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知不觉已经五年了。
五年间,滚滚红尘流逝,已经是天翻地覆。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叶应武喃喃念道。突然间叶应武想起来当时和自己结仇的吕家兄弟,那两个家伙在吕师孟死后就逃之夭夭,不过即使是这样,六扇门还是没有打算放过他们。马廷佑亲自率队将他们两个抓捕,直接处死。总算是了结了当时和吕家结下的所有恩怨。叶应武当初被迫出走临安的仇,也终于一笔勾销。
现在想想当初,叶应武也不知道应该说自己是一时冲动好,还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好。如果不是贾似道当时的注意力根本不在自己身上,恐怕那时候手上无兵无将也无权的自己,会死的很惨吧?
惠娘伸出手在叶应武面前晃了晃:“夫君,你在看什么?”
叶应武一下子回过神来,看着旁边小阳子他们都一副严阵以待的样子,顿时摆了摆手:“没什么,小阳子、吴楚材,你们不用这样如临大敌。某不过是想起来一些过去的事罢了。”
惠娘眨了眨眼,隐约明白过来:“夫君是不是在想当初在临安的风流韵事?要知道夫君在临安三十六花街柳巷可是赫赫有名!据说夫君一出现,整个街上人都会消失的一干二净,世人赐雅号‘净街虎’!”
“你知道的不少。”叶应武冷笑一声,凑过去威胁道,“说是谁告诉你的?某回去得好好的家法伺候。”
惠娘哼了一声:“我才不告诉你是絮娘姊姊说的呢!”
旁边格桑扑哧一声笑了出来,而叶应武有些无奈的伸手揉了揉惠娘的头:“你就这么毫不犹豫的把你絮娘姊姊给卖了?别以为这就能够搪塞的过去,你絮娘姊姊刚刚生下孩子,所以某罚谁都不会罚她。你那点儿小算盘还是抓紧收起来比较好。”
惠娘掐着腰一本正经的说道:“告诉你你不信,那怎么能怪我。”
“现在,琴儿真是什么都说,越来越管不住了。”叶应武翻了翻白眼。
“你怎么知道是琴儿姊姊说的?”惠娘顿时吃了一惊。
叶应武掐了掐她的小脸蛋:“后宫之中知道某这些光辉历史的也就只有在临安待过的人,毕竟某的名号再响亮也不可能顶风臭十里,整个江南都耳熟能详。算起来后宫之中也就只有你琴儿姊姊、絮娘姊姊和舒儿姊姊是临安人士,而絮娘刚才让你自己否定了,舒儿从小未曾出过深宫,所以也不可能知道,就只剩下琴儿了。”
惠娘张了张嘴,只能无可奈何的学着叶应武的样子耸了耸肩。
而叶应武却并没有想要责怪她撒谎的意思,挺直腰杆看着烟雨笼罩中的十里秦淮,笑着说道:“其实你刚才说错了,当时临安三十六花街柳巷的净街虎,可不只有某一个。”
话音未落,一道身影已经从画舫上走下来,迎上叶应武:“臣参见官家。”
叶应武走上前笑着搀扶他起来。
这年轻的男子看上去没有什么特别之处,甚至身上穿的衣服都是再普通不过。然而在场的吴楚材、小阳子等人都下意识的微微后退一步。
站在叶应武面前的正是章诚,当时临安净街虎之中同样重中之重的一个家伙,后来天武军右厢的都指挥使,可以说是现在镇海军的最初缔造者。只不过因为转为统带锦衣卫,而逐渐从第一线隐藏了身影。
面对未来的北伐大战,大明六扇门和锦衣卫的中枢都可以说倾巢出动了。郭昶在东北,马廷佑在西域,甚至就连一手创办六扇门和锦衣卫的杨老统领都亲自坐镇河西,所以整个六扇门和锦衣卫最初的几名统领,就只剩下章诚一个人了。
因为章诚的爹爹章鉴现在还是大明的工部尚书,主掌大明这个不可或缺的部门,再加上章鉴三朝元老的资历,所以朝野之间都喜欢尊称其为“章老相公”,相应的章诚就只能在自己的称呼面前加个“小”字,被官员们称呼为“章小相公”。
