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到了老农的这个举动,王川心里九成九的肯定了,这个老农应该是真的没有见过什么大世面,他之所以口渴却不喝茶,是害怕弄坏了这么精致的盖碗,看来这个人的的确确是过了不少的苦日子。
不过多年的谨慎却没有让王川放下心中的警惕,越是这个时候,自己就越有可能上当,不然的话,也不会有那么多很有经验的同行都被打过眼了。如果这真是这个老农做的扣,那么他的演技也太过于逼真了,竟然连口渴都不喝水的这种细节都能表现的这样让人信服。
但是在询问过老农想要卖的价钱之后,王川终于憋不住了。脸上露出了笑容,之后一发不可收拾,王川哈哈的大笑起来。五万块,这个老农只想把这个陶罐卖五万块,而且他连这个盒子都不要了,一起送给王川。
看到王川哈哈大笑之后,这个老农表现得更加局促了,然后便小声地跟王川说道,这个陶罐上有几处破损的地方,要是实在不行,三万块钱他也卖。
这个时候,王川的心里真的是乐开了花,想不到会有人用一个至少值50万的漆盒,装着一个5万块钱的陶罐,然后他卖的竟然仅仅是这个陶罐,还卖一赠一的把这个50万的漆盒也一并送了过来。而且竟然还自己往下压价,这可真是太有意思了。
想到这里,王川激动地拍了拍这个老农的肩膀,告诉他,五万块,就五万块,当场就点现钞给你。王川赶紧把那个盖碗端到了千恩万谢的老农的面前,让老农喝,并且告诉老农这个盖碗儿送给他了。
老农喜出望外,他可能是第一次见到这么精美的瓷器,端着盖碗儿小心翼翼的把碗中的茶汤一饮而尽,王川赶紧把服务人员招呼了过来,快,快给大爷添水!
第146章 秦亮
送走了那位老农之后,王川赶紧把会客室的门锁了起来,然后把这个漆盒和陶罐儿拿了起来,仔细的端详着。
通常来讲,如果这个买卖王川要是上档的话,那么现在就是他发现自己上当的时候。因为这个时候,交易已经达成,而且没有了外人在,没有了外界的干扰,他才会静下心来,才能仔细的看出其中的破绽,这个时候也是王川最紧张的时候。
他之所以紧张,并不是因为害怕上当,区区五万块钱,王川根本就不放在眼里。他之所以紧张,是因为他觉得这个漆盒可能真的是实打实的好货色。
强压下了心里的激动,王川最先拿起来的是那个三彩陶罐。这个陶罐应该是个唐代的东西,属于唐三彩的范畴。唐朝时期陶瓷业飞速发展,尤其是贞观之治以后,国力强盛,厚葬之风日盛,加上当时官员的**,不顾官府的明文规定,随意的增加随葬品的数量。所以唐三彩当时在中原地区迅速的发展和兴起。
也正是因为唐三彩是一种陪葬品,所以国人长久以来对这些东西避而远之,认为它们很不吉利,就算是再精美的唐三彩,在他们的眼中也值不了几个钱。因为这个原因,大量的唐三彩的精品以极低的价格流失到了海外,直到近几十年来,国人才慢慢的转变对唐三彩的观念,唐三彩迎来了收藏的盛世,收藏的价格也是逐年攀升。
正是因为王川对唐三彩很了解,所以他才发现了这个陶罐儿的不对劲的地方。这个陶罐的样式并不属于传统的唐三彩器皿的范畴。唐三彩以马、骆驼、仕女、乐伎俑、枕头和万年罐儿,也就是骨灰盒等等居多,但全都是随葬品,而面前的这个陶罐儿的大小和样式,明显是一种日用陶罐。
难道自己真的打眼了吗?王川更加仔细的看着这个陶罐。唐三彩是在陶器的外面刷上彩色釉,这些釉有黄、绿、白、褐、蓝、黑等颜色,以黄、绿、白三色居多,所以人们习惯称之为唐三彩。
而王川手里的这个陶罐,是由黄、绿、黑三色组成的,不管是从釉面还是器皿上的包浆来看,这个都应该是唐朝时期的东西。
虽然这个陶罐的罐口有一处磕碰掉了,并且罐身上的两只耳也掉了一只,但是丝毫不影响它的精美。这个陶罐因为残破了,所以价值大打折扣,但是在行家眼里,也值个万儿八千的,要是卖给一些不懂行的,或者是参加拍卖的话,卖个三五万块钱绝对不是问题。只是王川现在弄不懂,这个陶罐儿到底是不是唐三彩的。
