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古代剩女重生记-第10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这么久·欺骗了这么久,一个字也不提。

    一个字也不问!

    要是她像其他女孩,先不管不顾的大哭大闹一场,再背着人咒骂几天。上天可鉴·杜氏与沐天恩绝对不记恨,反而会借着机会慢慢的开导——道歉,也需个台阶,不是吗?长辈有了不是,总不能让他们先开口吧!

    偏俞清瑶什么都藏在肚子里,面上什么也看不出来。

    这时候就看得出小辈同龄人的好了。沐薄言臀部的伤好得七七八八,故意一瘸一拐的来静书斋·顾左右而言他,说了一车的无关话,才扯到正题上来——关于“谎言”。

    “唉,瑶妹妹,你记得那天吗?我告诉馋事情不能只看表面。”

    “其实那时候,你就知道我母亲的下落了吧!”

    “呃……”沐薄言有些羞愧,“你怪我没告诉你?”

    沉默了片刻,俞清瑶摇头·情绪低落,“不怪。这话,换我来·怕是说不出口的。”

    沐薄言立刻拍了大腿,“就是啊!瑶妹妹,就知道你体谅人!我跟爹怎么好开口啊,你一脸孺慕的想跟姑姑见面,我能泼你一头冷水?叫你不要期待了?其实,以前我劝过爹爹,纸包不住火啊,瞒啊瞒,能瞒多久?一旦露了馅,瑶妹妹你跟皓儿都会生气的。可他说·能瞒一天是一天,不要让你们受到坏影响……”

    一时口快,说了不该说的话。

    沐薄言急忙掩住口,眼珠滴溜溜的转。

    片刻,才讨好的笑笑,“妹妹·你不生哥哥的气吧?其实哥哥有口无心,没其他意思······总之,无论发生什么,你是我妹妹,皓儿是我弟弟,这个永远不会改变。”

    良言一句三冬暖。

    甭管这具带有保证的话几分真诚几分假意,俞清瑶听了,还是感觉心头熨贴无比。

    “表哥,我知道你的来意。其实,我根本没有责怪舅舅、舅妈的意思。我来京城一年了,舅舅、舅母待我怎样,我有眼睛,有心,怎么会感觉不到?我相信,他们选择欺骗的本意,是为了我好······”说话是,脑中想起前世,她被陷害闺誉丧尽,舅舅对她的百般维护——那些历历在目的过往,难道都是假的?

    “表哥请放心,我对舅舅、舅母,一如平常,也希望舅舅舅母如平常待我。我便是有要怨、要恨的人,也不可能是舅舅、舅母啊!”

    话说开了,心结也打开了,沐薄言高兴的手舞足蹈。趁处着自在,兄妹两个接着说了不少话。俞清瑶心理藏着事,加上她是女人,天生善于找话题,一会儿昨儿的瓜果十分鲜美,一会儿院子里哪个丫鬟说话爽利,一会儿又哀叹元菲儿天天登门骂她。这样东一榔头西一棒槌,谁也摸不清话中的重点。

    不过,一个时辰后,俞清瑶已经得到她想要的信息了——安庆侯府,与北疆一点来往都没有。连节庆时送些礼品之类,都无!十年来唯一可算是联络的,只有沐天恩读到“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这句诗的时候,心有戚戚,派人送了些棉衣棉袄。

    都说是“天作之合”“喜结良缘”,其实早有苗头······只是,有心人才能看出来啊!似她前世那般糊涂心肠,柔弱单纯的只能被骗得团团转啊!

    既然这样,那让舅父出面,调回父亲的想法,打消了。别管舅父与父亲之间什么恩怨,只凭舅父是母亲的亲哥哥这一点······也必须从其他渠道想办法了!

    可恨,她所认识的,能在朝堂上有一席之地的,都是母亲家的亲戚!父亲的族人,根本说不上话。唯一有资格的,老爷子,要是他想出头,不早出的?何况俞清瑶私心里觉得父亲未必是俞家人,也不指望。

    思来想去,难道,就找不到一个能帮忙,并且愿意帮忙的吗?

    九月十九,是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出家日,信奉佛教的惠太妃到大相国寺祭拜,“正巧”遇见从临州回来的沐天华,见面后,想到早年与沐天华母亲元洁莹相处的日子,忍不住潸然泪下,上演了一部令人动容的“巧遇”戏码。

    当然,这都是给普通老百姓看的。稍微有些地位的·谁不知道沐天华一直呆在京城?这会子是翻身有望,才离了金屋,假装从临州刚刚回来的!可不管怎么说,人家龙椅上那位都没开口·谁愿意得罪堂堂亲王呢?只当不知道罢了。

    惠太妃邀请沐天华到端亲王府上坐了一坐,几个有子女的妃子、稍微受宠的姬妾都过来见了,唯独王妃不曾出面——也不需要她出面了,事情订下,哪管她愿意不愿意?愿意也得接受,不愿意,也得接受!

