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帝国日不落-第38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胜早就以近现代的模式培养新一代知识青年军人,不仅仅是执行普遍征兵制,还优中选优,军队的质量可以傲视全球。

    这一次扩大基层调兵单位也是为了与时俱进,每个营伍拥有一个火枪步兵千总,一个骑兵、炮兵、掷弹兵混合千总,一个辅兵、补充兵千总。

    营部直辖一个宣传队百总、一个斥候百总、一个卫兵总旗,一个营头拥有正兵、辅兵的基本定额为四千人马,外加不定额的野战医院和配套医生、护士若干,营主官实授正三品游击将军。

    每个营头以他们的驻地命名,比如“新苏州”营、忠明堡营等等,黄胜自己的卫队就叫做近卫营或者叫做亲兵营。

    为了防止将军们军阀化,部队发展到以游击营四千人马为单位后不必再扩大化。

    常规战斗,执行小规模入侵的战斗任务一个营头四千火器部队足以灭了一个小小的冷兵器国家。

    这不是吹嘘,西夷的战斗力还不如“南明”战士,他们进行殖民入侵时,参加登陆作战都是以几十、几百为战斗单位,超过一两千就是大战。

    “南明”发动大规模的战斗,由参谋部提议,黄胜任命主将、副将、总镇抚官,调哪几个营伍参战,根据参谋部结合情报进行兵棋推演制定计划执行。

    这样的部署也就意味着,有实际兵权在手的游击将军仅仅能够调动四千人马而已,坐镇一方的大将都是执行临时战斗任务。

    调动数万兵马必须由参谋部统一部署,这就是军权直属中央政权归于黄胜掌握的王权,这样科学的管理能够较好的杜绝军阀的出现,始终保持以黄胜为首的“南明”政府指挥枪杆子。

    将不知兵在大明的兵将中才会出现,黄家每一个营伍的战斗力都会一目了然,因为每年都会有考核和排名,参谋部会时时刻刻掌握部队的实际战斗力。

    考核、视察部队的就是参将、总兵官以上的高级将领,甚至有已经封爵的勋贵,他们不负责练兵,只检查各路游击将军的训练成果。

    主将负责指挥大战,麾下调用营伍的战斗力约等于一个模子铸造,即便有些长短,区别也不会太大。

    因为参谋部会同各位调研将军的考察意见,发现拖后腿严重的营伍会让主管的游击将军下岗,如果整个队伍都不行会被打散重新编组。

    黄家后备战士太多,得到正兵待遇需要经过激烈竞争,这当然还是采取奖勤罚懒,能者居之的办法管理部队。

    大明招募军人困难重重,南明却要把太多报名从军的热血青年拒之门外,要从踊跃报名的一级乡勇中优中选优,高下立判。

    这不是吹嘘,一个国家的整体动员力要看什么人在管理。

    国朝这许多年从来都没有为兵源而发愁,一人当兵全家光荣已经深入人心,特别在八十年代之前,几乎每一个适龄青年都接受祖国的挑选,渴望参军。

    黄胜管理国家其实一直采取先军思想,军人、军属的优待比国朝还要好,当兵还会有得到提拔最后封妻荫子的机会,当然更加遭受追捧。

    黄胜准备给麾下功勋卓著的大将封爵,也是如同大明那样以公爵、侯爵、伯爵三等,但是有区别,三等爵位又分九级,世袭罔替一次降三级。

    也就意味着二等公的儿子袭爵,他自己没有功勋,全靠祖荫就变成了二等伯爵,南明爵位还跟大明有区别,其他待遇都有,没有封地,相当于只有级别工资。

    封妻荫子是封建王朝所有人的追求,黄胜不能让大家没有盼头,因此给待遇不给土地,还不能让勋贵子子孙孙吃老本。

    哪怕是一等公爵,世袭几代也就没意思了。除非他们发扬祖辈的优良传统,继续为了国家开疆拓土博得军功。

    “南明”建国,黄胜召集“南明”文武百官开会想必会让大家充满期待,这可以理解,人总会期盼高官厚禄。

    “战神”大军于十二月一日南下,依依不舍又故土难离的老百姓送了一程又一程,最后洒泪惜别……。

    忠明堡的骑兵回去了两千四百骑正好是两个千总人数,韩宽和甄思明乐滋滋跟随家主去剿杀张献忠,马灭奴郁闷地带着人马北归忠明堡继续厉兵秣马。

    忠明堡步兵由顾山河率领三个千总参与剿寇,曹虎成极不情愿地带领两个千总回防忠明堡。

    但是很快这两人就高兴起来,因为他们要在现有人数的基础上吸纳一级乡勇组建两个营伍,分别为“忠明堡营”和“高台堡营”,他们就是第一批得到任命的“南明”王国实授正三品游击将军。