章鉴是三朝元老,年事已高,按理说应该可以致仕了。叶应武坚持让老人留任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能够借助老人之力带一带郭守敬和陈元靓。毕竟这两人是工匠和书生出身,虽然在工匠技巧上可以称之为独步天下,但是归根结底工部还是需要官员的,如果在两人没有丝毫经验的情况下贸然主掌工部,很有可能引起混乱,所以无奈之下叶应武也只能请章鉴出任工部尚书,以培养郭守敬和陈元靓作为工部尚书的接班人。
对于叶应武的请求,章鉴并没有拒绝,甚至对于官职并不高的公布上述也没有提出异议。这个历史上实际最后官居丞相的老人,依旧在尚书的位置上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有章鉴的坐镇,工部很快就发展成为大明功勋卓著的部门,因为工部及时研制出的火铳和火炮大量应用,大明能够在之前的冬天反击战中站稳脚跟,并且趁机发动大规模反击,直接收复河洛、山东,并且再一次在关中大破蒙古军。
章鉴在朝野上一直是见惯大风浪的温和沉稳模样,也正是因为他这个性格,工部郭守敬和陈元靓才能够放开手脚。做对了陛下自然会嘉奖他们,做错了这天也还有章老相公顶着。所以章鉴虽然并没有多做什么,但是却是整个工部甚至朝廷上下文武百官最敬佩的人之一。
而章诚在朝野中的形象似乎和他爹爹不太一样,毕竟他主掌的六扇门主要在于隐秘上。所以章诚被贴上的标签,更多的是“神神秘秘”、“雷厉风行”等等,甚至很多后来提拔上来的官员根本没有见过这位六扇门的大统领。更何况六扇门的主要任务就是在暗中监视文武百官,所以在百官那里自然也没有什么好印象。
再加上六扇门在配合御史台扫荡贪官污吏上从来没有留过情面,就算是讨饶直接送到叶应武案头,章诚都没有皱过眉,先把人抓起来再说。反正御史台确定了你的罪行,或多或少都有其理由,那就抓不错人。
因为六扇门在章诚指挥下的大力配合,御史台虽然没有几次大动作,但是每一次都是足够让整个官场抖三抖。现在实际上已经代替监察御史王爚主掌御史台的左都御史陈宜中,也和章诚一起被戏称为“黑白无常”。
章鉴的和蔼稳重和章诚的雷厉风行,使得人们提起章老相公都连连称赞,提到章小相公都一起打寒战。这也形成了朝野上下奇特的一道风景。
但是只有叶应武才明白,实际上章诚的性格就是遗传自他爹爹。在另外一个时空中,章鉴也是和贾似道拍桌子的存在。只不过因为现在有了叶应武及早将贾似道踹下台,所以根本没有给章鉴这个机会。老人看着自己期待已久的太平盛世和北伐胜利都即将实现,自然也就没有什么需要直言劝谏的,平时帮着镇场子就已经足够了。
“半月不见,官家又瘦了些。”章诚笑着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不知不觉又半个月了。”叶应武点了点头。原本留守京师的是杨风和马廷佑,只不过因为河西和西域的战事,才不得不把章诚从南洋调回来。否则的话恐怕得好几个月都见不到面。
看着章诚脸上不变的笑容,叶应武心中也泛起一丝波澜。不知不觉得当初这些临安净街虎们已经天各一方,各自在这新的朝代有了自己的事业,也有了自己需要肩负的责任。
家国重任,落在这些年轻人的肩膀上,每一个人都在竭尽全力做的更加完美无缺。
“听说今年春天又多了一个孩子?”叶应武拍了拍章诚的肩膀,在周围人有些诧异的目光下直接拉起家常。
章诚并没有错愕,嗯了一声:“早春时候,是个女儿。”
“某前些天还多了一个儿子呢,说不定可以结亲家。”叶应武眨了眨眼。
章诚一怔,脸上并没有太多的感激之情,反而是一种久违的朋友温情,迎着叶应武的目光,迎着这位一手支撑起大明天空的九五之尊,郑重点了点头,笑着说道:“好啊!”(未完待续。)
第五百二十章 有客自远方来兮
格桑有些诧异的看着叶应武和章诚勾肩搭背,有如刚刚从花街柳巷之中走出来的狐朋狗友,又要找个别的地方继续倚翠偎红、寻欢买醉。如果放在大街上,这样的情况比比皆是,恐怕谁都不会想到这两个人,一个是大明的皇帝陛下,一个是六扇门的统领。