    这样·沐天华算是堂堂正正的进入京城世家贵妇的视线中。总算她有些廉耻,不肯回到兄长安庆侯府里,否则,将来再从侯府里嫁一回?恐怕她的亲爹沐桦九泉之下不安稳,会从棺材里跳出来骂死她!

    侯府回不得,无须担忧。沐天华嫁妆丰厚,京城房价再高,也不是买不起的。挑了一个幽静院落稍微收拾收拾·住了进去。这院子,刚巧与焦赞的别院毗连,后面一道墙打通·便能自由出入。都到了此刻,是不是能与端王常常相见,反而不是要紧的,以安稳为主,叫人挑不到毛病。

    所以,那道墙迟迟未曾打通。

    反正有梯子,再者,传个话哪里需要翻墙呢!

    沐天华非常欢喜,不像在逍遥别墅有许多事情可以做,她急切的心情需要一个分享·便叫人把女儿俞清瑶从侯府里接来。都说女儿是母亲的贴心小棉袄,看,一见到女儿,她所烦恼的“没有名分”的事情立刻解决了。听端王形容当时女儿的倔犟,她只感叹——女儿那么柔弱,定是拿出所有的勇气吧?可怜的孩子!心理决定·要加倍疼爱女

    可俞清瑶呢,却算计着日子,随着一日日逼近,她的心既痛苦又茫然,恍惚还有一丝轻松。不是她盼着生母去死啊!是真心觉得,母亲不在了,大家的生活都会恢复原状。包括舅舅的,她的,弟弟的,父亲的。以及,端王妃,周芷苓。

    所有人都会感觉无比松快。

    可住了两天,她敏感的发现母亲身边有个医术高明的大夫,问了之后,才知道是戚神医的得意高徒!负责母亲身体状况多年了。以关心母亲的女儿身份,问了下,那位大夫很自信的说,心疾看似严重,重在日常保养。三个医女轮流日夜看护,他也时时刻刻呆在身边,一有不对立刻治疗,加上这些年来沐天华心情舒畅,发病的不多了,他相信活个一二十年没问题……

    这个重大打击,把俞清瑶弄懵了!

    母亲不会死?

    哈哈,她怎么忘了,哄骗亲生儿女长达十年的事情都做得出来,假死遁走,又算的什么!为了一个端王,她身份不要了,多年的教养抛到一边,性命也豁了出去,眼里心理只有一个端王!

    心理的恨……实在无法形容。

    可俞清瑶更想恨自己!为什么她已经看透了母亲的人品,还做出……幼稚的事情来!多好的女儿啊,撺掇母亲和离,使父亲名誉扫地!

    想要把父亲调回北疆的念头,越发强烈了!强烈到她根本看不得沐天华一眼,多看一眼心理饱受折磨!

    舅父救助不得,唯有……舅公了!

    死马且当活马医,不试一试怎么知道呢!纟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tp:呃……其实现实中,萦索不喜欢女主母亲这种为了自己的爱情,抛弃所有的。把幸福建立别人的痛苦之上,还是最亲密的人痛苦之上,太卑鄙了!不过,当年看穷摇剧的时候,不好意思,哭得稀里哗啦的,觉得为什么亲人都不能认同两个人之间最纯美、最真挚的爱情呢!为什么一定要拆散人家呢?太不可理喻,太不通人情鸟!b估计端王与沐天华就是这么想的。他们唯一的错,就是在彼此未婚时不曾竭力争取。

    当然,他们也觉得自己的错可以原谅,不喜原谅,因为当初年纪小麽

一五六章 诗仙,不是吹出来的

    天高秋爽,大雁南飞。入了秋后,秋雨稀稀落落的下了几次,便一日冷似一日了。今年遭了水患,稍微重视名声的人家都捐了钱粮等物,口碑什么暂且不说,至少见面时,挖苦谁家抠门小气、谁家连下人的衣裳都捐了出来等话题,不会少的。至于心内真正八卦端王侧妃一事,反倒呵呵一笑,不敢明面上谈。

