杀鬼子的队伍,这一点我相信!”
“但是,八路军能不能保护我们,以后就留在这里不走了,谁也不知道。如果哪一天八路军又跟上次一样跑了,这里再被鬼子占领,那我们全家都回被鬼子抓起来,甚至是杀掉!”
上一次新一团兵败推进大山后日伪军对老百姓的报复实在是太狠了,一幕幕惨烈的画面,不时出现在父亲脑子里,让副手对自己孩子参加八路军充满了顾忌。
二儿子脸色一下子变得黯然起来,但他并没有放弃,犹豫了一下反问道:“也就是说,只要八路军以后不跑了,能保护我们,你就让我参加八路军!”
父亲没有说话,但沉默是最好的回答,他同意了!
今天第一更送到!求收藏!求订阅!求月票!
第八百零二章 知恩图报!(第二更!)
为了能当上八路军,老二黄勇每天都会在一营招兵处呆上一个小时,然后把八路军打了胜仗的消息带回家,告诉父亲,八路军又在哪里打了胜仗,以后肯定会留在这里,保护大家,不走了。
一次又一次新一团在外面打胜仗的好消息被黄勇带回家后,副手反对的声音终于小了不少。
“父亲,娘,招兵那里刚刚出了公告,上次我们家不是被鬼子抢走了三百斤粮食吗,现在八路军决定用他们从鬼子手里抢回来的粮食补给我们,让我们现在就去领粮食!”黄勇今天一回家就激动叫道。
“不可能!”这是父亲的第一想法。
粮食已经被鬼子抢走了,而且八路军又不随便摊派粮食,连自己军粮都不够,怎么可能有粮食补偿给大家。
虽然当时八路军对大家许诺,保证大家粮食的安全,鬼子抢走多少八路军就还回来多少,但并没有多少人当回事。
毕竟,鬼子这两年都会从大家手里抢走大量粮食,数量比今年还要多,大家已经习以为常了。
看到父亲不相信,黄勇继续说道:“真的,公告是招兵处一个军官念给我听的,我没有听错一句话!”
“而且我回来的时候,已经看到有人去领粮食了……”
话刚说完,门外就响起了一阵非常热闹的吵闹声。
不远处的村口,几个熟悉的村民,每个人肩膀上都扛着一个粮袋。
“看到了吧?那是老张家,他们家也被抢走了近三百斤粮食,背回来的粮食就算没有三百斤也差不了多少!”黄勇非常肯定回答。
“走,现在就去村口!”父亲终于坐不住了,马上做出决定。
走到门口的时候扭头对房屋里面喊道:“老大,老三,还有老二你们都跟我过去。我们也有三百斤粮食!”
八路军招兵处,几个人赶到的时候,那里已经排起了长队!
没多长时间,就落到黄勇一家了。
“黄忠成,你们被鬼子摊派了三百斤粮食。因为你们是佃户,没有自己的土地,按照我们八路军的公粮政策,不需要摊派公粮。所以,三百斤粮食,全部补偿你们!”站在桌子后面的一个八路军干部笑着说道。
然后就拿了一张收条递给黄忠成:“这是收条,你收好,现在就可以到旁边领三百斤粮食!”
“谢谢八路军,谢谢同志!”黄忠成就差给八路军跪下了,一脸兴奋回答。
因为是佃户,今年一家的收成加起来都只有六百斤粮食。
全家六口人,每个人本来就只能分到一百斤粮食,就算省吃俭用也维持不到来年秋收。黄忠成已经做好了全家吃半年野菜,或者是到城里去做苦力挣口粮的准备。
可就算如此,鬼子还硬生生从他们手里抢走了三百斤粮食。
全家六口人一年时间吃三百斤粮食,再怎么省都不够。所以,从粮食被鬼子抢走开始,黄忠成就没有笑过,每天都皱着眉头思考,怎么让家人熬过接下来一年时间不饿死!
现在,有了八路军补偿给自己的三百斤粮食,黄忠成一下子就看到了希望,让家人活下去的希望。
特别是看到三百斤粮食的那一刻,黄忠成对八路军的感谢,绝对是发自内心的。
因为这三百斤粮食,很可能就是关键时刻让家人不至于饿死的救命粮食。
而就在这一瞬间,黄忠成脑子里冒出一个非常大胆的想法,把二儿子送到八路军打鬼子,报恩!
