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倾宋-第46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阴沉沉的天空中,一道黑色的弧线划过,准确的落在了那个一直不断向外倾泻箭矢的角楼上,爆炸旋即将整个角楼的二层硬生生掀翻,砖瓦和被撕碎的尸体横飞,砸落在围墙两边,围墙上的蒙古弓弩手也是乱作一团。

    箭矢擦着江镐的身侧飞过,身侧的将士们惊讶的看着江镐灵活的步伐,难怪这位指挥使每一次都是身先士卒,却只是受伤过一次,不知多少次的战场磨砺,已经将江镐变成不折不扣的老兵油子,那些蒙古鞑子紧张之下胡乱释放的箭矢可还没有这么容易击中他。

    猛地靠在已经有好几段塌陷的围墙上,江镐并没有着急沿着那些缺口进攻,反而示意身边的亲卫点燃火蒺藜扔进去。在接连不断的爆炸声中,江镐使了一个眼色,几名亲卫已经搭好人梯,身形瘦削的十多名亲卫在同伴手掌或者肩膀上一踩,如同灵猫窜入围墙内,手中的刀剑同时挥舞。

    在围墙缺口两侧埋伏的蒙古士卒没有想到竟然会有人从后面翻越围墙杀过来,急忙掉头阻拦,不过很快一支支长矛就已经贯穿他们的胸膛,大队的明军将士从缺口处涌进来。

    江镐一刀砍下一名蒙古士卒的首级,摇了摇头:“连声东击西的小伎俩都不懂,竟然还能挡住你们这么久。”

    顿时跟在他身边的几名都头都是羞愧难当,大家也都是战场上大浪淘沙留下来的老卒,作战勇猛比之江镐也不输,但是在临阵经验和小技巧上终究还是输了,毕竟他们平时训练新兵,也很难做到面面俱到,更何况这样的攻坚战在之前对于宋军、明军来说,也都是新鲜事物,毕竟前宋一直处于守卫状态,还真的很少进攻有重兵把守的城池。

    “指挥使,后面只发现了一个蒙古鞑子将领!”一名都头快步而来,脸上带着焦急神色。

    江镐一怔,旋即快步走过去。

    只见庭院之中中箭的蒙古士卒倒了一大片,还有很多被飞雷炮震死的,而伤员也都被驱赶着走到了庭院里,至于庭院的中间,一名蒙古将领被两名虞侯死死的压着,要不是把他五花大绑,恐怕早就扑到近在咫尺的刀刃上了,毕竟对于蒙古人来说,被俘受到屈辱,比死了还难受。

    江镐看向旁边的都头,这人他并不认识,不是伯颜这等有过几面之缘的“老冤家”了。

    “此人是蒙古鞑子南征军伯颜麾下的第一大将怀都,弟兄们伤了七八个才终于把他活捉。”都头急忙说道,“不过也就只发现了这么一个人,伯颜、史天泽和尤宣抚等人的身影都不见了。”

    江镐看了一眼拼命挣扎的怀都,也放弃了询问他的心思,飞快的向外走去:“传令中军骑兵集合!”

    “老江,你要做什么!”尹玉也已经走过来,看了一眼跪倒在地上的怀都,顿时明白过来,“伯颜和史天泽早就跑了?!”

    “现在只可能是这种情况,昨天晚上打的乱成一锅粥,这些家伙眼见大势已去,直接弃城跑路也不是没有可能,留下来怀都指挥,没想到竟然阻拦了咱们这么长时间。”江镐急匆匆的说道。

    尹玉一把拽住他:“老江,你别着急!伯颜和史天泽在陈州还没有被攻破就趁乱逃走,甚至那些蒙古鞑子骑兵为了掩护他们甚至不惜冲撞咱们的防线,说明蒙古鞑子肯定已经有了周密的布置,甚至在前面设下了埋伏,就等着撞上门去!”

    江镐顿时怔住了,沉声说道:“那就这样放过他们。”

    看了江镐一眼,尹玉点了点头:“咱们这一次伤亡不少,而且各厢都乱了阵脚,正是需要修整的时候,更何况你不要忘了,咱们还要北上呢,一旦中了蒙古鞑子的埋伏,损失惨重,凭借着什么北上?不管伯颜和史天泽有多大能耐,也不过是我大明的手下败将罢了,咱们真正想要的,是沦陷异族手中久矣的土地和城池!”

