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更清楚,也更有把握,对了,裴侍郎出使西域已经有一年了,现在回来了吗?”
李靖点了点头:“三个月前就回来了,可能达头可汗和都蓝可汗联合的情报,就是他传回来的,西域各国现在听说也都陷入了恐慌,来往丝路的商队也比平常有所减少,行满,你在那里的店铺不少,可能也要做一些准备了。”
王世充哈哈一笑:“这个是自然,不过还是要感谢一下药师记挂着此事,等仗打完了,北方彻底太平后,药师要不要也来我王家商行入个股啊。”
李靖笑着摆了摆手:“你看看我连买个象样宅院的钱也没有,哪有余钱入你王大土豪的股啊,等我先建功立业有钱讨上老婆再说吧。”
两人笑着长身而起,李靖把王世充送出了门,王世充看着头顶那轮明月,对着着在门边的李靖说道:“药师,这几天朝中可能会有大事发生,你记着千万要明哲保身,不要轻易地卷进去,撑过这一轮,以后才有征战沙场的机会。”
李靖很认真地点了点头:“行满,多多珍重。”
从李靖府上离开后,王世充本来还想去见见裴世矩,但总觉得有人在盯着自己,现在已经将近子时,夜入官员之府也许会授人以柄,于是直接让张金称回了极乐山庄,当晚他没有去安遂玉的香闺,而是在逍遥楼独坐一夜,思考着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和自己的应对之策,不知不觉,月已西垂,天边泛起了鱼肚白,新的一天即将到来了。
一大早,王世充洗漱过后,便焚香沐浴,在热腾腾的大澡盆里,他把昨天的思路再次理了一遍,浑身的清爽让他的思维也变得敏捷起来,安遂玉亲手为他换上了一身大红的五品官袍,戴上了乌纱,今天是王世充战胜归来后第一次正式回兵部办公,未知的命运在前方等着他,王世充看着自己这一身得体的红袍,心中暗想,不知道今天晚上回家时,是不是还能把这一身官袍穿在身上呢。
一路行到尚书省的兵部衙门,今天不是朝会的日子,王世充这样的五品官员不用到大兴宫面圣,而只需要在驾部司值勤,可是王世充刚下车就看到了苏孝慈那张阴沉的脸:“王员外,你可终于来了啊,跟我走吧,皇上要见你!”(未完待续。。)
第三百七十九章 苏孝慈的拜托
王世充虽然作好了今天会被杨坚召见的心理准备,但是被苏孝慈守在兵部带走,还是有些意外,他跟在苏孝慈的后面,向着皇城的方向走去,虽然按规制只有进了皇城后才需要步行,但作为兵部尚书的苏孝慈都走在前面,比他差了四五级的王世充又怎么敢在这时坐车超过他呢。
王世充一直亦步亦趋地跟着,苏孝慈走在前面,面容冷峻,一言不发,两个人这一路都没有交流,走到大兴宫城外,冲着守皇城的卫士出示了身上的金(银)鱼袋里的鲤鱼官符,验明了自己的身份后,一路护卫二人的兵部卫兵们也都留在了宫城外,只剩下苏孝慈和王世充两人绕过大兴宫的正殿,向着两仪殿走去。
走过了太极门,沿着一条僻静的宫道一路前行,苏孝慈突然放慢了脚步,转过身来,对着王世充低声道:“王员外,你可知今天皇上为何一早要召见你?”
王世充摇了摇头 ,现在他不能对着任何人交底,哪怕苏孝慈这个坚定的太子…党成员,也不能对他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
苏孝慈叹了口气:“你南征宁州,可能有所不知,就在今天的午时,前尚书右仆射,上柱国虞庆则,将被押赴刑场,斩首示众了。”
王世充已经从昨天夜里初听此事时的震惊中恢复了过来,听到苏孝慈再说此事,他不慌不忙地回道:“下官略有所闻,虞庆则谋反之事罪行属实,皇上英明果断。我等臣子均需以虞庆则为戒。不可生出异心。”
苏孝慈的眼中寒芒一闪:“你是从哪里听到这消息的?”
王世充正色道:“回大兴几天。听一些同僚们说起过,而高仆射也曾约见过下官,提及此事,还要下官管好嘴巴,不可妄议。”
苏孝慈本来的眉头都已经皱了起来,听到王世充说到高熲之后,才稍稍地舒展了一些,他再次看了一眼四周。远处一队骁果军士正顶盔贯甲,持戟而过,等他们走远后,苏孝慈才压低了声音:“王员外,其实你应该很清楚,虞柱国死得冤,这几天皇上的心情不太好,这次召你入对主要是问宁州之事,你可千万要小心回答,一句话有可能会断送大将的性命。切忌,切忌!”