    得知南王去剿寇,大明官军各路将领纷纷上书要求参加行动,杀敌建功的热情空前,让回到京师继续担任兵部尚书的张凤翼哭笑不得。

    此次勤王血战建奴、鞑子,并且参与谈判和平解决南王兵临城下的大问题,张凤翼、梁廷栋功不可没,朝中许多大员如高第、王之臣、吴襄等等都劳苦功高。

    朝中诸多大臣都被褒奖,或加官进爵或得赏赐若干。梁廷栋又回到了中枢,他接替告假养病的杨嗣昌成为阁臣之一。

    首辅温体仁闯了祸,他算计钱谦益不成被反噬,失去了帝心,写了请辞的奏折试探皇帝的态度又弄巧成拙,被崇祯直接打发回老家了。

    后来这个只玩人不做事的阴谋家不久就死了,也不知是寿终正寝还是被仇家报复,反正是死翘翘了。

第六百九十章:大明发威

    黄胜委婉拒绝了原意追随自己南下剿寇的各路官军,因为剿寇不在于人多,而在于齐心协力。

    这些军头后来发现自己弄巧成拙了,因为皇帝见士气可用,调了此次京畿勤王的一大半人马去了山陕归五省总制洪承畴指挥。

    岳拓、济尔哈朗出卖蒙古人获得了逃跑的机会,他们继续绕道蒙古回辽东,路上不敢节外生枝,远远地躲过锦州城下集结的明军过三岔河,终于在十月初到达盛京。

    红歹是接到兵败的报告大惊失色,命令岳拓、济尔哈朗留下人马由豪格指挥,加强三岔河一线的防御,让两个贝勒立刻来“新京”汇报此战得失。

    岳拓两人虽然属于败逃,但是本部人马损失有限,收获其实不少,金银财宝抢到手的价值超过百万两银子。

    他们会来事,收集了价值七十万两银子的财物送交公众,红歹是听岳拓讲清楚了来龙去脉,没有责备两人,还好言好语安慰。

    红歹是认为岳拓反应迅速,处理问题很果断,避免了大清军被“战神”人马围歼的命运,因为他已经获知超过五万蒙古骑兵被堵在大明关内,最后无一人成功逃出。

    况且他根本不待见飞扬跋扈的多铎,也不喜欢阿巴泰,此战两个靠己的贝勒岳拓和济尔哈朗回来了,丢了多铎、阿巴泰貌似因祸得福。

    多尔衮见皇帝根本不处置大败而归的岳拓和济尔哈朗怒不可遏,在大街上拦住他们讨要自己的弟弟多铎,最后三个贝勒的亲兵打起来了,虽然没敢用刀子也导致十几人受伤。

    红歹是乘机让多尔衮闭门思过,罚了正白旗七个牛录给另外七旗瓜分。

    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红歹是开始清除异己,目标直指正白旗,蛰伏的莽古尔泰看在眼里,他琢磨着是不是可以和多尔衮联络,以后共同对付红歹是。

    在锦州前线和黑虎、鲁承祖对峙的豪格太子意外地见到了比他小几岁的叔叔多铎。

    以前傲慢无礼的多铎如同丧家之犬,连背都有些驼,还不时地冒虚汗。

    一同回来的阿巴泰还好,他没有被割了卵蛋,也没有被过分虐待,被俘期间睡了吃、吃了睡还胖了一圈。

    豪格得知两个贝勒和一百战士是被俘后由“战神”释放归来,立刻把他们全部逮捕。

    他不敢擅自处理这些人,派了一个甲喇额真押送多铎他们去“新京”交给父皇发落。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很快满清上上下下都知道大明捉住了两个贝勒没杀还放还,一时间议论纷纷,都知道是因为清军不刻意屠杀汉民有了好报。

