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南国江山-第1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荆襄之地目前的诸多藩镇中,较为强大的分别是荆南节度使成,武安节度使马殷,以及武贞节度使雷彦威。

    而这三个藩镇里,以江陵为中心的成实力又是其中最强的。他麾下有雄兵十余万,良将众多,曾经与蜀王王建为了东川而发生过激烈的战争,直到如今东川都还控制在他的手中。

    不过成最得意的却是他的水军,各种战舰上千,其中很多都是新造的巨型战船。在很早以前成就有沿江顺流而下与淮南一决雌雄的想法,所以在接到朱全忠的传令后,他立即派人去另外几个藩镇处寻求结盟,最终和雷彦威、马殷二人达成盟约,一同出兵。

    于是兴致勃勃的成迫不及待的便尽起十万大军,乘坐水师巨舰东进与李神福交战。

    他却不知道,就在他起兵东进后不久,他的两个盟友就已经联手将他给卖了。

    雷彦威、马殷都不是什么善茬,其中雷彦威是标准的土匪出身,在武陵专门打家劫舍起的家,而马殷则是孙儒军的旧部。

    这两家都与成交战多年,多有仇怨,这次成起兵东进后,后方难免有些空虚。雷彦威、马殷二人见到机会后立即结盟,准备派出军队对江陵发起突袭。

    七月中旬,青州那边首先传来捷报,王茂章率军在青州城外大败朱友宁。

    与杨渥当初分析的一样,朱友宁的军队看上去气势如虹,但实际上却早就是强弩之末了。

    王茂章到了青州后,在城外安下营寨,而王师范也派人出城设下营寨,与王茂章成掎角之势。

    朱友宁见王茂章大军严整,气象森严,而一旁的青州兵情况就差了许多,于是决定先攻青州军的大营。

    朱友命不断猛攻,打得青州军节节败退,王师范多次请王茂章发兵救援,却都被他给拒绝了。

    第二天,王茂章估计大战了一整天的朱友宁军队到了这时候应该彻底疲惫了,于是发兵急攻,果然大败敌军。朱友宁本人因为坐骑失蹄,坠下马来而被杀死。

    王茂章于是率领两家联军在后面一路追杀,最终在米河河畔追上敌军,一番大战后,再次大胜,共斩杀敌军数以万计。

    消息传到广陵后,节度使府一片欢呼。而当初那些听说过杨渥对战局分析的人这时候也对杨渥拜服起来。

    又过了几天,李神福那边也传来捷报。

    成率军东进后,李神福也得知消息,于是率领水军前来交战,双方在在洞庭湖的君山遭遇。

    李神福亲自乘坐小船前去观看敌军阵势,发现成军的战舰虽然数量众多,声势浩大,但他们阵型不整,前后难以相顾,于是决定发兵急攻。

    当天,朱思与李神福的部将杨成一同率领八千余人发起猛攻,以火攻之法大败成军。

    而与此同时,雷彦威和马殷的联军突袭了成的老巢江陵,在大肆劫掠一番后将这座繁华的荆襄重镇付之一炬。

    得到消息的成最终在绝望中投湖自尽。而他麾下的十万大军也就此全军覆没。

    至此,荆襄的局势随着曾经的荆襄最强藩镇的覆灭而为之大变,而马殷这个之前实力并不算强的势力也因为在此过程中的趁火打劫而实力大增,后来成为淮南的劲敌。

    同时,两场大战的胜利也节度使府的权威推向极致,淮南内部的情况也为之发生改变。

第二百一十章 军队整编

    接连传来的捷报让淮南上下欢欣鼓舞,不过杨渥对这些却是早就有所预料,与历史上发生的并没有多大变化,所以他并不感到有多兴奋。

    青州那边,王茂章虽然与历史上一样大败朱友宁,但随着朱全忠得知消息后亲自率领二十万大军前来征讨,使得双方实力差距拉得太大,王茂章再怎么能打也不可能产生奇迹,所以最终的失败依旧不可避免。

    而李神福那边,随着成迅速败亡,荆襄原本的势力平衡被彻底打破,原本实力较弱的几个藩镇将会展开角逐。而如今淮南的势力还不能投放到那里去,只能看着当地势力的角逐。而按照历史的发展,最终崛起的应该还是马殷。