就在村口打谷场聚集的老百姓越来越多,村子里的百姓几乎倾巢而出的时候,一个八路军干部忽然跳上大家面前的桌子,然后告诉大家一个让所有佃户都喜极而泣的好消息。
分田,村子里从汉奸手里没收的五百多亩良田,全部无偿分给村子里没有土地的佃户。
不仅如此,八路军打算开垦村子周围近三千亩荒地和坡地,把它们开垦成良田,然后免费分给大家,保证村子里每个青壮都有五亩地!
“同志,那些土地真的不要钱,免费分给我们!”一个佃户瞪着一双不相信的眼睛盯着面前八路军问道。
“不要钱,我们八路军说话算话,一共五百六十多亩良田,全部分下去!”
“有土地了,我们张家终于有土地了!”刚才说话的中年人直接跪在八路军面前,因为太高兴,哭着说道。
打谷场上,好多没有土地的佃户都是同样的表情,对八路军感激涕零。
黄忠成也一样,被旁边的八路军拉起来后,马上问了一个刚才想问但又不好意思问的问题。
“同志,你刚才说,两天后你们会组织大家开垦周围的荒地和坡地,开垦一亩地给十斤粮食的补偿,到时候,这些土地也无偿分给大家!”
“不错!”八路军干部肯定道。
“不仅每一亩地有十斤粮食的补偿,为了鼓励大家多开垦土地,每开垦完成一亩地,还可以从我们手里领到五个白面馒头,让大家有劲开荒!”
“我现在就报名!”黄忠成想没想就接口道。
虽然是农民,但脑子并不糊涂,家里面加上自己一共有四个壮劳力,加加班辛苦一下,一天开垦两亩地肯定没有问题。
村子八路军刚才说了,村子周围整整有三千多亩荒地可以开垦。
只要速度快,自己家的开垦速度肯定会比别人快。如果这样的好事能维持一个月时间,那全家就能开垦出六十亩地,那就是六百斤粮食和三百个平时过年都舍不得吃的白面馒头。
有了八路军给的白面馒头,一个月下来,全家的口粮至少可以剩下一百斤,这就意味着家里可以净赚七百斤粮食。
到时候,全家人不需要吃野菜,光吃粮食就可以撑到来年秋收。
对面的八路军干部并不清楚黄忠成此时此刻内心的复杂想法,直接解释道:“不用报名,两天后的早上,大家只要带上工具但这里集中就好了,会有人安排大家到哪里开垦土地!”
“只要大家开垦出来一亩地,拿到我们战士开出来的收条,就可以在这里领十斤粮食和五个馒头!”
回到家,黄忠成就当着所有家人的面做出决定:“老二,我决定,同意你加入八路军!”
“老三,你也成年了,村里不是在组织民兵队吗,你明天就去报名!”
“孩子他爹,你疯了。参加八路军,死在战场上怎么办?我不同意!”母亲下意识反驳道。
“参加八路军,不仅仅是保家卫国,更是保护我们自己,保护八路军即将分给我们的土地!所以,家里必须出一个人去参加八路军,报答八路军。既然老二那么想去当八路军,那就让他去!”黄忠成一脸严肃回答,话语中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
保家卫国的大道理他不懂,但知恩图报的道理他清楚,更加清楚参加八路军其实就是保护自己,保护家人!
今天第二更送到!求收藏!求订阅!求月票!
第八百零三章 趁机扩张(第一更!)
同样的事情发生在根据地每一个村子。
一袋袋粮食被领回家,一块块良田归为己有,整个根据地都沸腾了,所有人都对新一团感恩戴德。
两天前还是冷清的招兵处,一下子就变得热闹起来。
三泉镇新一团团部,政委和参谋长两个人一起出现在作战室,一脸笑容。
一看到王平,负责招兵的政委就激动报告道:“团长,根据地老百姓的积极性太高了!别的地方我不知道,光三泉镇附近几个村子,两天时间就招到了173个新兵!”
“按照这个速度,几天以后,远一点村子也分田分粮完成后,还会有更多的老百姓过来加入我们八路军!”
“我估算了一下,四个镇子全部加起来,我们至少可以招到一千五到两千新兵!”
王平很满意回答:“不错,这样的话,我们新一团就又满编了!”
然后话锋一转,继续说道:“不过,这样一来,我们根据地的兵源就差不多枯竭了。继续在这里招兵,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