王世充知道苏孝慈是想保史万岁。但他有点奇怪为什么连高熲都看出的玄机,甚至昨天晚上特地和自己交代过不能太偏史万岁,而苏孝慈却在今天自己临见杨坚前传递了完全相反的信息,莫非太子集团内部的两大巨头,也出现了意见的分歧吗?
但王世充现在不好多说什么,他点了点头:“下官被高仆射特地关照过,知道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请苏尚书放心。”
苏孝慈动了动嘴,似乎还想说些什么,最后还是放弃了,叹了口气,一个人向前走去,王世充紧紧地跟在他后面,穿过了几条甬道,便进入了杨坚单独召见臣子,以及平时批阅奏折时所在的两仪殿。
王世充跟着苏孝慈走进了殿内,一个内侍领着二人一路向里,这座宫殿看起来已经有几十年没有好好修缮了,木制柱子上都刻满了岁月的痕迹,漆早就淡得没有了颜色,宫殿中的布幔用的都是普通百姓家用的粗布,而束着布幔的钩子也多是铜钩铁器,王世充这是第一次被召入内殿,所见之处暗自感叹,杨坚的勤俭,或者说抠门还真不是吹的,就连李靖家的生活质量都比这位皇帝看起来要高啊。
一路边走边想,那名走在前面的内侍拖长了声调的尖细声音把王世充拉回到了现实:“启禀皇上,兵部尚书苏孝慈,兵部驾部司员外郎王世充觐见!”
杨坚那威严沉稳的声音从被布幔遮盖的正殿中传出:“进来吧!”
苏孝慈正了正自己的官袍,快步走进殿中,而王世充也低头跟进,抬头一看,只见杨素,高熲,苏威这三大宰相,还有元旻,元胄两位左右卫大将军,都已经朝服正装站在这里,而杨坚则面色凝重,坐在一张大案后面,案上堆满了奏折与公文,而杨坚正头也不抬地奋笔疾书,批阅着奏折。
王世充跟着苏孝慈一起跪了下来,郑重地行了叩首礼:“臣苏孝慈(王世充)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杨坚从堆得高高的奏折堆里抬起了头 ,看着面前跪着的两个人,平静地说道:“平身吧。”他的眼光落向了后面的王世充,“你就是王世充?”
王世充这是第一次被杨坚直接问话,心中除了激动外,更多的是一种不知所措,他咽了泡口水,低着头,用尽量平静的语气答道:“正是微臣。”
杨坚微微一笑:“南征的英雄,独闯突厥的勇士,在朕的面前居然不敢抬起头来,朕有这么可怕吗?”
王世充闻言抬起了头,他在心里一直对自己说,杨坚也是人,并不是神,虽然他掌握着自己的生死,但也不至于不敢面对他,有了杨坚这话,他更是把最后的一点顾虑扔到了九霄云外,在这一刻,他打定了主意,今天一定不能被杨坚的帝王气势所压制,乱了分寸。
王世充朗声道:“陛下是真龙天子,也是天下万民的父母,微臣对陛下,只有敬,没有怕。”说话间,他也仔细地打量了一番杨坚的真容,以前在朝会之上,离杨坚离得太远,又隔着九旒冕上的珠帘,对他的容貌看不真切,而现在,却是王世充有生以来第一次得见杨坚的正脸。
只见这位一代大帝年近花甲,头发已经花白,皮肤保养得还算不错,丹凤眼,剑眉入鬓,高高的鼻梁,嘴角微微上扬,颌下一把长须衬托出他的威严与气度,眉目间可以看出他年轻时的丰神俊朗,只是他的眼窝深深地陷了进去,眼里布满了血丝,看样子,已经好几天没有安睡了。
今天的杨坚穿了一身便服,是最劣等的绸帛做的一身龙袍,已经被洗得有些发白了,袖口处被磨得都有几处裂缝,显然是常年伏案疾书所致,这一身朴素的衣着打扮,倒是和这两仪殿内的所有摆设非常协调,简单到了极致。
杨坚放下了手中的笔,也仔细地看了王世充一阵,王世充这种高鼻深目的模样显然让他有些意外:“王员外,你真的是上柱国王世积的堂弟吗?怎么朕看你和他长相相差如此之大,倒是有几分象是西域人呢?”