    接到了黄胜扔来的烫手山芋,颇有帝王心术的红歹是也表现了大度,他没有把一百人斩立决,而是让这些人成为农奴,永远不给他们披甲的机会。

    两个贝勒被贬为庶人圈禁。如此处置在野蛮人这里已经足够仁慈,没有一个满清军事贵族有异议。

    红歹是担心“战神”再接再厉去打自己的太子,立刻让豪格退兵去盛京驻防,至此大明北方暂时可以歇刀兵。

    洪承畴得知这个消息极为兴奋,他上书请调黑虎和鲁承祖部参与剿杀山陕流寇。

    介于辽东宁远、锦州一线还有何可纲、庆格尔泰、成大事麾下两万余“战神”系强军驻防,堡垒也形成体系,建奴已经受到了教训,如今由攻势变成守势,北方战局可有先放一放。

    崇祯再次召集重臣平台议事,诸位权臣得知洪承畴所请,纷纷赞同以关外强军入内地参加剿寇,争取彻底解决流寇这个大明心腹大患。

    因为南王早就表态一定消灭在南直隶江北、湖广、河南流窜的献贼。

    朝廷再集中精兵猛将围歼在山陕流窜的高迎祥部流寇,一两年平定内乱大有可能。

    南王的大军已经南下,黄胜以行动表明不与大明为敌,放弃了带领骄兵悍将直入皇城取代大明的天赐良机。

    崇祯已经有些相信黄胜的为人,南王不谋反,这个隐患排除,皇帝这几天又是信心满满,他又看到了大明中兴的曙光。

    皇帝下旨,册封黑虎、鲁承祖太子太保并且给予武经略虚衔,兵部调他们两位将军所属人马去陕西参加剿灭高迎祥。

    此次大明发威了,集结了十几万大军,其中强悍的边军不下三万,有黑虎、鲁承祖率领的关宁、青胶铁骑七千余,洪承畴获得如此实力,以他的才能,高迎祥日子难挨了。

    朝廷能够承担这一次大规模剿寇的粮饷,当然得益于赖皮了南王的军费,得益于南王承担了攻击张献忠部的开销。

    黄胜预备去消灭张献忠、刘国能等等流寇的队伍有十一个千总,外加一万余辅兵。

    还出动了黄家关外铁骑一万三千不足,内地骑兵足七千,人马四万五千足,一路上还会有留在内地发展的步兵和乡勇前来会师。

    黄胜为了扩大影响,南下的队伍以三个千总人数为一营,不连中军分七营以不同路线南下,亲自率领中军接近两万人马沿着大运河行军。

    虽然北风萧萧,天寒地冻,但是“战神”人马精神焕发,一路上军歌嘹亮,老百姓箪食壶浆迎接仁义之师。

    豪迈的军歌:“……我愿守土复开疆,堂堂大明要让四方来贺……。”沿途军民已经耳熟能详,“战神”军人饿死也不抢掠老百姓已经家喻户晓。

    行军途中每天都在上演军民鱼水情,“战神”麾下从来不骚扰老百姓,都住自带的行军帐篷,根本不进老百姓的家门,他们还给衣食无着的老百姓送上救命粮。

    晚上驻扎时,宣传队会走村串户宣传“战神”纪律,告知老百姓如果难以为生可以跟随南王去“南明”领地讨生活。

    爱民如子的南王会保证每家每户衣食无忧,渐渐地过上富足的好日子。……。

    这一次伟大的长征又会记载于史册,一路上覆盖的地域很广泛,宣传队会把“战神”菩萨兵的美谈广泛传播,黄胜塑造的人民大救星光辉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第六百九十一章:天草时贞

    大明内地的老百姓许多只是听到“战神”的传闻,有些将信将疑。

    这次终于见到了这一支秋毫无犯的铁军后,才发现闻名不如见面。

    后来,八路人马就如同滚雪球般开始膨胀。

    因为有许许多多老百姓坚定信心扶老携幼跟着“战神”军队走,宣传队走一路、写一路、画一路、演讲一路。

    留下的标语和图画都是广而告之南王诸多好处,“南明”的生活是多么美好,也严重警告流寇、官军收敛,“战神”不会放过一个肆意杀民的败类。

    每一个路过的城门口都留下了南王签发的安民告示和通缉令,画影图形缉捕的第一要犯当然是杀人恶魔张献忠。

    “战神”开出擒拿张献忠的赏格是得裤子一条,斩杀张献忠得草鞋一双。

    黄家体系通缉令上的画像绝对不是抽象派,而是几个画家的作品,他们通过熟悉张献忠的流寇俘虏口述相貌特征,画成后再让他们确认,最后才刻板刊印到处张贴。

    现在“战神”人马都在乐呵呵谈论逮住张献忠换条新裤子穿。

    崇祯十年底,黄胜亲自率领的一万余人马进驻南直隶徐州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