    轻轻的呼了一口气,江镐嗯了一声:“今天放过他们,算他们走运。”

    就在这时,一名传令兵飞快而来:“启禀指挥使、虞侯,右丞相已经到达蔡州,听闻我军正在进攻陈州,正在赶来,另外两淮军已经突破城父,正在向着应天府进攻。”

    “有任忠相公前来,这一次倒是不用担心各军争先的事了。”尹玉呼了一口气,“至少多了一个居中调和和下达朝廷命令的人。”

    而显然江镐关注的重点不在这里,右手狠狠一锤手心:“这一次王将军倒是够义气,两淮军兵锋直指应天府,分明就是把汴梁让给咱们嘛,咱们天武军自然不能辜负了他的好心!”

    尹玉不由得皱了皱眉头,下意识向北看去。

    陈州尚且费劲千辛万苦拿下,汴梁又岂是那么容易攻破,等待天武军,还有一场场硬战啊。(未完待续。)

第四百一十五章 鏖兵天府地

    天武军攻破了陈州,但是千里之外的成都府,却已经岌岌可危。

    回回炮抛射的巨大石弹狠狠的砸击着城墙,这个时候川蜀军也体会到了蒙古在飞雷炮的轰击中抱头鼠窜的痛苦。弟兄们并不是害怕死亡,也不是不敢和蒙古鞑子拼命,但是这种空落落的牺牲,让所有的人都感觉心中无比郁闷。

    “来,小心一点儿,他胳膊断了,你们轻抬轻放。”史训忠吩咐从后面赶上来的士卒,然后快步走下城墙,一块石弹就从他头顶上划过,落入城中,一间民房已经被硬生生的压塌,周围的士卒呼喊着冲过去救人。

    张珏和高达站在城墙下低声说着什么,史训忠看到他们两人,急忙上前:“两位将军,再这样下去咱们支撑不了太久,现在城墙已经有两处垮塌,而且瓮城也大量塌陷,如果不是有护城河,恐怕蒙古鞑子已经冲上来了。”

    “城墙怎么样了还是小事,弟兄们伤亡如何?”张珏沉声问道。

    “伤亡不小,不过主要是被石弹的碎屑波及,受伤者众,死亡者少。”史训忠紧紧皱着眉头,“可是城墙不管······”

    一声巨响传来,又是一枚石弹呼啸着落入城中,然后去势不减,竟然接连撞塌三四道围墙,方才缓缓停下。甚至就连一面川蜀军的旗帜也被压断,旗帜无力的飘落在地上。

    “这已经是第六天了,城墙周围的房屋全都被拆的差不多了。”张珏摇了摇头,“蒙古鞑子显然是在之前绵竹关一战中吃到了苦头,所以并没有单纯把重点方才城墙上,宁肯在这之前尽量消除咱们打巷战的可能。”

    高达看向张珏:“这几天天气越来越冷,城里面烧火的木材却是不多了,而且能够遮挡阴冷寒风的房屋也越来越少,如果不是咱们提前撤走了大多数的百姓,恐怕这一战更加艰难啊。”

    “撤走百姓也就缺少了搬运守城器械的丁壮,有利有弊罢了。”张珏沉声说道,“当务之急是拖延时间,说什么也不能在文相公来之前把成都府丢了,更何况随同文相公前来的,还有朝廷新研制出的火器,或许真的能够挽救这川蜀糜烂的战局。”

    “也幸亏是在川蜀,蒙古鞑子这等大型攻城器械还没有办法对付那些山城,也就是在成都府这几座大城下面耍耍威风,否则真的有咱们头疼的了。”高达苦笑一声,“也算你我哥俩时运不济,蒙古鞑子左冲右突,最后还是选择了川蜀作为总攻的方向。”

    张珏一边向着城内走去,一边低声说道:“身为大将,守土有责,然而自绵竹关沦陷以来,成都府周围的城镇已经丧失殆尽,在原野上和蒙古鞑子几乎没有一战之力,在这城中据守也要头疼这等攻城利器,再这样下去,川蜀军只能退守泸州、合州,重新恢复到当初战线,也就是说几次北伐咱们的努力都要付之东流。某自问心中有愧,难以言表啊。”

    高达按着刀柄,刚想要开口,城南却是响起阵阵杀声。

    两个人都是一怔。

    “冲过去!”娄勇手里提着狼牙棒,一马当先,手中狼牙棒上已经沾满了红白色的液体,也不知道已经有多少人做了狼牙棒下的亡魂。身边无数身材矮小黝黑的士卒如同浪潮向前翻涌,甚至还有一些人直接拿出吹管,一支支毒箭直接刺入蒙古士卒的脖颈。

