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倾宋-第56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钟惺裁辞稹!�

    “因为这是一片更广阔的天地啊!”格桑毫不犹豫的说道,“实际上对于所有人来说,整个天地又何尝不是一个牢笼,无论你走的有多远,终归会到尽头,不过饶是如此,所有人也都会想要拥有更大的土地和更多的天空,因为换一个更大的笼子,终归是比之前的舒服。”

    叶应武顿时哈哈大笑,之前他不过是微微抿了两口,现在却是直接将酒杯中的酒喝尽。而格桑这一次直接为两人斟满酒,虽然她看上去已经喝醉了,甚至就连拿着酒壶的手腕都在颤抖,不过终归还是尽量将酒杯倒满。洒出的酒液顺着石桌流淌,映衬着疏浅的月光。

    “古来愁时,当借酒浇愁,今日虽是强说愁,但幸好也有这明月相伴,倒也并非没有佐酒之物。”叶应武笑着端起来酒杯。

    “妾身陪君,一醉方休。”格桑有些颤抖的一样端起来酒杯。

    ——————————————————…

    叶应武迷迷糊糊的睁开眼,一种头痛的感觉弥漫上来,让他根本没有想要起身的**。空气中还弥漫着淡淡的酒气,叶应武已经很久没有过这种感觉,不过他还是能够准确的判断出来,显然昨天晚上自己是喝断片了。

    怀中似乎有什么东西,叶应武也懒得睁开眼,直接伸手摸上去,柔软温暖,玲珑娇俏。当即打了一个机灵,叶应武立即意识到自己正在和实际上是第一次真正见面的吐蕃公主睡在一起。

    不过好在两人身上还穿着里衣,显然负责伺候的晴儿并没有将皇帝陛下直接扒光的癖好。格桑披散的秀发垂落在叶应武的胸口,不知道什么时候她褙子的肩带已经滑落,露出刀削的香肩和脖颈下大片雪白的肌肤。

    玉体横陈,温润如玉,当如是也。

    叶应武发出动静,格桑也是缓缓睁开眼,如果不是叶应武眼疾手快一下子将她翻倒在一侧,然后伸手捂住她的嘴,恐怕尖叫声已经将整个房顶震塌了。看着瞪大眼睛、一脸茫然和羞涩的格桑,叶应武无奈的说道:“你衣服都好好地,昨天晚上什么都没有发生。”

    等到叶应武松开手,格桑只是轻轻喘息着,眼眸微微闭上,抱膝缩到一边。叶应武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他现在也记不清楚自己昨天晚上到底喝了多少,不过隐约记得格桑喝醉了之后就真的是口无遮拦,把萨迦款氏家族和其余吐蕃家族争权夺利、勾心斗角的背后全盘托出,倒是听的叶应武津津有味。本来大明对于吐蕃实际上并不甚了解,现在有了格桑给的这些东西,倒是能够使得新组建的吐蕃行省能够采取更有力和更稳妥的方式制衡吐蕃各势力,从而使得吐蕃更平安的融入大明。

    格桑缓过神来,不敢多看叶应武。

    而叶应武自己坐起来伸手披上衣服,外面等候的晴儿听到声响,已经带着人上来伺候陛下盥洗。

    等到叶应武离开之后,格桑方才缓缓伸出手摩挲叶应武刚才躺着的地方,尚且带着那个男人的体热。

    “娘娘莫非是思春了,陛下昨天可是什么都没做呢。”她的贴身婢女一边捧着衣服过来,一边调笑着说道。格桑性子直爽、待人随和,这些下人自然也很容易和她打成一片。

    “没······没有!”格桑惊慌失措的反驳,甚至已经忘了她是娘娘,而那婢女只是自己的侍女。

    婢女不由得撅了噘嘴,伸手推开窗户。

    一缕光芒落入房中,窗外大树已经染上新绿。

    格桑看着窗外的美好景致,有些出神。或许相比于那些注定只能传宗接代、一事无成的吐蕃家族子弟,叶应武是自己能够遇到的最好选择。大明的皇帝,三山四海、**八荒的主人,他在做的,可远远不只是传宗接代,自然有资格消受得起来自天山雪原纯洁骄傲的格桑花。(未完待续。)

第五百零四章 羌笛何须怨杨柳

    “来,昭儿乖,到姨娘这里来。”惠娘手里拿着拨浪鼓,轻轻晃动着。

    叶家大少咿咿呀呀的追着声响的方向,而陆婉言小心翼翼的在旁边跟着,只要叶家大少一个身形不稳,她就可以随时伸手扶住。见到叶应武走过来,陆婉言急忙牵住叶家大少,带着他向叶应武行礼。

    “夫君。”一侧的惠娘、赵云舒和绮琴等人都纷纷行礼。

    叶应武摆了摆手:“大早晨起来的不用这么客气。”

    惠娘眨了眨眼,露出俏皮的神情:“夫君,现在可不是大早晨起来了,莫非夫君在温柔乡中都忘却了时辰?”