    杨渥不知道成若是不亡的话对淮南是不是会更好些,但他知道,马殷的崛起却是对淮南最不利的局面。历史上,淮南最终未能统一南方,就是在钱和马殷这两处地方碰了壁。

    与钱一样,马殷也是一心保境安民,他建立的楚国虽然进取不足,但自保却足够了,直到数十年后马殷离世,他的几个儿子为了争权内发生内乱,南唐才趁机灭了楚国,不过没多久又被马楚的残余势力给赶了出来。

    所以按照目前的情况来看,南方的整体局势并没有发生大的偏差,淮南的主要敌人应该还是钱和马殷这两家。

    当然,并不是说这两个捷报就没有什么好处,在李神福那边,随着成的败亡,杜洪的援军也就只有朱全忠派来的那支一万人的杂牌军,杨渥相信,以李神福的能力应该足够对付他。而一旦鄂州落入淮南手中,淮南就在长江上游得到了一个重要的门户,依托这里,淮南才能做到进可攻退可守;再加上已经经营多年的淮北重镇寿州,淮南在战略安全上可以得到初步的保证。

    而在王茂章那边,随着朱全忠的亲自上阵,他的主力也将彻底被王师范牵制住,也就是说,从现在开始直到王师范被彻底消灭,杨渥将有足够的时间来完成内部的整合。

    所以在捷报传来的第二天,杨渥便趁机公布了军队整编的具体计划,准备对全军进行调整。

    按照计划上说的,杨渥将会派一批人前往各地对目前的淮南军队展开选拔,将那些精锐士兵挑选出来进行整合。为了配合选拔,杨渥专门制定了选拔标准,对士兵的年龄、身体状况、力量、武艺等等都做了规定,凡是年龄太小或者太老的,身体有残疾的,身高太矮的,力量不够的,武艺不熟的,射箭的准头太差的等等,只要是不符合标准的,都会编入州兵;而符合标准的精锐则会重新整编,按照军…师…卫…都…营的编制进行编组。

    计划一出炉便引起轩然大波,许多将领当即便跳出来表示反对,其激烈程度比之前徐温上书提出要搞军政分离时还要大。

    这些反对者们大肆攻击着这份整编计划,有的认为如今正是战时,军队不宜作出太大调整,以免影响前线将士们的士气;有的认为杨渥的整编计划提出得太过草率,之前都没有和大家商量过;还有的干脆就在具体细节上做文章,专门寻找计划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不过在众多反对者的声音中,也有许多支持的声音,而且这些支持者大多都是军中能力较强,功劳较多的将领。

    对于这些人来说,都想建功立业,就必须有一支更加强大的军队,杨渥的整编计划毫无疑问就能让淮南军队战斗力变得更强。

    而那些反对者之所以反对,并不是说他们就看不到整编计划将会带来的好处,不过这些人或者是能力缺乏,依靠混资历得以提拔的,或者干脆就是降将出身,考虑到当时的具体局势才让他们担任高位。这些人早已失去了进取之意,只想着就这样得过且过下去,加上他们大多与杨渥没什么交情,所以担心整编之后会将他们手中的军队给整没了,自然会反对。

    不过相对来说,支持整编计划的都是军中的一些实权将领,比如在广陵的秦裴、李德诚等,以及远在外地的台、李承嗣、王绾、张训、李简等人,甚至连远在军前的李神福在得知消息后也立即上了奏章表示欢迎。这些将领实际上早就觉得如今淮南的军制有不少问题了,严重影响了军队的战斗力,所以在得知消息后都选择了支持。

    而在反对者那边虽然反对的声音很大,但真正拿得出手的将领却一个都没有,自然没法与支持者一方相对抗。

    而接下来杨渥又趁机宣布将会成立枢密院和统兵司这两个衙门,那些不再负责领兵的将领可以安置到这两个衙门中去。

    有了这个安排,那些反对者的声音进一步弱了下去,最终在那些军中实权人物的大力支持下,军队整编的计划被通过了,唯一存在疑点需要讨论的地方就是,按照的杨渥的选拔标准,只怕淮南军队能够通过考核的连一半都不到,需要降低标准。

    对此杨渥的对策是制定一高一低两个标准,只要能通过较低的那个标准的士兵,就可以进入整编后的新军,称为正兵;而能通过较高标准的士兵则被称为上等兵,享受比正兵更高的待遇。