抱着这个疑问,他又拿起了那个漆盒,仔细的看着。这一看,王川的心里可真的是乐开了花,这个漆盒是一个檀木盒子,在盒子的外面刷了几层底漆,在底漆外面刷了二十多道红漆,红漆的外面又刷了二十多道的黑漆,然后再在黑漆的外面进行雕刻。
漆器的制作是最费时费工的,每一遍漆刷完之后,都要等它干透了才能刷下一道漆。而且漆器的制作也非常的考究雕刻的手法,刻刀下刀不能太浅,也不能太深。太深的话,又会连红漆一起雕刻掉了。
太浅的话,刮掉了外面的黑漆之后,漏不出来里面的红漆,要是再次下刀,雕刻的曲线就不那么精美了,正所谓漆器不二刀,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而王川手里的这个漆盒,把盖子盖上之后,盖子与盒体完美的衔接在了一起,整个漆盒器形周正,雕刻精美,保存的也比较好,如果这个漆盒的体积再大一些,那么真的可以说是堪称国宝级的收藏品了。
王川这个时候的心情大好,之前本以为这个漆盒能值个50多万,可是此时仔仔细细的看完之后,王川断定,这个漆盒至少能够值80万。如果参加拍卖的话,卖到200万不成问题,其实收藏到了王川的这个级别,他已经不在乎赚了多少钱,而是看到了精美的东西,真的打心里高兴。
压制不住心中的喜悦,王川这个时候想起了秦亮,秦亮是王川的至交好友,也是一个收藏家,同时他也是这个拍卖行暗中的股东之一。据王川了解,秦亮是吃臭人出身,后来发了家之后便转为玩收藏。凡是干古玩这一行的,哪个老板不认识几个吃臭人。
市面上绝大多数精美的古玩,尤其是陶瓷类的收藏品,大多是靠这些盗墓的人从墓中带出来的。真正的瓷器,手把手的一代代相传,传到现在品相还完好的又能有几个。瓷器本来就易碎,加上这么多年战火纷纷,现在市面上绝大多数保存完好的瓷器,都是从墓中发掘挖出来的。
想要收古玩,你不认识几个干盗墓的,根本就收不上来东西,真正能够从民间收上来的古玩没有几件,就算你收上来了,现在的人也都不傻,大多要的也是天价,没什么赚头,像老农那样的实在人真的是太少了。
秦亮洗手之后,便做起了倒卖盗墓文物的中介人,一头联系着上家,一头跟下面的吃臭人联系,干起了中间做差价的买卖。
时间一长,秦亮和王川两个人相处的还不错,就像是至交好友一般。秦亮收上来什么货,大多是先让王川挑选。同时,王川如果想收什么东西,也会给秦亮比较高的中介费。后来当王川的这家拍卖行扩大的时候,秦亮便以暗股的身份加入了进来。
王川赶紧给秦亮打电话,说他收到了好东西,同时有个看不明白的东西,希望他能过来给掌掌眼。但凡玩收藏的人都是如此,得到了好东西,都希望与好友分享,炫耀是一方面,听着别人的夸奖,满足自己心中的虚荣心占了很大一部分原因。
同时,王川也希望秦亮帮他看看这个陶罐,虽然这个陶罐不值什么钱,但是他也想把这个陶罐的来历弄明白。毕竟这些都是古玩类的知识,这次多了一分经验,下次就有可能多看到一个真东西,或者是少上一次档。
秦亮接了王川的电话也很诧异,什么东西连王川都看不懂,他也很好奇,而且能让王川说是好东西的,应该都差不到哪里去,所以他便急忙赶了过来。
第147章 渤海古国
秦亮不愧是见多识广,拿到了陶罐和漆盒之后,左右对照的看了一会儿,他便说出了这个陶罐和这个漆盒的来历。
“这个陶罐和漆盒应该是属于渤海古国的物品。”秦亮很肯定的说道。
秦亮的话就像一把小刀,捅破了王川心中的那层窗户纸,其实王川知道渤海古国的事情,只不过他没有往那方面想,而是非得把这个陶罐往唐三彩上靠,正所谓当局者迷,他才没有想到这个层面。
渤海国初步建成于公元698年,初名为“震”,以渤海为号,渤海的意思便是指的广阔的海洋,是族建立的政权。后来在762年,唐朝诏令将渤海升格为国,称之为渤海国。