都是跺跺脚就能让京城、让天下抖三抖的人。
“夫君归根结底并不喜欢皇帝应该有的威严生活。”惠娘看着格桑带着诧异的脸庞,微笑着说道,“他心中所向往的,实际上依旧是当初的醉卧沙场和风月无边。”
格桑仿佛看到了一个自己并不认识的叶应武,饶有兴致的袖手看着他和章诚一起走入船舱。而惠娘也拽了拽她的袖子:“咱们也上船吧,夫君可是说好了要游这十里秦淮的。”
一听到坐船游览,格桑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过去。毕竟在雪域高原上,这等繁华的景象她从来都没见过,对一切都有好奇心,立刻就把对叶应武的疑问一下子抛到脑后。
“这两位相公,看上去有些面生啊,不是咱们这里的熟客吧!”看到叶应武和章诚走进来,老鸨扭动着腰肢走上来。她脸上画着浓妆,用来遮掩眼角的丝丝皱纹,而衣襟敞开,在叶应武和章诚的角度,已经可以由上而下的看到那一道迷人的白皙沟壑。
章诚轻车熟路的掏出来一块银子直接塞进老鸨的那一道缝隙当中。老鸨的目光中明显可以看到闪动的光芒,甚至就连身子都微微躬下去,也不知道是想表达自己的谦恭之情,还是想要让这两位出手阔绰的恩客能够看到更多,从而可以留下深刻印象。
“一回生,二回熟。”章诚笑着微微侧身,“某和这位小相公有事情要谈,你先带着你的人去伺候这两位去后舱欣赏歌舞。”
看着并肩走入船舱的两名女孩,老鸨顿时一怔,不过一想到刚刚收到袖子里的白花花银子,她急忙招呼手下的婢女上前。有这么一块银子镇着,老鸨可以做任何事,更何况是伺候两个女人。女人最懂女人,老鸨敢拍着胸脯保证将这两位不知道什么来路的贵人伺候妥帖。
听到章诚的话,惠娘微微错愕,而格桑若有所思的看了叶应武一眼,什么都没说。在这种事上她们还是很清楚自己应该怎么做的,直接顺着老鸨的指引向后舱走去。
婢女小心翼翼的端上来茶水,然后躬身之后退下。而小阳子顺手将船舱舱门带上。画舫缓缓晃动一下,显然已经驶离了码头。
章诚看着叶应武,沉声说道:“官家,西域那边的使者已经过来了。”
叶应武轻轻呼了一口气:“让他们进来。”
房门打开,走进来的是一名蒙古人特征明显,但是也能看出来一丝汉人模样的中年汉子。大漠风沙打磨出来的魁梧身材使得他站在那里犹如一尊铁塔,如果不是蒙古人和汉人本来就在容貌上比较相似,恐怕为了掩藏这个家伙的行踪,六扇门就要费不少功夫。显然派他来的人也考虑到了这一点,毕竟这件事以绝对保密为上。
那汉子上前两步,伸手按在胸口对着叶应武和章诚一躬身,毕恭毕敬的说道:“谨代表吾主为两位送上问候。”
他的汉语虽然说的很是拗口,甚至已经没有了正常的音调顺序,不过好在还能够听懂,这也不用六扇门再找来翻译了。
听到“送上问候”四个字,叶应武下意识翻了翻白眼,毕竟在他之前所处的那个时代,问候人可不一定就是好事。旁边章诚站起来笑着说道:“这位便是大明丞相文相公。”
为了隐藏叶应武的身份,六扇门毫不犹豫的将文天祥的身份套在了他的头上。毕竟接待使节,就算是暗中进行,大明也应该派出足够分量的人,才能够保证大明对对方的尊重和重视。
那汉子又冲着叶应武行了一礼,显然他也知道在大明,除了皇帝,丞相已经是最重要的官员了。虽然对于叶应武看上去甚是年轻的样子有些疑惑,不过他也不敢多说。毕竟大明当朝丞相见过的人不多,但是他和皇帝陛下的关系人尽皆知,大明皇帝年少有为,作为他的同窗学长,也不会年长多少,自然也就是一个二三十岁的人,相比于那些官场老狐狸,这可就是绝对的“年轻”了。
叶应武抿了口茶,这画舫上用的虽然不是上好的碧螺春,不过也算得上不错了。当下里叶应武将那汉子上下打量一番,不慌不忙的说道:“先请他坐下,看茶。远来是客,无论是为了什么,咱们大明都不能失了待客之道。”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那使者半生不熟的冒出来这么一句话。就连上来搬椅子的