    当然,所谓的低标准也只是相对于较高标准而言的,实际上并不算低,杨渥估计最后能通过低标准的士兵数量或许只有六成左右。也就是说整个淮南军队大约有二十万,最终能够通过选拔,编入新军的兵力或许只有十二万人左右;剩下的八万人,尚可一用的将被编入州兵,在地方各州担任守卫工作;而那些老弱病残较为严重的就只能退役了。

    不久,那些前往各地负责选拔士兵的使者开始离开广陵,军队整编的事情正式开始。

    而淮南上下除了继续议论尚未有定论的军政分离之策外,整编后的军队各级将领人选也成了大家议论的重点。

    同样与前些日子徐温上书时的风平浪静不同,这一次在各级将领的人选上,众人表现的非常积极,而节度使府也变得车水马龙起来,整天都是前来拜访的将领们;也只有像台、秦裴等这些资历、威望、功劳等样样不缺,又与杨渥关系亲近的将领还能稳坐钓鱼台。

第二百一十一章 将领安排

    这天上午,刚送走了几个前来打探情况的将领后,杨渥不由得对身旁的高勖苦笑道:“这都是今天的第五批了,再这么下去,咱们还要不要办公事了?”

    高勖今天有空闲,占城稻的试种已经走上了正规,他也能将更多经历放到政务上来,这些日子的具体事物都是他在办。

    “这也正常,关系到他们的切身利益嘛,能不着急吗?不过,这人事安排上世子殿下心中可有数了吗?大王又是怎么考虑的?”

    一旁,骆知祥、崔肃等其他几个杨渥的亲信听了高勖的问题也非常好奇的看着他。

    像这种将领安排的事情何等重大,根本不能假手他人,必须自己亲自把握。

    历史上,赵匡胤为何能掌握禁军发动陈桥兵变?他起家的本钱还不就是当初后周世宗柴荣让他整顿禁军时,许多后来的大将都是他发现和推荐上来的吗?

    所以这次军队军队整编的具体人事安排都是杨渥亲自安排,连高勖等人都不是很清楚。

    ?“父亲那边只给了我一个名单,其他的都让我安排了。”杨渥笑道。

    杨行密对他的信任可以说是自古少见的。虽然他们是父子,但历史上父子反目的事情还少了吗?

    而且,他还是确定了的继承人,历史上的那些储君们实际上许多人在真正接班前都是小心低调的过日子,不仅他们的其他兄弟们可能会觊觎他的位置,而且即便是他们的父亲对他们往往也是小心提防着。

    而这一切在杨渥这里都有不同,他不仅没有什么竞争对手,而且他父亲对他也非常满意,不仅没有提防他,反而在大力支持,连这种将领安排也只是给了个名单就让他去安排了。

    “具体安排目前已经有了大致的考虑,到时候你们自然就知道了。”杨渥笑了笑,却是没有透漏出半点风声。

    他看了看下方有些失望的秦裴、范思从等人,不由笑道:“其他人担心紧张也就罢了,你们几个有什么好担心的?难道我还会亏待你们不成?”

    秦裴等人相互对视一眼,不由得有些不好意思。虽然知道杨渥不会亏待他们,但心中难免会患得患失,这也是人之常情。

    倒是侯瓒满不在乎,他知道不管怎么整编,他手下能指挥的骑兵也就那么点,没办法,淮南缺马。

    不过侯瓒本来就是个很纯粹的人,一心只想打仗,对其他事情反而不怎么看重,所以这时候反而能够坦然自处。

    见其他几人神情,侯瓒笑道:“殿下,其他人的安排也就罢了,我看您还是将对秦将军几人的安排给大家透露一下吧,不然大家怎么安心工作呢?”

    杨渥心中一动,知道侯瓒说的是实情,也就开口道:“好吧,那我就说说对你们几个的安排吧,大家心中有数就好,不要外传。”

    秦裴等人精神一震,连忙保证不会外传。杨渥这才说道:“这次整编,最后大概会有六个军,十二万人。六个军的都督,目前考虑的是李神福,李承嗣,台,周本,王茂章,以及我本人!”

    六个都督里面,台和李神福代表的是淮南功勋老将,李承嗣代表的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