公元926年,渤海国被契丹国所灭,历时229年。渤海国范围广大,包括了今天的东北地区,东朝半岛东北部,以及远东的一部分地区,与唐朝和日本等周边地区均有深远的文化往来。
据传,渤海国文化发达,但是其传世文献淹没殆尽,遗留下来的记载很少,只有唐朝的文献和日本的一些文献中有少量对这个国家的记载,许多关于渤海国的问题都难以解决,成为了永久的不解之谜。渤海国是一个谜一般的古国。
因为渤海国与唐朝有着很深的渊源,所以他受汉族文化影响深远,唐朝的唐三彩技术传到了渤海国之后,他们并不用这种工艺制作冥器,反而是制作日用器,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这个三彩陶罐的形制不是陪葬器的常见器型,而是日用陶瓷了。
想通了这一点,王传一拍脑门儿,恍然大悟,还是秦亮见多识广。王川记得他曾经在一次拍卖会上,见到过一个渤海国的三彩熏炉,只不过因为他当时以并不喜欢这个熏炉的风格,所以也没在意,现在想起来,这个三彩熏炉也是三彩的日用陶瓷。
这个陶罐其实并没有什么看头,解决了王川心中的疑问之后,两个人便仔细地欣赏起这个漆盒来。这个漆盒黑红相间,雕刻的花纹下面均露出了红漆,雕工精湛,美轮美奂。同时整个漆盒的边缘部分都被刷上了金漆,显然档次很高,就算在当时,这个东西也只有皇族才能用得起。
因为知道了这个漆盒的具体的朝代,那么两个人就可以利用那个时期的文化来具体的分析这个漆盒。这一点在考古上来讲非常的重要,同样的一个物品在不同的时代当中,他所被使用的人群是不同的,历史价值和意义也就不同。
有了渤海国这个背景,这个漆盒的价值就更显珍贵了。两个人更加细致地研究的时候,秦亮竟然在这个漆盒中发现了一个很隐秘的夹层,这个夹层设计的非常隐蔽,如果不是秦亮曾经遇到过一个这样的盒子,那么两个人是决然发现不了的。
这个发现让两个人欣喜若狂,这么珍贵的宝盒中间藏着的东西,一定会更为珍贵。盒子的夹层里面藏着一张羊皮纸,虽然经历了1400多年的沧桑,但是这张羊皮纸保存的很完好,上面的字迹也很清晰,估计羊皮纸藏在这个盒子当中,始终没有被人发现,没被取出来过,所以并没有遭到破坏。
羊皮纸上是用唐朝的汉字写着的一段记载。对于两个人来讲,这些汉字显然没有什么难度,不一会儿的功夫,两个人就翻译完毕。这张羊皮纸上记录的,竟然是一处渤海国的藏宝地宫。
公元900年左右,渤海古国处于了分崩离析的危机之中,阶级矛盾十分尖锐,这也给窥伺已久的强邻契丹国以可乘之机。公元925年末,契丹皇帝耶律阿保机率大军亲征渤海国,次年春攻陷上京龙泉府,渤海国灭亡。
就在渤海国灭亡的前十几年,动乱的年代当中,一位渤海国的大将军奉命押送了大量的珍宝,进到了一处隐秘的地宫当中。这个地宫本来是给渤海国当时的国王修建的陵墓,可是因为战乱动荡的关系,当时这位渤海国的国王便把他全部的家当,都藏进了这个地宫当中。
因为他已经知道渤海国离被灭国不远了,他准备留着这些财宝,日后东山再起。这名将军押送完毕之后,他们整支部队竟然全部被处死。也是这位将军命大,他被捅了几刀之后掉下山崖,掉入了山崖下的深涧当中,竟然离奇般地活了下来。
虽然这位将军去过一次,可是他也说不出这个地宫具体在什么位置,为了报复渤海国这种残忍的手段,他便把这个故事记录了下来,藏在这只漆盒当中。
据这位将军所书,这个渤海地宫的位置非常的隐蔽,就算是去过几次的人也会迷失在地宫附近的山岭之内。而当时的国王铸造了一枚黄金齿轮,这个齿轮上的图案就是通往这个渤海地宫的地图。
同时,这个齿轮也是进入渤海地宫不可或缺的钥匙,没有了这个齿轮,凭这个地宫的隐蔽程度根本就找不到,就算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