    叶应武一怔,嘴角露出一丝苦笑:“某说某昨天晚上喝醉了什么事情都没有干,你们信不信?”

    “当然相信了。”惠娘唇角扬了扬,“不过如果夫君这么说的话,恐怕娘亲会不开心呢。”

    一想到对于抱孙子有着无限期待的陈氏,叶应武只能叹息一声,走过去直接弹了一下惠娘的额头:“就你古怪精灵,总是不消停。”

    惠娘哼了哼。而叶应武则走到叶家大少身边,不知不觉得叶家大少都已经满周岁,甚至过了蹒跚学步的阶段,能够自己走路。对此欣慰的同时,叶应武也得开始考虑下一步怎么培养孩子了。

    “夫君,怎么了?”看着叶应武盯着叶家大少,陆婉言有些诧异,“今天昭儿有哪里看上去不对劲么?”

    叶应武摇了摇头,站起来笑着说道:“某只是在想孩子再过不了两年就得开始接受启蒙了,大明的皇长子、叶应武的衙内,自然必须要享受整个大明最好的教育。”

    “夫君现在就开始考虑太傅的人选了么?这是不是有些操之过急?”陆婉言顿时秀眉微蹙,让一个咿咿呀呀说话都不顺溜的孩子接受启蒙教育,未免时间有些早了。

    叶应武摆了摆手:“着急倒是不着急,不过某现在看来,这孩子不能一直长于你们这些深宫妇人之手,否则早晚得被你们惯坏了。”

    陆婉言不由得扑哧一笑:“那夫君的意思是?”

    伸手轻轻揉了揉叶家大少的小脑袋,叶应武沉声说道:“等到孩子再长长,就需要给他找几个天资聪颖的伴读,暂时先陪着他走下去。”

    手中的动作微微一顿,陆婉言抬头迎上叶应武的目光。虽然叶应武没有多说,但是陆婉言很清楚,一般被安排了伴读,基本上也就等于确定了皇太子的身份,而这些跟着皇太子一起长大的伴读,以后肯定也都会成为朝廷重臣,成为大明下一代的中流砥柱,并且因为他们有着一起度过的同窗年华,所以更容易相信对方,也更容易取长补短。

    现在叶应武能够掌控整个大明朝廷,他之前在白鹭洲书院的王进、江镐等同窗以及文天祥、邓光荐等师兄学长无疑发挥了重要甚至是难以替代的作用。而显然叶应武也希望,自己的下一代依然有像江镐、文天祥这样值得依赖的同窗。

    只不过陆婉言不知道的是,叶应武特别强调同窗的作用,还有别的因素在其中。对于男人,人生有四铁,一起同过窗、一起女票过女昌、一起扛过枪、一起分过赃。和皇帝陛下一起扛过枪倒是有可能,但是一起嫖(和谐)娼和一起分赃可就基本为天方夜谭了,所以叶应武能为叶家大少做的,也就只有帮着他满足第一个条件。

    “或许对于昭儿来说,还有时间,但是对于朝廷本身来说,未雨绸缪终究不是坏事,不能等到昭儿年岁合适了再去挑选合格的伴读人选。”叶应武笑着说道,“某更喜欢把所有事情都提前落实下来。”

    陆婉言郑重的点了点头。

    而叶应武径直走到赵云舒身边:“舒儿,这两天感觉如何?”

    旁边微儿小心翼翼的给自家姊姊端上来一杯热茶,赵云舒小心抚摸着自己的小腹,轻笑道:“夫君,这才几个月,远远没有到感觉不适的程度,甚至感受不到有小生命在这里跳动呢。”

    “怎么感受不到?”叶应武伸手轻轻按在赵云舒小腹上,“某能够真切的听见孩子在说什么,他说娘亲美若天仙,爹爹貌比潘安。”

    “扑哧!”陆婉言她们都忍不住笑了出来。

    而赵云舒俏脸微红,伸手握住叶应武手腕:“哪有你用手去听的?”