    当初驻守大理的蒙古士卒几乎全军覆没,这些从草原南下的蒙古士卒哪里见过这些西南甚至南洋的蛮夷,更何况还有很多人带着诡异恐怖的面具,让亲眼看到的人不寒而栗。

    如果不是那一面面大明的赤色龙旗迎风飘扬,蒙古士卒真的怀疑这些人是不是从地底冒出来的幽灵亡魂。一排排闪动着蓝色光芒的刀刃刺穿他们的身体,淬了剧毒的兵刃根本不需要刺穿对方的胸膛,只是划开一道口子,就足够让这个人过一段时间无力抽搐。

    而在这些蛮夷士卒后面,大队的邕州军和静江军士卒排成整齐的队列向前挺近,与此同时,在他们的身前身后,大地颤抖,一头头大象迈动沉重的步伐,让那些从未见过如此庞然大物的蒙古战马纷纷惊慌失措的后退。

    “哪里来的南蛮子?!”领队的一名蒙古万夫长眼眸中也就露出惊慌的神色,南蛮子,南蛮子,和那些大明士卒相比,他们眼前这些才是真真正正的南蛮子!

    只不过不等他回过神来,一支箭矢就刺穿了他的喉咙,让他瞪大眼睛看着那个距离自己越来越紧的蛮夷。那人一身明军衣甲外面又披着有些杂乱的茅草衣衫,头发也乱糟糟的甚至连头盔都没有带,一手拿着弓,一手提着蒺藜骨朵,怎么看都不像是一个能够杀死草原上雄鹰的家伙。

    “刹利,干得漂亮!”娄勇咧嘴一笑,射箭的那名真腊指挥使也是爆发出爽朗的笑声。

    狠狠一拽马缰,娄勇指着前面怒吼着扑上来的三名蒙古骑兵:“前面这三个人,两个是我的,一个是你的!看看谁的手快!”

    刹利顿时连连摆手,用生硬的汉语说道:“娄将军,这句话不对,你们汉人常说不能欺负······欺负老实人,我们都是大明的将士,谁先杀得了,就是谁的!”

    只不过不等刹利说完,娄勇已经纵马上前,手中狼牙棒轻而易举的隔开一名蒙古骑兵的马刀,然后挥手重重一砸,那名蒙古士卒的头颅就像是炸裂的西瓜,红白之物四处飞溅。

    “娄将军,你太狡猾了!”刹利顿时急的哇哇大叫,手中的蒺藜骨朵也是提了起来,撞入那两名骑兵当中,挥舞如飞。

    在他们的身前身后,无数的明军将士拼命向前冲击,不只有汉人,还有占城人、大理人、真腊人甚至是三佛齐人。所有向前的明军士卒,不分民族,不分所属,这一刻都在高吼:

    “大明!大明!”

    仿佛这两个字已经不再是代指这个崭新崛起的王朝,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信仰,驱动着他们向前,驱动着他们陷入难以理喻的狂热当中。

    这一支匆匆忙忙从南洋调来的主要以仆从军为主的援军,却是出乎预料的展现出强大的战力。或许这也和大明推行的奖励措施有着很大的关联。

    入大明军队,并且击杀五人者,便可以摆脱贱民的身份,包括他们的直系家人在内,都会取得和大明百姓一样平等的待遇,并且将会得到大明军队正常的军功奖赏,而之后的功劳完全按照大明普通军队的方式计算,等于大明已经将他们看作整个国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把他们看作自己的子民。

    这一条叶应武亲自签发的圣旨,在整个南洋引起的轩然大波,毕竟在大多数南洋人心中,这些汉人来自天朝,是真正的上国之人,自己平时对于他们只有仰望的可能,更重要的是像安南、真腊这样被大明占领而不是投靠大明的地方,百姓的身份更是卑贱的阶下囚和亡国奴,如果他们不从军尽快取得大明百姓的身份,以后大明征发苦力和需要奴隶的时候,这样的人头自然就全部落到他们头上了。

    那些在南洋试图反抗大明的吕宋土著便是这样的下场,而且大家心里面都清楚,吕宋土著的数量毕竟是有限的,而天朝上国一来想要驱赶北面的敌人,二来想要修建贯穿南北的巨大通道,这些吕宋土著的数量可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到时候早晚得轮到他们这些贱民上去,那可就真的是九死一生的路途了。

    所以还不如趁早上战场,博得功勋之后让全家人都免于那样的灾难,而且还能够赢得天朝子民的身份,和这些平时让他们瑟瑟发抖、尊敬仰望的人们站在同一个高度。

    这也使得大量的南洋人涌入征兵报名的地方,甚至还有一些人干脆直接自带兵刃甲胄,以期能够因为为军队节省开支而得到青睐。当然了,对于这样廉价而数量很多的炮灰,无论是坐镇南洋的李芾还是叶应武、张世杰可都没有心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