    定国公府。

    俞清瑶穿着茜红腊梅遍地金刻丝对襟长绸袄,元清儿一身湖绿遍地缠枝玉兰花刻丝夹绸袄,两人相仿的年纪,由侍女举着水墨荷花的油纸伞,携手在宽而光滑的石板路上慢行。这一幕,淡雅且悠然,可堪入画了。爬满紫藤萝的凉亭后,是她们的目的地——荣华居,国公夫人邓氏的居所。

    “你呀!说什么好!现在才知道搬救星?晚了!谁让你当时脑子糊涂,怎么劝你都不听!罢了罢了,我也不多说,好在祖母、祖父终究是疼你的,你去后,说话婉转些,可别跟我一块似地木呆呆!求两句,说不定能把你留下呢?丑话先说前头,你真留下了,可要记得我的好,得让着我。”

    难得元清儿把要求的话,说得那么理所当然。俞清瑶默不作声,心理暗道,元清儿此人真是奇怪。清高起来,万事不屑一顾,跟凤凰似地;市侩起来,跟市井街头的小丫头“我给你一块糖,你也要给我一块糕”一样,算计得清清楚楚。

    她哪里知道,在旁人眼里,她可比元清儿稀奇一万倍。

    荣华居内,国公府的女眷们簇拥着坐在紫檀钳宝罗汉床上的邓氏,说说笑笑。俞清瑶一进来。气氛不知不觉间变了。具体表现为,长房媳妇翁氏嘴角撇着,眼神飘着。礼数上虽叫人挑不出毛病,但明眼人谁看不出来,她不愿意跟俞清瑶打交道?

    而二房的铁氏则掉了个!嘘寒问暖。热情周到,仿佛俞清瑶是她多年未见的骨肉亲戚,:!缘由?俞清瑶的母亲马上要成端王的侧妃了。又是端王心尖尖上的人,身价可不大涨么!到时候,算是端王的“继女”吧?反正早些交好,没有坏处。至于俞清瑶将来的婚事,又不是她闺女,她操什么心!

    底下下人有消息灵通的,面色也各不相同。随各人的主子。

    邓氏重重咳了一声,至少表面上,大家缓和了些。

    翁氏本就不喜俞清瑶,实在躲不过,便皮笑肉不笑的开口,“呃,俞姑娘来看老夫人啊!”

    以前有两分面子情,叫人“瑶丫头”,亲近中带着长辈的调侃口吻。这会子就撇清关系,叫“俞姑娘”。生怕别人不知道这是姓俞的,跟姓元的一点关系也没有。隔了好几层呢!

    邓氏面色淡淡的,但是目光严厉的转移到大儿媳妇身上,看得翁氏肚子里直生闷气——她是为元家着想好不好!她自己的亲生女儿元菲儿已经嫁了。底下几个庶女呢?跟这么个名节有瑕的表妹来往,没得被人看扁了!

    不多时,在邓氏的示意下,众人都散了。

    元清儿走时使了个眼色,暗示俞清瑶“一定要抓紧机会呀”。可惜,俞清瑶是抓紧了,但不是为自己!等人都走光了,只得一二忠心的老嬷嬷在,她噗通一声,跪在地上。

    地面上铺着的青绿石砖寒气沁人,光可招照人,她垂着头,根本不知道该如何开口。

    让母家的人,不帮母亲,反倒帮着已经“和离”的父亲?

    世上有多少人是帮理不帮亲?

    邓氏靠在秋香色金线蟒引枕上,沉着脸看着俞清瑶许久,既不张口询问,也不叫人搀扶起来。翘头案上的四方麻姑献寿熏炉上,青烟渺渺,将彼此的眉眼笼上轻纱。足足两炷香,俞清瑶的跪姿一点不变。要知道没有蒲团,地下又阴冷,只消片刻就会感觉膝盖针扎似地疼痛了。坚持这么久,可见她的决心多么强了。

    很意外,邓氏居然露出一丝淡淡的笑容,“你之所求,老婆子大约知道了。不过此事事关重大,你去采菊东院见你舅公吧!朝堂上的,妇孺哪里说得上话,还须老爷出面。”

    俞清瑶心儿狂跳,绝望中仿佛看到一线阳光,“舅婆……”

    没等感谢,邓氏摆摆手,叫人送俞清瑶去了老公爷日常午憩的地方,且是避开人的,瞒着翁氏、铁氏等人。

    在采菊东院等了许久,掌灯十分,才等到老爷子回来。

    “你这孩子、你这孩子!”

    定国公一声声叹息——原来,俞清瑶自知所求过分,面朝书房方向跪了半日了。

    当然,她可以坐下舒服的等,见了面一番哭诉请求。只是,那样成功的机会可有一成?舅公首先是她生母的舅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