    “无论用什么,某都相信,某能听得见孩子内心的声音,因为某爱着他的娘亲,自然也爱着他。”叶应武迎上赵云舒的目光,毫不犹豫地回答。

    伸手推了一把自家夫君,赵云舒微微侧身:“这话你去跟絮娘和琼娘姊姊说去吧,她们的孩子也快出生了。絮娘姊姊刚才还感觉有些不适,娘亲已经带着稳婆过去了,算起来时候似乎也差不多了。”

    叶应武一怔:“真的?”

    “我姊姊骗你做什么。”赵云微在一旁小大人一般掐腰说道。

    叶应武惊呼一声,一溜烟儿直冲向絮娘的住处。而陆婉言她们对视一眼,不由得摇了摇头。这个时候感受到微微有些不适,就算是从现在开始,恐怕也得需要几个时辰才能结束,自家夫君还真是个急性子。

    ——————————————————…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当江南已经沉浸在暖暖的春意当中,敦煌城外还是一如既往的风沙大漠。春风不度玉门关,这里仿佛已经被温暖的春意所遗忘,城外的积雪还没有散去,斗大的砂砾和石头随着狂风不断的茫茫大漠上翻滚。

    “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站在敦煌城头,梁炎午一边举起手臂,用衣袖遮挡住大风,一边看着城下的景象。

    “蒙古鞑子在这个时候选择进攻,还真是出人意料啊。”唐震也是皱了皱眉,就在敦煌城的北侧和西侧,大量的蒙古骑兵正在集结,而更多的唐兀人、色目人和回回人的步卒更是摆成整齐的队列,攻城云梯和投石机都已经准备就绪,随时可以向前移动。

    梁炎午苦笑一声:“对于蒙古鞑子来说,恶劣的天气现在反而成为了他们能够寻觅到的最大依靠。现在神策军的骑兵损失殆尽,甚至就连王进将军都卧床不起,而距离敦煌最近的援兵,除了吐蕃人之外,就只有还在武威的天雄军,这绝对是蒙古鞑子可遇而不可求的天赐良机。更主要的是,一旦天雄军从武威继续向北移动,无论是威胁河套还是支援河西,都会让蒙古鞑子不得不收缩防线以预防被天雄军突破,到时候这敦煌可就真的拿不回来了。”

    “这风太大,除了火炮之外,咱们的其余箭矢恐怕很难发挥作用啊,恐怕蒙古鞑子也是打着这样的算盘。”唐震皱了皱眉,“而且在蒙古鞑子看来,神策军远征河西已经有数月,想来是人马疲惫,此时进攻正是时候。”

    周围的明军士卒听到这句话,都下意识的挺直腰杆。而梁炎午的余光正好看到这一幕,不由得笑着说道:“别的蒙古鞑子判断倒是没有差错,但是说士气低落,就未免太小看神策军了。”

    唐震脸上流露出复杂的神情,神策军经过几个月的风霜打磨,还能够保持极高的斗志,实际上归根结底依赖于王进带领骑兵向星星峡的那一次决死突击。当全军骑兵归来不过千人,当压在所有人头顶上的阴云被这些绝域归来的勇士击破,将士们或多或少的对那场星星峡之战都有了向往,更或者说是钦佩和愤怒。

    数千袍泽弟兄战死在红柳河和星星峡,这样的深仇大恨,对于素来团结的神策军简直是奇耻大辱。大家谁都不会忘记那些骑在马背上素来趾高气昂的家伙,是如何以强硬之姿态从河洛到关中势如破竹,更不会忘记当时在京兆府城下,这些家伙是怎么无所畏惧的向人数远远超过自己的蒙古大军发动冲锋。

    而这一次骑兵冒险出击,说到底也是为了能够化解蒙古对于敦煌的压迫,将战线推出去。事实证明他们成功了,整个红柳河滩和星星峡下,蒙古骑兵埋骨近万,而一度缓和的忽必烈和海都部矛盾再一次变得激烈,双方在冬天里甚至因为缺少粮食而爆发了几次惨烈的冲突,只不过到最后谁都没有占到便宜。

    这些骄傲的甚至有些孤傲的家伙,化作无定河边骨,换来整个敦煌数月的修整,从而使得现在的敦煌城早就已经不是神策军刚刚攻占时候的敦煌城了。而所有将士想要为红柳河边战死的弟兄们报仇的火热心思,却是没有在寒风之中消散,反而因为一个冬天的酝酿,已经越来越热切。

    所有的士卒看向下面蒙古人的目光当中,更多的不是恐惧和担忧,而是熊熊燃烧的斗志和愤怒。

    “军心可用。”梁炎午微笑着说道,手已经不知不觉的放下。这个时候似乎也没有什么好遮挡的了,一切都已经光明正大,一切都已经摆在了这敦煌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