王世充平静地回道:“陛下,先祖母改嫁入的王家,是以先考随母改姓王,其实先祖父确实是曾在西域经商的胡人,是以微臣的面容也遗留了几分先祖父的模样。不过微臣自幼在中原长大,除了这天生的容貌外,其他的一切都是不折不扣的汉家儿郎。”
杨坚点了点头:“原来如此。”
一边的高熲也说道:“陛下,也正因此,所以王柱国曾经很长时间没有把王员外列入家谱,直到王员外为国建功立业后,王柱国才重新把他们兄弟收归王氏一族,这件事臣好象和皇上提过。”
杨坚微微一笑:“独孤公这一说,朕倒是想起来了。后生可畏啊,王员外这些年为国南征北战,想必王柱国也会为此骄傲的。王员外,这次你征战宁州,再立新功,朕自登基以来,再未上过战场,只看军报不够过瘾,今天就想听你说说宁州平叛的情况,希望你能再现当时的细节。”(未完待续。。)
第三百八十章 帝王之怒(一)
王世充抿了抿嘴唇,借着这个动作他迅速地整理了一下思路,对着杨坚行了个礼,问道:“不知陛下是想听哪一段的细节?”
杨坚的眉毛微微一挑:“就从味县之战说起吧。”
王世充开始绘声绘色地把那场在蛮荒之地的大战再次重现,与巨兽的搏斗,与蛮兵的血战,张须陀的力挽狂澜,火攻之后战象反踩时的惨烈,都顺着王世充说书人般的表演,让在场的众人个个如身临其境,就连杨坚也听得几度动容,唏嘘不已。一直到最后胜负已分,蛮军全线溃败时,杨坚才长舒了一口气,松开了一直紧握着的拳头,脸上也露出会心的笑容。
王世充昨天晚上就在李靖那里做了试讲,回去后又反复地整理着自己的言词,称得上是字斟句酌,今天他的表现可谓声情并茂,让自己也很满意。
杨坚对着众位重臣们笑道:“原来这宁州之战还有这么精彩的故事,多亏了王员外的叙述,不然只从军报上,哪能知道会是这样呢?”
杨素在一边趁机说道:“多亏了陛下洪福齐天,三军将士用命,这才打败南蛮,大获全胜。”
杨坚摆了摆手:“跟朕可没什么关系,完全是靠了将士们的奋战。王员外,你刚才说到叛军首领眼见败局已定,就带着少数护卫仓促逃命了,后来呢?”
王世充心中暗暗叫苦,这场精彩的大胜仍然不是主要的,看起来杨坚更关心的还是史万岁后面的行为。可他的表情却仍然平静如常:“史元帅带着两千多骑兵。也不顾追杀战场上敌军的逃兵。直接就奔着两个贼首去了,而把战场的指挥权留给了杨武通将军,也嘱咐由杨将军全权接掌大军的指挥,在打扫完战场后要迅速派兵接应他。”
杨坚皱了皱眉头:“身为一军主帅,理当稳如泰山,坚如磐石,史元帅为何就这样离开了帅位?王员外,你有何解释?”
王世充朗声道:“微臣以为。史元帅当时的眼里只有敌酋,我们平叛军的每个人都很清楚,只有捉住了两个敌军首领,这场叛乱才算真正被平定,史元帅不仅指挥大军时如使臂膊,指挥这种两三千人的小队追击也是其所长,当年平定江南叛乱时,史元帅就曾亲率二千锐卒,转战千里,以奇兵攻陷婺州。平定了汪文进的叛乱,这次的追击。微臣以为史元帅也是最合适的人选。”
杨坚显然不是太满意王世充的回答,他的语调变得高了一些:“王员外,按你的说法,史元帅是一心为国的忠臣良将了?那你又如何解释他后来私放敌酋的行为呢?”
王世充不假思索地回道:“回陛下,微臣当时身在军中,只能尽自己的职责,史元帅追击千里,微臣并不知前方的战况,听到史元帅终于在宁州与桂州的交界处擒获敌首时,微臣也是兴奋地夜不能寐。至于后来史元帅突然秘密回到大营,召开了临时军议,声称要把两个贼首给放了,微臣当时也是大吃一惊,进而极力劝谏,在微臣看来,这就是功亏一篑之举。”
杨坚“唔”了一声,继续问道:“那你知道不知道史元帅为什么要把那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